王梦丹-侵权责任法开题报告_第1页
王梦丹-侵权责任法开题报告_第2页
王梦丹-侵权责任法开题报告_第3页
王梦丹-侵权责任法开题报告_第4页
王梦丹-侵权责任法开题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高空坠物侵权行为民事责任探讨学院:法学院专业、班级:企法111学生姓名:王梦丹指导老师(职称):2014年06月20日填一、选题依据1.论文(设计)题目: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责任认定探讨领域:民法3.论文(设计)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理论意义: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层建筑物的增加,在集中的居住环境下,高空坠物伤人已经不在鲜见。从高空坠落、抛掷的物品往往极具损害性,但却难以确定其来源,特殊是在当下的我国,由于高密度的居住环境,高层建筑通常非由一人运用或全部,这使得受损害者找寻加害人求偿时,如何确定高空坠物案件的责任人以及相应的救济方式非常困难。在2010年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中的第八十七条,对于不明抛掷物、坠落物的损害责任做了专条规定,将难以确定详细侵权人的情形的补偿责任,归结于可能加害的建筑物运用人,并规定运用人可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的可以免责。但无论在法理上还是情理上该问题依旧存在诸多争议,希望通过此文能够系统的分析相关论点并总结自己对此的建议。应用价值:高空坠物伤人案案件的共同点是依据共同危急行为处理,假如无法查明原委是谁为坠物的全部人或者管理者的,相关楼层的住户都会被判决为须要对坠伤人的后果担当法律责任。虽然《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和八十七条对于物件致人损害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由于没有详细的标准和认定方式,导致在实践中操作难度较大,各地法院的判决结果不一,使得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缺乏统一的裁决标准。4.目前探讨的概况和发展趋势目前探讨概况:高空坠物侵权在司法实践中事发频繁,后果严峻,并且涉案主体众多。由于没有统一而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我国关于高空抛物案的审判结论也并不一样。高空坠物侵权行为责任认定的学理之争主要有两种:一是确定说:支持由建筑物的全部人(全体区分全部人)或全体运用人(在从建筑物上抛物的状况下)对损害担当民事责任。但是确定说中又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分担责任说、连带责任说、区分说。二是否定说:反对由建筑物的全体运用人对损害担当民事责任。发展趋势:随着高空坠物损害行为的不断发生,以及学界对于此类问题的争议的“发酵”,国家立法方面虽然已经与时俱进的提出了新的立法,但并不能完全的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为此无论是相关学者还是司法实践者都迫切须要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立法体系以妥当解决好受害者、担当责任主体、社会管理部门三者在此类案件暗中的法律地位,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论文(设计)探讨的内容1.重点解决的问题随着高层建筑物的增加,高空坠物的案件屡有发生,在产生纠纷时,如何确定高空坠物案件的责任人以及相应的救济方式值得深化探讨。虽然《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和八十七条对于物件致人损害作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由于没有详细的标准和认定方式,导致在实践中操作难度较大,各地法院的判决结果不一,使得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缺乏统一的裁决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学理之争,然后从司法实践动身,结合详细案例,探讨高空坠物损害案件的责任认定,最终总结提出自己对此的建议2.拟开展探讨的几个主要方面(论文写作大纲或设计思路)绪论:确定本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及实际探讨方向一、高空坠物侵权行为的概念(一)学界对于高空坠物侵权行为的概念理解(二)依据自身所学学问对高空坠物侵权行为的概念理解二、高空坠物侵权行为的学理之争及归责原则之争(一)确定说:分担责任说、连带责任说、区分说(二)否定说(三)无过错责任之否定(四)过错推定责任之否定(五)公允责任之探讨三、高空坠物侵权行为的司法实践(真实案例)(一)黄某诉30住户以及物业公司案(二)成都高空坠物“连坐”案四、高空坠物侵权责任的主体及责任担当(一)受害人是否担当责任(二)业主是否担当责任(“连坐法”是否合理)(三)业主单位(物业公司)是否担当责任结论: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明观点并提出在我国的详细国情下,高空坠物之人损害行为民事责任担当的建议。3.本论文(设计)预期取得的成果本文旨在探讨高空之人损害责任担当的学界理论,包括对高空坠物行为的学理之争及其归责原则的分类,通过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为分析对象,总结相关侵权法法条在实践中的操作性以及情理与法理的不同处理,对我国将来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议。论文(设计)工作支配1.拟采纳的主要探讨方法(技术路途或设计参数)本文拟采纳收集资料、文献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的方法以及民法学、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对高空坠物致人损害责任担当进行探讨。阐述了相关的学理之争,并从司法实践中有关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真实案例说明相关法律的操作性,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自己对于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责任担当主体及归责原则的相识。论文(设计)进度支配略四、须要阅读的参考文献[1]关涛:对高层建筑坠落物致害案件中集体规则问题的探讨[2]王成、鲁智勇:高空抛物侵权行为探究,法学评论,2007年第2期[3]梁建兵:《建议全国人大马上修改“高空抛物连坐法”》[4]董媛:《浅析业主在高空抛掷物致人损害案件中的责任担当》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8月(中)[5]倪斌鹭:《从坠窗伤人谈房屋管理人的过错责任》载《现代物业》2008(9)[6]谢哲胜:《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行为法草案综合评析》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7]王利明:《民法》,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556页[8]张士东:论抛掷物或坠落物致人损害责任—兼评《侵权责任法》第87条,华东政法高校硕士学位论文[9]王朋:法学视野中的公允责任,南京社会科学1998附:文献综述或报告法理:谭敏:近年来高空抛物伤人事务不断,在责任认定上却没有明确依据,不同法院对这种案例的判决各不相同,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纠纷不断。所以,《侵权责任法》里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责任界定,第87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详细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的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运用人赐予补偿。明确了判罚的标准,有助于削减此类纠纷。在高空抛物伤人事务中,假如始终找不到责任人,伤者可能面临没钱看病,索赔无门的逆境。《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不仅统一了判罚的标准,而且,有助于解决此前查不到抛物人而使伤人案成为无头公案,受害者诉求无门的问题。“连坐”法律条文,正是依据已有的多起案例,综合考量而出台,符合现实状况的相对公允之举。练洪洋:从法律角度来看,我反对搞责任“连坐”。过错责任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也就是说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状况下,才担当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担当民事责任。高空坠物“连坐”,明显有违过错责任原则,而且也极为不公允。张涨:讲到执行问题,认为责任“连坐”就便利执行是一种很志向化的观点。原来我国在侵权责任赔偿的执行方面就存在诸多困难,像高空坠物“连坐”这种争议较大的案件,即便法院判决了,执行对象涉及几十甚至上百户,而其中不少住户未必认同法院判决,很有可能出现拒绝执行。这样一来,所谓的利于执行就不成立了。其次,对于警方破案来说,责任“连坐”会不会形成一种不好的引导?通过责任“连坐”,反正补偿款已落实了,事情告一段落了,破案的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局面。情理:谭敏:抛物者难以找到,可是被高空掉下的花盆、烟灰缸、瓷片击中的伤者却在医院里等着救治,被砸中的或许还是家中主要劳动力,可能给家庭经济状况也带来很大困难。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来看,遭受飞来横祸的他们是最无辜最可怜的。找不到详细的责任人,也要尽快解决受害人的现实问题,不能砸了白砸。由可能施加损害的住户来共同担当赔偿责任,或许对没扔的人来说不完全公允,但是公允正义不是一个虚幻和确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合情合理的结果。从这个角度上说,分担是相对来说较可行的方案。而“连坐”之举,可以预防此类事务的发生,一是因为即使自己没扔也需担当责任,住户们平常就会加强自我约束,相互提示,物管也会尽好管理职责,不会对平安隐患视而不见,有助于防患于未然。二是出现问题后,大家为了免责,会尽量供应线索,帮助查出乱抛物者。张涨:这种观点只看到了一面,若换位思索站在无辜住户的角度来思索,自己并没有过错却要担当一笔补偿款,心理上很难认同。像成都这个案例,高楼里的124家商户分摊了15万赔偿,平均每户1000多元,数额还不算太大。若造成了非常严峻的问题,比如致残致死,牵涉到巨额补偿或者长期补偿,分散到每一个住户头上有可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没有过错的居民唯恐更不情愿承受。练洪洋:不问青红皂白的高空坠物“连坐”也简单引发住户的道德风险。那些无端受到“连坐”的住户,自觉一点的,可能会因为“破财”而有所畏惧,以后不敢乱抛乱扔;自觉性差一点的,可能将事务理解为“反正我拉完屎有大家一块来擦屁股”,砸伤人大家赔钱,责任泛化,无所顾忌。无故出了钱、心理不平衡的,甚至还可能出现报复性举措,有意高空抛物。综上所述,我认为目前的高空坠物“连坐法”的法律规定无论在情理上和法理上都有引人争议的部分。既然责任“连坐”带来了如此大的争议,我们不妨将风险限制在坠物发生前。一方面,物管应当加强检查力度,尤其是遇到台风天等状况,更有义务通知到每户,要求其做好窗台、外飘物体等隐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