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语文)_第1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语文)_第2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语文)_第3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语文)_第4页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语文)语文期末复习题(上册)第4页共六页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语文)积累与运用(21分)基础型训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戏谑(nuè)澄清(chénɡ)校订(xiào)扣人心弦(xián)B、蛊惑(ɡǔ)狡黠(jié)贻误(yí)韬光养晦(tāo)C、皎洁(jiǎo)栖息(qī)惘然(wǎnɡ)唾手可得(tuò)D、熟稔(rěn)沮丧(jǔ)鄙视(bǐ)引吭高歌(kànɡ)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泛滥海枯石烂沦陷语无论次B、浮燥戒骄戒躁勉励再接再厉C、取缔根深蒂固明智莫名其妙D、普及迫不急待泄气一泻千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只填序号)(2分)①这些都是加剧诱发水库地震高概率的因素。②修建大坝会人为诱发地震。③怒江、金沙江地区本就是地震活动性很高、地质构造活动活跃的地区。④至今为止,全世界共有一百多座水库诱发过地震。序号为。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完成文后题目。(2分)11月6日,在北京南三环万柳桥附近发生了感人一幕:一只小狗在三环主路上被轧死了,另三只小狗不顾上班高峰的滚滚车流,忠实地守护着死去的同伴,舍不得丢弃它。过往的司机都被震撼了,车开过它们身边的时候纷纷绕行,或干脆停车,交通为之阻塞。两辆车因为躲避小狗而追尾,司机们彼此没有埋怨,反而表示碰到这种事能够理解。一位姓杨的司机动情地说:在这感人的一幕里,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些过往的车辆和行人,特别是自己的车被人撞了仍无怨无悔的司机。他们的行为生动地告诉世人:。你认为作者通过这件事想告诉世人什么?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答:仔细阅读下列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单位:元)指标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770384729422104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2476262229363255⑴概括从表格中获取的信息。(3分)①②③⑵假如你是总理,看了这个表格后会作出哪些决策?(2分)答:我会阅读与欣赏(39分)文言文阅读墨池记(节选)(6分)曾巩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①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②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③《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④,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⑤?则学固岂可以少哉!【注释】①隐然:隐约之状。②洼然:低深之状。③荀伯子:南北朝时宋朝人,曾任临川内使。④张芝:东汉人,善草书,人称“草圣”。⑤岂……耶:表揣测语气。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岂信然邪

信然:羲之之书晚乃善

善: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译:从文中来看,王羲之能够成为“一代书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现代文阅读传统文化须敬畏(13分)张文珍⑴前不久,有两件事情引起格外关注。先是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再是韩国有人宣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这两件事虽都有些可笑,却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⑵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⑶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发生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曾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固然,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它的封建专制思想,纲常名教和等级尊卑观念,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执,不善开拓,应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承担责任。但话说回来,世界上有哪个民族的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相反,我们恰恰到处可见人家对传统的爱惜与保护,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殿堂、一座故居,都尽可能保存其原有的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⑷有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也不是不能变,我们一直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应当非常慎重,应秉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显民族个性。开头所讲的两件事情从另一个侧面表明那些打着“创意”、“文化”的旗号对古人的所谓“开发”,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之外,还能给人什么样的启示与教益呢?一个不尊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赢得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着力爱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⑸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庞朴认为:“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与血液,让它焕发神采,激发它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服务。当年梁启超曾说:“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⑹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严峻挑战,但致命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文明传承者的随意亵渎与践踏。(摘自《人民日报》2008年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件事与中心论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3分)答:对第⑵、⑶段文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⑵段排比句中还同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从论证方法看,这一排比句属道理论证。B、第⑵段的意思是说,中华文化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C、第⑶段举出“文化大革命”的事例,从反面揭示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及其后果。D、第⑶段的意思是说,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故对传统文化的缺陷也应客气。第⑸段引用庞朴的话,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2分)答:联系全文,说说传统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哪些挑战。(4分)答:雨季心理(20分)杨机臣⑴雨多成洪,洪如猛兽,给人带来灾难。缺雨成旱,旱如烈火,能把农人的希望一把火焚掉。听南方水灾四起,我庆幸生了个好地方,不用担洪水灭顶之忧。可是,又生思虑,由于久不见雨,人心生烦,便无端地想起几乎忘掉了的雨声。心里好笑,什么不好想,单单想雨声!⑵记得小时乡里什么都缺,唯不缺雨。⑶来到伏季是雨季,不知不觉雨就来了。天下雨,人躲进屋里,大人放下外面的活,忙起家里的活,孩子闲着爬在窗台隔着窗棂看雨。很快,院子里打起一片水泡,一个水泡溅起,传出一声水泡响。院里水泡密密麻麻,砸得一院子叽哩咕叽响。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下面摆了一溜住家过日子的家什,水流砸在上面发出的水声不一样。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一阵风吹来,把水流的水珠摇向窗户纸上,叭叭的响声像是一阵鞭响。纸湿透了,水流进了屋子,孩子急忙拿来破布堵住雨水。⑷奇妙的雨声,令你兴奋,能随着雨声幻想许多让人高兴的事儿。人若是困了,想睡觉,下雨天最好睡,此时的雨声是催眠曲,尽管外面是风雨交加,雨声响得清楚,却不耽搁睡觉,反而睡得更昏。经过了连续劳作的农人,平日里舍不得大白天睡觉,只有到了雨天,才是睡大觉的好时光。雨天睡觉并不需要在炕上或者床上,只要有个地方不漏雨,铺个小草帘,保准射下就呼噜,常常是呼噜声盖住了雨声。有时被雨声惊醒,翻个身继续打起呼噜。有时下一天雨,有人能连饭不吃一睡一天。都说下雨的天好睡觉,只有知冷知热的人才知道,哪里是雨天好睡觉,那是把人累的。⑸夜里下雨水声更大,却不影响睡觉。那时,很少见到夜里下雨了,谁家因雨声吵得睡不着。即使再严重的神经衰弱,夜里下雨了,也不用起来吃安眠药,保证睡得比平日香。所以有不少睡不着觉的人盼下雨。⑹这些年雨水确实太少了,夜里听雨声的时候自然不多。听不到雨声,心里常发慌,甚至睡觉也不安稳。突然一天夜里,我听到了雨声,敲打着盆盆罐罐叮当响了一晚上,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觉很香……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是楼上二楞子洗澡忘关太阳能水箱了,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⑺打这儿起,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心里便盼望着可又害怕雨声。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心思”写了儿时雨季中的哪些情趣,请用简明的语言分点归纳。(3分)答:第⑴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答: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既“盼望”着雨声又“害怕”那雨声呢?(3分)答:同样的标点符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阅读下面的句子,请分别说出省略号在句中所蕴含的意思。(3分)①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②闻着久违的雨声,心里一舒服,觉睡得很香……③水顺着雨水管道经过五六层楼流在屋檐下隔壁二大妈的垃圾桶上……答:将第⑶自然段和朱自清《春》中的一段文字作比较,然后回答问题。(8分)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麻麻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衡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⑴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出两个文段中“雨”的特点。(2分)答:⑵从描写角度,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写雨的异同。(4分)①雨密了,连了一片,听不到有节奏的水泡声,接下来是一片哗哗响,那是水泡的重叠与连接。接着屋檐下雨水流成了水帘,由上而下瀑来。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答:⑶请另选一个描写对象(如“风”或“云”等),仿照下面的排比句式写一个句子。(2分)(雨水)砸在水桶上,水声清脆;砸在酱坛子上,声响沉闷;砸在鸡窝上,声音低沉;砸在空地上,溅起水涡,响声哗哗……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