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1页
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2页
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3页
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4页
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u第一章基本情况 4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 4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 5第三节历史沿革 10第二章生态环境及森林景观资源 1第一节生态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 1第二节森林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 11第三章环境容量估算及游客预测 12第一节环境容量估算 12第二节游客规模预测 16第四章森林公园发展条件分析 18第一节森林公园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9第二节森林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第五章总则 21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21第二节规划原则 22第三节规划依据 22第四节规划分期 23第六章总体布局 23第一节森林公园性质与范围 23第二节森林公园形象定位 24第三节总体布局结构 26第四节分区建设项目及景点规划 27第七章植被与景观系统规划 28第一节规划原则 28第二节植被规划 29第三节森林景观规划 30第八章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32第一节规划原则 32第二节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 32第三节生态文化基础设施规划 32第三节解说系统规划 32第九章森林游憩规划 32第一节森林公园游憩产品设计 32第二节游憩项目策划 33第三节游憩设施规划 34第四节游览组织规划 35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43第一节交通系统规划 43第二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44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46第四节供热工程规划 46第五节电信、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工程规划 46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49第七节旅游厕所建设规划 49第八节医疗救护规划 50第十一章保护保育工程规划 50第一节规划原则 50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0第三节景点保护规划 52第十二章

防灾及预警系统规划 52第一节灾害历史 52第二节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规划 52第十三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53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3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53第三节土地利用规划 54第十四章居名点调控规划 56第一节居民点分布现状分析 56第二节居民点调控原则 57第三节居民点调控规划 58第十五章投资估算 59第一节估算依据 59第二节投资估算 60第三节项目效益分析 61第十六章效益分析 64第一节经济效益分析 64第二节生态效益分析 64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 64第十七章分期建设规划 65第一节近期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65第二节远期建设目标及重点建设工程 66第十八章实施保障措施 66第一节建立完善的旅游开发管理体制 66第二节加大旅游政策扶持力度 67第三节旅游人力资源开发 67第四节加大宣传力度 68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条件(一)地理位置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从化街口城区北35km,距广州市区93km。公园东部与吕田镇毗邻,南与中心镇良口镇相连,西与黄龙带森林公园相接,北与东明镇接壤。(二)自然条件1、地质地貌土壤条件公园地处九连山脉派生出来的南昆山和青云山支脉的结合部,公园主体属中低山山地地貌,东南高西北低。公园境内山峦起伏,山体较为密集,坡度较大,一般15°~35°,有些局部陡峭至80°左右。公园东南部为中山地貌,最高峰鸡枕山海拔1146.7m,五指山的群峰海拔多在1000m以上;西北部为水库区和低山、丘陵,最低处为黄竹塱,海拔180m,丘陵山地海拔一般为200~420m。2、气候水文条件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回归线边缘,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较分明,春暖多云雾,夏温热多雨,秋云高气爽,冬寒有冰雪。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流溪河地区与广州主城区相比,降水多(约多220mm)、气温低(约低4-6℃)。气候特征值:①气温:森林公园年平均气温为20.3℃,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7.4°C;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1.5°C;平均最高气温31.0℃,平均最低气温11.8℃。②降水: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2104.7mm,全年各月均有降水,但季节分配不均匀,春夏季多、秋冬季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多雨年达2866.5mm,少雨年仅1280.7mm;年降水日数155.4d。③空气相对湿度:年平均79%,1月最大84%,11月最小69%。④风向风速:以静风频率最大,达20%,年平均风速0.92.0m/s,平均最大风速6.3m/s。⑤年日照时数1447.8h,年雾日11.1d。3、森林动植物条件流溪河森林公园现有林地面积7547.63公顷,森林覆盖率(不含水体)为88.55%,森林覆盖率(含水体)为75.59%。其中,常绿阔叶林面积3960.13公顷,占42.43%;针阔叶混交林面积170.8公顷,占1.83%;针叶林1817.4公顷,占19.47%;竹林面积851.7公顷,占9.12%;灌木林面积42.8公顷,占0.46%;人工经济林212.4公顷,占2.28%;其它面积为492.4公顷,占5.27%。流溪河森林植被属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地带性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交汇,具有向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特征,对研究植被区划有重要意义。植物区系作为华夏区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科的地理成分广泛、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多样性的特点,是进一步研究华夏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地区。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6类植被型,其中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是广州市为数不多、最有保护价值的原生植被。公园最高峰鸡枕山海拔1146.7m,最低处黄竹塱180m,相对高差900多米。植被在五指山、鸡枕山具有明显垂直分带现象。园内的植被垂直带谱从低至高海拔分布依次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或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山顶灌草丛。园内生物资源丰富,共记录野生维管植物182科、737属、1252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科8属10种,中国珍稀濒危保护的野生植物10科10属10种。生物资源景观丰富多样,包括: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灌草丛、人工植被等9类森林景观,以及湿地植被、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和奇花异木等4类植物景观资源。其中以森林景观资源最为丰富多样,尤以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和原生的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景观最具地带性特色、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其次为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景观,目前正处于向地带性植被方向演替。竹林景观面积也较大、分布较集中,群落处于较稳定阶段。人工植被景观中以梅林的分布面积最大、最有特色,为岭南较为罕有的赏梅景观。流溪河森林公园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保存有溪流、湖泊、农地、果林、森林、灌草等丰富多样的生境,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栖息地。园内生存有野生脊椎动物4纲26目72科177种,其中,两栖纲2目6科18种,爬行纲3目11科33种,鸟纲14目36科85种,哺乳纲7目19科41种。公园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蟒蛇、白颈长尾雉、金钱豹;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0种:虎纹蛙、三线闭壳龟、山瑞鳖、大壁虎、雀鹰、赤腹鹰、蛇雕、燕隼、白鹇、褐翅鸦鹃、小鸦鹃、领鸺鹠、斑头鸺鹠、领角鸮、穿山甲、水獭、斑林狸、小灵猫、水鹿、鬣羚。野生动物资源可划分为:哺乳动物景观、鸟类景观资源、两栖动物景观、爬行动物景观、昆虫景观等,其中以鸟类景观资源的可见性、普及性和观赏性较高,常见的湿地鸟类有:鹭科的白鹭、池鹭、牛背鹭、夜鹭,翠鸟科的普通翠鸟、斑鱼狗、白胸翡翠,以及金眶鸻、白骨顶、小鸊鷉、针尾鸭、绿翅鸭等等。农田、果林、森林鸟类易见度和可见度较高的有红嘴相思鸟、红嘴蓝鹊、红耳鹎、白喉红臀鹎、黑鹎、白头鹎、棕背伯劳、黑卷尾、黑领椋鸟、大山雀、棕颈钩嘴鹛、画眉、珠颈斑鸠、暗绿绣眼鸟等。第二节社会经济条件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为流溪河国营林场的全部辖区,公园总面积为9333.33公顷,其中现有林业用地面积7547.63公顷,农业用地面积44.2公顷。林场的主要任务是以营造、保护水源林为主。1人口与就业工区与农业管理区构成:公园下属林场划分为黄竹塱、三棵松、新群、红岭4个工区,为全民所有制经济,以经营山林为主。东星、谷星、温塘肚3个农业管理区,以经营毛竹林和其它经济果木林为主。现状人口较多:流溪河公园现有总人口5782人,共2157户。其中:城镇居民4062人,主要为林场职工及其家属,集中在流溪河林场场部周边及4个工区居住;农村居民1720人,主要为周边村委村民,集中在3个农业管理区(村委)居住。表2-1广东流溪河林场人口分布表(2010年)流溪河居委黄竹塱工区三棵松工区新群工区红岭工区谷星村委东星村委温塘肚村委总计户数26478521326999132334612157人口563210848864725638911072245782就业压力大:由于建场历史较长,林场职工数量较多,主要为林业工人和管理人员。同时,作为广州市安置水库移民的社会公益型生态林场,林场还要解决水库移民就业和生活问题。林场停止经营性采伐后,职工、移民大量下岗待业,生活困难,就业问题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产业增长点。三个农业管理区目前还有部分农户从事农业,主要从事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但大多数青壮劳动力已外出打工,从事非农产业工作;由于退耕还林等原因,林场农业正处于萎缩中。一些村庄,如谷星、树下坪、红岭等位于山林深处或被过境交通切割,长期缺乏基础设施,村内老龄化严重、部分农田荒废、房舍残破。林场与森林公园经济情况林场经营面临困境,经济转型需求迫切:2010年,森林公园经营总收入为3691万元。以森林公园为主的旅游产业仍不能填补林场收入的空缺。职工人数多(待岗人数多),离退休职工多,是林场的一个主要的经济负担。历史上,林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于林业采伐、水力发电。近年,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经营性林业采伐逐步被禁止,小型水电站的发展也基本停滞,林场经济面临困境。因此,必须发展新的产业,以填补原有空缺,解决职工就业问题。旅游产业优势有待进一步扩大:流溪河林场现状经济结构是典型的以旅游业为主的“复合型”产业结构。目前,第二产业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经济结构中仍然占1/4以上的份额,并且其中相当一大部分是水力发电收入,由于对水源保护区有一定环境影响,规划远期应控制、限制其发展。因此,远期林场经济结构调整还应进一步扩大旅游、服务业优势,降低第二产业比重;远期向“单一型”结构的风景区发展,仅允许第一产业的适度发展,缩小和限制第二产业发展,有限制地发展第三产业,以旅游、服务业为龙头、核心、主体,发展林场经济。森林公园经营欠佳,资源优化整合势在必行:森林公园主要收入来源为游客门票、停车、住宿、餐饮、旅游商品等。由于设施陈旧、景点与旅游路线组织不畅、服务水平较低等原因,资源利用不充分,森林公园未能实现其应有的旅游效益。105国道开通后,森林公园交通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周边旅游活动非常活跃,先后建成一批星级酒店;而森林公园内部设施陈旧简陋,服务水平不高,且服务成本很高,对游客吸引力较差,公园客房、餐饮收入严重缩减。虽然,公园近年也开发了不少有竞争力的新项目,如赏梅、溪谷探险、猴岛等,但由于旅游服务水平落后、园内旅游线路组织不畅、周边旅游地相似旅游项目竞争、景点过于分散、旅游项目缺乏参与性等原因,游客人数、门票收入也没有很好的提高。公园经营面临难题,资源重整、优化迫在眉睫,必须充分利用与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改善内部软、硬件条件。2森林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1)建设现状情况公园内部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较齐全,部分建筑有特色,主要集中在夏湾半岛东南部;沿105国道的白天鹅培训中心和湖光山庄,为3星级以上酒店。另外,工区职工住宅区居住环境较好,原水库移民住宅区和村民住宅区居住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黄竹塱工区是最大的居民点;东侧靠近场部办公区域,建筑质量较好,基础设施配套齐备,多为5-6层建筑;西侧建设较落后,建筑质量较差,1-2层平房与5-6层楼房混杂。新群工区部分为工区住宅,是3层框架结构楼房,建筑质量较好。各管理区内现状自然村及新群工区、三棵松工区的水库移民住宅区等多为单层土坯平房,建筑质量差,外观较凌乱破旧,有些甚至是危房。红岭工区、温塘肚农业管理区被105国道从中穿过,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不足。(2)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自成一体,由公园内部有关部门管理,未纳入城市管网。供水现状——流溪河水库作为广州的水源地之一,水质优良,各单位就近取用湖水或山溪水,主要有南山瀑布、南山湾等若干个供水点,温塘肚、红岭等局部区域供水不足。排水现状——公园尚未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直接排入周边水体或用于农业灌溉;没有形成雨水排放系统,不能有计划地排除地表水,山体排洪依靠自然排放,经常造成局部山体塌方,造成一些公路、游道受到阻塞。供电现状——公园现有流溪河电厂和红岭、中炉仔、三棵松、南山、谷星等6座小型水电站,通过流溪河林场变电站调配并输入国家大电网。现状虽然电力资源丰富,但缺乏统一的线网规划,各单位随意拉线取电,“蜘蛛网”随处可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流溪河的景观环境。(3)旅游现状流溪河森林公园成立较早,是全国首批十个森林公园之一。1986年8月开始接待游客,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以青山、绿水的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保护绿色屏障、挖掘森林旅游内涵、维护生态平衡为主导,已基本发展成为集食、住、玩、游、购、娱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的较大型旅游景区。至今游客量达24多万人次/年,2010年全园总营业收入为3691万元。森林公园内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风光为主的生态旅游风景区。现开发有夏湾半岛核心区、南山湾南线的梅花观赏区、三桠塘幽谷游览区、五指山登山游览、东星村的采摘园等景区,建立流溪香雪、三桠塘幽谷探胜、翡翠群岛、流溪红叶、五指云海、生态果园农庄等20多个自然生态景观。夏湾半岛核心区即公园管理处所在地,已开发的旅游景点有水上游乐、与猴同乐、彩弹野战、瑶族风情表演、孔雀园、观鹿园、乘船游湖等10个游乐项目。在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公园中设有陶陶别墅和鸟径别墅两座山庄别墅、中西式高档客房四座约300个床位、餐位500个、大小会议室5个和歌舞厅、商店、泳场等设施。在森林公园内的105国道沿线还分布有湖光度假山庄、白天鹅培训中心两个高档次的宾馆和散布在黄竹塱、新群、三棵松工区的餐饮服务等。目前公园景点虽然得到一定的开发,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但开发深度不够,可供游客游览的范围仅占公园总面积的10%左右,未来开发潜力巨大。表2-42006—2010年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人数统计年度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游客(人次)169700239200223767241380247544年增长率(%)——41.0-6.57.92.6注:年平均增长率为11.25%。(4)土地利用概况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9333.33公顷。以非城市建设用地为主流溪河森林公园现状土地利用以非城市建设用地为主。其中,林地总面积约7547.63公顷,占公园总用地的80.87%;水域主要包括流溪河水库,总面积约1466.00公顷,占公园总用地的15.71%;农业用地面积约44.2公顷,占公园总用地0.47%;道路交通用地面积约86.2公顷,占公园总用地的0.89%;建设用地(居住和旅游服务设施用地)合共约192.3公顷,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2.06%,公园陆地面积的2.41%。土地利用现状及功能分区现状详见表2-5和表2-6。建设用地分散105国道北侧的黄竹塱工区、新群工区局部、公园东南侧的东星农业管理区建设用地较为集中,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建筑质量较好;温塘肚农业管理区、谷星农业管理区、新群工区部分区域、三棵松工区和红岭工区建设用地较为分散,规模小,现状建设零散,建筑质量差。居住用地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为水源涵养地,区内居住建筑主要为林场职工住宅和村民住宅。区内生态环境良好,山水景观独特,但由于远离市区,除黄竹塱工区和新群工区局部地段外,居民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都相当不完善。到目前为止,区内没有大型居住区或商业住宅区。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区内居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空间上呈集中分布。黄竹塱作为林场场部的所在地,集中了大部分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医院、养老院、中小学、派出所、邮局、市场、商业设施等。其他各个工区和农业管理区基本空白。现状公园内部旅游接待设施较为齐全,包括住宿、餐饮、环境卫生设施及办公管理等,系统较完善,但设施陈旧落后,制约其发展。湖光山庄、白天鹅培训中心等沿105国道新建的酒店,占据了流溪河水库最优的景观线,对公园景观造成一定影响。黄竹塱东侧靠近公园入口,沿内街建筑底层往往设置商铺,经营小餐馆或是经营各类土特产和日常生活用品。村镇建设用地规划区范围内分布着谷星、东星和温塘肚三个农业管理区,分别在森林公园的西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主要以种植果林、茶叶。表1-5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公顷流溪河林业用地非林业用地总面积小计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毛竹林灌木林经济果木林其它小计水域水体农业

用地居住

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其它建设用地9333.337547.633960.13170.81817.4851.742.8212.4492.41785.71466.044.286.283.2106.1100%80.8742.431.8319.479.120.462.285.2719.1315.710.470.920.891.14说明:1、本表数据由广州市流溪河林场(流溪河森林公园管理局)提供。2、流溪河森林公园全园(含流溪河水库)的森林覆盖率75.59%,流溪河森林公园陆地森林覆盖率88.55%。3、林业用地中的其它用地主要包括山石裸岩、林中溪流等用地类型。4、非林业用地中的水域水体为流溪湖常水位面积。5、非林业用地中的农业用地为农田面积。6、非林业用地中的居住用地为公园范围内城镇居民(林场职工)和农村居民居住建设用地,其中:黄竹塱工区36.2公顷、新群工区3.2公顷、三棵松工区12.0公顷、东星农业管理区23.6公顷、红岭工区3.2公顷、温塘肚农业管理区1.8公顷、谷星农业管理区6.2公顷。7、非林业用地中的道路交通用地为已建等级公路和交通设施用地,其中:G105线33.7公顷、X871线9.3公顷、五指山景区公路6.5公顷、南山湾环湖公路9.2公顷、谷星公路24.5公顷。8、非林业用地中的其它建设用地为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办公用地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地:其中:夏湾服务区22.1公顷、黄竹塱服务区36.4公顷、新群服务区25.3公顷、三桠溪服务区22.3公顷。表1-6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用地现状分析表名称全园森林生态保育区景区服务区居住社区面积(hm²)9333.334920.434220.6106.186.2占比(%)10052.7245.221.140.92(6)交通状况对外交通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郊,距广州市中心93km,交通便利。105国道横穿公园中部,南至街口、广州,北至韶关、江西,是主要的对外交通联系。目前,105国道整改工程已经完成,为双向四车道水泥路面,路况较好,贯穿全园12km。乘车从广州到公园约1.5小时即可到达。内部交通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现有内部交通方式主要为步行和公路交通,交通条件较好。现主要有四条现状公路,连接各主要居民点和景区,包括:谷星公路——从黄龙带水库经白鸡浪至谷星,为林4级公路,境内5.5km;南良公路——从南山湾分路口经东星村至良口,为简易公路,公园境内5.5km,其中部分现状仍为土路,崎岖不平,给游客带来不便;南三公路——从南山湾分路口至三桠塘,为简易公路,全长6km;三五公路——从三桠塘经鹿湖田到五指山,为国家4级公路,水泥路面,与南三公路相接,现已完成了从三桠塘到鹿湖田段的建设,并完全通车。但由于105国道将公园分成南、北两区,其交通连接必须穿越105国道,交通不够便利且安全性较差。交通方式与设施现状在黄竹塱设置有公交站点,提供公园-新温泉-街口的公共线路,可在街口换乘至广州及珠三角各城市的交通线路。第三节历史沿革风景名胜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自明清以来,从化流溪河、五指山的风光已被岭南历代文人墨客推崇,留下了“何时分一掌,岭外恰相逢”、“玉笋凌空出,参差翠霭多,还承天上露,入夜涴星河”、“四时顶上插仙花,始信青山长不老”的诗句。1959年流溪河林场建立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毅、贺龙等先后到此参观游览;为流溪河水库,陈毅曾吟咏“洪坝拦洪水,阔海注清波。评比岭南风物,景色此间多”,郭沫若曾赋诗道“丛山成列岛,一艇谷薰风。静坐观投网,清歌助合笼。库澄满面碧,树醉一身红。突见群鱼跃,欢呼漾太空。”,越共主席胡志明也曾留下身影。至今流溪河森林公园保留有志明畅游、郭沫若题写的“造海生辉”“流溪河水库”等景点、风物。作为全国首批10个森林公园之一,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是全国知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过去的荣耀和发展历史,就是今天发展所需要的珍贵的历史人文资源;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在这一点上,也具备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保护水源是森林公园最重要的任务195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兴建流溪河水库和发电厂;1959年4月,成立流溪河林场。林场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抚育森林,其次才是采伐、经营;林场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涵养水源、保护水库。1983年,经林业部批准,林业部、广州市人民政府和流溪河林场三家合资,在流溪河林场开辟森林公园,把林场、旅游结合在一起。1993年,林业部正式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命名。根据当时“不登报宣传、不发消息”的政策要求,公园的发展仍然以接待、保护功能为主。公园成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仍然是涵养水源,森林旅游,并解决一定的就业、经济问题。第二章生态环境及森林景观资源第一节生态环境资源调查与评价1项目现状公园内部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较齐全,部分建筑有特色,主要集中在夏湾半岛东南部;沿105国道的白天鹅培训中心和湖光山庄,为3星级以上酒店。另外,工区职工住宅区居住环境较好,原水库移民住宅区和村民住宅区居住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黄竹塱工区是最大的居民点;东侧靠近场部办公区域,建筑质量较好,基础设施配套齐备,多为5-6层建筑;西侧建设较落后,建筑质量较差,1-2层平房与5-6层楼房混杂。新群工区部分为工区住宅,是3层框架结构楼房,建筑质量较好。各管理区内现状自然村及新群工区、三棵松工区的水库移民住宅区等多为单层土坯平房,建筑质量差,外观较凌乱破旧,有些甚至是危房。红岭工区、温塘肚农业管理区被105国道从中穿过,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不足。2资源分析与评价风景资源评价1自然景观生物景观森林和植物景观流溪河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景观以常绿阔叶林景观、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景观、竹林景观、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常绿针叶林(马尾松林)景观、山顶灌草丛景观、经济果木林(梅、李)景观等最具观赏价值。原始森林景观: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景观是广州地区保存不多的原生性森林植被景观,是园内最具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价值的森林景观。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主要分布于五指山、鸡枕山、大坪顶海拔800m以上的坡地上,接近狭小的山脊和孤峰顶。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未受人为干扰,群落结构稳定。林冠连续,郁闭度高达0.95。林相终年常绿,季相变化明显,外貌色彩丰富。春季新叶嫩绿带红,夏季浓绿;花期春夏,使群落点缀一些红、白色的斑块,秋冬季果期、落叶期间则缀以黄、红色斑块。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包括乌冈栎、硬壳柯、大叶青冈、鹿角杜鹃、网脉山龙眼、紫玉盘柯、大叶苦柯、木荷、深山含笑、五列木等等,偶见裸子植物竹柏、百日青、福建柏作为特征种出现在群落中。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季风常绿阔叶林属于垂直郁闭型森林景观,是园内分布面积最大的森林景观,广泛分布于南山、三桠塘、鸡公老、大坝、五指山和鸡老山海拔180-500m处的低山丘陵带。具有茎花茎果、板根现象、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丰富热带景观。其热带性景观在山体的沟谷处得到最充分的表现,附生植物丰富,以麒麟叶最为常见,以及红毛蛇等附生蕨类和石仙桃、芳香石豆兰等兰科附生植物;茎花茎果植物以桑科的笔管榕、黄毛榕、对叶榕,及水东哥等为主;藤本植物有鸡血藤属、瓜馥木属、罗浮买麻藤、锡叶藤、刺果藤、藤槐、华南云实、龙须藤、天香藤、藤黄檀等。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园内具有观赏和保护价值的自然植被。山地常绿阔叶林景观:山地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园内五指山、鸡枕山、黄牛山500-800m的山地,在垂直带谱上承接于季风常绿阔叶林。该植被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包括木荷、木姜叶柯、大叶青冈、浙江楠、红锥、罗浮栲、米锥、毛锥、毛桃木莲、木莲、小叶青冈、红花荷等等。山地常绿阔叶林是园内具有观赏和保护价值的自然植被。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景观:园内的植被垂直带谱从低至高海拔分布依次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或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山顶灌草丛。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景观具有重要的科普和保护价值。梅林景观:流溪河于1964年引种梅树,在园内南山、东星、三桠塘、黄竹塱、谷星、温塘肚等多处均有种植,以南山流溪湖旁和东星村最为集中连片,集中连片面积达34公顷。青梅花开时节,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满山遍野白如飘雪,与山上葱翠竹木、山下湛蓝湖水相映,成为南国寒冬赏梅的一大奇观,在广州和珠三角享有盛名,被誉为“流溪香雪”。竹海景观:毛竹林连片分布在东星、三棵松、南山、五指山、三桠塘等地,总面积约851.7公顷,其中东星竹林最为壮观,谓称“竹海”,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毛竹林群落外貌终年常绿,季相变化不明显,林冠整齐,郁闭度一般在0.7左右,局部地段可高达0.9,高度8-16m,胸径6-12cm。林相单纯,林下植被稀疏,灌草总盖度10-20%,灌木层零星稀疏,常见有毛果算盘子、山血丹、鸭脚木、毛冬青、野牡丹等,草本常见蔓生莠竹、淡竹叶等。马尾松林景观:马尾松林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于流溪岸、黄竹塱、陈洞、南山东侧等区域。马尾松林外貌终年深绿色,林相整齐,树体高大,林内负氧离子含量高,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旅游利用价值。马尾松林为20世纪60年代种植,经封山育林天然更新而成,为成过熟林阶段,建群种为马尾松,黧蒴、栲、米锥、锥、木荷、罗浮柿、黄樟、黄牛奶树、鸭脚木等,已有常绿树种广泛侵入。沼泽湿地景观:湿地沼泽植被景观分布于南山湾库尾和流溪湖湾畔滩涂等区域,是湿地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具有较好的观赏和保护价值。湿地沼泽植被为类芦的单优群系,属于草丛沼泽型、禾草沼泽亚型湿地植被。群丛平均高度约1.5m,季相变化不明显,四季常青,花果期8-12月,花果穗长可达60cm,形成类似芦苇荡的湿地植被景观。古树名木景观:古树名木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资源,是记录历史、指示环境变迁、展示生态特征的历史文物和科学资料,是历史文化延续的标志和生态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科学研究和旅游欣赏价值。园内分布的古树名木有150-200株左右,主要树种为:马尾松、南酸枣、青冈栎、木荷等。动物景观流溪河森林公园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良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景观尤以湿地鸟类景观为主,具有一定的观赏和保护价值。重点观赏和保护种类:根据调查,在158种陆生脊椎动物中,以鸟类可见频度最高,其中以白鹭、池鹭、牛背鹭、夜鹭、普通翠鸟、斑鱼狗、白胸翡翠、红嘴相思鸟、红嘴蓝鹊、红耳鹎、白喉红臀鹎、黑鹎、白头鹎、棕背伯劳、黑卷尾、黑领椋鸟、大山雀、棕颈钩嘴鹛、画眉、珠颈斑鸠、暗绿绣眼鸟在园内的种群密度较大,鹭科鸟类具有相对最大的观赏和保护价值。重点观赏和保护区域:在流溪湖湾畔和南山湾库尾滩涂等地,是保护鹭科鸟类等野生动物最有价值的区域,是观赏鹭科鸟类和保护野生动物极好地带。流溪白鹭:流溪白鹭是流溪河森林公园重点打造的景点,主要观赏鸟类为白鹭、池鹭、牛背鹭、夜鹭等鹭科鸟类。猴岛:猴岛是在流溪湖中已建的动物景观。在猴岛饲养众多弥猴,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孔雀岛:孔雀岛是在流溪湖中已建的动物景观。在孔雀鸟中饲养众多绿孔雀,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观鹿园:观鹿园是在夏湾半岛中已建的动物景观。在观鹿园中饲养众多马鹿和梅花鹿,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水文景观流溪湖:流溪河水库位于森林公园中部,1958年建成,正常最高水位235m,死水位212m,有效库容2.39×100m³,水面积1466公顷。旅游开发利用后流溪河水库被称作“流溪湖”。从山上望湖,湖水苍茫,烟波浩渺,近处水波不兴,浮光跃金。在湖上看湖,水天一色,碧波万顷。湖岸线曲折,形成诸多港湾,形态优美。翡翠群岛:流溪湖淹没30余座山,座座山峰露出水面,形成22个岛屿,岛屿总面积72公顷,湖区西北部,有一群相对集中的岛屿,岛屿周围碧波荡漾,岛上树木参天,苍翠葱绿,像撒在这个大玉盘中的翡翠,被称为翡翠群岛。公园北部,陈洞、张洞、横坑一带,临湖多半岛,其岸线曲折,形成150多个港湾,大湾套小湾,小湾连大湾,具有深湾、浅湾、长湾等许多形态,山水交错,围合开放,幽狭阔朗;俯仰变化极其丰富。置身五指山、黄牛山观赏此景最为奇妙。小漓江:位于森林公园东北部,原流溪河河谷,长约8km,宽约50m,两岸青山夹峙,层林婆娑,飞鸟翱翔,鸣声上下,溯水行舟,青山绿水扑面而来,兼有长江三峡、广西漓江之神韵,被称为“小漓江”,是森林公园内一条重要水上游道。南山湾:南山湾是流溪湖向南延伸的湖畔,位于彩虹桥南向。南山湾水体面积约120公顷,水质清澈,湖形如鱼形,形态优美,湖畔曲折蜿蜒,湖面形态优美,湖岸森林掩映,湖尾保存有湿地沼泽,湖四周景点撒布得当。环湖畔漫步,在湖中游憩,心旷神怡。玉溪湖:玉溪湖原名东湖,是处在公园东北部边境小漓江上游的湖泊。湖周群山环抱、绿树掩映,环境优美。玉溪湖水体面积约130公顷,水质纯净、环境幽雅恬静,是乘船游览的好去处。南山瀑布:南山瀑布位于南山湾南岸,环南山湾公路旁。瀑布高差约80m、宽约30m。雨季,瀑声隆隆,水雾升腾,瀑声瀑势十分壮观;瀑布下有6个清潭,数块巨石。瀑布两旁,竹翠林绿,野花飘香,凉气袭人。1988年,书法家李伟在巨石正面刻有“南山瀑布”四个大字。月牙湖:月牙湖位于南山溪上游,五指山东南向。月牙湖海拔约850m,是森林公园地势最高的湖泊。月牙湖水体面积约4公顷,湖面形如盈月,形态优美;湖四周群峰环抱。湖泊—群峰—常绿阔叶矮曲林—云雾,构成了一幅极其优美的画卷,如入仙境。地文景观五指山:五指山是由五个山峰连成的群峰,五个山峰酷似手掌五指,故名“五指山”,位于公园南部。五指山的5个山峰有4个在海拔1000m以上,其中,五指峰最高,为森林公园内第二高峰,海拔1097.2m。五指山群峰山势雄伟,山体中部和上部全被原生性森林植被覆盖。春夏雨季,行云走雾,姿态万千;时而五指青峰露顶,如掌撑天;时而雾锁山峰,如美女蒙纱;时而云浮漂谷,淡妆素裹。如入烟海,迷迷茫茫,朦朦胧胧,踏云驾雾,虚幻仙境,此景又被称为“五指云海”。秋冬季节,登高远眺,众山拱伏,五指独尊,山高林密,溪流婉转,湖光山色,蔚为壮观。群峰—原始森林—云雾—原始环境,构筑成原始、优美的自然画卷,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科普旅游、登山探险的极好场所。鸡枕山:鸡枕山为流溪河森林公园最高峰,位于公园东部,山体中部和上部全被原生性森林植被覆盖。鸡枕山山势陡峻,峰丛撑天。春夏雨季,雾锁山峰,姿态万千;秋冬季节,登高远眺,五指独尊,峡谷蜿转,蔚为壮观。黄牛山:黄牛山位于流溪湖西向,是流溪湖畔海拔较高的山峰,山体形似卧牛,山势形似牛首,故名黄牛山。黄牛山呈半岛状伸入流溪湖,山体植被茂密,树木高大,既有常绿阔叶林,也有针叶马尾松林。立于峰项,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置身半岛前端,水天一色,流溪河森林公园风光尽揽。三桠塘幽谷:三桠塘幽谷现开辟全长约3000m的溯溪游步道,现有30余处观赏景点。峡谷内溪水清澈,流泉飞瀑,碧潭如镜;山谷间,森林苍绿,古木参天;幽谷中,每立方厘米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万个以上。南山峡谷:南山峡谷处在公园东南部,峡谷全长约5公里。峡谷深处保存有原始森林。山谷间,悬崖峭壁,奇石幽洞,巨石突兀;溪涧中,流泉飞瀑,溪水清澈,碧潭如镜。谷里有数不尽的奇花异草、名树古藤,看不完的飞禽走兽、石蛙寿龟,形成奇特的景观。峡谷内,每立方厘米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万个左右。飞鼠岩洞:飞鼠岩洞处在森林公园东南面,为一岩洞,洞内可容百多人,洞内蝙蝠极多,因此称为飞鼠洞。夏湾半岛:流溪湖南岸的半岛,像一只长靴由黄竹塱伸向虎爪岗,将流溪湖截堵出一片静静的港湾,称为夏湾。岛南面湖水浅窄,岛北水域宽阔,岛内松林苍劲挺拔,林间条石径,蜿蜒曲折通向密林深处。环境清新幽雅,是沐浴森林精气,健身益寿的理想场所。天象景观五指云海:五指山山体高大,春夏时节,时常行云走雾,雾锁山峰,如美女蒙纱;时而云浮漂谷,淡妆素裹。如入烟海,迷迷茫茫,朦朦胧胧,踏云驾雾,虚幻仙境,称之为“五指云海”。流溪冰挂:流溪河森林公园有6座海拔高于1000m的山峰。隆冬时季,每每冰挂晶莹,恰似北光风光。流溪冰挂是距离南国广州最近的赏冰雪风景区。流溪烟雨:流溪湖水质纯净,环境幽雅恬静;湖面水天一色,碧波万顷;湖水苍茫,烟波浩渺。湖水如海,云雾如烟。雨过天晴之时,群峰朦胧,团团如絮;蓬蓬如海,瞬息万变。置身其中,人在云中走,山在雾中行。鸡枕日出:鸡枕山山峰突起,峰状如雄鸡之冠,是流溪河森林公园内的第一峰,高高屹立在森林公园东面。每当旭日徐徐升起之时,霞光万道,树木披金,万物苏醒,朝气蓬勃,气象万千,是观日出的最佳景点,名曰:“鸡枕日出”。鸡枕山山路崎岖,植被茂盛,景色美丽,又是广州人民重阳登高的理想去处。夕照黄牛:黄牛山是森林公园内第三个著名的山峰,远眺黄牛山,似栩栩如生的大黄牛。每当夕阳西下时,这座大山就像卧在溪边的黄牛,金色阳光洒在湖面,闪闪烁烁,极其美妙,游人可乘游艇观赏这一美景,亦可登上黄牛山,观赏流溪湖风光。3.1.2人文景观资源建筑景观彩虹桥:彩虹桥连接流溪湖和南山湖,座落于森林公园的中部,建于20世纪90年代。桥形恰似彩虹,桥—湖—山已融为一体,优美自然。东星村:东星村是处在深山深处的林家村庄,位于流溪河森林公园东南部腹地。村庄四周有大片毛竹林,居民以经营毛竹林为主业。村舍四周尚保存有少量农田,呈现村舍—农田—竹林—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部分村舍尚为岭南农家民居,呈现一派林区林家自然风光。胜迹景观炭烧古窑遗址:炭烧古窑遗址位于三桠溪峡谷中部,为一古建遗址,具有一定的开发和科普价值。古纸厂遗址:古纸厂遗址位于三桠溪峡谷中部开阔处,现仅存遗址,具有一定的开发和科普价值。白云寺:白云寺位于公园东部黄竹塱。白云寺建于明朝中后期,按流溪河习俗每年有三次会期,农历的五月二十日为龙华会、七月三十日为地藏王菩萨生日、九月初二为菩萨登殿纪念日,此外还有岁首、岁末的许愿、完愿等。每次赴会的人多则百余人,少则几十人。游人最多的时候要数重阳节。寺院旁有泉,泉水长流不息,泉边一联曰:“山高水滴千年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风物景观旅游节庆流溪香雪节:流溪香雪是流溪河森林公园著名景点,在广州和珠三角地区享有盛名,已成为公园的知名品牌。12月—次年1月,青梅花开时节,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满山遍野白如飘雪,与山上葱翠竹木、山下湛蓝湖水相映。流溪赏梅,成为南国寒冬赏梅的一大奇观。流溪竹笋节:流溪河森林公园竹林面积达851.7公顷。春冬时节,盛产竹笋。每年4月—5月,赏竹林、挖竹笋、吃竹笋宴,成为都市人的时尚。泼水狂欢节:流溪河森林公园是夏季避署胜地。在每年7月-8月的盛夏时节,举行泼水节狂欢。旅游商品流溪茶:流溪河云雾环绕,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种植的流溪茶味清、香、甘、凉口、内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常饮能延年益寿,减肥健胃,提神醒脑,是老少妇孺皆宜的保健饮料。话梅:流溪河盛产梅和李,流溪话梅具有悠久的历史。流溪话梅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果大,核小;二是肉厚质软,色泽橙红,味似蜂蜜,久藏不硬;三是营养丰富,含有转化糖及游离酸、甘露醇及维生素C等,且有润肺、止逆、降血压、消食健胃的药用功能。竹笋:流溪河森林公园盛产竹笋。流溪竹笋清香鲜美、甜而不腻、营养丰富,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备受都市人欢迎。旅游资源评价定性评价流溪烟雨、湖光山色流溪湖水体面积1466公顷,占森林公园面积的15.71%。湖水清澈纯净,碧波万顷;湖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湖岸树木参天,苍翠葱绿。流溪湖山水交错,围合开放,幽狭阔朗,俯仰变化极其丰富,置身其中,湖光山色,群峰朦胧。湖内分布有22个岛屿,众多岛屿和半岛森林植被茂密,环境幽野恬静。湖滨岸线曲折蜿蜒,形成150多个港湾,大湾套小湾,小湾连大湾,具有深湾、浅湾、长湾等诸多港湾,形态优美。流溪湖湖水如海,云雾如烟。雨过天晴之时,团团如絮;蓬蓬如海,瞬息万变。置身其中,人在云中走,山在雾中行。流溪香雪、南湾红叶在流溪河森林公园的南山湾和东星村,集中连片分布着青梅和三华李。冬季梅花盛开时节,满山遍野如白飘雪,山上葱翠林木,山下湛蓝湖水相互映衬,成为南国一大奇观,被誉为“流溪香雪”。流溪香雪已打造成为流溪河森林公园的知名品牌。南山湾水质清澈,湖形如鱼形,形态优美,湖畔曲折蜿蜒,湖面形态优美,湖岸森林掩映,湖尾保存有湿地沼泽,湖四周景点撒布得当。规划在流溪香雪知名景点基础上,环南山湾重点营造秋季的“南湾红叶”带景观,在南山湾形成冬季--流溪香雪,秋季—南湾红叶风景。五指群峰、原始矮林流溪河森林公园相对高差约1000m,园内山峦起伏、群峰争峙、峡谷蜿转。其中,以五指山、鸡枕山、黄牛山最有代表性。位于公园东部的五指山高峻雄险,五个山峰酷似人的手掌五指,故名“五指山”。五指山为森林公园内第二高峰,五峰中有四峰海拔在1000m以上。位于公园东部的鸡枕山为流溪河森林公园最高峰,山势陡峻,峰丛撑天。黄牛山位于流溪湖西向,是公园内海拔第三峰,山体形似卧牛,山势形似牛首,故名黄牛山。五指群峰全部为茂密的森林植被覆盖。其中,五指山和鸡枕山山体中部和上部全被原生性森林植被覆盖,山高林密,群峰—原始森林—云雾—原始环境,构筑成原始、优美的自然画卷,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游览、科普旅游、登山探险的极好场所。黄牛山呈半岛状伸入流溪湖,山体植被茂密,古木参天,既有常绿阔叶林,也有针叶马尾松林,立于峰项,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置身半岛湖畔,湖光山色,流溪河森林公园风光尽揽,蔚为壮观。保存在五指山、鸡枕山山体800m以上的常绿阔叶矮曲林景观,是广州地区面积最大的原生性森林植被,是园内最具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价值的森林景观。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未受人为干扰,群落结构稳定,林相终年常绿,季相变化明显,外貌色彩丰富。春季嫩绿带红,夏季浓绿,秋冬季果期、落叶期间则缀以黄、红色斑块。东星竹海、深山林家流溪河森林公园毛竹林总面积约851.7公顷,其中东星竹林最为壮观,谓称“竹海”,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毛竹林群落外貌终年常绿,季相变化不明显,林冠整齐,林相单纯,林分郁闭度良好。东星村是处在公园东南部深山腹地的林家村庄,村庄四周有大片毛竹林,居民以经营毛竹林为主业。村舍四周尚保存有少量农田,呈现村舍—农田—竹林—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部分村舍尚为岭南农家民居,呈现一派林区林家自然风光。定量评价采用直观比较法对公园现有景点的欣赏价值、科学价值、游憩价值、生态特征、环境质量以及景点的面积、体量、空间、容量等内容进行定量评价。经综合分析,流溪河森林公园共有景点资源60处,其中:特级景点3处,一级景点12处,二级景点20处,三级景点25处。详见表3-1。表3-1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现有景点分级评价表景点级别特级景点一级景点二级景点三级景点自然风景资源天象景观——流溪烟雨、五指云海、流溪冰挂鸡枕日出、夕照黄牛夏湾霞光地文景观——五指群峰、鸡枕峰、三桠塘幽谷、南山峡谷夏湾半岛、翡翠群岛、飞鼠岩洞、打烂柴峡谷人面怪石、黄牛山、牛群石、一线天、生物景观流溪香雪、五指原始林海五指峰矮曲林、东星竹海流溪红叶、流溪白鹭、鸡枕峰矮曲林、桃花岛、孔雀岛、猴岛鸡枕石常绿阔叶林、夏湾森林浴场、黄竹塱古栎林、三棵松、三华李、梅林、桔园水文景观流溪湖小漓江月牙湖、南山瀑布、跌死龟瀑布、五指瀑布玉溪湖、山泉泳池人文风景资源建筑景观————彩虹桥流溪大坝、青年山庄、湖光山庄、东星村、白天鹅培训中心胜迹景观——东星林家风光炭烧古窑抗日烈士纪念碑、旧纸厂遗址园林景观————珍稀植物园儿童乐园、盆景园风物景观——流溪香雪节流溪竹笋节流溪玉兰观赏节、泼水狂欢节合计603122025二旅游开发建设利用条件评价1旅游开发条件优越的区位优势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郊,距广州市主城区约93km,车程约1.5小时,对外交通便利。国道105线横穿公园中部,国道105线为双向四车道水泥路面,路况良好。从中观尺度分析,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区位条件优越,具备城市居民周末和节日休闲游憩度假的适宜距离。有利的旅游开发环境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广州森林公园建设的重点,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从化市是广州地区旅游热点地区,是广州和珠三角旅行社重点组团线路;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广州旅游轴线景区之一。流溪河森林公园独具特色的“流溪烟雨、湖光山色,流溪香雪、南湾红叶,五指群峰、原始矮林,东星竹海、深山林家”风景资源,与周边重点旅游景区和森林公园景观资源有互补性,是广州北部和郊区旅游网络的重点景区,是从化市的核心旅游景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流溪河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园区除水域和道路外,基本全被森林植被所履盖,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具有较高的生物科学保护和研究价值。境内没有工业污染,景区内水质清澈,空气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环境幽雅,具备优越的自然生态旅游环境。在生态旅游日益兴旺的21世纪,其环境优势将越来越突出。良好的基础条件自建立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以来,森林公园建设、经营、管理步入正轨,管理效果较好。经多年建设,流溪河森林公园的三桠溪景区、黄竹塱—夏湾半岛服务区建设已成规模,公园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具规模,森林公园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流溪河森林公园在国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为流溪河森林公园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条件。3.2.2不利因素分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要进一步协调流溪河森林公园作为广州最大、全国最早的十大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是省市生态公益林区和广州市主要水源涵养区。旅游开发建设等都要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开发内容、规模、强度等都受到生态环境容量的制约。资金投入不足,资源潜力未能得到全面开发,服务设施跟不上需求流溪河森林公园虽开发早,但起点却较低。由于资金缺乏,投入少,新景点开发迟缓,原有的设备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原先属于高档次的宾馆如今已陈旧老化,形不成旅游规模。公园难以吸引游客,而游客少又导致效益差,从而导致无法投入资金改变现状,形成恶性循环。旅游产品较单调现状旅游产品仍以观光型森林旅游产品为主,缺少参与性、体验性产品的开发,产品品位不够高,地方文化产品功能不强,特色产品开发不全面。其一,森林公园的景观较为单一,森林植被利用率低,山水资源丰富但重复性强,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易产生审美疲劳感。其二,不仅缺乏足够好的整合,而且综合品位也不高,开发和宣传不当的话,将很难对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另外现状地方文化产品功能不足,人文资源很少,不利于产品的多元组合。没有充分重视与周围景区的发展关系流溪河森林公园开展森林公园旅游,其周边最大的客源竞争,将来自从化市范围内、资源禀赋类似的其它景区和广州市的同类景区。从化境内105国道沿线旅游活动十分活跃,市场相当繁荣。除了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以外,还分布有新温泉、老温泉、黄龙湖省级森林公园、广州抽水蓄能电厂旅游度假区,北回归线标志等名胜景区。在资源、产业同质的情况下,有设施配置不合理、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造成了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不利于扩大客源市场。旅游产品对外宣传不够,促销力度不足,产品知名度低虽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旅游环境条件优越,是休闲、度假、避暑好去处,但目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了解和认识。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宣传力度不足,旅游产品促销不够。目前的客源市场主要以机会市场为主,没有进行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缺乏广告宣传和整体营销。人才严重缺乏,制约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森林公园缺乏旅游方面的、尤其是具有科学和先进旅游理念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员工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另一方面,单位效益差难以引进和留住人才。加上目前公园整体的经营模式比较落后,没有创造让职工充分发挥潜能的环境成为了制约森林公园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招揽旅游人才,引进科学和先进的旅游规划理念,可以说是推动和保障公园旅游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要发展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产业,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营销力度,强化人才培训,区域整合,进行错位发展,并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生态资源的关系,避免形成重复建设,破坏自然资源等问题,以建成高品位、高档次的特色旅游项目。第二节森林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1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依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国家标准,对流溪河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进行逐项评分,评价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质量等级。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27.5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9.5分,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9.5分,综合评价分值为46.5分。详见表3-2。按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规定标准,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已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表3-2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综合评价分值评价内容森林公园自评分值备注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27.5满分值30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9.5满分值10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9.5满分值10合计46.5满分值502综合评价广东流溪河森林公园特色和主题森林风景资源可以概括为:流溪烟雨、湖光山色,流溪香雪、南湾红叶,五指群峰、原始矮林,东星竹海、深山林家。广东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区位优越,自然环境质量优越,现有生态旅游基础良好,风景资源质量等级已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园区森林植被丰富多彩,森林动物种类繁多,风景资源要素组合度高,风景资源展现性良好,是适宜开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森林公园。第三章环境容量估算及游客预测第一节环境容量估算(一)环境容量现状与分析一个景区的环境容量就是这个旅游区在既不影响旅游者的旅游质量也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前提下能够接待的最大游客量。这个指标要受到旅游区面积、旅游活动、接待设施、环境脆弱性等多方面的影响。适宜旅游天数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平均气温为20.3℃,平均最高气温31.0℃,平均最低气温11.8℃,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年适宜旅游天数按320天计算。环境容量测算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的要求,环境容量通常采用卡口法、游路法等三种测算方法。卡口法t1=H-t2式中:H—每天开放时间;t1—每天可游览时间;t2—游完全园所需时间D=t1/t3式中:D—日游客批数;t3—两批游客相距时间C=Dx每批人数x景点数式中:C—环境日容量;D—日游客批数游路法完全游道:C=AxD/B式中:C—环境日容量;A—游道全长;B—游客占用合理的游道长度D—周转率(D=景区开放时间/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不完全游道:C=AxD/(B+BxE/F)式中: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游客容量测算方法游客容量测算是在环境容量测算基础上,根据游客每天游览最舒适的时间进行计算。公式:G=t/TxC式中:G-日游客容量;t-游完某景区或游道所需时间;T-游客每天游览最舒适的时间;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测算结果水上游览路线(卡口法)表3-1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水上游览路线日环境容量和日游客容量汇总表开放时间游览时间两批游客相距时间日游客批数每批人数景点数日环境容量(人次/d)日游客容量(人)流溪湖水上精品游(14.2km)9小时3小时0.5小时1240419201493流溪湖水上全景游(25.9km)9小时5小时0.5小时870422401742小计41603235休闲漫步、缆车、溯溪、森林探险游览路线(游路法)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等有关建议指标,并参照其它生态旅游区和风景名胜区有关指标,拟定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占用合理游步道长度为15~50m/人。表3-2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陆上游览路线日环境容量和日游客容量汇总表游道长度(km)游客所占游道长度(m)周转率日环境容量(人次/d)日游客容量(人)夏湾半岛栈道漫步游13.31532660760南山湾香雪环湖游13.31521773760东星竹海休闲漫步游7.62031140326五指山缆车登高游9.02662070296南山峡谷森林溯溪游6.0303600171三桠塘幽谷溯溪游6.4304853183打烂柴森林游5.4303540154五指山森林探险游11.8501236202鸡枕山森林探险游18.3501366314小计102383166其他游乐、接待设施:现有和规划接待设施共有51118平方米,可日接待游客1243人;现有和规划森林浴场设施面积共13000平方米,瞬时容量为950人,日环境容量为1900人次/d,日游客容量为1628人。结论:按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9333.33hm2计算,日环境容量为17541人次/d,日游客容量为8594人;按适宜旅游天数320天计算,年环境容量为561万人次,年游客容量为275万人。(二)环境容量极限测算环境容量是旅游开发中的项目规划与环境、资源保护措施制定的理论依据。科学合理的旅游环境容量既能保证旅游的舒适度,又有利于旅游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在进行环境容量测算时必须坚持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又要考虑旅游舒适,旅游活动的安全顺利。旅游环境容量的具体测算方法,应根据村庄的地理特点、景点的分布特征等因素来确定。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一般有面积法、线路法和卡口法。计算方法如下:1、面积法:C=B*D/A其中:C—旅游环境容量;B游览可使用空间面积;D日周转率;A平均每位游客占用的面积。2、线路法:C=B/D*A其中:B游道全长,单位为米;D游客占用合理的游道长度,单位为米/人;A日周转率。3、卡口法:C=B*D其中:C每批次游人数;D日周转率。根据以上方法测算结果,溪流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的最大日环境容量为3800人,其中入口形象区的最大日环境容量为100人,酒店综合服务区的最大日环境容量为1890人,休闲游乐区的最大日环境容量为670人,人文养生游览区的最大日环境容量为700人,森林保护区的最大日环境容量为180人,海山公园游览区的最大日环境容量为260人。(三)环境容量极限控制旅游地域和场所(包括旅游景点、旅游区、旅游地、旅游区域、旅游设施)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称之为旅游饱和。而一旦超出极限容量值,即为旅游超载。旅游超载必然导致旅游污染或拥挤,其结果将是旅游资源被破坏、旅游地域的生态系统遭到损害、旅游者与旅游地域居民的和谐关系破裂。长期的旅游饱和与超载,将对旅游区造成致命的影响。因此,作为旅游管理和经营者,还是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合理的游客接待量。旅游容量指各旅游分区及旅游设施的最大游客容量,又称为旅游合理容量或者最大游客接待量,表述为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及其生态环境可容纳的最大游人数量。它是衡量地区自然环境及其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既保证游人有较好的“快适性”以及旅游设施较高的利用率,同时又不超过旅游资源保护的最大“忍耐度”。1、环境容量的估算原则(一)满足性原则环境容量估算必须保证游客游兴及观光要求得到满足。(二)忍耐度原则环境容量估算以维护风景资源价值和保护风景环境质量为前提,环境容量不能超过风景资源保存和风景环境质量保护的“忍耐度”。(三)安全原则环境容量估算必须是在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得到保护、游客的游兴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使游客的安全得到保障。2、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参考风景区游人容量的三种计算方法,即面积容量法、线路容量法、瓶颈(卡口)容量法三种方法,综合计算。采用计算公式:周转率=日可游时间/平均停留时间日容量=日瞬时容量×周转率年容量=日容量×全年可游天数线路法(游行道)用于步行游览的区域,以每个游人所占游览道路面积计,再乘以适当的周转率k。公式一:R线=S/S'×KR线——游人量(人)S——游路面积(平方米)S'——每人所占游览道路面积(平方米/人)线路法(水域):该方法用于水上游览的区域,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水上游线长度计,再乘以适当的周转率k。公式二:R线=S/S'×KR线——游人量(人)S——水上游线长度(米)S'——每艘船所占水上游线长度(米/艘)K——每艘船平均游客数(人/艘)面积法(陆地)用于开展展览活动的陆地区域,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乘以周转率K。公式三:R面=S/S'×KR线——游人量(人)S——可游面积(平方米)S'——每人所占游览面积(平方米/人)面积法(水域)用于开展游览活动的水域,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乘以周转率K。公式四:R面=S/S'×KR面——游人量(人)S——可游水域面积(平方米)S'——每艘船所占游览水域面积(平方米/艘)K——每艘船平均游客数(人/艘)卡口法游览卡口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合理游人量,乘以可游时间,用于各游览系统节点处。公式五:R卡=S×h/KS——瞬时容量(人)h——可游时间(小时)K——平均每人游览时间(小时)第二节游客规模预测1、旅游区客流量规模预测影响旅游区客流量规模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其一是旅游客源地,包括客源地的人口特征,如人口总数、城乡人口比率等;还包括该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如居民收入、所从事职业以及受教育状况等;其二是旅游目的地本身,包括目的地的交通条件、资源优势、旅游产品价格、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以及旅游区管理水平等。游客规模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