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学学习课件第1页/共51页第2页/共51页在前面坐标变换方程建立时,是把一系列的坐标系建立在连接连杆的关节上,用齐次坐标变换来描述这些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从而建立起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问题:1.如何确定坐标系的方向?2.如何确定相邻两极坐标系之间的相对平移量和旋转量?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常用方法是------D-H参数法。问题的提出?即需要一种合适的方法来描述相邻连杆之间的坐标方向和参数。第3页/共51页3.6.1D-H参数法Denavit和Hartenberg于1955年提出了一种为关节链中的每一个杆件建立坐标系的矩阵方法,即D-H参数法。连杆坐标系的建立连杆坐标系规定如下(参见图):zi坐标轴沿i+1关节的轴线方向。xi坐标轴沿zi和zi-1轴的公垂线,且指向离开zi-1轴的方向。yi坐标轴的方向构成xiyizi右手直角坐标系。3.6机器人连杆D-H参数及其坐标变换(重点)第4页/共51页zi轴:沿i+1关节的轴线方向。xi轴:沿zi和zi-1轴的公垂线,且指向离开zi-1轴的方向。yi轴:构成xiyizi右手直角坐标系,不重要,可以不画。第5页/共51页2.连杆参数用两相邻关节轴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描述该根连杆的尺寸,有两个参数:(1)单根连杆参数连杆长度(LinkLength)ai
为两关节轴线之间的距离,即zi轴与zi-1轴之间的公垂线长度,沿xi轴方向测量。ai总为正值,两关节轴线平行时,ai=li,li为连杆的长度;垂直时,ai=0。第6页/共51页为两关节轴线之间的夹角,即zi轴与zi-1轴之间的夹角,绕xi轴从zi-1轴旋转到zi轴,符合右手规则的为正。②连杆扭角(LinkTwist)垂直时,当两关节轴线:平行时,第7页/共51页(2)相邻连杆之间的参数相邻两连杆之间的参数,用两根公垂线之间的关系来描述。为两根公垂线ai与ai-1之间的距离,即两x轴xi与xi-1之间的距离,在zi-1轴上测量。对于转动关节,di=常数;对于移动关节,di=变量。①连杆距离(LinkOffset)di
第8页/共51页②连杆转角(JointAngle)为两根公垂线ai与ai-1之间的夹角,即两x轴xi与xi-1轴之间的夹角,绕zi-1轴从xi-1轴旋转到xi轴,符合右手规则的为正。
对于转动关节,变数;对于移动关节,常数。第9页/共51页ai和用于描述连杆本身的特征(linkitself),其数值的大小是由zi-1和zi两轴之间的距离和夹角来决定的。和用于描述连杆之间的连接关系(link’sconnection),其数值的大小是由xi-1和xi两轴之间的距离和夹角来决定的。总结:4D-HParameters(ai,,,
)3fixedlinkparameters1jointvariablerevolutejointprismaticjoint第10页/共51页3.6.2连杆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从oi-1系到oi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可令oi-1系经过下述变换顺序可到:(1)绕zi-1轴旋转角,使xi-1与
xi同向。(2)沿zi-1轴平移一距离di,使xi-1与
xi在同一条直线上。(3)沿xi轴平移一距离ai,使oi-1系与到oi系的坐标原点重合。(4)绕xi轴旋转角,使zi-1轴与zi轴在同一条直线上。第11页/共51页上述变换每次都是相对于动坐标系进行的,所以经过这四次变换的齐次变换矩阵为第12页/共51页3.7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实例对于一个六连杆的机器人,机器人手的末端(即连杆坐标系6)相对于固定坐标系的变换可表示为T60=T1T2T3T4
T5
T6机器人手部的位置和姿态也可以用固连于手部的坐标系{B}的位姿来表示,如图所示。坐标系{B}可以这样来确定;取手部的中心点为原点OB;关节轴为ZB轴,ZB轴的单位方向矢量a称为接近矢量,指向朝外;两手指的连线为YB轴,YB轴的单位方向矢量o称为姿态矢量,指向可任意选定;XB轴与YB轴及ZB轴垂直,XB轴的单位方向矢量n称为法向矢量,且n = o
a,指向符合右手法则。第13页/共51页手部的位姿可用4
4矩阵表示为工具坐标系?第14页/共51页3.7.1运动学方程建立实例【例3-2】求如图所示的极坐标机器人手腕中心P点的运动学方程解(1)D-H坐标系的建立按D-H坐标系建立各连杆的坐标系如图所示。系设置在基座上系设置在旋转关节上系设置在机器人手腕中心P点极坐标机器人结构简图和坐标系第15页/共51页(2)确定连杆的D-H参数连杆的D-H参数见表。(3)求两连杆间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Ti第16页/共51页式中,,a2为移动关节是变量。第17页/共51页(4)求手腕中心的运动方程T20=T1
T2手腕中心的运动方程为第18页/共51页【例3-3】PUMA560机器人属于关节型机器人,6个关节都是转动关节,具有6个自由度。前3个关节用于确定手腕中心参考点在空间的位置,后3个关节用于确定手腕姿态,其结构示意图参看图。RBR手腕第19页/共51页a2=431.8mm,a3=20.32mm
d2=149.09mm,d4=433.07mm,d6=56.25mm。若已知关节变量值分别为求Ti(i=1~6)及T60
的表达式及当取给定值时手部的位姿。第20页/共51页解(1)D-H坐标系的建立建在基座上。x0代表机器人的横方向,即肩关节轴线方向;y0
代表机器人手臂的正前方;z0
代表机器人身高方向。第21页/共51页关节1的轴线垂直;关节2、3的轴线水平,且平行;关节3和4的轴线垂直相交,距离为a3(可以忽略)。z轴建在各关节轴线上。坐标原点:o0与o1相距h;o2与o3相a3;o4与o5重合。{o6}为终端坐标系,考虑了工具长度d6。x1轴在水平面内,x2轴沿大臂轴线方向,x3轴与小臂轴线垂直,x4∥x5∥x6。第22页/共51页(2)确定各连杆的D-H参数(忽略h和a3)(3)求两杆之间的位姿矩阵Ti第23页/共51页
第24页/共51页(4)求机器人的运动方程nx=c1[c23(c4c5c6-s4s6)-s23s5c6]-s1(s4c5c6+c4s6),ny=s1[c23(c4c5c6-s4s6)-s23s5c6]+c1(s4c5c6+c4s6),nz=-s23(c4c5c6-s4s6)-c23s5c6),ox=c1[-c23(c4c5s6+s4c6)+s23s5c6]-s1(-s4c5c6+c4s6),oy=s1[-c23(c4c5s6+s4c6)+s23s5c6]+c1(-s4c5c6+c4s6),oz=s23(c4c5s6+s4c6)+c23s5c6,ax=c1(c23c4s5+s23c5)-s1s4s5,ay=s1(c23c4s5+s23c5)+c1s4s5,ax=c1(c23c4s5+s23c5)-s1s4s5,px=c1[d6(c23c4s5+s23c5)+s23d4+a2c2]-s1(d6s4s5+d2),py=s1[d6(c23c4s5+s23c5)+s23d4+a2c2]+c1(d6s4s5+d2),pz=d6(c23c5-s23c4s5)+c23d4-a2s2。式中:。第25页/共51页若令x3
轴与x2轴垂直,即小臂平伸;x1
轴与x0轴垂直,即肩宽平行黑板;x2轴与x1轴平行,即大臂平伸;手部水平向前。第26页/共51页将代入T60矩阵,可得前后结果完全相同。第27页/共51页【例3-4】MOTOMANSV3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建立实例同学自己计算MOTOMANSV3机器人具有6个转动关节。前3个关节用于确定手腕中心参考点在空间的位置,后3个关节用于确定手腕姿态。肩关节朝前边偏置。关节3、4垂直相交,具有RBR手腕。将第28页/共51页解(1)D-H坐标系的建立将y0代表机器人的横方向;z0
代表机器人身高方向。将系设在机器人的基座上,x0代表机器人手臂的正前方;x1
轴在水平面内;x2
轴沿大臂轴线方向;x3
轴与小臂轴线垂直;x4∥x5∥x6。o3
、o4与o5轴线相交;o6x6y6z6为终端坐标系,该坐标系考虑了工具长度d6。第29页/共51页Motoman-SV3机器人的D-H参数(2)求两杆之间的位姿矩阵Ti第30页/共51页,第31页/共51页(3)求机器人的运动方程,第32页/共51页nx=c1[c23(c4c5c6-s4s6)-s23s5c6]+s1(s4c5c6+c4s6),ny=s1[c23(c4c5c6-s4s6)-s23s5c6]-c1(s4c5c6+c4s6),nz=-s23(c4c5c6-s4s6)-c23s5c6,ox=c1[-c23(c4c5s6+s4c6)+s23s5s6]-s1(s4c5s6-c4c6),oy=s1[-c23(c4c5s6+s4c6)+s23s5s6]+c1(s4c5s6-c4c6),oz=s23(c4c5s6+s4c6)+c23s5s6,ax=-c1(c23c4s5-s23c5)+s1s4s5,ay=-s1(c23c4s5+s23c5)+c1s4s5,az=s23c4s5-c23c5,px=c1[-c23(c4s5d6-a3)-s23(c5d6+d4)+a2c2]-s1s4s5d6+a1c1,py=s1[-c23(c4s5d6-a3)-s23(c5d6+d4)+a2c2]+c1s4s5d6+a1s1,pz=s23(c4s5d6-a3)-c23(c5d6+d4)-a2s2+d1。式中第33页/共51页当代入T60矩阵,可得第34页/共51页【例3-5】ABBIRB1400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建立ABBIRB1400机器人D-H坐标系第35页/共51页表ABBIRB140机器人的连杆参数第36页/共51页求机器人的运动方程,第37页/共51页3.7.2运动学方程建立总结1.建立坐标系和确定4个D-H参数
2.计算两坐标系之间的齐次变换矩阵Ti第38页/共51页3.计算整个机器人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T4.求机器人手部中心的运动学方程式机器人手部中心在空间中的位置机器人手部钳爪在空间中的姿态第39页/共51页3.8机器人逆运动学但在机器人控制中,问题往往相反,即在已知手部要到达的目标位姿的情况下如何求出所需的关节变量值,以驱动各关节的电机旋转,使手部的位姿得到满足,这就是机器人反向运动学问题,也称求运动学逆解,即由笛卡尔空间到关节空间的逆变换。由于机器人的手部作业是在笛卡尔空间中完成的,所以笛卡尔空间又称为操作空间。前面讨论了机器人运动学的正向求解问题,即给出关节变量值就可求出手部在空间笛卡尔坐标下的位姿,也就是说实现了由机器人关节变量组成的关节空间到笛卡尔空间的变换。第40页/共51页笛卡尔空间与关节空间之间的变换第41页/共51页3.8.1逆运动学的特性1.解可能不存在2.解的多重性第42页/共51页机器人运动学逆解具有多个是解反三角函数方程造成的。对于一个真实的机器人,只有一组解与实际情况对应,为此必须作出判断,以选择合适的解。剔除多余解的方法:①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设计中的可持续性理念实践案例分享
- 智能电池簇管理技术的行业动态与市场机遇
- 2025物品抵押的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邮储银行绍兴市诸暨市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天水市秦州区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题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宝鸡市扶风县2025秋招英文面试20问及高分答案
- 工商银行百色市田东县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承德市承德县2025秋招笔试计算机基础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清远市佛冈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阅读选词题专练30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2025秋招英文结构化面试题库含答案
- 布依山歌教学课件
- 2025年铁路客运值班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T-CALC 007-2025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人文关怀规范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完整表(打印背诵版)
- 开封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技术文件(世赛选拔项目)
- 建筑工地安全施工规范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海洋休闲设备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建议报告
- QFD质量功能展开的未来发展趋势
- 燃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