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化常识之山川地理概识_第1页
高三语文文化常识之山川地理概识_第2页
高三语文文化常识之山川地理概识_第3页
高三语文文化常识之山川地理概识_第4页
高三语文文化常识之山川地理概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导入(小故事)专题导入相传很早以前,喜马拉雅山的珠峰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喜马拉雅海。海边长满了青草和鲜花,高大的树上结满了果子,林子里野兽成群,百鸟齐鸣,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后来,有一群妖怪来到这里兴风作浪,它们追捕野兽,赶走百鸟,践踏森林,搅得大海里的鱼儿都不得安宁。受害者联合起来,一齐到东海龙王那里告状,龙王立刻派来他的小女儿珠穆朗玛去降服这群妖怪。珠穆朗玛女神将这群妖怪一个一个抓来,用从东海里取出的礁石把它们压在下面,这群妖怪的魔力很大,礁石少了压不住,于是珠穆朗玛女神就不停地用礁石堆呀堆,堆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一座山,才把这群妖怪压服了。为了改变礁石上寸草不生的环境,女神又在山坡上洒下了树木和花草种子,使这里变成了一个草木葱茏、千兽群集、百花盛开的地方。为了感谢女神的功德,花、草、鸟、兽们共同为女神开了个庆功会,会上大家一致要求女神永远留在人间。珠穆朗玛女神也很留恋人间美丽的景色,就化做一座山峰,终年站立在喜马拉雅山上,环顾地球上五湖四海,保护着所有的动植物免受妖怪的祸害。专题知识(仔细记哦)专题知识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山川关隘名、城市村镇名等。(一)地区名△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江东: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例如: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赤壁之战》)△江左: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例如: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江南:长江以南地区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例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例如: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蒿里行》)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山东:①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也叫关东。例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②战国时除秦外,六国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故称六国为山东。例如:山东之言纵横未尝一日而止也。(《韩非子·忠孝》)③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例如: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史记·货殖列传》)△关中: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例如: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三秦:指陕甘一带地区,古代为秦地。项羽灭秦之后,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故称三秦。例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河北、河南: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区。例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河东: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中国: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例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岭南:“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以南的地区,约今广东、广西地区。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该地在五岭以外,故又称“岭表”。例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西域: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例如: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雁荡山》)△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例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其三)》△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例如:南取百越之地。(《过秦论》)△京畿:国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例如: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赤壁之战》)△四海:指天下、全国。例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例如: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出师表》)△六合:天地四方。例如: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官。(《过秦论》)△八荒:八方荒远之地。例如: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二)政区名△九州、神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已亥杂诗》)△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例如: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例如: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道: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郡下设道。后来唐代曾分全国为十五道,清代在省与州府之间设道。例如: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阎典史传》)△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例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始设“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例如:以此省此府此县而憎彼省彼府彼县。(《原道醒世训》)△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例如: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明史·海瑞传》(三)山川关隘名△江:指长江。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河:指黄河。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殽:指殽山。例如:殽有二陵焉。(《秦晋殽之战》)△函:指函谷关。例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岱:指泰山。例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例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五湖:近代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古代的说法不同,如《国语》、《史记》中的五湖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例如:襟三江而带五湖。(《膝王阁序》)△大泽:太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例如:北饮大泽。(《夸父逐日》)△云梦泽:现在湖北省江汉平原上古代湖泊的总称。例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玉门关:又称玉门,在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汉代置关,是古代出塞的必经之路。例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因在玉门关的南边,故称阳关。汉代置关,也是出塞的必经之路。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十大名关:顾名思义是我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十大著名军事关口,在历朝历代的保卫战役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地位,它们分别是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它们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著称。(1)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15公里处,因位于山海之间而得此名。这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和陕西潼关并列俗称“天下第一关”。(2)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历史悠久,闻名遐迩。为华北,中原,西北之咽喉要冲,《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是关中的东大门,西进长安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3)武胜关:位于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的大别山脉的鸡公山下,它与平靖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三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关中之关”的美誉。(4)友谊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18公里处,原名镇南关,附近是崇山峻岭,关藏山谷深处,为西南边防重镇。(5)嘉峪关: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西端的重要关隘,它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古称其为“天下雄关”。(6)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县城西北的雁门山腰,历朝历代都是拱卫京都、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7)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紫荆岭上,是内长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位于居庸关和倒马关之间,明代时合称它们为“内三关”,是由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区的要口。(8)娘子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与河北省的交界处,是出入山西省的咽喉之地。唐朝初年,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曾率兵镇守于此地,因而得名“娘子关”。(9)居庸关:始建于秦代,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是长城险要关口之一,这里有昔日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叠翠”。居庸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毛主席曾赞誉的“不到长城非好汉”便指的是居庸关,其亲笔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便坐落于此。(10)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它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

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四)城市村镇名①有古称、别称的地名△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例如: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桂枝香·全陵怀古》)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头城》)△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例如: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福州:又称三山。例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后序》)△镇江:又称京口。例如: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指南录后序》)△开封:又称东京。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柳敬亭传》△扬州: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例如: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扬州慢(淮左名都)》]△苏州:又称姑苏、吴郡。例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武汉:又称夏口、江夏。例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②三都、两都、三辅△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三辅:汉景帝时,把京畿官内史分为左右内史,与主爵都尉同治京城长安,称三辅。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左内史为左冯翊,治长陵以北;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城以西。三辅所辖地区也称三辅。例如: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五)其他△阴阳:阴,指山岭的北面、河流的南面;阳,指山岭的南面、河流的北面。例如: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一般来说,在由两个字构成的地名中,如果第一个字是山、水名,第二个字是“阴”或“阳”,“阴”或“阳”就表明该地的方位。如“华阴”即在华山的北面,“阴”即在长江的南面,“衡阳”即在衡山的南面。小试牛刀(练一练,做一做)小试牛刀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