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教学课件2019)_第1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教学课件2019)_第2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教学课件2019)_第3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教学课件2019)_第4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史(教学课件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政治史政治史专题(二)中国古代政治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二.古代选官制度三.盛世与君主四.分裂统一与疆域的变迁五.古代著名的改革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1、概念: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主中央地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君主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2、行政制度(官制和机构):中央①秦汉:三公九卿制②隋唐:三省六部制③宋:分割相权(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④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御史台⑤明清:六部制、内阁制、军机处、理藩院行政制度(含机构、官职):地方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东汉末由郡县二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北宋:转运使、通判、文臣知州元朝行省制度、土司制度明朝:三司制、僧官制度(西藏)清朝:25个省级行政区、将军辖区(北)、改土归流(西南)、班禅、达赖制度3、中央集权制度的沿革理论: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目的:适应统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手段:通过各国的变法,初步确立中央集权制度(2)秦始皇正式建立秦朝统一后的制度建设: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法律制度、赋税徭役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思想控制指导思想法家思想。(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3)、西汉巩固汉承秦朝、有所创新:解决王国问题、发展监察制度、尊崇儒家思想、实行察举制度。(编户制度)(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严密完整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5)北宋加强—解决武将专权问题分散宰相权力,解决武将专权问题。实行重文轻武,若干强枝政策。地方权力分散,财政收归中央注重科举考试(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宣政院、枢密院和御史台,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7)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制定《大明律》、设五军都督府、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A.君主地位之争(如改朝换代或政变、皇族内夺位之争等)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地方与君主、中央的矛盾;

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A、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丞相最终被废除。B、君尊臣卑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C、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皇帝对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E、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积极:A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B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C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消极:A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B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C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察举制:①包括察举(即选举)和征召等内容。②选官标准前期是才能和品德,后期变成门第望族。③东汉出现“累世公卿”,吏治腐败。(2)科举制隋朝: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①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③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北宋:①分为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②殿试成为定制。③实行糊名制。④王安石变法,太学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为官。明清:为严格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三、封建盛世与君主(1)汉初盛世(2)贞观之治(3)开元盛世(4)康乾盛世①统治政策调整:如实行轻徭薄赋,与民农时的一些政策,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②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纳谏、用人等,以及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③良好的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④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盛世的物质前提。⑤另外还有科技的新成果等。盛世成因:①政治:灭六国,完成统一;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暴政:重役、酷刑、苛税②经济:实行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③文化: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官为师(愚民政策)④民族关系:统一越族;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击退匈奴夺河套,修筑长城(1)秦始皇①政治:解决王国问题,创立刺史制度;创立察举制②经济: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治黄、白渠);盐铁官营、铸五铢钱③民族关系:北击匈奴,维护北部边疆安全(①②③);派张骞出使西域(图),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在西南夷和百越设立郡,加强对西南、东南管辖④文化:独尊儒术;确立官学制度(太学、郡国学)⑤对外交往:与朝鲜、日本加强联系、丝绸之路汉武帝①政治:助李渊,建唐朝;纳谏,知人善任;完善三省六部制②经济: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完善均田制、租庸调制③文化教育: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④民族关系:败东突厥,设都督府;征高昌,设安西都护府;任回纥首领为翰海都督府都督;派文成公主入藏;推行开明政策,被称为天可汗⑤对外交往:对外开放,加强与朝鲜、日本、印度、波斯的友好往来

唐太宗唐玄宗:经济空前繁荣,全盛政——选贤任能(姚、宋),改革吏治(精简、考核)经——发展生产;文——大兴文治(科举:高官主持、诗赋李杜;集贤院)限制佛教;霓裳羽衣舞民——三封一设①政治:平三藩,收台湾,设台湾府,粉碎漠西蒙古噶尔丹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册封西藏黄教首领五世班禅。②经济:更民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③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④外交: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康熙帝四、分裂统一与疆域变迁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一共四次九朝,即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其中统一时间最长的是唐朝,计289年,最短的是秦朝15年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的原因

1)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地理条件:中国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3)人民愿望:人民渴望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安定生活(4)文化传统:儒法都主张大一统或集中统一。(5)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成为统一的巨大物质力量。(6)民族融合:民族间凝聚意识不断增强,历史认同不断扩大和深化。(7)改革推动:(8)个人作用: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历代疆域的变迁

春秋: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秦国商鞅变法(内容、作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间、背景、内容、作用、失败原因)。明朝:张居正改革(内容、作用)。五、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改革1.改革原因: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

2.改革实质: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整。3.改革阻力:守旧的旧贵族、大官僚和大地主极力反对。对改革者的要求:需要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勇气。4.改革措施: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1)、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进步的改革不一定都能成功,取决于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