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标准_第1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标准_第2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标准_第3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标准_第4页
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序号分项危险源风险事项引发事故风险分级风险分类规范规定索引治理措施1(一)混凝土输送汽车泵停放混凝土泵未安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周围有障碍物,支腿未支设牢靠,机身未保持水平和稳定,未设置警戒隔离区,泵送时失稳倒塌;汽车泵支腿没有完全伸展打开,旋转时造成侧翻;坍塌Ⅱ设备设施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33-2012

第8.4.1条技术措施:

8.4.1混凝土泵应安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周围不得有障碍物,支腿应支设牢靠,机身应保持水平和稳定,轮胎应楔紧。

管理措施:

1、混凝土泵安放位置应平整、坚实,并躲避周围障碍物;

2、支腿支设牢靠后方可作业,机身应保持水平和稳定;

3、周边应设置警戒隔离区;

4、作业过程实时监控。

应急处置:发现混凝土泵车发生偏移等情况后立即停止作业,及时疏散作业人员至安全区域。2布料机安装布料机安装吊运时起吊点设置不符合要求或吊索不牢固,吊装作业范围未设置警戒隔离区域;起重吊装指挥不在岗,存在司索人员未撤离到安全区域起吊,未避开下方作业人员现象;物体打击Ⅱ设备设施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33-2012

第8.10.1条技术措施:

8.10.1设置混擬土布料机前,应确认现场有足够的作业空间,混凝土布料机任一部位与其他设备及构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0.6m。

8.10.2混凝土布料机的支撑面应平整坚实。固定式混凝土布料机的支撑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支撑结构应经设计计算,并应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管理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因进行布料机安装吊运时起吊点设置及吊索安装交底,并设置吊装作业范围警戒隔离区;

2、混凝土布料机吊运应进行安全交底和监督;

应急处置:立即停止作业,派专人到岗监督布料机安装吊运作业,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3泵送设施布料机和泵管与支模架相连外架违规相连,未采取抗倾覆措施;布料机设备安装位置处的结构或支模架未进行验算及采取加固措施,布料时失稳倾覆或支模架坍塌;坍塌Ⅰ设备设施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33-2012

第8.10.2条技术措施:

8.10.2混凝土布料机的支撑面应平整坚实。固定式混凝土布料机的支撑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支撑结构应经设计计算,并应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8.10.3手动式混凝土布料机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

管理措施:

1、按使用说明书设置固定式混凝土布料机的支撑,支撑结构按设计计算选用,并按要求设置加固措施;

2、手动式混凝土布料机设置可靠的防倾覆措施。

应急处置:发现布料机有失稳倾向时应立即疏散作业人员至安全区域,待稳定后方可进行后续处理。4其他输送方式基础阶段采用滑槽或溜槽,滑槽或溜槽未固定牢固,架子搭设不牢固;人员站在滑槽上操作失稳掉落;高处坠落Ⅲ人员行为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第3.0.5条、

第5.2.3条技术措施:

3.0.5高处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

5.2.3严禁在未固定、无防护设施的构件及管道上进行作业或通行。

管理措施:

1、采用滑槽或溜槽时,应对其固定牢固后方可浇筑,支撑用架体应搭设牢固;

2、人员应站立于安全部位进行操作,禁止站立于滑槽之上进行操作,并按要求配置防护用品、用具。

个体防护:安全帽、安全带

应急处置:发现人员在未固定、无防护设施的构件及管道上进行作业或通行时应立刻制止,并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5(二)混凝土浇筑汽车泵浇筑基础不牢,支腿下塌陷,泵车操作手操纵臂架时没有注意到附近的建筑物、机械设备、高压线等高空危险物体,导致发生碰撞;物体打击

坍塌Ⅱ人员行为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33-2012第8.4.1条技术措施:

8.4.1混凝土泵应安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周围不得有障碍物,支腿应支设牢靠,机身应保持水平和稳定,轮胎应楔紧。

管理措施:

1、项目策划应包含混凝土泵送场地排布;

2、混凝土泵送施工期间设置警戒隔离区。

应急处置:

1、如发现汽车泵基础不牢时,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

2、如泵车与周围物体发生碰撞时,立即停止作业,对损坏物体进行核验恢复。6(二)混凝土浇筑布料机浇筑混凝土浇筑时,接长布料机软管,使用塔吊违规吊装泵管浇筑混凝土,布料机失稳倾覆砸伤作业人员;物体打击

坍塌Ⅲ作业环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第8.10.3条技术措施:

8.10.3手动式混凝土布料机应有可靠的防倾覆措施。

管理措施:

1、手动混凝土布料机进行回转操作时拉拽力度不应过大,速度缓慢均匀,牵引绳长度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2、禁止采用塔吊进行回转操作;

3、禁止人员在臂架下方停留;

4、大风、大雨、大雾等天气禁止进行作业。

应急处置:

1、发现布料机或下部模板体系有失稳倾向时应立即疏散作业人员至安全区域,待稳定后方可进行后续处理;

2、发现人员在臂架下方停留时应及时制止,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

3、突然出现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对布料机进行固定后,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待气候稳定后方可恢复作业。7人工浇筑大钢模板、屋面花架梁、框架柱等部位混凝土浇筑无可靠操作平台,高处行走通道无防护、通道平台脚手板铺设不合格;高处坠落Ⅱ作业环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第3.0.5条

第5.2.3条技术措施:

3.0.5高处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

5.2.3严禁在未固定、无防护设施的构件及管道上进行作业或通行。

管理措施:

1、大模板应按方案要求设置行走通道,并按要求铺设脚手板;

2、高处行走通道按要求设置防护,混凝土浇筑高度较高时应设置操作平台。

个体防护:安全帽、安全带。

应急处置:无安全可靠操作平台时,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8人工浇筑采用长臂料斗浇筑二次结构等特殊部位混凝土,浇筑人员在临边位置拽拉料斗时,发生高处坠落;高处坠落Ⅱ生产工艺《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第5.2.7条技术措施:

1、浇筑高度2m及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设置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2、悬挑的混凝土梁和檐、外墙和边柱等结构施工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管理措施:

采用长臂料斗浇筑二次结构等特殊部位混凝土,浇筑人员不应在临边位置拽拉料斗,若不得不进行拉拽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并固定牢固后方可作业。

个体防护:安全帽、安全带。

应急处置:发现混凝土浇筑高处作业无安全可靠操作平台时,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9(二)混凝土浇筑浇筑作业防护浇筑离地2m以上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未搭设操作平台,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浇筑无板框架的梁、柱混凝土时,未搭设脚手架设置防护栏杆。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未系挂好安全带或架设防护安全网;高处坠落Ⅲ作业环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第5.2.7条技术措施:

5.2.71、浇筑高度2m及以上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应设置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2、悬挑的混凝土梁和檐、外墙和边柱等结构施工时,应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管理措施:

1、现场存在离地2m以上框架、过梁、雨篷和小平台时,按规定搭设操作平台,禁止直接在模板或支撑件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2、浇筑无板框架的梁、柱混凝土时,及时跟进防护栏杆的搭设,确保安全带系挂点及防护安全网设置到位,并安排专人旁站监督。

个体防护: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防护网。

应急处置:发现人员在无可靠作业位置进行操作并未按要求配置安全用具时应立刻制止,并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10(二)混凝土浇筑浇筑布料顺序混凝土浇筑未按浇筑方案的施工程序进行浇筑,在柱子没有先浇筑的情况下,进行大面积浇筑,混凝土临时集中堆积过多,引起局部荷载的增加,软管在施工时弯折使用,在泵送混凝土时,对模板增加了竖向荷载,致使支撑体系失稳垮塌;坍塌Ⅰ生产工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666-2011

第8.3.5条技术措施:

8.3.5  混凝土浇筑的布料点宜接近浇筑位置,应采取减少混凝土下料冲击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先浇筑竖向结构构件,后浇筑水平结构构件;

2  浇筑区域结构平面有高差时,宜先浇筑低区部分,再浇筑高区部分。

管理措施:

1、浇筑顺序应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先浇筑竖向结构构件,后浇筑水平结构构件;

2、避免布料集中,应及时将混凝土摊平;

3、软管在施工中应避免弯折使用;

4、泵送方式严格按照方案实施,避免对模板增加额外的竖向荷载。

个体防护:安全帽、安全带

应急处置:混凝土堆料过高时应立刻提醒作业人员将混凝土摊平,当发现模板体系出现不稳定时,应立刻停止混凝土泵送,并疏散作业人员至安全区域,待隐患排除并加固稳定后方可恢复作业。11(三)混凝土养护养护作业养护作业,水管设置在楼外,接驳点未伸入楼内,外墙养护时无可靠作业面,养护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高处坠落Ⅱ作业环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第3.0.5条技术措施:

3.0.5高处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

管理措施:

1、建议采用随主体安装的暗敷水管;

2、对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不违章冒险作业

个体防护:安全帽、安全带

应急处置:发现人员在无可作业位置进行操作并未按要求配置安全用具时应立刻制止,并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12(四)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打磨修补作业混凝土打磨作业时,角磨机开关失灵、防护罩缺失,打磨人员未佩戴防护用品,违规或操作不当,造成锯片伤人;高处作业未设置可靠的操作平台,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Ⅲ设备设施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33-2012

第10.1.1条技术措施:

10.1.1作业前,应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并符合相应要求

1盘式磨光机防护装置应齐全有效;

2砂轮应无裂纹破损。

管理措施:

1、角磨机使用前应检查开关等电路情况,并必须设置有防护罩;

2、打磨人员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并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3、登高作业时应保证足够的安全措施。

个体防护:安全帽、防护手套、安全带。

应急处置: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批评教育。13(五)装配式混凝土施工预制构件吊装预制构件吊装未根据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和作业半径等要求选择吊具和起重设备,吊运时起吊点设置不符合要求或吊索具不牢固,吊装作业范围未设置警戒隔离区域;起重吊装指挥不在岗,存在司索人员未撤离到安全区域起吊,吊物未避开下方作业人员现象;物体打击Ⅱ人员行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第9.8.1条技术措施:

9.8.1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和作业半径等要求选择吊具和起重设备,所采用的吊具和起重设备及其操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产品应用技术手册的规定;

管理措施:

1、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编制预制构件吊装专项方案、并报公司完成审批;

2、对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不违章冒险作业;

3、吊装范围划分警戒隔离区,设置警示牌。

个体防护:安全帽、吊装绳

应急处置:发现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违章作业时,立即停止吊装作业,按方案要求进行整改,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14(五)装配式混凝土施工预制构件安装竖向构件安装临时支撑少于2道,构件未固定提前解钩;斜支撑连接不可靠,失效导致倾覆;安装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坍塌

高处坠落Ⅱ生产工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GB/T51231-2016

第10.3.4条技术措施:

1、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2道;

2、对预制柱、墙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