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滦平三中一、课题名称“三环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即:三环:课堂整体时间可划分为三个环节:即“10+30+5”,教师有效讲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低于30分钟,检测5分钟。五步:预习自学,探究问题;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滦平三中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刚刚走过12年的历史。现有教职工168人,在校学生近2700人。是滦平县初级中学的一所龙头学校。大部分教师的年龄在35—45岁之间,他们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又对工作充满激情;随着县政府推进学区的建设,这里的学生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分之一来自县城,三分之二来自乡镇农村,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距很大;显然,学生的基础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十几年来,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全面铺开,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我们先后进行了省立项课题“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学习与研究”和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的研究”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榜首,09年跻身于全市第二。09年,我们又承担了滦平县“县域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研究”主课题下的子课题“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本学期围绕此课题,各教研组根据自身学科特点,都选择一个相应的子课题展开了各学科课堂模式试验研究。在模式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校对课堂教学具体步骤、时间划分等方面缺少具体规定,致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随意性太强;到目前为止,尚有很多教师仍旧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拼时间,高消耗、重负担、低效率,投入多,产出少。一句话,落实目标“少、慢、差、”;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和学生有效沟通,有时导致师生冲突,对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中,也出现了新的倾向。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90后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厌学以及学困生,期中考试成绩显示,有的班级,总分不及格的学生将近一半之多。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处在教育改革风浪口中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效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实改变“鸠占鹊巢”现象,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此背景下,在县教体局积极争取到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县进行“县域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研究”的大好前提下,在我校正在进行“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全体师生愿意进一步探索“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模式,为全县甚至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做出表率并提供借鉴。三、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1、课题概念的界定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2、理论依据(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习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高效教学的相关理论。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转变。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E、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传统课堂抱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四、课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以此作为县教体局研究主课题下的子课题“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延伸。本课题实验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果:1、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通过研究与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优化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总结出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框架,使各学科教师的教学都有章法可循,使教学过程科学化,合理化。3、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4、解决好“两率”。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5、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和教师的解放。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五、课题的研究内容1、研究课题所反映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要研究什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其次,要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及管理等。2、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新课改的表形物,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的理论基础。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其三,是研究学校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验材料的准备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3、研究学法。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4、研究教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什么样的课堂优化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学习。六、课题的研究方法。本课题是从课程研究到学科课堂教学进行试验,课题研究要在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中进行和实践,而且要通过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的开展来不断地进行总结。因此,根据课题的特点和需要,鉴于前人已有此类模式成功的经验,我们主要采取先继承再生成的方法,还包括实验法、测试法、访谈法等来开展课题的研究。1、先继承。按照高效课堂模式要求,我校将用四个月时间进行高效课堂的“临帖”,因为没有“临帖”,就不会有“破贴”,这个阶段叫继承。2、再生成。第二个阶段叫批判与生成,在前人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课堂。最终打造出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七、课题实施步骤。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题选题、立项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1月)这一阶段主要工作:1、深入调查研究,选题立项。查阅相关资料,考察当前领域问题研究状况以及我校近年来教学实际,确定科研方向,进行选题立项。2、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来确立课题并进行论证。3、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与研究阶段即:继承阶段(2010年3月----2010年8月)1、利用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2、如实记录研究过程中各种相关的现象、数据、问题等事宜。3、定期请专家指导,开展课题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举行课题经验交流会,研究实施课题。第三阶段:课题实施与研究阶段即:生成阶段(2010年9月----2012年1月)在继承的基础上,利用课堂教学、课堂实践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加强高效课堂理论的学习,深入学生实际,不断摸索,最终形成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三环五步”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第四阶段: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7月)1、汇集各教研组测试、收集的资料,针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的状况等相关情况,以实验报告、经验交流、学术论文等形式进行总结,由学校统一组织,以经验交流会或专栏形式进行展示交流。2、准备相关资料,申请结题。3、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存档。八、课题的组织管理人员。组长:武永平副组长:韩宝富成员:韩东升兰民高彩秋九、实施机构及成员。教导处→七、八年级各备课组长→课题组成员十、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系列论文、教学案例、科研总结等。实施“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校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和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组成的实际,特拟定此方案:(一)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三环:课堂整体时间可划分为三个环节:即“10+30+5”,教师有效讲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低于30分钟,检测5分钟。五步: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是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做学案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一定用红色笔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学生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全面掌控,有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有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他颜色的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其他同学一律做导学案,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有事可做。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即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秀创意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展示方法可用于训练量大的内容或拉练检测。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教师的讲要语言简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该环节约占10分钟)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精心归纳总结,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书面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分层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该环节约占5分钟)(二)总体要求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①每组八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计论,后分层解答疑问;②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③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④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作料,自然顺畅。3、编好用好导学案、训练学案①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三环五步教学模式”的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②导学案、训练学案编制要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每周一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周三与两位备课组长和各科领导研讨修改定稿,周四发给各位老师,每位老师要都做一遍,周六最后定稿印发给学生。周一集体备课,最后再对学生的使用进行调研,对内容再修改。学校检查用红笔修改了的学案。③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④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⑤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4、认真备课:按“三环五步教学模式”课堂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过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5、每节课都要板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擦掉。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6、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学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三环五步”教学模式下有关导学案的准备工作一、什么是导学案实施三环五步教学模式,首先要改教案为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评价的案卷于一体,三案合一,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导学案”要经过“互备”过程的历练,即个人初备,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完善整理形成定案;跟踪听课,形成复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的过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二、导学案包括的具体内容:导学案具体内容包括:(一)学习目标(二)自学指导(三)相应练习(四)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三、导学案编写时的注意事项:(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制订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二)自学指导学指导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五个原则:课时化原则、问题情境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1、课时化原则。在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往往是用一课时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问题情境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思考:怎样设计问题?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②问题不宜太多,太碎;③问题应引起学生的阅读与思考;④问题或者是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思维。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发现了……。多用“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练一练”等问题情景去设计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案的主线下进行自学,让学案成为自主学习指导的老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仔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3、参与化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者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4、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的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的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学法指导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或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或者提出明确要求,也可以口头说明。思考: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因此可在最初的导学案中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完别人发言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方法。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条例多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认真研究导学案的层次性。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的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相应练习。设计练习的要求:1、练习设计要有明确目标指向。2、练习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3、练习选择要典型、新颖。4、要合理安排练习的分量和练习时间。5、练习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针对一个班学习成绩不同情况的同学来设计的专项练习题。分三个层次,A级(基础):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编写两到三个基础性强的综合性练习题、习题,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当堂完成。B级(中级):结合本节课内容,编写一到两个50%——70%的学生能当堂完成的综合性练习题。完不成的可以在自习时间完成,习题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运用,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C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编排一到两个能让班内前10名学生做下来的综合性练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能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是否做可自己决定。当堂检测。当堂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3、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以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4、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⑴每一个知识点后面尽量跟上相应练习。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有最大程度的收获,还要增加少量的选做题。⑵反馈矫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所以要求“适时反馈,及时矫正;真实反馈,准确矫正”。因此每个知识点后面对应的练习题要扣住本节课的重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中考的考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反馈矫正不仅仅是书面练习、检测,也可以是提问、展示、练习等多种形式。四、导学案的形成和使用流程。使用“导学案”上课的流程:“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1、准备阶段: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集中备课,特别是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学案具体使用的研究,其他教师也要对下一周的学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人人做好发言准备。2、讨论阶段(核心环节):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主讲导学案。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1)学案的设计意图,2)学案使用方法。3)操作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困难。4)备课组长组织本备课组审稿、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意见。3、完善阶段:通过第二阶段的讨论活动,老师们再结合本班的特点和情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案进行修改、补充、纠正,形成适合本班的具有自己特色,较为成熟的规范的学案。4、使用阶段:经备课组长签字,印成文本,各班方可使用。 五 另附;导学案案例。《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中学七年级语文课型:授课时间:序号: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间,完成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以后成立了“创造社”,从事新文学运动,参加了革命。解放后,担任了文化领域的领导工作。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恢复》等。二、感知内容,学习朗读。1、教师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内容。诗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世界?请用一、二个词语概括一下。如:一个的世界2、各自轻声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诗人满怀着激情为我们创造出这么一个理想的境界,的确,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没有了感情就没有了诗。请各自朗读一遍,然后说说诗人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为我们描绘这么一个理想的境界的?3、学习朗读,读好诗歌(朗读体验)(节奏:诗的停顿或声调延长处用“|”划开;重音:朗读时,往往要把句中的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主要是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三、探究品味过渡:其实要有感情地朗读好一首诗,必须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下面我们先逐段理解。(一)选段探究讨论:拿出课堂活动记录本,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现在头脑里产生的新问题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四人学习小组探究结果汇报,如有不同意见,可讨论。个别本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向其他组成员或老师求助。(二)整篇问题探究1、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2、诗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诗中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请圈出来加以体会。3、诗人为什么要对民间故事作这么大的改动?他的用意是什么?(引导学生看背景)作者创作此诗的有关背景:十九世纪末二十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时代尚未来临,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窒息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篇烂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4、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小这么一首富有创意而又清新的小诗,能背下来吗?四、拓展延伸过渡:尽管在《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形成后,不同朝代的不同文人曾以这个题材写过诗文,如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杜牧的《秋夕》(“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但这些诗都摆脱不了那种愁苦、寂寞之风;而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一改这一题材的愁苦之风,为我们写下了这么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你是否从中得到启发,如果要你发挥想象力,给《牛郎织女》来个“故事新编”,会怎么样?请以《牛郎织女新编》为题目,改编故事,可以短一点,具体讲述自以为有创意的精彩的片断、其他地方可概括简略带过去。初三英语(上)Unit4ShesaidhelpingotherschangedherlifeReading中学主备人_参与人初三英语组学习目标:1.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理解能力。2.学会soundlikefuntosb,sendsthtodosth,agreewithsth,agreetodosth……一些固定搭配的用法。重点难点:1.send…to….与sendfor的区别。2.both…and…及引申either….or…的用法。课时:第二课时Reading预习导航:预习课文,解决以下问题:一、写出下列单词乡村________________毕业生____________志愿者__________________乡下的___________地区,地域_________________米,公尺____________________海平面_________________稀薄的__________________幸运地____________________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宿舍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开端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家乡____________________边界____________________危险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部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少年先锋队_____________________Eat的过去式______________打开______________“绿色和平”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照顾,照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写出下列短语1.帮助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听起来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变她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为一个志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发起______________6.在中国农村地区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山中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8.某人的一次新的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海拔2000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起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让(使)某人做某事___________12觉得恶心/不舒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一天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同意某人(的意见或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支持她女儿的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和….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需要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18.经历/体验不同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大多数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住在学校宿舍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努力工作,刻苦学习_____________22…和….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感到幸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26.念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开阔某人的眼界_____________28.给他们一个好的起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孩子们一生中一个好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30.完成她的学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返回某地_____________________32.处于危险,处于险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关注处境危险的野生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阅读理解Step1.Readthepassagecarefullyagain,andanswerthefollowingquestions.1.Whowastheprogramstarted?2.HowmanyvolunteersdotheysendtoteachinChina’sruralareas3.Howhighwasthevillage?4.WhydidYangLeifeelsick?5.Whatdidtheteachereateveryday?6.WhatdidYangLei’smotherthinkofherdaughter’sdecision?7.Whymaysomechildrennotabletogotoseniorhighschool?Step2.小组活动,找出你认为很重要的短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二语言知识学习1.1)soundlikefuntosb.对于某人来说听起来好象很有趣。Thatsoundslikeexcitingtotheboys.对于这些男孩来说听起来好象很振奋。2)soundlike+n.听起来象。。。Thatsoundslikeaninterestingstory.那听起来象一个有趣的故事3)sound+adj.Thatstorysoundinteresting.那个故事听起来很有趣。2.Send100volunteerstoteachinChina’sruralarea.送100名志愿者到中国农村任教。1)send…to….把。。。送到。。。LastweekwesentsomebookstothechildreninSichuan上周我们送给四川的孩子一些新书2)sendfor派人去请。。。Theoldmanisill.Weshouldsendforadoctor.这位老人病了。我们应该派人去请医生3.Atfirstthethinairmadeherfeelsick.起初稀薄的空气使她感觉恶心。thin1)瘦的Mybrotheristhethinnestinmyfamily在我家我弟弟最瘦。2)薄的Theiceissothinthatwecan’tskateonit.冰太薄我们不能在上面溜冰3)稀薄的Thehigherthemountainis,thethinnertheairis.山越高,空气越稀薄。makesb.dosth.使某人干某事Ourteacheralwaysmakesusdotoomuchhomework.老师让我们做太多作业。4.agreewithherdaughter’sdecision.同意她的女儿的决定1)agreewithsb/sth同意某人或者某事Iagreewithher?我同意她的意见。2)agreetodosth同意做某事。Mybestfriendagreestoplaytenniswithme.我的最好的朋友同意我一起去打网球。3)decisionn.决定(名词)makeadecision做决定Ihopeyoucanmakearightdecision.我希望你能作出正确决定4)decidev.决定(动词)decidetodosth.决定做某事AtlastwedecidedtohaveaholidayinAustralia.最后我们决定去澳大利亚度假。5.bothsheandherhusband她和她丈夫都1)both…and…。。。和。。。都BothTomandhissisterlikelivinginChina.汤姆和他的姐姐都喜欢住在中国2)either….or…或者。。或者Eithermyfatherormymotherwillcometoschool.我的妈妈或者我的爸爸将来学校。学习任务三:掌握下列重点句子1.Shesaidhelpingotherschangedherlife.2.Everyyeartheysend100volunteerstoteachinChina’sruralarea.3.LifeinthemountainswasanewexperienceforYangLei.4.Atfirstthethinairmadeherfeelsick.5.Fortunately,YangLei’smotheragreedwithherdaughter’sdecision.6.Youngpeopleneedtoexperiencedifferentthings.7.Thereisnodifferencebetweenyouandthem.8.Someofthestudentsmaynotbeabletogotoseniorhighschoolorcollege.9.Icanopenupmystudents’eyestotheoutsideworldandgivethemagoodstartinlife.10.Shesaidshewouldreturntotheareaafterfinishingherstudies.学习任务四:巩固练习::一。根据句意或首字母填写单词,使句子意思完整。1.Asavolunteer,YangLeilikesbeingagood_____________(影响)inthechildren’slives.2.Shedecided_______(pass)thispassagetohim.3.JiangLeiisa_____________(毕业生)fromPekingUniversity.4.Nowmanycollegestudentsareworkinginthewesta___________.5.Icanopenthe___________(student)eyestotheoutsideworld.6.Theaironthehighmountainissot__________thattheyfeelsick.7.Theyfailedtheexam,theyfelt_______(luck)8.__________(swim)intheseaisrelaxingforpeopleinsummer.9.Iagreedwiththeir_________(decide)areright.10.ShewouldgotoShangHaiafterfinishingher___________(study).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语。1.他们每年送出100名志愿者去中国的农村地区教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她和她丈夫都同意他们女儿的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美国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体验。UncleLisai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她告诉我她能打开她学生们通向外部世界的视野。Shetold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他说他将返回到这个地区当他完成他的学业之后。Hetoldmeh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我们和他们之间没有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设置:GroupAandB:假如你Tom,你现在正在山村中学做一个志愿者,请把你的生活和和学习情况,写信告诉你的好朋友明。GroupC:RememberthekeyexpressionsandsentencesofReading.数学导学案科目:教师:时间:课题22.1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能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3、会依据简单的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并将其转化为一般形式。重点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2、由一元二次方程来确定一些字母的值及取值范围。难点依据简单的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并将其转化为一般形式。预习存在问题个案补充教学反思自学指导自学课本P30—32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二次方程的般形式是什么?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3、对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怎样转化成它的一般形式的?可根据例题归纳总结。4、消化性考试的要求:(1)1—2题独立完成。(2)3—4题可合作完成。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P30—32内容(32页练习之前),并把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2、在教材中两个问题得出的两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未知数的个数和最高次数各是多少?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规定a≠0?对b、c有什么要求吗?4、对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怎样转化成它的一般形式的?并说出它的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5、若方程ax2+bx+c=0中a=0、b≠0,则它是你学过的哪一类方程?合作学习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规定a≠0?对b、c有什么要求吗?2、若方程ax2+bx+c=0中a=0、b≠0,则它是你学过的哪一类方程?课堂检测1、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x3-2x2+5=0(2)x2=1(3)5x2-2x-=x2-2x+(4)2(x+1)2=3(x+1)(5)x2-2x=x2+1(6)ax2+bx+c=0消化性考试1、下列方程中不含一次项的是()(A)3x2-5=2x(B)16x=9x2(C)x(x-7)=0(D)(x+5)(x-5)=0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x+m2-1=0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是()(A)1(B)-1(C)±1(D)±23、3x2m-1+10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应为:()Am=2Bm=Cm=D无法确定4、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般形式,并写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系数及常数项。(1)4x2+5x=81(2)(2x-2)(x-1)=0解:解:家庭作业1、将下列方和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1)5x2-1=4x(2)4x2=81(3)4x(x+2)=25(4)(3x-2)(x+1)=8x-32、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矩形的长x.(3)把长为1的木条分成两段,使较短的一段的长与全长的积等于较长一段的长的平方,求较短一段的长。(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条直角边相差2,求较长的直角边长x.盘点收获导学案设计科目:教师:时间:课题电阻年级初三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重点1、理解电阻这个物理量。2、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探究过程。3、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难点1、电阻意义的理解。2、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探究过程。考点决定电阻大小因素及探究方法和过程。设计理念本着突出学生思维方法训练的宗旨,根据本节的实际情况可重点借助“问题式”,实验探究和“图样式”方法相结合来完成本节教学目标,突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点拨自学和交流解惑等过程,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导学流程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电阻单位及换算。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入自学1、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源、电压、电流,那么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2、图6、3—1A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自学指导(一)1、阅读P14—P15电阻部分,通过图6.3—1的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形成最初的认识?2、什么是电阻?单位,表示的符号及字母,进位关系?3、你是怎样认识电阻这个物理量的?困惑记录(一)自学指导(二)1、阅读P15—P16—P17,认识电阻之后,关于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你有什么猜想,如何探究解决?分析用到的是什么方法?2、尝试利用图示法画出图6.3—1的情况图,利用此图如何探究上面问题?3、你解决P16,想想议议的问题吗?试做出解答。4、你理解P17图2的数据吗?说明其意义。???消化性检测题1、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字母表示。2、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所以电阻是的一种性质。3、国际单位:简称,符号是。4、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到的具有一定元件,也叫电路图中用表示。5、物理学中对于的问题,常常采用因素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6、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导体的、和。7、有一段裸导线,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以减小它的电阻()A把导线对折合在一起。B减小通过导线的电流。C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D把导线拉长一些8、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的关系实验中,涉及到的物理量有:①导体的材料②导体的横截面积③导体的长度④导体两端的电压⑤导体中的电流,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A只有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9、观察用久的灯泡和同种型号的新灯泡哪个更亮?为什么?盘点收获解理悟法6.3电阻一、电阻;单位、符号、字母、单位进位关系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学案(1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卢瑟福轰击实验的对原子的结构由初步的认识。2、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并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3、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二、重难点:1、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认识原子的构成。三、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有的是由()构成,例如:氦气、铜、()、()等;有的是由()构成,如:水、()、()等。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同时也说明了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预习课本P45——47,回答下列问题:3、_____说原子不能再分,________又发现了电子;做了a粒子轰击金铂的实验,实验中现象:_________的a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__________a粒子改变了运动方向,而有___________a粒子被反弹回来.4、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负电的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___构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比核外电子的质量大的多,约为电子质量的___倍。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由于每个带一个单位的电荷,而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目等于核内质子的数目,他们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二)探究新知:一、学习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分析归纳出原子的结构。[学法指导]阅读课本后,讨论课本P45图3—14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你对该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有何猜想与解释?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并完成下表。有关实验现象对现象的解释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不改变方向少数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结论:这一实验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质量很()。原子核带()电。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电子的质量可以()二、原子的构成[学法指导]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以网络的形式加以总结,使知识更明了。阅读课本课本P46——47,完成以下问题:1、。。每个带一个单位的2、电子的质量很,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比电子,约为电子质量的倍,所以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电子在原子核外做高速运动,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离核由近到远分层排布。3、在原子中,==[小结]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是因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的质量很小,相当于构成原子核的质子或者是中子质量的1/1836,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原子核所带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三)典例剖析:例1、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质子数111个,中子161个,则该元素核外电子数是()A、111B、272C、50D、161例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是相同的。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的球体。根据现代的科学证明,你认为道尔顿的论点确切吗?把你的想法与观点与同学们讨论交流。(四)学能展示:知识巩固:1、在原子中,与核电荷数不一定相等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原子核带的电荷数2、有一个原子的核内有8个中子和8个质子,另一个原子的核内有10个中子,核外有8个电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质子数D、核内中子数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4、原子里的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核电荷数5、已知一种原子的核电荷数,即可确定该原子内的()A、质子数B、中子数C、原子量D、最外层电子数能力提高:6、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所占体积很小: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是不能分的粒子;④原子核的核电荷数等于核内中了数;⑤原子核具有很高的密度;⑥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②⑤D、③⑤⑥7、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A、26B、56C、82D、868、某原子中共有82个粒子,其中30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核外电子数是()A、26B、30C、52D、56(五)回顾反思: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哪些知识呢?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呢?请你们把自己的所得和其它同学一块分享吧!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难点: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教学准备课件、课堂练习、学案课前预习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2、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应该怎么做?3、为什么要热心公益事业?有什么意义?学习过程:二、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1、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活动一】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答:是。因为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列举: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向警予
“为了国家之前,为了民族自强”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活动二】○外企员工遇到了什么考验?答: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答:因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答:A、增强法律意识,关心国家安全;B、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自己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C、增强民族自尊心,同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作斗争;D、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公民为什么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1)、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2)、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3)、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
《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2、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活动三】小石从事志愿者工作为什么不觉得苦?答:因为小石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他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活动四】○这位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出了我的生命力。”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答:(1)、这里的“给”意味着付出,“得”指的是获得物质报酬。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反映出她热心公益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2)、通过“给”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力。这是因为我们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一直懂得到了检验,同时还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体验尽职尽责后的幸福感、成就感。○你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体会是什么?
答:(1)、参加的社会公益活有:参加义务植树;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在清明节时,到烈士陵园扫墓;在假日或周末,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帮助打扫卫生等等。(2)、体会:参加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2)、当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时的感受如何?答: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大,但你的一次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一个倡议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活动五】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誓词答: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公益活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等。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课堂反馈:(三)案例分析题1.德国总理的“跪”和日本首相的“拜”20世纪70年代,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的纪念碑前,主动承担一个民族对战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说:“承认我们的责任……这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他把罪过和责任分开,认为罪过应该由某些人去承担,责任则应由德国人民共同承担。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8月13日以来,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受到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抗议。(1)请结合你所了解的关于这两个国家在上述问题中的态度,分析这两种行为各说明了什么?(2)你认为哪种行为是正确的?为什么?2.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许多博物馆中,假日里的讲解员中有很多学生志愿者,其中既有高校的相关专业学生,也有热爱科学的中学生,他们都是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讲解员的工作使他们增加了对许多相关知识的了解,在表达能力上也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各种观众的不同提问,开阔了他们的思路,给了他们很多深入学习的机会。当然,这些社会活动也占用了他们许多休息时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你能试着分析一下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吗?
历史导学案学校:年级:教师:时间:课题欧洲联盟自主学习4.欧洲共同体建立和扩大有何意义?5.《欧洲联盟条约》签订于何时?何地?6.欧洲联盟正式建立于哪一年?它的建立有何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2.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过程。3.知道欧盟的成立时间及影响。合作学习1.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2.《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有何意义?重点欧洲联合的进程和影响难点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教材P55-P58三目内容,小字部分速读,大字部分仔细阅读,重点部分画线,疑难之处做好标记,并结合教材内的图片、问答等,尝试在组内合作理解归纳总结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自主学习1.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有哪些?2.西欧经济什么时间恢复?什么时间高速发展?哪一个国家发展最快?3.欧洲共同体形成于何时?当时有哪些成员国?个案补充
当堂训练知识运用1.西欧国家经济恢复的条件有()①欧洲共同体的成立②经济技术基础好③美国的援助④美国的军事订货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20世纪50年代后,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英国B联邦德国C法国D意大利3.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的单一货币是()A马克B法郎C欧元D英镑4.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是()A信息产业B工业C商业D农业探究研讨5.列举欧盟的成员国(至少3个)6.图说历史:请回答:①右边是哪个国际组织的旗帜?②该组织是哪一年建立的?它的总部设在哪里?消化性考试1.欧洲的经济目标实质上是()A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B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欧洲经济独立C对抗苏美两个超级大国D避免经济危机,保护欧洲市场2.制作欧洲联合过程示意图?盘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5课 甩干机制作说课稿小学劳动五年级上册湘教版《劳动教育》
- 2025年新版植保员考试题及答案
- 第六章第二节 自然环境说课稿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 采购实施计划方案
- 康复面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低压电工证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证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某大型国企2025年
- Lesson 5 What can you see(教学设计)-科普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东区清理隔油池施工方案
- 托育早教中心家长常见问题(百问百答)
- QFD质量功能展开的未来发展趋势
- 燃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 河北省普通高中转学证明表
- 成长纪念册课件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 浙江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 围墙新建及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 政策议程多源流模型分析
- GB/T 17980.37-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线虫剂防治胞囊线虫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