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卫生食品的生物性污染_第1页
食品营养卫生食品的生物性污染_第2页
食品营养卫生食品的生物性污染_第3页
食品营养卫生食品的生物性污染_第4页
食品营养卫生食品的生物性污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营养卫生食品的生物性污染第1页/共20页

细菌、病毒、真菌和真菌毒素、寄生虫及有害动物会对食品产生污染,严重地危害了食品的安全性。第2页/共20页一、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中的细菌主要来自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和烹调等各个环节的外界污染。污染食品的细菌种类(见图4-2-1)。图4-2-1污染食品的细菌种类第3页/共20页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与途径(见图4-2-2)。(一)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与途径图4-2-2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与途径第4页/共20页

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反映了食品卫生质量,常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指标(见图4-2-3)。(二)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

图4-2-3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第5页/共20页常见的致病菌(见图4-2-4)。(三)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与

食物中毒

图4-2-4常见的致病菌第6页/共20页1.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实施卫生操作规程2.控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控制致病菌产生毒素的各种条件(见图4-2-5)。3.采取有效杀灭病原菌的措施4.保证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四)预防食品细菌污染及食物

中毒的措施图4-2-5抑制细菌繁殖的方法第7页/共20页二、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造成污染的病毒如甲肝病毒、病毒性肠炎病毒(人轮状病毒)、新变异型克雅氏病毒(vCJD)等。近年来,常有污染病毒的食品造成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发生(见图4-2-6)。图4-2-6各种病毒第8页/共20页

控制和预防食物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措施(见图4-2-7)。图4-2-7控制和预防食物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措施二、病毒对食品的污染第9页/共20页三、真菌和真菌毒素对食品

的污染

真菌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其形态和构造也比细菌要复杂。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和部分霉菌;有些真菌为多细胞,如大多数霉菌和食用菌(见图4-2-8)。图4-2-8真菌第10页/共20页

(一)霉菌的危害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的小型真菌的俗称。已被证实致使实验动物致癌或病变的,存在于人类食品中的霉菌毒素(见图4-2-9)。图4-2-9食品中的霉菌毒素第11页/共20页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各种植物性与动物性食品也被广泛污染(见图4-2-10)。(二)黄曲霉毒素

图4-2-10黄曲霉毒素及其危害第12页/共20页麦角(菌)食物中毒霉变谷物中呕吐毒素食物中毒变质甘蔗食物中毒岛青霉类毒素(三)其他霉菌毒素第13页/共20页(四)食品的防霉、去毒措施1.防霉措施针对影响霉菌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等因素,采取措施严格控制霉菌生长。

2.去毒措施食品被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后,应设法去毒或不食用霉变食品。食物去毒可采用挑选霉粒、加水搓洗、吸附剂吸附、碾轧加工等物理方法。利用紫外线照射,高温、高压处理,盐炒法,碱性溶液处理等均可取得良好的去毒效果。第14页/共20页

(一)寄生虫对食品的污染寄生虫就是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的有害生物,可诱发人畜共患病和其他食源性疾病(见图4-2-11)。四、寄生虫污染图4-2-11寄生虫第15页/共20页

与食品安全关系密切的寄生虫以蠕虫类为常见,如吸虫、绦虫、线虫等(见图4-2-12)。四、寄生虫污染图4-2-12蠕虫类第16页/共20页1.在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发病地区,要积极做好家畜饲养卫生工作;

2.防止线虫对水产品的危害,应采取一些措施;

3.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改变不卫生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卫生;

4.贮存食品时防止螨类污染,做到清洁、干燥、通风,要采取防潮、防霉等措施。(二)防止寄生虫污染的措施第17页/共20页

食品生产企业及仓储、经营场所中的苍蝇、蟑螂及甲虫等昆虫和老鼠等动物对食品安全卫生是一种严重的危害,应采取严密的防范和杀灭措施(见图4-2-13)。五、昆虫、螨类和有害动物

的污染图4-2-13昆虫、螨类和有害动物的污染第18页/共20页美国西红柿被曝染沙门氏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称,美国21个州暴发沙门氏菌感染病例,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报告表明,病源来自美国国内各大餐馆售出的含有西红柿的菜。据称,目前为止,美国的21个州已发生183起沙门氏菌感染病例,而感染者在被发现染上沙门氏菌之前,均有过同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