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方剂》课件:治燥、祛痰剂_第1页
《中药与方剂》课件:治燥、祛痰剂_第2页
《中药与方剂》课件:治燥、祛痰剂_第3页
《中药与方剂》课件:治燥、祛痰剂_第4页
《中药与方剂》课件:治燥、祛痰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与方剂》课件:治燥、祛痰剂第一页,共40页。概念组成:以辛宣润燥药或甘凉滋润药为主;作用:轻宣外燥,滋阴润燥;—“燥者濡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治证:燥证。第二页,共40页。温燥—因初秋感受燥热而致;证属热。—头痛身热、干咳少痰,或气喘,口渴鼻燥、舌红苔干。凉燥—因深秋感受风寒燥邪而致;“燥为次寒”、“燥为小寒”;—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薄白。上燥(肺)—干咳,少痰,咽燥,咯血;中燥(胃)—肌热,易饥,口渴,反胃,消瘦;下燥(肾)—消渴,面赤,烦躁,便秘。外燥内燥第三页,共40页。分类与适应证1、轻宣外燥:用于外燥证。

a.凉燥证

因深秋外感风寒燥邪,肺气不宣而致;—

轻宣凉燥,宣肺化痰;(杏苏散)

b.温燥证

因初秋外感燥热邪气,燥伤肺津而致;

清宣凉润,化痰止咳;(清燥救肺汤)2、滋润内燥:用于内燥证。·上燥

肺燥伤阴证;·中燥

胃燥伤阴证;·下燥

肾燥阴伤证;第四页,共40页。使用注意1.温燥之邪,易伤津耗气,治燥多用养阴、生津、益气之法。2.滋润内燥之剂药多寒凉滋腻,凡痰湿邪盛、脾虚便溏者慎用。3.辛香温燥之品,易伤津液,治燥须慎用(或轻用)。第五页,共40页。【组成】苏叶杏仁半夏茯苓橘皮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功效】轻宣凉燥,止咳化痰杏苏散《温病条辨》第六页,共40页。风寒燥邪外袭—恶寒(微热)无汗,头痛,咽干,苔白,脉弦;肺失宣降,津结为痰—咳嗽痰稀,鼻塞。【病机】凉燥外袭,肺失宣降,津结为痰,痰浊内阻。【治法】轻宣凉燥,宣肺化痰。主治:外感凉燥证。第七页,共40页。方解君:苏叶

轻散风寒,宣利肺气;

杏仁

降利肺气,润燥止咳;

*苏、杏相配,轻宣温润,宣肺散寒,润燥止咳。

臣:桔梗、前胡—宣肺降气,化痰止咳;

枳壳

利气消痰;

佐:半夏

化痰除涎;

陈皮

理气行滞,和中化痰;

茯苓

健脾渗湿以治痰;使:甘草

调药。第八页,共40页。1.本方为治凉燥证的代表方,临证亦常用治外感风寒较轻,兼痰湿内阻之咳嗽证。

2.辨证要点: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3.临证加减:·若无汗,脉弦甚或紧者+麻黄、防风;·兼泄泻腹满者+苍术、厚朴以化湿除满。

4.现代用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感冒等病症属于风寒或凉燥袭肺,兼痰湿内阻者。

运用第九页,共40页。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组成】

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功效】清燥润肺。

第十页,共40页。燥热熏蒸:头痛,身热燥热肺失宣降: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膈满闷;伤肺伤阴耗气:咽喉干燥,口渴鼻燥,舌红干苔少,脉虚大而数。【病机】a.燥热袭肺,肺失清肃;b.气耗阴伤,肺失充养。【治法】清燥润肺。(清宣燥热,益气养阴)。主治:温燥袭肺,气阴两伤证。

第十一页,共40页。

君:桑叶—清宣肺中燥热而止咳。

臣:石膏—清泄肺热,生津除燥;*桑、石相合,清泄肺热,宣燥止咳。麦冬—养肺阴,润肺燥。

佐:阿胶、麻仁—滋阴养血,润肺燥;人参—益气生津;杏仁—降利肺气,止咳平喘;枇杷叶(蜜炙)—清肺化痰,下气止咳;

使:甘草—和中调药。方解第十二页,共40页。1.本方重在清肺润燥,为治温燥袭肺之重证。2.辨证要点:·发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口渴咽燥,舌红少苔,脉虚数。3.临证加减:·痰多难咯者+川贝、瓜蒌;·热甚者+羚羊角、水牛角;·咯血者+侧柏叶、白芨、生地、仙鹤草;·便秘者+火麻仁、桃仁。4.现代用治:·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运用第十三页,共40页。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组成】

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功效】滋养肺胃,降逆和中。第十四页,共40页。主治:肺胃阴虚气逆证(肺痿证、呕逆证。)

虚火炎上*胃阴损伤

气火逆上,灼伤肺阴(母病及子)

阴虚生内热火性炎上,胃气上逆

肺胃阴亏

肺气上逆:咳逆喘促;灼津成痰:咳吐涎沫;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痰阻气逆:咯痰不爽;脉虚数。

久则耗气:气短脉虚。【病机】肺胃阴亏,虚火上炎,气机逆上。【治法】润肺益胃,降逆下气。第十五页,共40页。方解君:麦冬—养阴润肺,生津益胃;清降虚火。臣:人参益气生津,补中益肺甘草

佐:粳米、大枣—益气生津以和胃(补而不燥)半夏—降逆下气,化痰除涎;—开通胃气以行津润肺使(兼):甘草—清热利咽,调和诸药。

第十六页,共40页。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组成】

百合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芍药炒甘草贝母麦冬

桔梗玄参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第十七页,共40页。

金能生水

肺(金)肾(水)*金水相生

水能润金*肾阴亏肺阴虚肺肾阴亏阴虚生内热。肺失清肃:咳嗽、气喘;·虚火上灼于肺灼伤肺络:痰中带血;虚火上炎:咽喉燥痛;·阴虚火扰—潮热骨蒸,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病机】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治法】滋肾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嗽痰血证。第十八页,共40页。

【方解】君:百合、麦冬—清润肺燥,清虚火而止咳。

臣:生地黄—养阴滋肾,凉血止血。熟地黄—滋阴养血,补肾填精。玄参—清热养阴,滋水降火,利咽解毒。*君臣相配,滋肾阴,降虚火,金水相生。

佐:白芍、当归身—滋阴养血,柔肝保肺。贝母—润肺化痰止咳。桔梗—化痰利咽

使:甘草—合桔梗即桔甘汤以清利咽喉,化痰散结;调和诸药。第十九页,共40页。

祛痰剂第二十页,共40页。一、概念:组成:以祛痰药为主;作用:排除或消解痰涎;—属“消法”的范畴。治证:痰证。

第二十一页,共40页。常见的痰证寒痰证热痰证一般之痰证湿痰证风痰证燥痰证痰证中风、癫痫、流注于脏腑、痰核、瘰疬、经络之痰证肿瘤、眩晕。

第二十二页,共40页。二、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1.燥湿化痰—用于湿痰证(二陈汤);

2.清热化痰—用于热痰证(清气化痰丸);

3.温化寒痰—用于寒痰证;

4.润燥化痰—用于燥痰证(贝母瓜蒌散);5.治风化痰—用于风痰证(止嗽散、半夏白术天麻汤)第二十三页,共40页。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

加生姜3片,乌梅1个,水煎服【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第二十四页,共40页。【主治】1、湿痰咳嗽证。2、痰湿眩晕、瘿瘤。痰湿滞肺,肺失宣降:咳嗽痰多色白;痰阻气滞:胸膈痞满;脾失健运,痰湿中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湿聚成痰痰湿上凌于心:心悸;阻滞清阳:眩晕。

第二十五页,共40页。【方解】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臣:橘红—理气和胃,使气顺则痰消咳止;—燥湿化痰;*君臣相配即为“二陈”,旨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佐: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则痰无以生(杜绝生痰之源)。生姜—合半夏即小半夏汤。①助二陈以化痰降逆和胃;②制半夏之毒。乌梅—敛肺止咳,与半夏相配散收并用,祛痰而不伤正。使:炙甘草—调和诸药。第二十六页,共40页。清气化痰丸《医方考》【组成】

瓜蒌仁陈皮黄芩杏仁枳实茯苓胆南星半夏【功效】清热化痰,理气止咳第二十七页,共40页。【主治】痰热咳嗽。肺失宣降:痰稠色黄,咯痰不爽,气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痰热壅肺阻滞气机:胸膈痞满

第二十八页,共40页。【方解】君:胆南星—清热化痰以止咳。

臣:瓜蒌仁—清肺化痰。制半夏—燥湿化痰,降逆。

佐:枳实—下气消痞。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茯苓—健脾渗湿以化痰。黄芩—清泄肺热。杏仁—宣利肺气,化痰止咳。姜汁—化痰和胃,解半夏、南星之毒。第二十九页,共40页。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组成】

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功效】润肺清热,理气化痰第三十页,共40页。【主治】燥痰证。燥痰阻肺,肺失清肃:咳嗽,上气喘促。燥热津伤:少痰,涩而难出,咽喉干痛,舌质红,苔干,脉数。【病机】燥热伤肺,灼津成痰,燥痰阻肺,肺失清肃。【治法】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第三十一页,共40页。【方解】君: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臣:瓜蒌—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滑润通肠,导痰浊下行。

佐:天花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桔梗—宣利肺气,止咳化痰。

第三十二页,共40页。止嗽散《医学心悟》【组成】

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功效】止咳化痰,疏风宣肺第三十三页,共40页。【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宣降失司,津聚成痰:咳嗽,咯痰不爽。风邪犯肺上袭咽喉:咽痒。邪正相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病机】

风邪犯肺,宣降失司,津聚成痰。【治法】

止咳化痰,疏风宣肺。第三十四页,共40页。【方解】君:紫菀—温而质润,善润肺下气,祛痰止咳。百部—温润止咳。

臣:白前—降气化痰止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