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懒人”更懒的创意家具!(图)_第1页
让“懒人”更懒的创意家具!(图)_第2页
让“懒人”更懒的创意家具!(图)_第3页
让“懒人”更懒的创意家具!(图)_第4页
让“懒人”更懒的创意家具!(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懒人”专指那些不喜欢把东西整理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而更崇尚“乱而有序”的那些人,相信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德国柏林的4个年轻设计师很了解这些人的需要,他们组成的LlotLlov设计工作室推出了一系列“懒人家具”。



先让我们看看这把叫做Todd的凳子,“非懒人”平时肯定无法安坐,而“懒人”们随手丢在上面的衣物则会让Todd变成一个舒适的凳子。当然这些衣服下一个去处会是洗衣机,而它们又会被新的衣物所取代。

Clark办公桌对于很多“懒人”来说,随时可以把桌面一扫而空,腾出空间做其它事情。



Bill是一个半隐藏的储物柜,衣服、鞋子、书等等,只要体积允许,“懒人”们都可以一股脑塞到Bill+里。







而对于那些有乱丢衣物习惯的人,意大利罗马Paula工作室设计的这款“钉板”挂钩可是个好帮手,不管三七二十一,随手一扔,随便挂在哪里都行,真有点乱而有序的意思。在挂衣服的同时还可享受一种投掷的游戏乐趣。不过这样的挂钩感觉不小心也会伤人,建议经常吵架的小两口不要购买。



这是一款专为有乱丢鞋子习惯的人设计的鞋柜Kickit。Kickit就像一只奇怪的大刷子,而且是上下都有刷毛,你不用再弯腰,不用再考虑把脱下来的鞋如何摆放整齐,只需要一脚把鞋子踢进这些刷毛中间就一切OK,而且那些柔软的刷毛还会帮你把鞋子上的灰尘刷掉。

对教材资源的一些讨论摘要:本文就笔者在使用北京师范大学版的实验教材(数学第六册)过程中,对教材资源中的问题进行了理解、分析和建议。关键词:科学性;真实性;层次性;繁琐性;误解。

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新课改实验教材的教学工作,教材一拿到手,我就被那些花花绿绿、生动形象的图文吸引了,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深钻教材,认真研究。在我使用它的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发现新教材的可行性特别强,学生脑子灵活、能力强,与此同时我也有太多感受,现仅对教材资源与大家商榷:我们学校是2023年开始使用北师大版新教材的,其中一些图文我认为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图例的科学性第六册数学书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如图1)图1图2红旗应向一个方向飘,除非旗杆那里有电子吹风机(我想是没有的),这幅图有失真实性,孩子们的争议比较大,有的说不看红旗,就建筑来说是对称图形;有的说这幅图形对折不能完全重合,说明不是对称图形等等。我不知道编者的本意是就是通过这些细节考察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掌握程度,还是根本没想到我们的学生会“盯”的这么仔细,但不管怎么样这幅图不符合实际。选编的练习容易引起误解第六册数学书第55页画一画⑴请你在每种图形的周围画几个与它相同的图形,使它们铺满整个长方形。(如图2)实际上它是铺不满整个长方形的,学生绞尽脑汁想都未能铺满它,其实这道题的目的是利用平移画图形,所以建议把后半句改为“最多能画几个”等类似的语句。再如同上册第66页,(如图3)图3这样的问题容易让孩子误填为苹果占全部水果的1/2,梨子占全部水果的1/2,因为苹果是两种水果中的一种嘛,而这样一填第3问似乎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建议问题应改为苹果的个数占全部水果个数的几分之几,梨子的个数占全部水果个数的几分之几。再比如第七册第15页,直线的画法,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直线上有两点。选编的练习容易占用孩子过多的时间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素材,可有时看起来类似的数学素材就拿来选编,容易引起孩子无休止的争论,占用过多的时间。比如学习对称图形这一章,第六册第15页让学生判断蝴蝶(如图4)、第六册第88页判断标志牌(如图5)是否是对称图形,每次孩子都会说不看蝴蝶身上的花纹,它是对称图形,算上花纹它就不是对称图形;不看标志牌里的图形,光看外观图形它是对称图形,全部算上它不是对称图形,看起来学生已完全掌握判断对称图形的要领。可是让它在下面小小的括号里填对称还是不对称呢。我看在这没有必要让学生这样花费工夫、精力和时间。图4图5选编的练习让孩子得到的结果缺乏真实性第七册第39页第5题:我国于2023年12月30日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四号航天飞船,它环绕地球107圈后返航,每一圈的时间约是89分。估计从起飞到返航约是多少分?这一道题如果列式准确计算是:89×107=9523(分),准确地说应该是开始绕地球旋转到返航需要9523分钟,那么从起飞到返航的时间应超过9523分。但一般的学生都会这样估算:89×107≈90×100=9000(分),几乎没有人这样估算:89×107≈100×100=10000(分)或89×107≈90×107=9630(分),按问题来说这道题要符合实际只能估大不能估小,不然还没等返航就从天上掉下来了。选编的题例过于简单在新教材素材的选编上,往往出现题例简单而练习又偏难的现象,这会让孩子感觉压力大、学习吃力。例如:第七册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教材是让学生发现、抽象出乘法分配律后,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的简便计算,而紧接着在练一练的第二题出现了99×11、38×29+38这样的题,大部分学生根本无从下手,而且这个内容也是这一段时间教学的难点,不容易掌握。建议在这之前进行讨论或推后进行练习(综合练习时)。选编的练习的层次性练习要有层次性,应该指导学生由基本知识到应用、由简单到复杂。第七册数学书第49页,我认为应把练一练的第1题和试一试的题调换一下位置,先根据分配律填空,然后应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这样就有了层次,比较清晰,学生“慢慢爬坡”,就感觉不到有太大的困难。再例如第七册第62、63页,试一试与练一练的第一题也调换一下,先让孩子练习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方法,再由这种方法来试商,我想应该是比较水到渠成一些。另外试一试的第3题把题目“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商,然后再计算”改为“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然后再计算”或“估一估下面各题的商的最高位应该写在哪一位,然后再计算”,这样或许目的性更强一些,也比较好操作一些。选编练习的繁琐性学习数学就是要应用到生活中去,如果问题比较繁难,而且也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我看是不是可以选编别的练习,这样也不至于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第七册第63页,教学完整十数的除法后,教材选编了一道这样的题。(如图6)解决第一问题的方法是:每天酿20克蜜,如果酿1000克蜜要1000÷20=50(天)解决第二问题的方法(一)是:①50天采多少次?40×50=2023(次)②要采多少朵花?100×2023=202300(朵)方法(二)是①一天采多少朵花?100×40=4000(朵)②共采多少朵花?4000×5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