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划重点讲义_第1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划重点讲义_第2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划重点讲义_第3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划重点讲义_第4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划重点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计算GDP规消费支出包括耐用品消费支出、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和服务支出三个方面。新住房算投资。债券或上市公司的等(没有新资本的创造。转移支付不算 GDP,因为转移支付是已有收入的再分配之所以要扣除掉进口,因为进口的商品不是本国生产的商品 衡量现期生产的产品与服务,之前年份生产的不算入 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之所以不计入,是担心重复计算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单位:亿元。[山东大学807西方经济学研生金使金总产出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1.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3.生产税净额4.营业盈余总支中间使用国内生产总值总消总投出进解:生产法:GDP=总产出-中间消耗=61200-37180=24020(亿元收入法GDP=折旧+劳动+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2402(元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4400=24020(亿元二、储蓄—投资恒等记住:定义的恒等(储蓄被定义为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事后的恒等(属于事后核算,而不是一种事前均衡分析。方法:以两部门经济为例,从支出法来看,YCI;从收入法来看,YCS。根据三面等价原理,用收入法核算的GDP支出法核算的GDPIS,即储蓄—投三、CPIGDP折算指数之间的关系CPI与GDP折算指数之间的区别GDP折算指数衡量所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的GDP折算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物品,进口并不是GDP的一部分,而且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CPI则包括消费者所的所有物品。二者衡量经济中许多价格加总的方法不同,CPI确定不同物品价格的固定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夸大通货膨胀替代倾向:没有反映消费者用相对价格下降的产品进行替代的能力新产品的引进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答:消费物价指数表示相对于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这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GDP的比率,反映了相对于基年物价水平的现期物价水平。两者的区别在于:GDP缩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映消费者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GDP缩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所以进口品价格变动并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会反映到CPI上。GDP缩减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之间第三个差别涉及如何对各种价格进行以得GDP缩减指数给GDP缩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四、失业率的计算失业指在某个以上,在期限内没有工作,而又有能力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1-1三种类型的人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它是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计算为:劳动力参与率为成年人口中属于劳动力的人数的百分比。计算为假设一国的成年人口由以下构成:就业人数为1.34亿、失业人数860万、非劳动力人口7090万。求: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参与率。失业率。[大学819宏微观经济学2011研解:(1)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34+0.086=1.426(亿(2)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数/成年=66.8%(3)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0.086/1.426)×100%=6%。第二讲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的消费理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不及收入增加得多, 表示为CCY,0C。没有被消费的收入即为储蓄,能构成有效需求不变,即CY。二、国民收入的决定在封济的收入—支出模型中,假定投资是外生给定的,支出是外生变量AECYIG,所以重点研究消费函数,均衡产出由总支出决定,而总支出又是产消费决定于可支配收入,则有YDYTACYDYTATR因此有

AECIYTATRITATRIGA利用产品市场均衡条件YAEYA解得:均衡产出水平Y0

1A1图形分析——交叉着重要的作用2-2均衡产出的决定按照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答:(1)按照的观点,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用储蓄和投资来决定国民收入的模型可用图2-3来描述。交点E0表示计划投资储蓄,这点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Y0。假设消费函数为CabY,则储蓄函数为Sa1bY,则增加储蓄也就是减少消费,即减少消费函数中的a、b值。a变小,意均会导致均衡点E0向左移动,也就是使均衡收入下降。2-3储蓄对均衡收入的影响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对个人是件坏事,乘数的图解2-4乘数的图形推导0然,AY0。0各种乘数2-1各种乘数大小投资乘支出乘乘转移支付乘111111111t111t1t11t11t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收入(收入)和支出(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对收支变动的比率。可计算得出: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 1Y

1t11t

11tT

1t11tG 平衡预算乘数的经济含义是:在考虑预算平衡的条件下,即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支出,由此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完全等于支出的增加量,也完全等于府的增加量。在一个封济中,消费C500.8Yd,投资I70,支出G200,转移支付TR50,T0.2Y。求:该经济的均衡产出水平及预算盈余;若改征税T200,它是否影响经济的均衡产出水平,此时的平衡预算乘数为多少?[中南财经806经济学2012研]Y500.8Y0.2Y5070解得Y1000。即均衡产出水平为1000BSTGTR0.2Y2005050(2)若改征税,则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可得Y500.8Y2005070解得:Y1000。故改征税并不影响经济的均衡产出水平此时的乘数为:

1

1

5乘数为:

1

1

4kBkGkT541ISLM确定。因此,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破古典式的“两分法”,认为产品市场和是相互联系的,货币对经济非中性,提倡将货币问题与实际经济活动结合起来。一、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MEC)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企业投资。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原先可行的投资方案可能就不可行,从而投资减少。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投资边际效率投资边际效率(MEI是指由于资本品供给价格上涨而被缩小后的资本边际效率,用来精确地表示投资和利率间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如图3-1效率曲线比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更为陡峭,其原因在于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AECIAY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总收入等于计划支出,即有YAEAYY1Adr1IS3-2IS由Y Adr可得:给定利率的情况下 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向右方11 动,移动幅度

G1 1IS曲线以外的点的经济含义3-3产品市场的失衡及调整三、短期利率决定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函数牲利息收入而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的心理倾向。货币需求动机分为以下三种:(1)动谨慎动机(预防性动机对货币的总需求函数LL1L2L1yL2rky3-4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流动性陷阱又称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是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价格跌落而损个愿金持,币变有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短期利率的决定货币供给随着货币供给增加不断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货币供求均3-5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LM(1)推mMLkyhrLMPyhrm或rkym (2)3-6LMLMkLMh

。一般情况下,LM曲线斜率为正值,LM曲线由左下向右上这一区域称为中间区域。当利率下降到很低时,货币投机需求将成为无限,即h为无穷大,LM曲线斜率为零,LM曲线成为一水平线,这一区域称为区域。当货币的投机需求hLMLM曲线为竖直线,此时被称为古典区域。3-7LM根据 曲线的三个区域,说明斜率变化的原因。[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研答:LM曲线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倾斜线垂直线三个阶段。这三个区域分别被称为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对应的LM 斜率分别为趋于0、介于0到无穷间的正值、趋于无穷。斜率变化的原因分布如下:在水平线阶段的区域,认为,这时利率很低,有价的价格非常高,人们预期有价的价格只可能下跌,不可能上升。这时,人们觉得持有货币的成本极低,而有价的风险极大,这时无论货币供给如何增加,人们都只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有价,货币的投机需求趋于无穷大,从而LM曲线呈水平状态。这时货币政策没有效果,而财政政策非常有效。在垂直线阶段的古典区域,LMk/h趋于LM区域称古典区域。介于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则称为中间区域,LM曲线斜率为正值。因为一LM曲线斜率为正值。 均衡时,LM曲线方程为:yhrm。因此 hLMLMrkymLMM 由于假设短期物价水平固定,因此只可能是名义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动。在价格水平不变时LM图3-8的失衡及调ISLMISLM利率,必先决定收入。这样,理论就陷入了循环推论的困境。收收的又影货求…,品和中只有个没实现衡国民入不会定只有品场时现均时的国民收入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图3-9产品市场 的一般均ISLM曲线的交点的均衡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此时,单纯依靠市场ISLM表示经济短期波动究竟来自何方,是来自投资支出变动、消费支出变动、支出或方面因素的变动,还是来自货币供给和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表现出干预经济使用的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表现构成总需求诸因素对总需求变动影响的强弱程度表现出干预经济政策的效果表现出主义和货币主义这两大学派为什么会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不同的态度。表现出总需求曲线的来历假设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这就是说 货币需求函数是MPLr,YTISLM对变动的分析。对变动的分析。答:(1)可支配收入替代总支出来决定货币需求不会影响对于变动的分析。政府增加使IS曲线右移而对LM曲线没有影响。因此,这种变化不会改变对变动的分析,如3-10示。图3-10ISLM模型中增货币需求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这会使对变动的分析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图3-11所示,3-11ISLM六、的基本理论框图3-12的基本理论框第四讲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一、总需求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图4- 总需求曲线的推价格不变的假设,价格变动导致实际货币供给数量变动,也会导致LM曲线移动。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这可以用以下三种原理进行解释庇古的效其传导路径为:P货币的力WCADy(2)利率效PmMriADyP(3)-的汇率效PnxADy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货币数量变动,LM曲线移动,推导得出总需求曲线移动。试用总需求的有关理论回答:总需求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各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减税政策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分别是怎样影响总需求的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扩大总需求?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扩大总需求?(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在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既定的条件下,家庭部门、企出。其表达式为:ADCIGXM。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在短期内,总需求起到主导作用,总需求决定总产出;在长期内,总供给更为重要,当总供给达到潜在GDP水平时,总需求的提高将不再能提高减税政策会导致总需求增加。原因在于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可支配收入越国民收入减去,再加上转移支付。在其他经济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减税政策会导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需求增加,继而导致总需求增加。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并不会直接影响总需求,但会间接导致总需求增加。在公求增加也就导致了总需求的增加。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观点,由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所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达均衡于必然出失。因,经中在大闲资源即结构调整,抑制通货紧缩。二、总供给够实现均衡取决于劳动市场上价格水平和工资水平变动的灵敏度,对此不同学派存在不一样的看法。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可以迅速调节,使得实际工资(WP)总处于充分就业所应有的水平,从而使产量也总处于充分就业水平由于已经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总需求只会影响价格水平,而不能影响国民收总供给曲线品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都具有刚性,即完全不能进行调整。在此假设下,劳动供给曲线平,增加劳动需求不会带来实际工资从而物价水平上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总需求曲线右移,使产量增加,失业率下降常规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斜率为正或调整成本过高,企业不调整价格,对应的总供给曲线向上方倾斜。企业合意的价格p取决于两个宏观经济变量:物价总水平P。物价总水平越高,企pPayyf即企业合意的价格取决于价格水平P和相对于自然水平的总产出水平yyf价格黏性企业的定 为:pEPaEyEyf,式中,E代表一个变量的预期值假设企业预期产出处于其自然率水平,从而aEyEyf0,那么,该类企业的定 为pEP,即具有价格黏性的企业根据自己对其他企业收取价格的预期设定自己的价格。如果b是具有黏性价格的企业所占的比例,1b是具有弹性价格的企业所占的则价格总水平可表示

PbEP1b[Payyf整理得 1b上式即为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方程

yyfPEPADAS均衡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决定劳动市场、产品市场和同时均衡时的价格水平、总产量以及就业量。图4- 均衡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量的决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当经济遭遇不利的供给冲击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图4- 滞是物价水平持续走高;如果实施紧缩性的政策,物价水平下降,但经济出现。第五讲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一个长期概念。自然失业率的计算为U l又提高就职率。同样,任何一种影响离职率和就职率的政策也会改变自然失业率。失业的经济学解释(1)古典失业理5-1失业的古典解释(2)失业理5-2二、失业的原因摩擦性失业的原因企业和家庭需要的产品类型一直在变动。随着产品需求的变动,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的需求也在变动,这种不业和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称为部门性变动,为摩擦性失业产生的一个原因;企业间劳动供求的变动,为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另外一个原因。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最低工资工会的力失业有两种主要的影响,即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奥肯定律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奥肯定律用表示为yyfuuyf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四、通货膨胀的原因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提出了种种解释,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传统货币数量论,这种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二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包括从通货膨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dPdMdydV 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事实上,在长期中,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需求扩大部门和需求衰减部门;生产率提高较快部门和生产率提高较慢部门;新兴部门和部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前一个部门预示着较好的经济前景,因而工资、物价会较快上升,但劳动市场的特殊性要求两个部门的工资应以同一比例上升,因而后一个部门会向前一个部门看齐,结果引起通货膨胀。五、通货膨胀的持续通货膨胀不是价格水平的改变,而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事实上,无论通货膨胀5-3通货膨胀螺旋消民众预期,如承诺减少货币量等。六、通货膨胀的成本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菜单成本:是指价格调整的成本。高通货膨胀使得企业经常更换自己的报价,从而产生了成本。:许多税规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从而改变了个人所得税负担相对价格变动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高的通货膨胀改变了相对价格,从而引起资源配置中的微观经济无效率。与不方便:物价水平经常变动会引起生活不便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稳定的、可预期的通货膨胀的任何一种成本都更有害不确定性的增加不合意的的再分配相对价格变动性的增七、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曲线当年意义上 曲线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反向变动关系。 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用20世纪60年代早期及之前的经济资料,发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曲线方程可表示auu价格水平就上升。曲线可以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推导出来图5-4曲线的推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需求管理政策有效: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牺牲率是指为了使通货膨胀率降低一个百分点而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GDP的百分点数。痛苦指数=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假设经济中 曲线tt10.5u0.06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西南财经大学802济学二2009:(1)当tt1 时,自然失业率uu6%。即当经济的通货膨胀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时,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为6%。(2)由题可知,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0.5u0.06就要增加5个百分点u0.06要增加10个百分点。因此,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10%的周期性附加预期的曲附加预期的曲线方程为eauu附加预期的短期曲线表明,在短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存在着替换系图5-6附加预期的曲长期曲线利用附加预期的曲线说明什么样的通货膨胀能够降低失业率。[西南财经大8022007答:附加预期的曲线表示在短期内,即通货膨胀预期来不及调整时所存在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用表示为:euu式中,e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附加预期的短期曲线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存在着替换关系。由此,向右方倾斜的期线的政策义就是,短期引起通货胀率上升的张性财政第六讲宏观经济政策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衡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因此,如何确定重点政策目标和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协调各经济目标之间的,就成为宏观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货币政策是货币即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6-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政策种对利率的影对消费的影对投资的影对GDP的影财政政策(减少所得税上增减增财政政策(增加开支上增减增财政政策(投资津贴上增增增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下增增增政策混产利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上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减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下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增一个发达国家,可否长期通过某些开支来刺激经济繁荣。[东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2011研]答:一个发达国家不可以长期通过某些开支来刺激经济繁荣。分析如下(1)支出主要可分为和转移支付两类。短期中,支出是决定国收入大小主要因,其规模接关系到会总求的增减支出对个社支,办公程加会需水以轻支是项的政政策工具,但转移的乘数效益小于支出乘数效应。(2)无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主义经济学都承认,在长期,总产出最终增加开支并不能刺激经济繁荣,只能提高价格水平。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自动调第一,的自动变上述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通常被看作是防止经济运行出现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并且持续均衡增长。因此,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也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主动调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又称为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是指为确保经济稳定,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认为,运用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的原则是“逆经济风财政政策的局限第二,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主要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乘数大小财政思想的演变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功能财政思想: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无须刻意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指支出增加所引起的投资降低的效果。传导GYLrIY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收支变化(包括变动、和转移支付等)使曲线变动对国民产生的影响古典主义情形(垂直的 曲线完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无效6-1(2)主义——流动性陷阱情形(水平的LM曲线),零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图6- 如图6-2LM曲线水平ISIS,利率不发生变化,而收入水平较大的提高,这是因为当LM曲线水平时h将无限大,“挤出效应”为零,从而财政政策完全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货币创造乘数为:M Cu CuRd

CuDCuRd

rcrcrd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和规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从而就业和失业,货币就应把调节真实利率作为主要操作方式。提出 的货币政策应遵循以下规则iiappbuu如果上述真实利率、经济增长率(从而就业率)和通胀率的关系遭到破坏,货币就应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若通胀率高于目标值(pp,就应将名义利率i设定为高于i,以抑制通货膨胀;若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uu就应降低名义利率,古典主义情形(垂直的 ,6-3垂直的LM曲线意味着此时货币政策的效果最大。(2)主义——流动性陷阱情形(水平的 ,图6-4主义情形的货币政策效如图6-4所示,LM曲线水平表明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中。增加货币供应量LM曲线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并不改变,所以均衡收入水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时期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从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考虑到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使得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四、时间不一致性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间不一致性时间不一致性也称为动态不一致性,指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采用不同政策的倾向。决策者违背自己以前做出的,主是由于决策者有改变政策,不履行诺言的激励。举例:假定宣布采取低通货膨胀政策,公众相信了这种承诺从而同意不增加货币工资,这时由于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处于了一个更好的处境,因此就有了使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的焦点转移到了积极干预政策是否有效的问题上,而且向人们揭示,建立对规则的信任比具体的规则本身更为重要。为什么政策制订者会违背自己以前作出的?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规则的优点是什么?[厦门大806微观经济学2010](1前后不一致性是指这样的一种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决策者可能愿意提前宣布他后,这些决策者可能会受到某种而违背自己的。政策制订者违背自己以前作出的,主要是由于决策者有改变政策、不履行诺比政定取率众这诺,这时由于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处于一个更好的处境,因此就有了采取提高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的政策的激励。政策行为如果经济前后不一致,会使公众不再相信,甚至采取相策,这会提高政策的成本。因此,应该在公众中树立可信的形象,减少前后不一致。按政策规则行事就可避免前后不一致,提高可信度和降低政策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可信的固定政规则就成更好的选择因为这可消除人们政策不信任,而政策有效性。五、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主义主张采用政策来稳定经济。但是,一些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外生因素的干扰,社会经济本身会适应这些干扰,市场会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提供良好的解决办法。他们认为,干预政策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无效,反而还能带来一些坏处。理由主要有:(1)预测能力有限政策的时滞自需求或供给方的冲击后会,工资和价格并不能迅速调整到市场出清状态,经济处于 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主义者认为,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时,用发公债比增加来弥补赤字要好,增加会影响消费需求,从而降低赤字财政政策的效果。—图等价定理:用筹资和筹资是等价的,未来本息的现值等于现在的赤字额。按照分析,由于消费者具有前瞻性,减税并不会引起消费增加,家庭会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应付未来的增加。这时,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等于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之和的影响。按什么规则对经济进行干预稳定比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的规则。这就是“单一规则”。他提出,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唯一最好的选择,此外就不要再作其他政策调节。以名义GDP为目标变量的政策规则。根据此规则,宣布一个名义GDP的年增长率目标,若名义GDP上升到此目标以上,就降低货币增长以抑制总需求。若低于此目标,以一定的名义通胀率为目标变量的政策规则。根据此规则,公开宣布一求。以一定的真实利率作为操作变量的政策规则,即规则一、-模基于短期分析(价格不变、小型开放经济(本国利率为世界利率)的假设,可得向右下方倾斜的IS曲线方程和垂直的LM曲线方程。图7- 模二、-模型的应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影在浮动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中,当希望通过增加或减税刺激国内支出时,上而入保不其在:增出税国率升而本7-2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货币政策的影在浮动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中,当增加货币供给时,汇率下降,收入水平提高。其原激净出口,从而使收入水平提高。因此,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通过改变汇率而不是改变利率来影响收入。7-3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扩张假设某浮动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处于且贸易平衡。如果决策者希望达到充分就业同时保持贸易平衡,他们应如何选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东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2014答:假设某浮动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处于且贸易平衡。如果决策者希望达到充分就如图7-4所示,假设经济起初在A点位置,产出水平为y1,经济并且处于贸易衡状态。为了增加产出,刺激经济增长,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LM曲线右移至LM 产出水平由y1增加到y2。但是在浮动汇率下造成汇率下降,贸易失衡,为了保证贸易平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向右移动至IS,经济水平处于B点,汇率回到原来水平 贸易再次平衡7-4浮动汇率水平下政策的调整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影在固定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中,当希望通过增加或减税刺激国内支出时,汇率的稳定,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抛售本币,引起货币扩张,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直到新的均衡利率为世界利率为止。7-5固定汇率下的财政扩张货币政策的影国汇率的稳定,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买进本币,引起货币收缩,导致图7-6中的LM7-6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扩张三、推导小型开放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当考虑当物价水平改变时,对应的-模型可写为ycyirwgnx IS曲MLr,y 小型开放经济的总需求曲线可由-模型推导出来,向右下方倾斜

LM曲-画图说明如何通过框架的ISLM模型和—模型分别推导出封闭经济和小型开放经济下的总需求曲线,并分别解释封济和小型开放经济下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负相关的作用机制。[财经大学801经济学2014研]答:(1)通过框架的ISLM模型推导封济下的总需求曲图7-8推导封济下的总需求曲LMLMP2ISE2E2点所表示的收入和利率顺次y2r2。对应于上图中的E2,又可在下图中找D2。按照同样的程序,随P的变化,LMISyr。于是就有许多P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图中的一系列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便是总需求曲线AD。封济下,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负相关的作用机制:在庇古的效应、利率效(2)通过—模型推导小型开放经济下的总需求曲1如图7-9所示,初始状态下,LM*P与IS*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实际汇率和1e2y1,,对应于AD线上的点P1,y1。当物价水平由P1P2时,由于较低的物价水LM*曲线向右移动,导致实际汇率贬值和均衡收入水平提高,相应增加。第八讲经济增长假设经济的生产函数Y借助于增长率的结论可得增长核算方gYgAagX1a增长核算方程表明,产出增长率等于全要素生产率加上资本和劳动增长的贡献。由方程gYgAgX1agN可得:gAgYagX1a因素后剩余的产出增长率,gA有时被称为余量。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由增长核算方程知,可以影响决定经济增长的四个因素,即技术进步、资本形成、劳动投入和建立适当的制度。鼓励技术进鼓励资本形增加劳动供建立适当的制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YFK,N基于生产规模不变的假定,得人均生产函数为yfk因此,对人均产出的研究转为对人均资本的分析(KIKsYKKsYKsfkk kKKkN) ksfkn即资本深化=人均储蓄(投资)-资本广2.稳态及其条件化的一种状态。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达到稳态的条件是k0。对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来说,该模型稳态的条件是sfkn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求解得出稳态下的人均资本、人均产出以及人均消费水平。如图8-kksfk曲线正好与nk三、应用新古典增长模型1.储蓄率增加对产量增长的影响如图8-2所示,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8-2储蓄率增加的影响从短期看(k0到k,更高的储蓄率导致了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增长率的增加由于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从长期看,随着资本积累,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又回落到人口增长的水平。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如图8-4所示,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8-4人口增长的影响对增长率差异的解释yfkka,则有kskankgkska1n如图8-5随着这个国家的资本存量近稳态水平,资本存量下降的速度将趋近于零。8-5收敛于稳态的速度如果两个国家的储蓄率(或投资率相同,但初始人均资本(从而初始人均收入)不同,那么,初始人均资本较低的那个国家将有较高的经济增长。如果两个国家的初始人均资本相同,但是投资率不同,那么,投资率高的那个国家将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如果一个国家提高投资水平,那么,它的收入增长率也将提高资本的黄金律水平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是由在1961年。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定人均消费最大化。使k稳定状态的人均消费可以写为

Cfknk人均消费达到最高水平的条件是C f

n8-6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四、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生产函数为YFAN,K。有效工人人均生产函数可写成yˆf整理可得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kˆsfkˆna其中,a为技术进步的增长率,假定是外生给定的如图8-7所示,达到稳态时,有效工人人均产出y Y增长率为零,人均产出Y增 g,技术进步会引起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只有技术进图8-7技术进步下的增长模假设某国的生产函数为YAK03L07,资本与产出的比值为3,且产出的增长率为3%,资本折旧率为4%。假设资本的价格由其边际产出决定。计算经济中的实际利率;如果经济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经济中的储蓄率是多少?假设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处于黄金率资本存量水平上,此时资本的边际产出是多少?此时的储蓄率又是多少?[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2009研] 3K3YK3AK0.3L0.7AK0.7L0.713r0.3AK0.7L0.70.1P如果经济处于平衡状态,假设储蓄率为s,则syngk。稳态时,产出的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加技术进步率,即ng3%,k K3。 sngy

34321%假设经济中的资本存量处于黄金率资本存量水平上,此时资本的边际产出应当等dyng7%。

Y AK0.3

0.3,所

YAK

y

0.07,可得

0.3sngk0.07k0.730y五、内生增长理论基本模型AKY将资本积累方程KsYK和生产函数YAKYKsA 两部门模型

YFK1uEN企业的生产函结

EguKsY

①在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物质资本K和知识E都翻倍,则两部门产出也都倍②当大学的劳动力比例u不变时,E按固定比率gu增长,结果作用机理和长模型一样说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2011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初期,代表人物有罗默、和等。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整个60年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假设条件不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设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设技术是外生的,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技术和资本一样,是储蓄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在模型中,储蓄引起暂时增长,但资本收益递减最终迫使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这一稳定状态下经济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相反,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可以导致经济持续增长。结论不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率是内生的,即促使经济增长的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技术进步,而储蓄只会导致经济的暂时增长,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最终使经济达到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第九讲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理性消费者的问题是在跨期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即maxUc1,c2s.t.c1c21

1考卷中,会给定具体的效用函数,但是跨期预算约束方程需要结合已知条件得出实际利率变动对消费的影响由于跨期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1r,实际利率的上升将会使消费者的跨期预算约束线围绕禀赋点发生转动,从而改变跨期最优消费选择。9-1(利率上升小结:如果一个人是一位者,那么利率上升后,他仍会是一个者9-2(利率下降小结:如果一个人是一位借款者,那么利率下降后,他仍会是一个借款者借贷约束对跨期消费的影响假设消费者面对如下跨期选择。消费者共生存两期,在第一期收入为Y1380,消费为C1,在第二期收入为Y2262.5,消费为C2。消费者第一期可选择储蓄SS为负时表明其第一期借款。储蓄或借款的利息率r5%。消费者生存期末既无储蓄也无借款。在此约束下,该消费者欲实现生存期间的效用最大化。假设其效用函数为:UC1,C2lnC10.5lnC2计算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额C1C2S不可为负,即第一期不能借款,请问消费者的最优消费C1C2分别解:(1)时期预算约束方程为CC2YY2380262.5 1 1 1根据效用函数可得第一期消费和第二期消费的边际效用,即1CMU11C1

,MU

1根据消费者跨期消费最优决策的条件MRS1r,有1整理可得:2C2

MU11rMU

1

②费量为380,第二期消费量为262.5。二、消费函数之谜及其解释9-4所示:短期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而长期消费函数平均9-4消费函数之谜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根据相对收入假设,认为: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棘轮效应”。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如图9-5所示,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和“示范效应”图9-5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提出,这种理论认为,个人是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以便在他们整个一生中实现消费的最优配置,从而将储蓄看成是个人想为年老时消费做准备的愿望的结果。按照该理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一生的收入。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值之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按照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消费与永久收入成比例,即:C假设只考虑两期,则永久收入可表示为将上式代入CcYP

CcYc可得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c,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大于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得出的根据储蓄与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请解释为什么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会使人们的消费倾向更加稳定?[大学832经济学基础(微、宏观)2010研]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三、企业固定投资——新古典投资模最优资本存量是指实际使用资本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该资本的边际收益时决定的全部投资量。最优资本存量的动态调整实际的资本存量与企业愿意长期拥有的最优资本存量经常是不一致的,而投资不能立即填平最优资本存量与现有资本存量之间的缺口。KK1KK1。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是强调货币作为价值储藏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和家庭持有的各种非货币资产提供的风险与收益,还取决于总。s货币需求函数为MdPLr,r,e,W。结论如下srs或rb提高会减少货币需求,因为其他资产变得更有 上升会减少货币需求,因为货币变得更缺乏 增加提高货币需求,因为更高的意味着的资产组合货币需求的理货币需求理论是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托宾模型认为,发现即使是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同样是利率的减函数。持有货币的总成本是总成本=rY通过对N求总成本的最小化,则得到最优的次数,即有N对应的,平均货币持有量 Y 2N第十讲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主义经济一、从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利用附加预期 曲线方程euu以及奥肯定律Y uu可得出以下方

YYfPPe上式即为总供给方程。其中,

f表示潜在产出;Pe表示预期价格水平。这一同时代表古典的 的和常规的总供给曲线,而三者的差别在于参 Yf 值及对当0时,总供给方程化为YYf当时,总供给方程化为PPe,在Pe已知的情况下,这一方程即为的总上述分析表明,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货币主义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新货币数量新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fr,r,r,w,y,u bep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通速度V(1)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k是决定VV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V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自然率假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货币供给对名义具有决定性作用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1)主义的财政政策(2)“斟酌使用(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单一政策规则,尽力避免国家干(1)利益最大观经济现象是经济行为的,应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假设条件。第一,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的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自然率假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ealBusinessCycleTheory,简称RBC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波动的现象。经济周期所产生的产出波动不是实际GDP对潜在GDP的背离,而是潜在GDP本身的变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代表性的把技术冲击作为波动源。它接受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技术总供给函数的推导济总供给函数是由企业的供给函数加总获得的。假设一个典型的企业i的供给函数为yhPPy PPe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P的估计,则①式变为:iyihPiPey i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可按下述方程来进行PePˆbPi 将③式代入②式并整理,可得:yih1bPiPˆyi,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n个像企业i这样的企业组ynh1bPPˆy ④式就是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将④式中的参数nh1b用字母表示,新古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可改写为

yyPPˆ现理性预期,在短期PPˆ,预期价格与实际价格产生偏离。根据总供给函数可知,价格等于实际价格,即PPˆ)从而使社会总产量等于自然率水平,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政策含义更进一步,一切宏观经济政策。10-1“政策无效性”主张试阐述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及政策主张,并评价其经济思想对我国宏观调控有何启发?[邮电大学820经济学基础2012研]答:(1)理性预期学派思想的便是人们对未来预期的绝对理性,其基本观点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根据过去价格变化的资料,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对价格作出预期,这样,他①界定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