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取证流程及要求_第1页
压力容器取证流程及要求_第2页
压力容器取证流程及要求_第3页
压力容器取证流程及要求_第4页
压力容器取证流程及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取证准备工作及流程取证准备工作为保证取证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成立以公司领导担任组长,质保、工艺、材料、焊接、检验、设备等人员参加的取证工作组。(由公司领导确定小组成员)准备相关的法规、标准(至少一套正式版本),主要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简称22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国质检锅[2003]19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Z0004-2007)、压力容器材料标准、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标准等(这里所列只是必须的一部分文件,具体应用时还会有部分增加,增加文件视制作产品而定)序号文件名称版本备注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549令,代替2003版2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200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2号发布3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2007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09TSGR0004-20095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2007TSGZ0004-20076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2008GB713-20087钢制压力容器1998GB1508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2003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锅[2003]248号9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2010TSGZ6002-201010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2003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锅[2003]194号11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2000JB4708—200012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技术条件2007JB/T4747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2005JB4730所需人员:应具有与所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相适应的,具备相关专业和一定资历的质量控制系统(工艺、材料、焊接、理化、热处理、无损检测、压力试验、最终检验)责任人员,同时对技术人员比例、焊接、无损检测人员等也有明确要求。序号职务持证需求备注1以下八大质控系统必须有相应的人员担任,最多可以担两项。另质保工程师应由公司管理层中指任一名来担任,并明确其对质保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设计、工艺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二)材料质控系统责任人员。(三)焊接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四)理化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五)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六)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员。压力试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员。(八)最终检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员。2质保工程师否化工装备协会要求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3无损检测人员RT、UT高级持证人员1人,RT、UT中级持证人员2人,MT、PT中级持证人员RT:射线检测(用于焊缝内部缺陷的检测,包括X射线和γ射线检测两种,两种射线检测方法对使用的胶片要求有所不同,γ射线检测对胶片的要求更高)UT:超声波检测(用于焊缝内部缺陷的检测),所采用的频率一般在0。5-10MHz之间。MT:磁粉检测(用于焊缝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主要是利用碳钢的磁性来检测。PT:液体渗透检测,用于碳钢或不锈钢焊缝表面缺陷的检测。4理化人员持有相应检测项目的资格证理化检测属于破坏性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拉伸(从拉伸方向分有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从拉伸时的温度来分有常温和高温拉伸)、弯曲(分为面弯、背弯、侧弯)、冲击(从温度分有常温冲击和低温冲击,从取样位置分有焊缝金属冲击和热影响区冲击)、金相(分为宏观金相和微观金相)、硬度、晶间腐蚀、化学分析5焊工不少于10人且至少具备4项(4项为总项数)GTAW-FeⅠ-6G-3/60-FefS-02/11/13SMAW-FeⅠ-6G(K)-7/60-Fef3JGTAW-FeⅣ-6G-3/60-Fe-02/10/13SAMW-FeⅣ-6G(k)-10/60-Fef4JGTAW-FeⅠ-5FG-3/60-FefS-02/11/13SAMW-FeⅠ-5FG(k)-7/60-Fef3JGTAW-FeⅣ-5FG-3/60-Fef4JSMAW-FeⅣ-5FG(k)-7/60-Fef4JGTAW-5G-05/07/09/19FCAW-5G-07/09/20如果采用自动焊打底,焊工很难或不能完成考试项目,则需要增加以下两项GTAW-5G(K)-05/07/09/19FCAW-5G(K)-07/09/206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这里只是根据文件要求,C类压力容器需要达到10%,并至少在5人或5人以上。备注:1、后面所列焊工考试项目为2011年新考规规定,已考虑尽可能多的增加覆盖范围,不必对每一焊工全部取证。标黄色部分取决于焊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2、根据化工装备协会的要求,质量保证工程师证、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证、焊接责任工程师证、检验责任工程师需要持证上岗,具体有化工装备协会培训、考核并发证,如果不是化工装备协会审核,则不需要。约请评审机构完成产品试制后(可以根据试制产品的具体情况),公司应当按受理申请书上的要求约请指定的评审机构进行现场评审。约请时需要提交的资料有:已受理的特种设备许可申请书的正本;特种设备鉴定评审约请函(一式三份);质量保证手册一份。鉴定评审机构同意申请单位的书面约请后,双方鉴定评审技术服务协议并实施。鉴定评审鉴定评审机构参考申请单位的时间要求制定评审计划,组织评审组(最多4名评审人员,最长不超过5天时间),向申请单位发出《特种设备鉴定评审通知函》。现场鉴定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条件的核实;质量保证体系鉴定评审;产品(设备)安全性能抽查。鉴定评审的结论分为“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需要整改”。对于结论为“需要整改”的申请单位,应当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将整改见证资料提交鉴定评审机构。协会评审组申请单位相关省处接收现场评审资料与评审组保持联系移交现场评审用资料分发通知函接收现场评审资料与评审组保持联系移交现场评审用资料分发通知函2个工作日内资料提交至协会整理评审资料组长主持末次会议评审情况意见交流及签署备忘录评审组合议分组进行评审现场巡视组长主持首次会议组长主持预备会抵达评审工作地接收现场评审用资料接收通知函沟通2个工作日内资料提交至协会整理评审资料组长主持末次会议评审情况意见交流及签署备忘录评审组合议分组进行评审现场巡视组长主持首次会议组长主持预备会抵达评审工作地接收现场评审用资料接收通知函沟通做好接待等有关事宜评审情况意见交流及签署备忘录明确行程安排等事宜做好接待等有关事宜评审情况意见交流及签署备忘录明确行程安排等事宜全过程监督现场评审工作全过程监督现场评审工作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四年。在《制造许可证》有效期满6个月前,向许可实施机关提交换证《申请书》。附件6鉴定流程及准备工作现场鉴定评审图协会评审组申请单位相关省处与评审组保持联系接收现场评审资料移交现场评审用资料分发通知函与评审组保持联系接收现场评审资料移交现场评审用资料分发通知函2个工作日内资料提交至协会整理评审资料组长主持末次会议评审情况意见交流及签署备忘录评审组合议分组进行评审现场巡视组长主持首次会议组长主持预备会抵达评审工作地接收现场评审用资料接收通知函沟通2个工作日内资料提交至协会整理评审资料组长主持末次会议评审情况意见交流及签署备忘录评审组合议分组进行评审现场巡视组长主持首次会议组长主持预备会抵达评审工作地接收现场评审用资料接收通知函沟通做好接待等有关事宜评审情况意见交流及签署备忘录明确行程安排等事宜做好接待等有关事宜评审情况意见交流及签署备忘录明确行程安排等事宜全过程监督现场评审工作全过程监督现场评审工作备注:一、质保工程师必须由本单位从事压力容器技术工作或技术管理工作的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具有化工机械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以上;

(2)具有理工科(非化工机械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并从事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工作3年以上;

(3)具有化工机械专业中专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4)具有理工科(非化工机械专业)中专学历,并从事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

工艺、焊接质控系统的负责人,应由本单位符合专业要求(或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其他质控系统负现人应由助工或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二、技术人员比例不得低于10%,且不少于10人;技术人员中至少应有大专或以上学历的化工机械和焊接专业人员各一名。

三、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单位应有适应压力容器生产需要的厂房、加工成形设备、焊接设备、与生产设备配套的工装(生产线)、检验、试验设备与场地等,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存放压力容器用材的专用场地,并有可靠的防锈蚀、损坏和混料的措施。材料库应设材料待验区、合格区和不合格区,并应有明显标志。

2.应有保证温、湿度措施的焊材一级库。焊材二级库应配备完好的焊材烘干和保温设备。

3.应有焊接试验室,并应配备能满足焊接工艺评定要求的焊接设备。

4.应有符合安全防护要求和满足压力容器生产需要的射线透照室(面积不小于60m)和暗室,暗室应有保证洗片质量的设施。

5.应有与所制造压力容器相适应的成形设备。

6.应有完好的焊接设备,一般埋弧自动焊机不少于3台,手弧焊机不少于10台,并应配备相应的焊接辅助设备(如:焊接操作机、滚轮架、焊条筒等)。

7.应有与制造能力相适应的射线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和磁粉、渗透等无损检测手段。一般射线探伤机不少于3台,超声波探伤仪不少于2台。

8.有满足所制造压力容器需要的理化性能试验室和相应的试验设备,具有加工、检测试样的设备和工具;化学试验室应有与分析所制造压力容器材料相适应的仪器和设备。

9.应有满足所制造压力容器需要的热处理手段或能力。

10.应有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场地、设备、检测手段和安全防护措施。四、申请AR1-3级、CR级和DR2-4级中任一级别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必须取得BR级制造许可证三年以上。

五、审查组评定意见分为:具备条件、基本具备条件和不具备条件三种,被评为不具备条件的单位,二年内不受理其提出的任何压力容器制造申请。六、BR级和DR5级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由地(市)级劳动部门会同同级企业主管部门组织初审(无地市级主管部门的企业,由劳动部门组织);省级劳动部门会同省级主管部门组织复审。

七、现场鉴定评审时,申请单位应当向鉴定评审组提供以下资料:(一)申请单位的基本概况;(二)依法在当地政府注册或者登记的文件(原件)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三)换证申请单位所持有特种设备许可证(原件)及持证期间特种设备制造产品(安装、改造、维修)清单;(四)特种设备质保证理手册及其相关的程序文件、作业(工艺)文件;(五)质量保证工程师、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明细表及任命书、聘用合同、工资表、相关保险凭证、身份证、职称证明、学历证明;(六)工程技术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焊接、无损检测)明细表及其聘用合同、工资表、相关保险凭证、身份证、职称证明、学历证明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原件);(七)设备、工装、仪器、器具、检验与试验装置等台帐;(八)检验与试验装置检定校准台帐和检定校准记录;(九)受理的许可项目试制产品(试安装、改造、维修设备)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样、设计计算书、安装使用说明书等)、作业(工艺)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工艺评定报告、工艺规程、工艺卡、检验工艺规程等)、质量计划(过程质量控制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检验与试验、验收记录与报告(分项验收报告、验收报告、竣工报告)、监督检验报告(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时),质量证明资料等;(十)申请单位的合格分供(包)方名录、分供(包)方评价报告;(十一)受理的产品的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型式试验报告(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有规定时);(十二)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清单;(十三)管理评审、不合格品(项)控制、质量改进与服务等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有关记录;(十四)鉴定评审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料。第十一条现场鉴定评审时,申请单位应当保持受理许可项目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生产状态。第十二条根据申请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和规模及实际情况,鉴定评审组可分为若干评审小组开展工作。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实际检查、座谈和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