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治疗及药物不良反应_第1页
麻风病治疗及药物不良反应_第2页
麻风病治疗及药物不良反应_第3页
麻风病治疗及药物不良反应_第4页
麻风病治疗及药物不良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风病治疗及药物不良反应第1页/共57页一、麻风的治疗史1.1941年前:大枫子油,瘤型复发率高2.1941-80:氨苯砜单疗,疗程长,耐药,治疗不规则,中国50年代用,治愈30万3.1981-现在:MDT,中国86年普及,治愈近8万,疗程短,快速杀菌复发低第2页/共57页二、抗麻风治疗常用药物1.氨苯砜(DDS):抑制二氢叶酸合成,41年发现对麻风有效,50-70年代首选,低价低毒,血清峰浓度是MIC的50倍,T2/128h,有效浓度维持10天,100mg/d3-4月杀灭99.9%活菌,MI降至5%以下。PB3-5年治愈,MB6-8年BI阴转。副作用;溶血贫血、剥脱皮炎(2%的发生率)、WBC↓、精神障碍。禁忌症:DDS过敏、肝肾损害、极度衰竭、贫血、精神病。妊娠可用药。

第3页/共57页二、抗麻风治疗常用药物2.利福平(RFP):63年报告用于麻风,抑制RNA聚合酶。一次600mg口服,维持24h,峰浓度为MIC30倍,空腹促吸收。最强杀菌药。600mg/月即有高度杀菌作用,但动物试验每月1次疗效不如每周1次。每月1次安全。副作用:急性溶血贫血、肾衰,血小板↓、肝炎、流感综合征(在治疗3个月发生)第4页/共57页二、抗麻风治疗常用药物3.氯苯吩嗪(B663):62年报告对麻风有效,抗菌机理同RFP,T1/270天,体内分布不均匀,0.0001%药饲料推迟170天,0.003-0.01%饲料给药30-60天,杀菌96-99%。50-100mg治3个月,细菌灭活。间隔给药疗效差,宜每天给药,常规剂量无毒,胃肠反应少,预防和治疗ENL。与DDS合用治3个月杀菌99.99%。副作用:色沉(6-12月明显,淡红-棕褐色,停药半年后消退),鱼鳞病样皮肤,视力↓(停药后3-6个月好转),有建议妊娠头3个月不用。第5页/共57页三、麻风菌耐药问题1.DDS耐药:发生于20世纪60-70年代,国外继发耐药2-39%,原发耐药20-87%

中国扬州继发耐药5%,原发耐药25-40%

大多继发耐药菌株为高度耐药(0.01%)大多原发耐药菌株为低度耐药(0.0001%)

1.临床皮损不消退

2.细菌不阴转

3.病理为非特异性炎症小灶,含完整菌第6页/共57页三、麻风菌耐药问题2.RFP:76年首报耐RFP菌株分别在单用RFP600mg/d治疗43月和300mg/d治疗45月发生。对0.03%RFP饲料耐药。实际为DDS和RFP双重耐药。85年国外报84例复发者16例RFP耐药,不排除DDS耐药,停药后5年复发印度发现3例原发RFP耐药,同时有DDS耐药最近报告有较多病人有rpoB基因的突变,同时在小鼠足垫内试验为利福平耐药.

第7页/共57页三、麻风菌耐药问题3.乙硫异烟胺(ETH)和丙硫异烟胺(PTH):易耐药,7例复发者4例耐药,肝脏毒性大4.B663:目前无证据表明B663有耐药菌株。与药物组织内积蓄MDT有关5.OFLO:有结核菌及淋球菌对此药耐药,国外有报告麻风病人对此药有耐药菌株.对检测到有耐药基因的病人多为实验室检测到耐药,对耐药病人临床表现了解不多,两者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第8页/共57页四、耐药机制1.麻风菌因遗传突变出现自然耐药变异菌,并绕过药物阻断作用环节而出现繁殖耐药变异率:RFP1/107B6631/106

DDS1/1062种药同时耐药率1/1013,3种药同时耐药率1/1019,瘤型麻风体内菌量109-1011条,耐药机会少第9页/共57页五、持久菌

在有效浓度杀菌性抗麻风药物作用下仍存活并对该药敏感的麻风菌,由于细菌代谢慢,不受药物作用而存活。持久菌致复发表现为病人规则治疗后细菌阴转并停药3年以上,不论何种方案菌不能消除持久菌,比例1/104-1/107,WHO报告9%检出率持久菌多少与机体免疫力,药代动力学,麻风菌量有关,高菌量者疗程过短使持久菌增加,引起复发危险第10页/共57页六、麻风联合化疗1.用2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药物治疗2.用于MDT分类:

81年WHO规定MB为任一部位查菌≥2+者

87年MB为所有皮损查菌阳性者

94年加上皮损≥6块或N损伤≥2条和有疑问时按MB治疗单皮损麻风:仅1块皮损,无神经粗大,查菌阴性,WHO认为可用ROM方案1次剂量治疗。第11页/共57页六、麻风联合化疗3.WHOMDT方案

RFPDDSB663疗程成人MB600mg/m100mg/d300mg/m24月

50mg/d成人PB600mg/m100mg/d---------6月第12页/共57页六、麻风联合化疗4.多菌型儿童患者方案,治疗24个月

RFPDDSB663<5岁150mg/m25mg/d50mg/m,50mgqod5-9岁300mg/m25mg/d100mg/m,50mg/d10-14岁450mg/m50mg/d200mg/m,50mg/d少菌型儿童患者治疗时不加B663药物,治疗6个月第13页/共57页PBAdult

(Treatment:6blisterpacks)Rifampicin600mgonceamonthDapsone100mgeverydayMBAdult

(Treatment:12blisterpacks)Rifampicin600mgonceamonthClofazimine300mgonceamonthClofazimine50mganddapsone100mgeveryday第14页/共57页第15页/共57页六、麻风联合化疗5.推荐特殊情况下MDT方案:根据1998年“WHOmodelprescribinginformation,Drugusedinleprosy”

对RFP过敏或肝损害的MB患者(旧方案):

3个药治疗6个月B66350mg/d

氟嗪酸400毫克/天美满霉素100毫克/天再2个药治疗18个月B66350毫克/天加氟嗪酸400毫克/天或美满霉素100毫克/天1994年WHO麻风化疗组推荐克拉霉素500毫克/天可以替代上述的氟嗪酸或美满霉素

第16页/共57页拒服B663的MB患者(旧方案):

方案1:治疗12个月利福平600毫克/月

DDS100毫克/天

氟嗪酸400毫克/天或美满霉素100毫克/天方案2:治疗24个月利福平600毫克/月

氟嗪酸400毫克/月美满霉素100毫克/月第17页/共57页对DDS过敏的MB患者在MB患者中,停用DDS,继续用原来的利福平和B663两个药。在PB患者中,应该将B663替换过敏的DDS。第18页/共57页怀孕或哺乳期妇女WHO认为在母亲和婴儿中是安全的,有少量药物从乳汁中分泌,,除了婴儿有皮肤色素沉着,没有其他副作用报告。合并结核病MB患者应该同时治疗两个病,在适当治疗结核病时,也应该给予MDT,但利福平应该给予抗结核病的剂量。第19页/共57页合并HIV感染的患者到目前为止,这类病人对MDT的反应与一般患者没有区别。无需改变药物。完成MDT后发生反应的患者由于强的松抑制免疫,促进冬眠的麻风菌繁殖,WHO推荐如果强的松治疗超过4个月,应该加B66350毫克/天作为预防措施,并继续用到停止使用强的松。第20页/共57页六、规则麻风联合化疗6.MDT疗程:MB方案24个月,每月服药不少于20d,一年中至少服药8月,连续中断4月重新治疗,可在36月内完成.PB方案6个月,每月服药不少于20d,可在9月内完成,连续中断3月重新治疗.第21页/共57页六、麻风联合化疗7.MDT其他方面:

原方案疗程高效.目前国外几乎所有MB治疗12月,有关12月方案的复发目前所知与2年方案无差别.应加强复发和RFP耐药监测.

病人第2个月治疗是危险期,第一次发药只能发一板.

药品发放应灵活,令病人满意,医生与病人应保持联系,从第三个月起特殊情况可发1月以上药物医生应积极追踪失访病人,鼓励其完成治疗第22页/共57页六、麻风联合化疗8.MDT疗效:迅速杀菌,防止耐药,降低复发

MB:结节斑块治疗10天开始消退.6-12月消退,红斑浸润1-2年消退.BI每年降1+左右,初始快,以后慢,不比DDS单疗快.瘤型BI4-5年才阴转.

第23页/共57页六、麻风联合化疗8.MDT疗效:迅速杀菌,防止耐药,降低复发

PB:治疗6个月仍有30-70%患者皮损活动,可自行消退,要注意I型反应.用激素抗反应时加MDT.

第24页/共57页七、麻风联合化疗方案改变WHO于1998年推荐,MB麻风患者可以用12月的MB-MDT方案治疗。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了12个月MDT方案。包括病人最多的印度、巴西、缅甸和多菌型病人占多数的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目前没有高复发率的报告。第25页/共57页ROM方案:1998年WHO推荐对于单皮损的麻风患者可以用ROM方案一次性治疗。方案如下:成人RFP600mgOFLO400mgMINO100mg儿童RFP300mgOFLO200mgMINO50mg(5-14岁)对妊娠妇女和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此方案第26页/共57页目前是开展麻风新化疗的机会2008年9月17-18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应用新方法进一步减少麻风负担的非正式咨询会议。会议提出在未来10年左右,麻风治疗方案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但是这一方案面对2个威胁。1、氯苯吩嗪生产企业的压力;2、利福平耐药的可能性。因此制定不含氯苯吩嗪的治疗方案以及不含利福平的治疗方案成为迫切的任务。第27页/共57页目前是开展麻风新化疗的机会由于新的化疗方案需要10-15年的观察复发率来评价,因此试验费用将十分昂贵。但是WHO总部麻风科主任提出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个需要和机会来保卫现在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麻风防治,我们必须制定一个安全和有效的替代方案,否则我们就耽误了时间。第28页/共57页八、抗麻风治疗新药1.氧氟沙星(OFLO):杀菌仅次RFP,裸鼠试验每日喂0.1%药饲料88天无菌生长,正常小鼠150mg/kgOFLO,每周管饲5次60天,无菌生长。类似RFP杀菌。临床400mg/d治1月,细菌灭活,国外报告22次剂量杀菌99.99%。副作用;恶心、胃肠不适、失眠、头痛、眩晕等。儿童不推荐使用。第29页/共57页八、抗麻风治疗新药2.米诺环素(MINO):杀菌活性在OFLO后,25mg/kg每周5次,60天给药推迟生长144天。不完全杀菌。临床100mg/d峰浓度>MIC10-20倍,治1个月,病人体内麻风菌灭活。副作用:色沉、消化道、神经系统症状,孕妇和小于8岁的婴幼儿不用第30页/共57页八、抗麻风治疗新药3.克拉霉素(CLARI):大环内酯类,500mg/d治疗1月杀灭99%活菌,次于MINO,副作用:胃肠不适,恶心呕吐,与剂量有关。第31页/共57页八、抗麻风治疗新药4、利福喷丁(Refapentine(RPT):和利福平为同一类衍生物,1次剂量10mg/kg杀灭99.6%活菌,比RFP强。

第32页/共57页八、抗麻风治疗新药5、司泊沙星(sparfloxacin):

和氧氟沙星同为喹诺酮类药,但杀麻风菌活性比氧氟沙星强。

第33页/共57页八、抗麻风治疗新药6、莫西杀星(moxifloxacin,MXFX):1次剂量150mg/kg杀灭92.1%活菌,比OFLO强

10例未治BL或LL病人给予1次剂量莫西沙星400mg,7天后每天给予400mg,直到56天。疗前,治疗7,14,28天取材接种小鼠足垫观察麻风菌活力,发现治疗2,3周时麻风失去活力。发现莫西沙星杀菌力达82-99%,和RFP相似。第34页/共57页

八、抗麻风治疗新药7、二芳基喹啉(R217910,diarylquinoline):

美国强生公司研究人员在寻找新的光谱抗生素时偶然发现,为新型强力抗菌药.与现有的抗结核药对细菌是完全不同的作用方式,因此能够杀死对多种抗结核杆菌药物耐药的菌株.

作用机理为中和细菌的能量合成的酶,阻止细菌利用能量,与其他药合用,在2个月内清除小鼠体内结核菌.在小鼠体内存留更长时间,单药治疗会产生耐药.第35页/共57页治疗药物和方案在小鼠体内杀菌活性二芳基喹啉,25mg/kg,1次量>89.4%美满霉素,25mg/kg,1次量38.4%莫西沙星,150mg/kg,1次量89.4%利福平,10mg/kg,1次量87.2%各种新药对杀灭麻风菌的活性比较第36页/共57页

联合化疗替代方案(不含氯苯吩嗪方案)利福平600mg+莫西沙星400mg+克拉霉素1000mg或米诺环素200mg,每月1次监服,治疗多菌型麻风12月。第37页/共57页

联合化疗替代方案(不含利福平方案)对RFP耐药或不能耐受者,建议给予2个治疗期,强化期:莫西沙400mg+氯苯吩嗪50mg+克拉霉素500mg+米诺环素100mg,多菌型麻风每天治疗6个月。维持期:莫西沙星400mg+克拉霉素1000mg+米诺环素200mg,每月1次,多菌型麻风治疗18月。第38页/共57页前述方案是建立在鼠足垫或短期临床试验基础上的,并且常常是药物单用。需要在MB病人中开展仔细的研究。先在少数病人或正常人中测试药物联合用药的副作用,再设WHO/MDT治疗病人阳性对照,比较疗效。由于有强杀菌药物治疗后的复发都在完成治疗5年以后,因此试验需要7年左右才能得出结论。第39页/共57页

世界卫生组织麻风治愈标准病人完成治疗就是治愈。这是从传染病控制角度考虑的,即将麻风病作为一个传染病看待。通过半年或1年治疗,不再具有传染性了,体内死菌通过机体免疫功能排出。实际上麻风病还是一个免疫性疾病和周围神经病。病人完成治疗后还会有麻风反应的痛苦,还有畸残、溃疡的痛苦。因此反应和复发在传染病上是2个概念,在传染病上复发是没有治愈,而反应是治愈后的合并症。如果按照广义的治愈标准,麻风是不治之症(如畸残和溃疡需要终身治疗)。第40页/共57页

中国麻风治愈标准完成MDT的病例在监测期间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无麻风反应,无神经痛),皮肤查菌原来阳性者出现阴转后,每3个月查菌1次,连续2次持续为阴性,为治愈。(连续3次阴性)原来皮肤查菌阴性者在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无麻风反应,无神经痛),皮肤查菌仍然阴性为治愈。第41页/共57页

中国治愈标准充分考虑了疾病给病人带来明显的损伤和痛苦,即直到细菌阴转,没有麻风反应和神经痛。真正将疾病治愈的后遗症及其带来的痛苦和疾病的活动性带来的痛苦区分开来,是比较接近伦理和易受人们认同的。第42页/共57页

麻风有关药物毒副作用处理氨本砜毒副作用:贫血:见于早期,为轻度,可以自行纠正,与铁结合,干扰菌群,促红血球老化溶血,伴G-6-P脱氢酶缺陷者有关,后者可发生严重溶血贫血。处理:排除其他贫血原因,加铁剂,B12。对酶缺陷者,小剂量DDS25mg每周两次,如无问题,在一个月内加到50-100mg/d.RBC低于300万/mm3或HB低于8.0克/100ml时慎用或停用。2。药疹:2-4%发生率,首次服药后4-5周发生。再次服药在36小时内发生。轻者表现为躯干部荨麻疹样、猩红热样、麻疹样皮疹,有痒感。如继续服药可出现剥脱性皮炎。此时有发热、肝脾肿大、黄疸、淋巴结肿大、单核细胞增多,严重者死亡。(氨本砜综合症)处理:停用药物,轻者在3-7天恢复。重者同时用氢化可的松300毫克/天,加维生素C,能量合剂输液、护肝。同时皮损用氧化锌油保护,防止脱水。第43页/共57页氨苯砜过敏与麻风反应的区别氨苯砜过敏麻风反应发生时间开始治疗后4-5周不定发生对象新病人,型别不限不定,多见界线类内脏损害有,黄疸,转氨酶升高,肝脾肿大一般无内脏损害神经疼痛不明显有神经炎时明显皮疹表现弥漫性红斑,肿胀,后期脱屑局限性肿胀,红斑结节早期停药后改变明显好转无改变系统症状明显,一般有发热,WBC增加大多不明显,严重有发热第44页/共57页麻风有关药物毒副作用处理氨本砜毒副作用:3.粒细胞缺乏症:有发热,咽喉炎,发生率为1/240-10000。在WBC低于4000/mm3

不用。4.肝炎:DDS引起贫血时,使肝细胞缺氧而损伤。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反复发作致肝硬化腹水。处理:停药,护肝,肝功能恢复后在用药。5.精神障碍:发生率1-2%在治疗6-10个月时发生。有头昏、头痛、失眠、健忘、胃肠激惹,检出限忧郁或狂躁,并有视听幻觉、欣快冲动、妄想自杀倾向。处理停用药物2-3个月恢复,加氯丙嗪。6.急性中毒:1次口服大剂量药物形成不能与氧结合的高铁血红蛋白引起。有头昏、胸闷、呼吸短促、青紫。以指尖。唇耳垂鼻尖明显。烦躁不安,重者昏迷死亡。可出现急性肝炎,肝大胀痛转氨酶升高。处理:洗胃、催吐、腹腔透析,1%美兰按1-2mg/kg静注,1次注射后半小时可好转,必要时1h后重复注射。维生素C可促进变性HB还原,有效。怀孕妇女可用DDS。第45页/共57页麻风有关药物毒副作用处理DDS禁忌症:1、对磺胺或本药过敏者;2、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全身情况衰弱者;4、严重贫血HB低于8.0g/100ml者;5、有精神病者。第46页/共57页麻风有关药物毒副作用处理利福平毒副作用:1、流感综合症:多在治疗3个月后出现,有发热、、寒战、不适、头晕、肌肉酸痛和骨痛,于每次服药后1-2小时发生,持续8小时。2、休克:罕见,禁用本药3、呼吸困难:少见,禁用本药4、溶血性贫血:罕见。急性发作,伴寒战、发热、恶心、头痛、黄疸、尿褐色或休克。重者发生肾功能衰竭。禁用本药5、肾功能衰竭:休克或急性溶血诱发,早期处理可恢复,以后禁用本药。

WHO认为本药对妊娠安全,但建议妊娠初3个月不用本药。本药影响其他药物代谢,降低DS和激素水平,在有反应时,需加大激素剂量。第47页/共57页麻风有关药物毒副作用处理氯苯吩嗪毒副作用:1、皮肤色素沉着:治疗2-4周出现。6-12月最明显。初为淡红色,后棕褐色。以暴露部位明显或仅限于麻风浸润、结节、斑块处,与疗期正比。停药后2-3月明显消退,6-12月完全消退。少数持续1年以后。2、鱼鳞病样改变:70%患者皮肤干燥、鳞屑、瘙痒,冬天明显。处理:尿素膏外用。3、消化道反应:剂量大时恶心、呕吐、厌食、便秘、重者肠部分梗阻,体重下降,用药后数天-数周出现,与药物刺激胃肠道有关。处理:减少剂量,或进食同服药。腹痛严重者,多在用药数月后发生,要停药。与药物结晶沉积在肠粘膜引起异物肉芽肿所致。停药8-10周腹痛可消失。第48页/共57页麻风有关药物毒副作用处理氯苯吩嗪毒副作用:4.眼视力模糊:用药后6个月左右发生,为药物结晶沉积在虹膜,巩膜、玻璃体内,导致视力模糊。处理:停药,6-12月恢复。5、其他:个别患者空腹服药时有头晕恶心。另有汗液、泪液减少,皮肤干燥加重,偶有光毒性,痤疮疹等。有报道发生罕见的心脏毒性。禁忌症:1、妊娠初3个月;2、反复发生腹痛腹泻者,3、肝肾损伤者。第49页/共57页麻风有关药物毒副作用处理皮质激素毒副作用:消化道出血,水肿,低钾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满月脸,激素性紫癜。副作用常在长期用药后发生。每日剂量在40mg以上时不可突然停药。第50页/共57页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