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_第1页
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_第2页
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_第3页
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_第4页
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AGEPAGE2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二О一三年九月

目录TOC\o"1-2"\h\z\u一、建设项目概况 3(一)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3(二) 3(三) 8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0(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0(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附有关图件) 11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4(一)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14 16(三)对涉及法定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单独介绍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 22(四)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22(五)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27(六)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29四、公众参与 31(一)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等 31(二)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等 31(三)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31(四)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31(五)从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等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总结 32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8六、联系方式 39PAGEPAGE39一、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建设项目地点安徽省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位于安徽省和县县城350°方向约28km处,行政区划属和县石杨镇所辖。其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9′00″,北纬31°55′30″。区内有砂土路与和县~全椒省道(206)相连,可通往巢湖、合肥等地,水路运输位于矿区北侧约4km的滁河水道可长年通航300吨以下船舶,至乌江长江出口22km,至南京下关码头65km,可通往长江沿岸各埠,水陆交通较为便利。2.建设项目相关背景建设单位: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项目名称: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建设规模:马山矿区拟建设规模为100万t/a矿石,娘娘山矿区拟建设规模为100万t/a矿石;服务年限:矿山露天开采境界内共圈定矿石量3032.45万t,设计按矿山生产规模100万t/a进行生产进度计划编制,矿山服务年限为31年(含基建期1年),其中稳产30年;建设性质:新建。(二)1.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由主体工程(露天采矿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破碎站、生产辅助设施等)、公辅工程(包括给排水、供电、供气等)、储运工程(运输等)、环保工程(包括洒水抑尘、破碎除尘、废水处理、噪声防治、固废处置和矿山生态复垦等)等部分组成。建设项目组成见表1-1。表1-1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项目名称工程内容与规模备注主体工程露采工程马山采区边长约1180m,宽约455m,最低可开采标高+18m,最高开采标高为+87.10m。娘娘山采区边长约750m,宽约290m,最低可开采标高+30m,最高开采标高为+90m。一期开采马山采区,二期娘娘山采区作为接替资源待一期开采完毕后再进行开采。矿山拟建设规模为100万t/a矿石。新建辅助工程矿区开拓运输道路矿山先开采马山矿段,开采前先沿地形以折返的形式从破碎站卸料口附近+30m修筑开拓运输道路至采场西南侧上部+78m开采水平和北东侧上部+63m开采水平,其它各水平运输道路均由此开拓道路上相应水平等高线沿地形进入采场。设计西南侧开拓运输道路总长度分别为740m,上升高度为48m,平均纵坡为6.49%;北东侧开拓运输道路总长度分别为560m,上升高度为33m,平均纵坡为5.89%。考虑生产需要,矿山后期还要自+31m标高采场入口处在采场西侧向下修建开拓运输公路到达+18m开采水平;

二期开采娘娘山矿段时,从采场底部+40m修筑开拓运输道路至采场上部+60m开采水平,设计修建的开拓运输道路总长度为365m,上升高度为20m,平均纵坡为5.48%。+75m水平以上的矿岩通过挖掘机转载至+60m工作平台进行装运。考虑生产需要,矿山后期还要自+38m标高采场入口处在采场西北侧向下修建开拓运输公路到达+30m开采水平。新建破碎站破碎站破碎流程为一段破碎。采场采出矿石运至原矿仓经重型板式给料机给入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破碎,碎后产品即为成品矿。马山矿区新建破碎站,位于马山矿段中部西侧;后期娘娘山矿区采出的矿岩破碎依托马山破碎站。工具房存储工具,建筑面积80新建值班室矿区只设置简易的值班室,员工的生活和办公地点主要依托盘景厂区内,矿区员工也在盘景厂区内进行就餐。新建炸药配送炸药及爆破器材由花山炸药库提供配送,矿区不设置炸药库。依托花山矿区炸药库储运工程道路运输娘娘山矿区采出的矿岩由汽车运至马山矿区破碎站破碎后由3号廊道运输至中转站,再由2号廊道运输至盘景水泥厂区,矿岩运输采用东风载重20t自卸汽车,运输路程约2.5km对已有道路进行修整廊道运输马山矿区采出的矿石经新建破碎站破碎后经3号新建廊道运输至中转站,与花山矿岩配料后由2号已有廊道运输至盘景水泥厂区。马山矿区3号廊道为新建,中转站至水泥厂区2号廊道为已有。公用工程供水系统生产用水主要包括露天采场穿孔设备湿式作业、爆堆及采装工作面降尘、运输道路路面抑尘用水。穿孔设备湿式作业用水可由专用运水车供给;爆堆及采装工作面降尘、运输道路路面抑尘用洒水车进行,水源为附近水塘;生活用水为桶装纯净水。新建排水系统在采场界外开设截水沟;在采场各个台阶设置排水沟;道路设置排水沟。生活污水进入旱厕后,由当地农民定期清运用于农肥或绿化用肥,不外排。新建供电系统矿山由矿区周边附近6kV供电电源接架空线供电,同时在破碎站附近建配电房一座,安装500kVA变压器向破碎站加工设备动力供电,生活、照明配电可由当地农村电网供电。新建环保工程粉尘防治措施露天凿岩采用湿式凿岩抑制粉尘;爆破粉尘、道路扬尘采用洒水抑尘。矿山破碎要求安装密闭罩+袋式除尘器系统。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进入旱厕后,由当地农民定期清运用于农肥或绿化用肥,不外排。新建生产废水处理在雨季会实施采场内排水,均在排水末端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外排。新建噪声控制措施对主要噪声源采取消声、减振等综合治理措施,同时,通过设备选型、优化平面布置、加强管理等方面以减轻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新建固废处置措施马山矿区基建期剥离表土及废石经矿区破碎站破碎后运至盘景水泥厂区作为生产辅料使用;开采期废石与矿石不剥离,混采后经矿区破碎站破碎后运至盘景水泥厂区作为生产辅料使用;娘娘山基建期剥离表土与废石运至马山矿区作为复垦用,开采期废石与矿石不剥离,混采后由汽车运输至马山破碎站,破碎后运至盘景水泥厂区作为生产辅料使用。矿区不设置临时排土场。新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矿山生态复垦计划,做好水土保持。在开采工程中,注重环保保护,在服务期满后,对临时占用土地及时复垦。新建2.生产工艺建设项目工艺流程见图1-1。图1-1露天开采工艺流程及产污流程图生产工艺简述:⑴剥离矿山开采需先剥离地表残坡积层,属第四系砂质粘土、页岩碎片夹灰岩碎块,马山矿区剥离物经马山破碎站破碎后由运输廊道运至盘景水泥厂区作为水泥生产辅料,娘娘山矿区剥离物由汽车运输至马山矿区复垦用,矿区不设临时排土场。⑵穿孔该矿的矿岩均为石灰岩,属于中等硬度,矿岩均需进行穿孔爆破才能进行装载。采场正常生产穿孔设备设计选用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的ROC-L6型履带式潜孔钻车。矿山设计年矿岩采剥总量约122万t,根据估算的爆破孔网参数,每米炮孔爆破量为51.90t/m,参照类似矿山,钻机台年穿孔效率为28000m/a,废孔率为10%,则矿山所需钻机数量为1台。同时,考虑基建修路、处理边坡等生产需要,设计选用1台阿特拉斯•科普柯D9型潜孔钻车用于采场辅助穿孔。⑶爆破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和采掘推进条件,采用中深孔爆破、预裂爆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爆破工作。采场生产采用中深孔爆破,为了降低爆破对边帮的影响,各开采水平在达到最终境界台阶前对该水平最终边坡采取预裂爆破。⑷破碎加工由于矿山先开采马山矿段,且其保有资源储量约占矿山总保有资源储量的79%,因此结合矿区周边地形,同时考虑后期成品矿运输的方便,设计的破碎站位于马山矿段中部西侧,破碎站设备设施与采场最近处直线距离为100m,大于爆破震动安全距离87.35m,破碎站设备设施安全。破碎站处于矿山300m爆破警戒范围以内,将来在爆破时,所有破碎站工作人员必须撤至采场300m爆破警戒范围以外,同时还要对破碎站设施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根据采出矿石粒度及产品方案要求,破碎流程确定为一段破碎。采场采出矿石运至原矿仓经PB2300×10000重型板式给料机给入TkPC20D22型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破碎,碎后产品即为成品矿。娘娘山矿区采出的矿岩由汽车运输至马山破碎站破碎,马山破碎站破碎流程为一段破碎,矿岩运至原矿仓经给料机给入锤式破碎机破碎,碎后产品即为成品矿。⑸铲装运输矿山采用挖掘机进行矿山采准、道路修建及辅助生产等作业,采用装载机与挖掘机进行矿岩装车作业,挖掘机采用2台卡特329D型,斗容1.5m3;1台卡特320D型,斗容1.0m3;2辆ZL30型;矿岩运输采用20t自卸式汽车进行输送。3.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有关项目主要技术经济特征见表1-2。表1-2露天开采主要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矿山资源马山采区娘娘山采区1.1矿山查明资源储量万t2461.99657.55合计万t3119.54(332+333)1.2矿床赋存条件矿体走向长度m约1180约750矿体走向宽度m约455约290矿体出露标高m+87.10~+18m+90~+30m1.3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万t2394.74637.71合计万t3032.45(332+333)1.4设计资源利用率%97.2796.98合计%97.212采矿2.1矿山建设规模万t/a1002.2矿山服务年限年31含基建期2.3开采方式露天开采2.4开拓方式公路—汽车2.5开采回采率%982.6废石混入率%82.7露天采场构成要素2.7.1台阶高度m102.7.2终了台阶坡面角°652.7.3安全平台宽度m42.7.4清扫平台宽度m82.7.5最低开采标高m+18+302.7.6最终边坡角°≤492.7.道路最大纵坡%8~102.8矿山工作制度天/年280班/天1小时/班83项目总投资估算万元3317.44平均总成本费用万元/a17785年均销售收入万元/a25006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a31.547年均利润总额万元/a690.468年所得税万元/a172.629年税后利润万元/a517.8410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9.2111税后项目净现值万元556.8212最终投资回收期年4.93(三)1.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符合性拟建项目与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10月以环发[2005]109号发布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各项相关规定的符合性分析结果表明,的设计要点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的各项相关规定要求。其建设符合和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生态环境现状(1)植被现状区域内植被属落叶阔叶林向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由温热带与亚热带生物共同繁衍。据调查,区域内木本植物400多种,分属60科。常见的常绿树种有:马尾松、火炬松、侧柏、桧柏、女贞、广玉兰、樟树、蜀桧等。主要落叶树种有:水杉、池杉、金钱松、三角枫、枫香、白榆、黄檀、刺槐、山槐、臭椿、香椿、锥栗、茅栗、栎类等。主要经果林树种有:桃、茶叶、石榴、杏、柿、李、板栗、枣等。竹类有:毛竹、金袍绿带竹、水竹等。主要灌木有:野山楂、绣线菊、六月雪、山胡椒、卫茅等。草本植物主要有铁芒萁、马根草、黑麦草等。(2)动物现状根据现状调查,拟建项目区域内未见珍稀濒危植物和特别需要保护的动物种类。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矿山项目敏感点分布情况,评价共布设5个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委托和县环境监测站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连续7天进行了监测,环境空气现状监测项目为TSP、PM10、NO2、SO2日均浓度和SO2、NO2小时平均浓度,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的TSP、PM10、SO2、NO2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未出现超标现象,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系分布状况,监测断面布设1#断面:翁坝水库;2#断面:戎桥水库。监测因子包括pH、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铅、砷、汞、六价铬、镉共11项。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水质指标的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未出现超标现象,矿区周边的水环境质量较好。(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在矿山附近共监测3个村庄民井水质,监测项目为:pH、总硬度、色度、氨氮、氟化物、铅、铜共7项。监测结果表明:3个监测点的各项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水质要求,说明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5)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测量点位布设原则,根据现场踏勘及矿区周围噪声环境关心点的实际分布情况,本次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共布设8个监测点,分别为1#前攀村,2#何庄村,3#街翁村,4#大许村、5#观塘吕村、6#屠庄、7#石灰张、8#马山凹,各布置1个监测点。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各监测点的昼间、夜间环境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6)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矿区及矿区周边土壤背景情况,特对矿区及周边土壤采样进行分析。在矿区及矿区周边共设3个土壤监测点位。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比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28-1995)二级标准可知,项目矿区及矿区附近土壤能够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28-1995)二级标准要求。(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附有关图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评价工作范围的规定,确定的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图详见表2-1和图2-1、图2-2。表2-1项目评价范围一览表评价要素评价范围大气环境采矿工业场地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5km的方形区域以及矿区运输道路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地表水环境马山矿区至坝翁水库约100m,娘娘山矿区至前攀水库约410m。地下水环境矿山开采范围噪声采矿工业场地建设项目场界向外200m,运输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范围内。生态环境项目周边延伸1km的范围,矿区运输道路向两侧外侧边界向外扩展200m的范围,面积约13.5km2的范围风险评价以本项目风险源为中心,半径3.0km范围坝翁水库周桥(拆迁)吕八(拆迁)500m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500m大卯小卯1700m大许400m关塘吕320m中刘950m下份刘1700m团结村800m1800m三连庄小荆庄1300m1200m凹翁马山凹369m花山张1400m街翁村437m小许1000m梅王1200m800m迎许村新李村950m216m65m马山矿区坝翁水库周桥(拆迁)吕八(拆迁)500m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500m大卯小卯1700m大许400m关塘吕320m中刘950m下份刘1700m团结村800m1800m三连庄小荆庄1300m1200m凹翁马山凹369m花山张1400m街翁村437m小许1000m梅王1200m800m迎许村新李村950m216m65m马山矿区图2-1马山矿区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小章香泉度假中心前攀后攀1100m何庄宋村后樊彭村屠庄杨庄赵家(拆迁)叶家(拆迁)丰村(拆迁)小刘小尹大杨小杨小李耿庄刘成戎桥水库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七联村1700m500m前攀水库2000m1200m2000m1600m900m1900m1800m1800m2200m1900m1500m1200m1300m360m174m900m石灰张1800m150m150m78m娘娘山矿区小章香泉度假中心前攀后攀1100m何庄宋村后樊彭村屠庄杨庄赵家(拆迁)叶家(拆迁)丰村(拆迁)小刘小尹大杨小杨小李耿庄刘成戎桥水库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七联村1700m500m前攀水库2000m1200m2000m1600m900m1900m1800m1800m2200m1900m1500m1200m1300m360m174m900m石灰张1800m150m150m78m娘娘山矿区图2-2娘娘山矿区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一)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1.污染类型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类型为生态环境影响,该矿采用露天开采,露天开采面积约58公顷。2.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马山矿区破碎站粉尘排放量为0.753t/a,采场无组织排放粉尘为7t/a,爆破过程中NOx、CO产生量分别为2.35t/a、1.02t/a。经过设置布袋除尘、洒水抑尘后,预测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娘娘山矿区采场无组织排放粉尘为7t/a,运输扬尘粉尘排放量为15.76t/a,爆破过程中NOx、CO产生量分别为2.35t/a、1.02t/a。经过洒水抑尘后,预测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2.水污染物排放浓度(1)露天采场大气降水量露天采场大部分属于山坡型露天开采,最后一个台阶属于凹陷开采台阶,因此为保证采场的作业安全、减小洪水对边坡的影响,设计要求采场上游方向设截洪沟,以保证洪水不进入采场。在雨季,采场内要实施排水。采场凹陷开采部分马山矿段汇水面积为353980m2,娘娘山矿段汇水面积为144287m2;根据矿区气象资料,正常降雨时一日平均降雨量为10.20mm,地表径流系数取0.8;暴雨时,一日最大降雨量为161.50mm,地表径流系数取1.0。经计算,马山矿区正常降雨时涌水量为2888.48m3/d,暴雨时涌水量为57167.77m3/d;娘娘山矿区正常降雨时涌水量为1177.38m3/d,暴雨时涌水量为23302.35m3/d。(2)防治措施采场排水除前半小时雨水可归为污水外,其余属雨水,污染物主要以SS为主。山坡型台阶汇水经内侧排水沟(设置反向坡度)外排至外围截水沟,在末端设置沉淀池;由于凹陷开采部分只有一个台阶,采场涌水量小,设计采用坑底移动泵站集中排水方式。最后一个水平开采时,在坑底设集水坑和潜水泵。由于采场排水属于雨水,采场排水末端设置三级沉淀池,悬浮物可有效去除,且在雨季下游河流流量亦较大,因此采场排水不会对下游水质造成较大影响。(3)生产废水露天开采的生产用水主要为冷却水、湿式凿岩及采区的洒水抑尘水等,经多家露采矿山调查表面,这部分用水最终以蒸发或渗漏损失为主,基本不会形成废水流,可以做到无生产废水排放。因此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4)生活污水矿山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584m3/d,即443.52m3/a,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COD400mg/l、氨氮40mg/l。考虑生活污水量较小,这部分污水进入旱厕后,由当地农民定期清运用于农肥或绿化用肥,不外排。3.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是剥离的废土石和生活垃圾。本项目的固废产生及处置措施见下表。表3-1项目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措施序号污染工序名称产生量处置量处理与处置措施1剥离(服务期内)马山矿区基建期表土4.10万m34.10万m3剥离的土石经马山破碎站破碎后由运输廊道运至盘景水泥厂区作为水泥生产辅料废石4.57万m34.57万m3娘娘山矿区基建期表土17.00万m317.00万m3娘娘山矿区基建期产生的土石可运至马山矿区,表土用于矿区迹地恢复,废石用于回填露天采坑。废石2.49万m32.49万m32职工生活垃圾2.77t/a2.77t/a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1.生态环境影响(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基建期不设取土场。施工中除永久性占用土地外,还有临时占用土地修建运输便道,堆放物料等。由于评价项目属于露天矿山开采项目,基建过程中对于用地范围内植被以及土地资源、地形地貌的影响较大。(2)生产期生态环境影响①植被影响矿山施工期包括采矿区地表剥离、开采及开拓运输系统、工业场地的地面平整、道路建设及建筑物的构建。本次工程建设影响区内,娘娘山体上植被发育,植物类型主要有灌木、毛竹、松树、栎树、茶树、板栗和当年生草;马山植被不发育,以杂草为主。开采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是采区、矿区道路、工业场地占地破坏植被,这些区域内的植被将彻底破坏。从总体上说,工程建设对原本植被覆盖率就不高矿区造成进一步破坏,但通过采区积极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如就地补偿,将占地范围的林地通过人工移栽、按照等当量补偿等,可减缓对区域植被的影响。②野生动植物影响分析由调查可知,评价区域内目前活动的动物数量、种类都非常有限,仅有常见的鸟类、鼠类等,区域内无珍惜保护动物存在,也无大型野生动物,因此本项目建设对区内的动物产生影响较小。③土壤环境影响分析a矿山开发中采矿对对地表进行剥离,扰动地表;建筑、矿内公路占用并破坏土地,改变土地的原有使用功能;矿山开采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运输车辆排放废气、废油等对土壤的污染破坏以及各种机械设备、车辆对地面的碾压,人员踩踏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生产能力;开采、装载、运输过程中产生扬尘,将沉降在区域土壤表面和植被表面,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b矿山开采破坏了原有地表土壤和植被,由于矿山开采规模大、年限长,表土层被剥离,地表岩石裸露。在降雨作用下,矿山开采时产生的泥沙、粉尘和飘尘等随雨水可能直接流入矿山周围山脚下的农业用地和林地。由于农田的地势较缓,被雨水冲入的细小颗粒泥砂等会沉积在农田中,导致农田受水冲砂压,会改变农田土壤的粒径组成,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恶化,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本项目开采的矿石为灰岩矿,经检测,矿石中有害成分极低。雨季采场排水主要含SS,因此对矿区下游土质基本无影响。④景观变化根据现场实地调查,矿区属江淮低山丘陵区,山体总体走向多为北东~南西,区内最高山花山海拔标高+318m,一般标高+140m以下。最低点标高:马山为+20m左右,娘娘山为+30m左右。地形切割程度中等,相对高差一般在100m左右。矿区周边景观主要为林地、农田生态景观和村落,项目建设将新建工业场地、输送廊道等设施,项目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矿山开采形成的人为景观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由于项目占地面积较小,对景观影响较小。此外,矿山服务期满后立即进行生态恢复,将部分恢复原有的自然景观。综上分析,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治理,按水土保持方案和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安排资金和部门进行落实;营运期间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项目服务期满后立即进行生态恢复,那么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施工需要运进大量的建筑材料、设备等,行驶在施工现场的主要运输通道上的车辆来往频繁,特别在土建施工期产生的扬尘量较大,是影响区域大气环境的最不利时段。施工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每段施工的周期较短,这些不利影响的持续时间也较短,工程规模较小,采用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数量也相对较少,排放的尾气量亦将较小,尾气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将不甚明显。工业场地在施工阶段的植被破坏后将会造成地表裸露,在长期干燥无雨及大风天气条件下,裸露地面和堆置的土石方极易产生风蚀扬尘,风蚀扬尘影响范围通常不超过200m。(2)生产期由预测可知,破碎站粉尘在下风向955m处具有最大落地浓度,为0.0105mg/m3,占比率为1.1766%,在叠加所有监测点的最大值后,仍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要求,因此环评认为项目运营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由预测可知,在计算马山矿区开采标高为+87.1m可知,下风向具有最大落地浓度最大值为0.0149mg/m3,占标率为1.6633%,小于10%;在计算娘娘矿区开采标高为+86m可知,下风向具有最大落地浓度最大值为0.0267mg/m3,占标率为2.9666%,小于10%,在叠加所有监测点的最大值后,仍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要求,因此环评认为项目运营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由预测可知,考虑最不利的情况下,马山矿区场界浓度最大值为0.0112mg/m3,娘娘山矿区场界浓度最大值为0.0191mg/m3,均低于1.0mg/m3的浓度限值要求,完全能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04)无组织监控点浓度限值要求,可以做到厂界达标排放。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量不大,但若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而任意外排,对周围的地表水环境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评价建议,对施工废水采取以下污染控制措施:①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施工废水不可任意直接排放;同时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等现象的发生。②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仍可全部作为施工中的重复用水,不外排,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拟建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不大,水质成分不也复杂,只要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到位,污染防治措施得以落实,施工外排的水污染负荷量较小,不会对受纳水体产生明显的影响。(2)生产期项目生产期正常状况下生活污水由当地农民定期清运用于农肥或绿化用肥,不外排,对地表水不会产生影响;湿式凿岩废水消耗,无生产废水外排;露天采场雨水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水库;由于采场排水属于雨水,采场排水末端设置三级沉淀池,悬浮物可有效去除,且在雨季下游河流流量亦较大,因此采场排水不会对下游水质造成较大影响。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①影响范围矿山地下水以岩溶裂隙水为主,水位随山势起伏而起伏,由于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势必会疏干山体范围的地表浅层水,但影响范围仅限于山体部分,基本不会影响下游的平原地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附录C中表C.2的经验数据,含水层影响半径最大不会超过200m。②影响分析a对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位的影响矿区的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沿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入渗补给,由于补给量有限,矿山开采不会对本区地下水含水层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造成大的破坏和影响。矿区基岩出露面积较大,并且断裂、节理裂隙较为发育,有利于降水入渗和地下水的运移。地下水流向主要受地形控制,排泄则主要排向包括松散层孔隙水在内的浅层地下水或地表水,部分则以泉的形式溢出地表。矿山开采设置有完善的排水系统,降雨经采场内及周边的排水沟及时排出。因此,总的来说矿山开采不会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但建设单位需定期观测地下水的水位变化。b对地下水质影响由于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雨季降雨冲刷露天采场产生的泥浆水。生活污水进入旱厕后,由当地农民定期清运用于农肥或绿化用肥,由于产生量很小,因此只会渗入土壤表层,对地下水无影响。而雨季产生的泥浆水通过较为完善的收集处理措施和排水工程,且矿区内道路基本都已硬化,基本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c对周边居民用水的影响经现场调查,矿区范围内及周边无居民饮用井泉,居民用水均引自自来水厂,且本矿山采矿权范围内无居民区分布,影响范围内无居民取水井,因此不会影响居民取水。但建设单位需定期观测地下水的水位变化。d对农田灌溉用水的影响下游周边分布着数量相当的农田,农田灌溉水源为水库,矿山开采疏干影响范围内不涉及水库,因此不会减少农田及附近植被的生态需水量,同时由于排水的重金属离子浓度低,因此对农产品造成污染较小。5.声环境影响预测(1)施工期施工期噪声主要指露天采场准备时的机械噪声,少量的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以及各类车辆的行驶将不可避免地散发噪声,各种产生噪声的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均属噪声源。施工机械位置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施工场地通常是多台设备同时作业,当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的噪声会产生叠加,叠加后的噪声比单台设备增加约3~8dB(A)。露天采场噪声环境影响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因此露天采场的施工不会对场地外的环境敏感点产生噪声影响。(2)生产期由表可知,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距离声源100m以外的噪声贡献值均低于60dB(A),316m外均低于50dB(A)。因此,在昼间,矿山开采的噪声影响范围为距离声源100m内;在夜间,噪声影响范围将达到316m,而本项目夜间不生产,因此夜间无噪声污染。根据项目区域外环境分析,距离马山矿界最近的居民点为关塘吕,距离娘娘山矿界最近的居民点为前攀,距离均大于100m,且矿山周边由于采矿活动强烈,已无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和出没区,因此噪声不会对区域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亦不会给居民点造成影响。对于露天开采,由于多数设备随工作面的变化而移动,位置并不固定,因此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厂界有时超标、有时达标的特殊情形。马山矿区大小约为(1200m×340m),娘娘山矿区大小约为(756m×279m),当作业面距离矿界较近,小于100m时,则会容易造成矿区厂界超标;当作业面距离厂界在100m外时,则厂界可达标。考虑最不利情况下,即设备使用数量最大,且集中在右边界开采时,高噪声设备如2台钻机同时工作,那么最大声级可达103dB(A)。由于机械集中在边界工作,可当做点源,预测采用点源衰减模式,矿山只在昼间工作,那么距离马山矿区最近的320m处居民点的噪声贡献值为52.9dB(A),在不考虑树林、地面等衰减时,噪声满足2类区标准,因此在最不利条件下采场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对矿区周边居民的影响不大。综上所述,本项目在服务期内,在一定时间段内会造成厂界超标,但由于居民区距离矿界较远,因此总体来说矿山开采对周围的声环境影响不大。由预测可知,破碎站昼间产生的噪声对各场界贡献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限值要求,因此,破碎站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6.固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拟改扩建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露天采场施工中产生的剥离表土,另外还有少量的生活垃圾等。如果处理不当,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2)生产期各测定项目浓度均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且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当pH值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照试验结果,本项目产生的废石不属于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因此,判断本项目采矿废石不属于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按照GB5086规定的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1996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且pH值在6~9范围内,由此可以判断,本项目产生的废石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根据详查地质报告,矿山剥离物主要为矿体夹石,矿山矿体夹石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南陵湖组上段底部和中段底部的瘤状灰岩夹薄层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夹层;二是微晶灰岩层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或等于6%的局部地段,即含硅质微晶灰岩夹层。由于两种夹石均可以作为水泥配料综合利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不予剔除,与矿石一起进行开采加工。(三)对涉及法定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单独介绍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马山-娘娘山矿区环境影响范围内,没有法定的环境影响敏感区。(四)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1.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措施(1)施工期①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施工中应尽可能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减少破坏植被。施工便道、材料堆放场等尽量利用荒地、闲地,以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矿山道路施工的材料堆放、混凝土搅拌等临时用地应依托工业场地,尽量减少土地占用;②施工填筑的围堰及施工中产生的弃土弃渣、废弃的泥浆应及时清理,防止沟渠堵塞;③做好施工阶段的水土保持工作。工业场地施工前应首先在四周修建围墙以防止表土扰动后的水土流失,并应根据总平面布置及早进行绿化以减少裸露地面。矿山道路路基填筑后,开挖面、路基边坡等裸露土地,应及时植树种草进行同步绿化;对受破坏的植被及时进行恢复,防止水土流失,逐步改善生态;④施工结束后,施工便道等施工临时占地应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及水土保持工作。及时在开挖面和存放地的裸露土地上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恢复土地的使用条件,及时归还当地恢复利用。施工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应组织人力清除施工作业场地内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恢复其原有的使用用途。(2)生产期a合理进行矿区平面布置,矿山基建、开采和其他活动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采矿活动应尽量减少和控制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b合理设计爆破工艺,采用合理的爆破方式,减少矿山爆破对山体和地表的破坏扰动。c尽量减少对矿区内植被的破坏,在植被盖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进行相关作业时,采取保护性措施。d合理安排开采计划和作业时间。e运矿道路维护必须在原有线路上进行,严格控制道路宽度,避免多占地对植被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加强对道路进行边坡防护,特别是已出现滑坡的路段,道路导排水沟必须完善,减少水土流失。f运输车辆必须科学装载,严禁超载,车辆必须覆盖,防止运送物料沿途洒落,占压道路沿线植被。g加强对运输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严格按照规定线路行驶,禁止下路乱行驶,避免因碾压路边植被和失稳路缘,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h加强生产管理和职工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严禁随意开辟便道,禁止所有人员随意进入非工程用地区域活动,踩踏破坏植被,破坏地表生态。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2)生产期项目采取的措施为:a针对破碎站,需对破碎机、给料机等产尘点安装密闭罩,皮带运输机需封闭处理,采用“分散集风,统一处理”,废气末端安装一台袋式除尘器,粉尘废气经处理达标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b钻机打孔,采用湿式作业,减少粉尘量;爆破方式采用控制爆破,降低用药量并在爆破时洒水控制,减少扬尘量和爆破废气量;c对于运输扬尘,需进行路面硬化,并配备1台8t洒水车进行定期洒水抑尘;d矿区露天开采,扬尘和粉尘产生量较大,应勤于洒水抑尘,有效控制产尘量,尽量减少扬尘的散布面积;在矿石装运时,用洒水降尘;e在大风天气情况下,不宜生产。环评认为破碎站采用袋式除尘器除尘已经是成熟应用的技术,对于干性粉尘,袋式除尘器有较高的处理效率;采用湿式凿岩的作业方式、对爆堆等进行喷雾洒水降尘、保持运输路面的清洁和湿润等措施是矿山开采中常用的防治措施,已得到广泛的使用,投资费用较低,且降尘效果较明显。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可知,区域的最大落地浓度以及厂界浓度均可以做到达标,对环境影响较小。综上所述,环评认为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3.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量不大,但若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而任意外排,对周围的地表水环境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评价建议,对施工废水采取以下污染控制措施:①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施工废水不可任意直接排放;同时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等现象的发生。②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仍可全部作为施工中的重复用水,不外排,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拟建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不大,水质成分不也复杂,只要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到位,污染防治措施得以落实,施工外排的水污染负荷量较小,不会对受纳水体产生明显的影响。(2)生产期a由于水的蒸发损耗和渗漏,对于露采项目,基本无生产废水排放;b山坡型采场排水根据地形自流,在排水末端设置沉淀池,废水经自然沉淀后排放;凹陷开采部分只有一个台阶,设计采用坑底移动泵站集中排水方式,由泵抽至地表沉淀池,废水经自然沉淀后排放。c矿山共定员33人,矿山内不设置员工宿舍,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584t/d,考虑生活污水量较小,这部分污水进入旱厕后,由当地农民定期清运用于农肥或绿化用肥,不外排。环评认为,以上措施都是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常用的,对于采场排水,由于污染物以SS为主,通过采取沉淀处理的方式是可行的。马山采场下游设三级沉淀池(单个:7m×5m×2m);娘娘山采场下游设三级沉淀池(单个:5m×5m×2m),沉淀池可满足0.5h以上的沉淀停留时间,在一般雨季或暴雨日前半个小时,容积可满足要求。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为了减少工程施工期间噪声对场界外关心点的影响,评价建议措施如下:①强化噪声环境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和当地有关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避免扰民事件的发生;②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需安排在白天进行,夜间特别是22:00后严禁高噪声设备施工。③工业场地、道路施工中尽量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并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④矿山道路施工时,应尽量减少强噪声源的使用数量,减轻对居民点环境噪声的影响,施工中应随时对机械噪声进行监控,超过限值必须调整施工强度,道路夜间应禁止施工,以确保居民点不受施工噪声干扰。⑤对于爆破产生的强烈冲击噪声,应合力安排爆破时间,并在爆破前给周围居民预警。(2)生产期开采期建设单位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有:a露天开采的噪声比地下开采的大,因此,应首先选取低噪声设备,改进机械结构,减少噪声来源,以减少噪声的影响;b钻机、凿岩机是噪声源强较高的设备,声级高达110dB以上,加之频谱宽,因目前对钻机噪声控制尚无有效措施,应加强操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以减少噪声对操作人员的影响,同时在尽量远离敏感点的区域操作;c改善爆破方法,减低爆破脉冲峰压声级,如采用间隔、缓震爆破等。合理安排爆破时间,控制爆破频次,严禁夜间爆破;d需减速慢行、限制鸣笛,同时加强管理,禁止晚间运输。环评认为,该项目通过对设备选型、高噪声设备降噪等措施降低噪声源强,并分别采取减震、消声和隔声等治理措施,既减轻了对操作人员的不利影响又降低了厂界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通过以上控制措施,基本能控制噪声在标准范围之内,考虑到居民点较远,环评认为采矿活动不会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综上所述,环评认为建设单位采取的上述治理措施在技术和经济具有可行性。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马山矿区基建期产生土石约8.67万m3,经马山破碎站破碎后由运输廊道运至盘景水泥厂区作为水泥生产辅料;娘娘山矿区基建期产生土石约19.49万m3,由于娘娘山矿区在马山矿区开采结束后开采,因此娘娘山矿区基建期产生的土石可运至马山矿区,表土用于矿区迹地恢复,废石用于回填露天采坑。矿区不布设临时排土场。(2)生产期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有:废土石及生活垃圾,拟采取的处理措施有:a土、石马山矿区基建期剥离的土石经马山破碎站破碎后由运输廊道运至盘景水泥厂区作为水泥生产辅料;娘娘山矿区基建期产生的土石可运至马山矿区,表土用于矿区迹地恢复,废石用于回填露天采坑。根据详查地质报告,矿山剥离物主要为矿体夹石,矿山矿体夹石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南陵湖组上段底部和中段底部的瘤状灰岩夹薄层微晶灰岩、钙质页岩夹层;二是微晶灰岩层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或等于6%的局部地段,即含硅质微晶灰岩夹层。由于两种夹石均可以作为水泥配料综合利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不予剔除,与矿石一起进行开采加工。b生活垃圾针对生活垃圾,在生活办公区、工业场地内设置多个垃圾桶,经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的环卫部门处理。(五)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风险源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本评价对本工程所涉及的几大功能单元中的各个生产设施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单元。表3-2主要生产设施潜在危险性识别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采场开采区岩体失稳,造成地表塌陷,引起地表植被生态等的环境风险爆破爆破引起的冲击波、震动、飞石等安全事故。2.风险防范措施(1)运输过程中事故防范措施由于爆炸品的运输较其它货物的运输有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确保安全。为此注意以下几个问题:a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炸药运输路线应尽量避免人口密集区;b被装运的危险物品必须在其外包装的明显部位按《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规定的危险物品标志,包装标志要粘牢固、正确。具有易燃、有毒等多种危险特性的化学品,则应该根据其不同危险特性而同时粘贴相应的几个包装标志,以便一旦发生问题,可以进行多种防护;c在危险品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在采取应急处理的同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和环保等有关部门,疏散群众,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积极协助前来救助的公安交通和消防人员抢救伤者和物资,使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d在装卸炸药危险物品前,要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物品性质,检查装卸搬运的工具是否牢固,不牢固的应予以更换或修理。如工具上曾被易燃物、有机物、酸、碱等污染的,必须清洗后方可使用;e炸药撒落在地面、车板上时,应及时扫除,对易燃易爆物品应用松软物经水浸湿后扫除;f在装卸炸药时,不得出现明火。(2)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a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b爆破作业要严格设计和施工,采取控制措施,实施桧爆破,减少爆破飞石距离,为减少爆破扰民,尽量扩大一次爆破规模,降低爆破频率和事故发生的概率;c在雷雨天、大雾天、七级以上风天、黄昏和夜晚,禁止进行露天爆破。在进行爆破作业过程中,遇雷雨时应立即停止爆破作业,并迅速撤离危险区;d爆破作业必须按审批的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进行,爆破设计书必须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编写并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e在爆破危险区内(爆破安全警戒范围内)有两个以上的地点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统一指挥,要避免同时爆破,同一区段的二次爆破应采用一次点火或远距离起爆;f采场的爆破作业及爆破材料,必须设专职爆破技术员管理,或整个爆破作业全部交由相关管理部门操作。(3)其他安全防范措施除爆破作业外,项目还存在其他方面,诸如机械伤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高处坠落等危险、有害因素。为此,根据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提出如下安全防范措施:a各用电设备应该按照规范要求采用接地、防漏电和过流装置。b保持每年进行不少于一次以上的供电检修,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性。c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严格检查。企业领导应该提高对突发性事故的警觉和认识,作到警钟常鸣。建议企业建立安全与环保科,并由企业领导直接领导,全权负责。主要负责、检查和监督项目的安全生产和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情况。对安全和环保应建立严格的防范措施,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列出潜在危险的过程、设备等清单,严格执行设备检验和报废制度。e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职工安全生产的经验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企业对生产操作工人必须进行上岗前专业技术培训,严格管理,提高职工安全环保意识。f提高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企业对具有高危害设备设置保险措施,对危险车间可设置消防装置等必备设施,并辅以适当的通讯工具,定期进行安全环保宣传教育以及紧急事故模拟演习,提高事故应变能力。3.应急预案⑴制定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建设单位应制定并落实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待制定环境风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后,负责人应及时将应急预案发放到员工手上,组织员工认真地学习,定期(每半年)进行演练。在演练过程中,让熟识危险设施的工人和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⑵应急预案的检查每一次演练后,企业应对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检查主要内容如下:通信系统能否正常进行;危险设施处理步骤是否安全、有效;应急救援步骤是否安全、有效;应急救援物资是否储备充足、品种齐全、保管完好;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应急救援人员对应急预案是否安全掌握。(六)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环保投资得到落实后,污染物排放量较少,可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降噪措施后能明显减轻对矿区周围的影响;绿化及降尘措施可以减少粉尘的无组织排放;矿区生态得到恢复。由此可见,本项目环保投资的效益是显著的,减少了排污,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增加了经济效益。本项目不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对社会效益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⑴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本项目建成后给企业带来较丰厚的利润的同时,也对当地的财政有较大的贡献。⑵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加就业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⑶项目运行后,可一定程度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力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七)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本移民安置方案为马山矿区、娘娘山矿区爆破警戒线300m范围内居民的拆迁安置。项目采场爆破警戒线范围内村民小组的常住人口,且在村民小组土地承包中有承包地的。属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应计入安置人口:(1)在校大中专学生户口迁移前、现役义务兵、服刑劳教人员户口注销前等情况,原户籍关系在房屋拆迁所在地的;(2)一方户口在本村民小组,其配偶或未成年子女户口在异地且无宅基地并未享受政府福利房政策的;(3)已婚未育和独生子女家庭户,增加一个安置人口;(4)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户条件的,给予分户;拆迁工程量及影响人数详见表3-3。表3-3拆迁情况统计表村庄名称户数人口完成时间建筑面积(M2)周桥832马山矿段基建结束前960吕八20812400丰村2289娘娘山矿段基建结束前2640赵家12481440叶村16651920后攀624720合计7433910080评价项目拆迁采取集中、就近安置方式,安置地点由和县人民政府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统一考虑,拆迁安置所需要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本次安置地点为石杨镇黄家洼安置点。同时,和县人民政府承诺,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涉及拆迁安置工作由和县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四、公众参与(一)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等(二)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等在进行“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开展了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活动。重点调查了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石杨镇八禁村境内的居民,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进行。征求公众对工程项目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的意见与建议等;同时将公众的有益意见和合理要求纳入环境影响报告书之中,为下阶段设计和建设单位落实“三同时”制度及环境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三)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采用三种形式,第一,在和县环保局网站发布第一次和第二次共2次公告,第二,在当地村委会公告栏粘贴公告,公告内容与第二次网上公示完全相同,第三、项目环境影响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四)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本次评价在媒体发布2次公告,并在当地村委会公告栏粘贴公告,在2次公告和粘贴公告期间,没有收到公众的反馈意见。(五)从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等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总结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为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在评价区现场发放调查表,调查对象都是年满18岁以上,具有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基本上能够代表当地公众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以下是公众参与章节的全部内容:一、公众参与的目的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个建设项目对当地的经济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公众健康等方面会产生深刻的、不可逆转的影响,而当地公众是最直接的受影响者,并且他们还将成为开发建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地公众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态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忽略这一问题而使当地公众的利益受到侵害,对开发项目将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所以应该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到受影响地区的居民的利益,尽可能降低对公众利益的不利影响,使之得到必要的补偿,所以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众参与是项目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同社会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既可以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有利于缓解公众对环境情况的担心,以保证项目能被公众充分认可,又可以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一种社会监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为了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加工作透明度,政府职能部门把公众参与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以了解该项目所在地区受干扰的公众所关心的直接的、潜在的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同时提出自己的参与意见。公众参与不仅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规划更加科学、民主,而且对环评工作质量的提高也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有助于政府职能部门能制定出更切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政策措施,有助于对建设项目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使其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二、公众参与范围、方式及内容1.公众参与实地调查范围公众参与是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为调查范围,共发放100份调查表,实收回100份。被调查的对象中主要是工人;年龄层次在31~50岁之间,其被调查对象结构层次统计见表4—1。表4-1公众参与调查对象统计一览表序号内容调查对象(123人)类别人数(人)百分比%1性别比例(%)男8989女11112年龄比例(%)18-30岁242431-50岁565651-70岁20203职业比例(%)干部11工人6767农民3232学生00科教卫004文化程度比例(%)中专或高中3939初中或以下61612.公众参与方式公众参与形式采取媒体公示和实地问卷调查两种方式。首先在拟建项目所在地村委会及和县环保局网站分别发布了“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告(第一次)和“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告(第二次);其次是采取实地问卷调查征求公众意见,问卷调查征求公众意见见表4—2。3.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对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的施工期环境问题的看法、生产期环境问题的看法、对项目建设的态度以及对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和县马山~娘娘山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调查内容详见公众参与调查问卷。表4-2建设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项目名称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配套石灰岩矿山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电话工作单位住址项目简介安徽盘景水泥有限公司配套石灰岩矿山项目位于安徽省和县县城350°方向约28km处,行政区划属和县石杨镇所辖。项目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配套建设破碎站、公辅设施等。矿区分为马山采区和娘娘山采区两个采区,一期开采马山采区,二期娘娘山采区作为接替资源待一期开采完毕后再进行开采。矿山拟建设规模为100万t/a原矿,矿岩总量达到122万t/a。其建设将给当地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施工和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粉尘,工程向地表水体排放污废水,矿山开采造成矿区内地表沉陷,破坏地表植被和生态等。为使工程建设在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周围环境也能得到有效保护,尽可能使工程建设给您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环境影响评价特开展公众参与调查活动,真诚希望您能留下宝贵意见和建议。意见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