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名解和问答题_第1页
口腔正畸名解和问答题_第2页
口腔正畸名解和问答题_第3页
口腔正畸名解和问答题_第4页
口腔正畸名解和问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一个或同一组牙齿发生整体移动比发生倾斜移动所需的力大,利用一个或一组牙的整体移动来支持一个或一组牙的倾斜移动,使整体移动的部分不动或仅移动少量,而倾斜移动的部分达到理想的移动效果。这种支抗方式称为稳定支抗。2、正畸力力值较弱作用力范围小,通过牙在生理范围内移动,以矫治错畸形。3,生长中心:在骨的生长过程中,速度快、较活跃的部分称为生长区;而某些受遗传控制并独立进行生长的生长区称为生长中心。所有的生长中心都是生长区,但生长区并不一定都是生长中心。4.近中终末平面终末平面是指乳牙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1分)

近中终末平面是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上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位置。(1分)

5.Pontindex

庞特提出牙冠宽度与牙弓宽度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0.5分)

以上颌4个切牙牙冠宽度之和来预测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近中窝间牙弓宽度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牙弓宽度.6.潜行性骨吸收当矫治力过大时,牙周组织发生透明样变。(1分)

骨的吸收不在牙槽骨内面直接发生,而发生在透明样变相对的骨髓腔内表面及透明样变区周缘。(0.75分)可使牙移动的速度减慢,被治疗的牙过度松动、疼痛,恢复时将发生牙根骨粘连。(0.25分)7.Maximumanchorage

最大支抗。(0.5分)

支抗是支持矫治力,对抗矫治力产生的反作用力的固力概念。(1分)

最大支抗是正畸牙移动过程中支抗牙的移动不超过拔牙间隙的1/4。(0.5分)8.B点下齿槽座点。(0.5分)

下齿槽突缘点与颏前点间之骨部最凹点。(1.5分)9.间隙分析在模型上通过测量恒牙牙弓的必需间隙(0.5分)和可用间隙(0.5分),分析牙弓的拥挤程度。(1分)10.斜面导板是简单的功能性矫治器。(0.5分)位于上颌腭侧的基托增厚形成斜向后下的斜面,通过改变下颌位置诱导下颌向前,并压低下前牙同时增加后牙垂直向生长。(1.5分)11矫形力Orthopedicforce

又称整形力。作用力范围大,力量强。主要作用在颅骨,颌骨上,使骨骼形态改变,对颜面形态改变作用大。12.InterceptiveTreatment:阻断矫治(InterceptiveTreatment)是对正在发生或刚发生的畸形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畸形的发展,使之自行调整成为正常合或采用矫治的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而成为正常合。13.错合畸形(英文名称:malocclusion):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之间的合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14.锁牙合是后牙的一种错合畸形。(0.5分)

上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下后牙的颊侧,或是下颌个别后牙或多数后牙被锁结在上后牙的颊侧。(1.5分)分为正锁合和反锁合两种。正锁合:是上后牙的舌斜面位于下后牙颊斜面的颊侧,合面无咬合接触。反锁合:是上后牙颊尖的颊斜面位于下后牙舌尖舌斜面的舌侧,合面无咬合接触。15.辅助性正畸 是通过正畸牙移动,辅助其他牙科临床控制疾病、恢复功能的正畸治疗。16直接性骨吸收在大小适宜的矫治力作用下,压力侧牙槽骨的吸收是内面直接发生称为直接性骨吸收。17.X线头影测量(cephalometrics):主要是测量X线头颅定位照相所得的影像,对牙颌、颅面的各标志点描绘出一定的线角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使对牙颌、颅面的检查、诊断由表面形态深入到内部的骨骼结构中去。18中性错牙合上下颌骨及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即当正中牙合位时,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沟内。若全口牙无一错位者,称为正常牙合;若有错位者则称为中性错牙合。中性错牙合可表现为牙列拥挤、上牙弓前突、双牙弓前突、前牙反牙合及后牙反牙合、舌侧错位等。19.复杂拥挤除牙量骨量不调造成的拥挤之外,还存在颌骨、牙弓之间关系不调,并影响到患者的面形,有时还伴有口颌系统功能异常。20综合性正畸即对非骨性或仅有轻度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健康成年人牙列进行全面的正畸矫治。【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体积或重量的增加,由细胞的增值和细胞间质的增加,出线形态上的体积增大,发育是指组织增长的程度,表现为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的过程两者密切相关通常同时进行。【生长型】:生长型是反映身体各部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空间比例关系变化。身体所有组织器官系统按其生理需要其生长速度不一致,因此表现出特定的生长型,生长型是遗传的表现型【incisorliability】:切牙债务,恒前牙一般比相应的乳前牙大,其相差的量。【终末平面】:乳牙he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的关系。【crowding】:拥挤度,牙冠宽度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差。I度拥挤:0—4mm(含)II度拥挤4—8mm(含),III度拥挤,8mm以上。【curveofspee】: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颊尖及磨牙近、远中颊尖的连线。【studymodel】:记存模型。是矫正前、矫正过程中某些阶段及矫正完成后患者牙he状况的记录,应制作精确,长久保存。【间隙分析】:在模型上通过测量恒牙牙弓的必须间隙和可用间隙,分析牙弓的拥挤程度。【pontindex】:以上颌4个切牙牙冠宽度之和来预测理想的上颌左右第一前磨牙近中窝间和第一磨牙中央窝间的牙弓宽度。【全颅底平面】:颅底点与鼻根点之间的连线。【头影测量标志点】:标志点是用来构成一些平面及测量内容的点。理想的标志点应该是易于定位的解剖标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相对稳定。【基准平面】:是在头影测量中作为相对稳定的平面,由此平面与各测量标志点及其他测量平面间构成角度,线距,比例等测量项目,目前最常用的基准平面为前颅底平面,眶耳平面,Bolton平面.【Moyer预测法】:是以下颌恒切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来预测替牙列期末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的方法。tanaka-johnston预测法:下颌切牙牙冠宽度总和/2+10.5=下颌单侧尖牙、前磨牙宽度总和下颌切牙牙冠宽度总和/2+11.0=上颌单侧尖牙、前磨牙宽度总和【潜行性骨吸收】:矫治力过大时,牙周膜中的血管可因过度受压而局部缺血,或血管被压迫局部出血,导致血栓形成及无细胞区的透明样变。破骨细胞在相对于透明扬鞭的骨髓腔内表面及透明样变区周缘进行骨吸收。可使牙移动速度减慢,被治疗的牙过度松动、疼痛,恢复时将发生牙根骨粘连。【torque】:转矩。使牙体一部分移动,另一部分限制移动。【差动力支抗(Differentialanchorage)】:同样大小的力作用于两个或两组不同的牙齿,根据其产生的组织反应不同,使需要移动的牙得以移动,不需移动的牙很少移动甚至不动。其基础是牙周膜面积的差异。【交互支抗(Reciprocalanchorage)】:利用施加在矫治牙上的矫治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移动支颏突度;下颌角。12、开he的分度答:1)I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3mm内。2)3-5mm。3)>5mm。13、模型分析的内容答:1)拥挤度的分析2)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3)牙大小的协调性——Bolton指数分析4)牙弓形态分析:合曲线曲度,牙弓对称性的测量分析,牙弓长度测量,牙弓宽度测量,庞特指数分析5)牙槽及基骨的测量分析:长、宽6)腭穹高度的测量14、试述面角、y轴角、颌凸角及其意义。答:面平面与FH平面的后下交角,代表下颌骨的突缩度。Y轴与FH平面相交的前下角,代表颏部的突缩度,也代表面部的生长发育方向。颌凸角是NA与PA延长线的交角。此角代表上颌部对整个面部侧面的关系,此角大说明上颌骨相对于整个面部突度较大,此角小代表上颌骨相对于整个面部后缩。16、什么是颅面代偿性生长。答:正常he的颅面整体结构与功能是平衡的,但是构成颅面各组成部分的解剖形态、结构和大小,并不完全协调一致。这种不协调现象往往需要各组成部分之间代偿生长,使颅面复合结构达到形态和功能平衡。代偿是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是颅面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特征。17、错合畸形的病因学诊断。答:1)骨性:是颅面部骨骼的发育异常。骨性错合的部位在“基骨”或“根尖基骨”,而基骨则较少受矫治力影响,因此严重者需外科正畸。可原发或继发于牙位、肌功能异常。2)功能性:颌面肌肉功能(神经-肌肉作用下,早接触或he干扰、不良习惯)异常所致。即功能因素和不良习惯3)牙性:位于牙齿和牙槽骨。可继发于骨性或异常的肌肉功能。18、正畸力和矫形力的区别。答:正畸力:力值较弱,作用力范围小,作用于牙或牙弓,使其位置发生改变的力。此力主要表现为牙和牙弓的改变,以及少量基骨的改变,但对颅、颌骨形态的改变不明显。活动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均为正畸力。矫形力:力值强,作用范围大,作用于骨骼(颅骨、颌骨),能打开骨缝,使骨骼形态改变的力。如儿童早期使用前牵器、头帽、颏兜等。使用扩弓螺旋器快速开展腭中缝的矫治力也属矫形力。20、牙齿移动的两种最基本方式及其阻力中心与旋转中心的关系是什么。答:平动和转动。当外力作用线通过牙阻抗中心时,牙产生平动,此时旋转中心距阻力中心无穷远;当一力偶以阻抗中心为圆心,在对应的等距离处相反方向作用于牙体时,牙产生转动,此时旋转中心在阻抗中心处。22、加强支抗的方法答:1)增加支抗牙的数目2)可将支抗牙连成一整体而增强支抗作用3)增大活动矫治器的基托面积,保持与组织面的密贴4)加用口外唇弓等颌外支抗5)上颌6之间加横腭杆6)上颌6间加nance弓7)上颌6之间加舌弓8)种植体支抗23、功能矫治器的作用机制答:1)肌:在功能矫治中,颌骨的强迫性移位改变了口面肌对牙齿和骨骼所施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时间,使口面区域的神经肌肉环境有利于he发育和面生长。2)牙齿和牙槽:功能矫治器可选择性的控制牙齿的垂直高度,矫治深覆he或开he,建立II类或III类磨牙关系。同时还可以引导其在近远中方向、颊舌向做少量移动。3)颅面骨骼:已有动物实验证明,改变下颌的位置能产生明显的骨骼改变,包括髁突生长量、生长方向及时间的改变,颞下颌关节基部的适应性改变及附着处的骨改变等24、方丝弓矫治器的特点和基本原理答:特点:1)能有效控制矫治牙各个方向的移动;2)牙弓由弓丝连成一整体,具有较大的支抗力,故能减少支抗牙的移位。原理:1)使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2)应用保持性弓丝作为固定和引导。25、方丝弓技术有哪三个序列弯曲,举例说明答:1)第一序列:水平向。矫治轻度唇、舌、颊向错位及扭转,使牙齿的排列具有正常牙弓的生理形态。如内收弯、外展弯2)第二序列:垂直向。使牙升高或压低,前倾或后倾。如后倾弯、前倾弯3)第三序列:转矩,控根移动。只能在方丝上完成,如舌向转矩、唇向转矩。26、早期矫治的原则、方法及优缺点答:原则:1)时机很重要2)矫治力大小要适宜3)矫治疗程不宜过长4)矫治目标较有限方法:简单矫治器、序列拔牙、功能矫治器、口外矫形力装置、肌功能训练优点:1)可充分利用生长发育的潜力以及细胞代谢活跃、牙周组织及颌骨可塑性大,对矫治力反应好、适应强等优势,在生长变化中调整,十分利于正畸;2)可降低某些复杂牙颌畸形的治疗难度或改善骨性错合的上下牙弓及颌骨的不调关系,有利于后期的正畸治疗,甚至免除后期的正畸及正颌外科治疗;3)选择的矫治方法和矫治器简单,常仅用简易的方法、较短的时间,即可获得良好疗效。对患者社会活动的影响更小;4)及时消除畸形,防止给儿童造成心理和生理的伤害,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缺点:1)早期矫治时,牙颌关系处于调整阶段,畸形特征往往为完全表现出来或表现不充分,常难以正确判断哪些情况应及时治疗,哪些情况属暂时性问题,因而容易造成误诊或矫治失误;2)早期矫治后,儿童仍处生长发育期,一些骨性畸形或生长型可能会延续到生长发育停止,因此畸形复发的可能较大,需延长治疗或双期治疗;3)早期矫治涉及的有关生长发育的知识较多,要求医生对这些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4)早期矫治时,主要依靠患儿和家长配合,由于患儿年龄小,合作性差,疗效常难保证。27、替牙期牙列拥挤的治疗原则。答:诊断为暂时性拥挤,应定期观察而不做处理。如果通过模型分析显示现有牙弓长度小于后继恒牙的牙冠总宽度,可诊断为牙列拥挤,一般将其分为轻、中、重度,再根据情况酌情处理。28、牙列拥挤的主要病因答:1)遗传因素;2)替牙期障碍;3)颌骨发育不足;4)牙量过大;5)不良习惯。29、前牙反he的病因、机理、表现、矫治原则。答:病因:1)遗传因素2)先天性因素:先天唇腭裂3)后天原因:1、全身性疾病;2、呼吸道疾病;3、乳牙替牙期局部障碍——乳磨牙邻面龋、上颌乳切牙早失、多数乳磨牙早失、上颌乳切牙滞留、乳尖牙磨耗不足导致早接触;4、口腔不良习惯表现:1)牙he关系异常:磨牙呈近中关系。下牙弓一般较上牙弓发育大。2)颌骨发育与颅面关系异常:下颌生长过度、上颌发育不足,后颅底相对于前颅底向前向下倾斜,上中切牙唇倾,下前牙舌倾。3)面部软组织畸形4)口颌系统的功能异常:咀嚼效能减低,严重可导致TMJ功能紊乱矫治原则:尽早出去致病因素: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前牙反he,在矫治过程时首先要解除反he牙的锁结关系,通过上下前牙的移动纠正前牙反he,使颌面部向正常方向发育。30、反he的鉴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