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主题班队会教案_第1页
冬至主题班队会教案_第2页
冬至主题班队会教案_第3页
冬至主题班队会教案_第4页
冬至主题班队会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至主题班队会教案冬至主题班队会教案

一、了解农历、24节气。

1、观赏校本课程-24节气图片。

2、了解农历与公历区分。

3、了解24节气由来。

4、读、背24节气歌,清晰24节气名称。

二、学习冬至习俗、传奇。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节气吗?(冬至)

1、那冬至的详细时间是哪一天呢?(每年12月22日左右,12月2123日),今年正好是12月22日这一天。

2、冬至有什么特点呢?谁来给大家介绍?

3、读"九九歌'。你知道这首九九歌和冬至的关系吗?(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始终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温和了。)

4、还记得冬至那天晚上你们吃的什么吗?怎么都吃的饺子呀?莫非有什么讲究吗?(同学沟通,了解冬至吃饺子的故事)

5、原来还有这样的习俗和传奇!那你还知道冬至有哪些习俗和传奇吗?

(1)冬至大如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进行庆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进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2)冬至吃狗肉。习俗从汉代开头。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狗肉,觉得特殊鲜美,赞不绝口。

(3)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4)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常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静。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非常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静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6、同学们搜集的习俗和传奇还有许多,下面小组内相互沟通一下。留意刚才沟通过的就不要重复了。

三、沟通冬至谚语。

四、沟通冬至诗词。重点诵读《邯郸冬至夜思家》,同学在诵读中体会诗意,感受诗人情感。

五、总结。

六、作业

1、背诵自己喜爱的谚语、诗句,并抄写到农历游记本上。

2、搜集有关梅花的诗词、图片。

3、下一个节气是小寒,搜集、预备资料。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全新的课,对于同学、对于家长、对于我来说都是如此。由于要对家长开放,所以心里始终有些忐忑:家长能接受这样的课程吗?课堂上该以什么为重点学习?同学们的预备能不能达到预期设想?学习效果会怎样?众多问题困扰着我,在上课之前心情始终是紧急的。但最终的展现结果还是很令人欣慰的。孩子们课堂上布满了爱好,表现的很精彩;家长们反映也很热闹,觉得这样的课堂很能熬炼孩子的力量,拓宽他们的学问面,也让孩子对诗词的背诵更有爱好,都表示会支持我们的校本课程连续开展下去。尽管课堂上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效果,但不足之处还是很明显的:

1、由于是第一次开课,所以对于课堂模式还是不很清晰,整节课下来环节不够紧凑,重点不是很突出。

2、课堂容量过大。由于是第一节课,要把农历、24节气的学问都介绍给孩子,所以课堂内容有些多,导致整个课堂比较急,每个环节都不能深化进行,有些浮于表面。

3、老师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也有待深化。以后每节课前要做大量预备,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有的放矢,避开消失不知孩子在讲什么的状况。

冬至主题班队会教案

活动目标:

1、对朗诵诗歌感爱好,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预备:

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过程:

1、老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观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

3、鼓舞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依据幼儿状况实施赐予鼓舞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长:

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冬至主题班队会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把握四个要求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其次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憧憬、喜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我'和爷爷憧憬、喜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妙。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冬至后万物萌动的生气勃勃的状态。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融入描绘的情境中,品尝语言,感悟对春天的憧憬与喜爱。教学方法

质疑,激发读书爱好。在默读中感悟,在沟通中体悟。

课前预备

课前布置同学查阅有关冬至的资料,了解什么是冬至以及它的特点。搜集和冬至有关的谚语。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沟通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师: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美丽,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才智。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同学沟通关于节气的信息。

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头"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二、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学习字词:

地窖蚯蚓呓语藤条

"窖"字简单写成宝盖头;留意"藤'字的正确笔画。

清醒:昏迷后醒过来。

呓语:梦话。

严严实实:严密,没有缝隙。

2.自读课文,思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读完的感受如何?

(1)小组沟通。鼓舞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

(2)全班沟通。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侯的"我',从冬至开头就做着春天的梦:冬至过后,万物萌动,大地复苏,一切生命都焕发诞生机。人们希望着春天,迎接着春天。

感受:冬天就要过去,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特殊憧憬春天,对生活无限喜爱。

冬至指的是什么?

3.默读课文,概括段意。

(1)同学默读课文,思索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沟通:

第一自然段:冬至是怎么回事。

其次自然段:冬至过后,春天静静地走来。

第三自然段:冬至的等待。

第四自然段:冬至的梦。

第五自然段:冬至的记忆。

4.品读课文,畅谈感受。

(1)提出中心话题,同学自读学习,做好批注。

话题: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暖和的梦、盼望的梦'?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细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并作出批注。

(2)同学自己学习。培育同学自主阅读,自觉批注的习惯。

(3)小组沟通。鼓舞同学说出自己的看法。

(4)全班沟通。

(5)选择自己宠爱的段落朗读。

师: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表达出对春天的渴盼与喜爱,请选择你喜爱的段落放声朗读吧,在朗读中让我们回味我们心中的那个梦。

5.品尝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1)再读课题,重温梦境。

师:"冬至的梦'毕竟是怎样的梦?

是暖和的、美妙的、让人怀念的??

(2)细细品尝,感悟情之源头。

思索: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分别写出了我和爷爷怎样的情感?

鼓舞同学谈出自己的理解,可以结合详细的语言。

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漂亮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妙的事情。从这里看出爷爷是个喜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勤劳而和善的老人。

(3)带着情感,再次走进课文,感情朗读。

三、结论总结

在春天来临前的等待中,爷爷用漂亮的梅花图来计数,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瓣梅花,多美妙的事情。从这里看出爷爷是个喜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勤劳而和善的老人。

四、课堂练习

1.读读写写

地窖jio蚯蚓qiūyǐn

藤条tng严严实实希望憧憬

渴望怀念记忆清醒涌动绽出返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