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幼儿园教案_第1页
冬至幼儿园教案_第2页
冬至幼儿园教案_第3页
冬至幼儿园教案_第4页
冬至幼儿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至幼儿园教案

冬至幼儿园教案1

一、设计初衷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吃麻糍来表示全家团聚、***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进展,现代化的厨具却很难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许多人对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已全然不知。冬至即将来临,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麻糍,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息,了解麻糍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劳动的欢乐,激发幼儿对传统工艺的爱好。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把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欢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三、客座老师:

章良忠(以下简称"章')

四、活动对象:

大班

五、活动预备

1.与客座老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预备好。(糯米、芝麻、黄豆、红糖)2.

联系车辆。

六、活动过程

(一)老师交代活动目的及留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日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当留意什么呢?(幼儿自由叙述:留意平安、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老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留意平安,特殊是到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头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分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呸道。章: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章: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幼:又香又甜。章:

所以做麻糍的最终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行太少,还要滚得匀称。

(2)观看客座老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三)小结。师:小伴侣,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幼:好吃!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

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简单!我们不仅要疼惜粮食,而且要敬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四)延长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师:小伴侣,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七、活动成效

孩子们在了解制作麻糍的过程中感到兴奋、新奇奇怪   ,表现得特别乐观,每一环节都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爱好。他们熟悉传统工具,在体验到劳动欢乐的同时也

感受到取得成果的不易。吃着亲自制作的麻糍,节日的气氛已悄然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今年的冬至对孩子来说肯定意义非凡。

冬至幼儿园教案2

一、设计初衷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吃麻糍来表示全家团聚、***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进展,现代化的厨具却很难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许多人对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已全然不知。冬至即将来临,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麻糍,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息,了解麻糍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劳动的欢乐,激发幼儿对传统工艺的爱好。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把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欢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三、客座老师:章老师(以下简称"章')

四、活动对象:大班

五、活动预备

1.与客座老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预备好。(糯米、芝麻、黄豆、红糖)

2.联系车辆。

六、活动过程

(一)老师交代活动目的及留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日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当留意什么呢?(幼儿自由叙述:留意平安、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老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留意平安,特殊是到麻糍店,那儿人许多,很挤,小伴侣要留意平安,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任凭乱跑。

(二)谈话,激发爱好。

1.章:小伴侣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2.章: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殊软,粘牙.

章:看来小伴侣很喜爱吃麻糍,说得很棒

3.章: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章:今日,我就带小伴侣去看一看麻糍究竟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三)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章:小伴侣,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

章: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状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

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

章: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麻糍

(1)章: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

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

章:究竟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章:揪一部分米团到人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

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头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分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呸道。

章: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章: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

幼:又香又甜。

章:所以做麻糍的最终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行太少,还要滚得匀称。

(2)观看客座老师滚豆沙。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沙

4.幼儿品尝。

(四)小结。

师:小伴侣,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简单!我们不仅要疼惜粮食,而且要敬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五)延长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伴侣,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七、活动成效

孩子们在了解制作麻糍的过程中感到兴奋、新奇奇怪   ,表现得特别乐观,每一环节都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爱好。他们熟悉传统工具,在体验到劳动欢乐的同时也感受到取得成果的不易。吃着亲自制作的麻糍,节日的气氛已悄然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今年的冬至对孩子来说肯定意义非凡。

冬至幼儿园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渐渐变长。

3、深刻对祖国的熟悉,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二、活动内容

1、冬至我知道

让孩子知道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通过讲冬至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学习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

暖温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美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2、科学学问

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头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渐渐上升。

3、节气习俗

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姜饭、冬至米团以及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冬至幼儿园教案4

活动目标:

1、熟悉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熟悉,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配套课件:幼儿园冬天课件《冬至我知道》PPT课件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美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查找:幼儿园冬天教案《冬至我知道》含PPT课件PPT课件

冬至幼儿园教案5

活动目标:

1、熟悉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熟悉,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活动内容: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美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冬至幼儿园教案6

一、设计初衷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吃麻糍来表示全家团聚、***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进展,现代化的厨具却很难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许多人对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已全然不知。冬至即将来临,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麻糍,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息,了解麻糍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劳动的欢乐,激发幼儿对传统工艺的爱好。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把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欢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三、客座老师:

章良忠(以下简称"章')

四、活动对象:

大班

五、活动预备

与客座老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预备好。(糯米、芝麻、黄豆、红糖)

联系车辆。

六、活动过程

(一)老师交代活动目的及留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日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当留意什么呢?(幼儿自由叙述:留意平安、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老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留意平安,特殊是到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头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分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呸道。

章: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章: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

幼:又香又甜。

章:所以做麻糍的最终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行太少,还要滚得匀称。

(2)观看客座老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三)小结。师:小伴侣,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幼:好吃!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简单!我们不仅要疼惜粮食,而且要敬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四)延长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师:小伴侣,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七、活动成效

孩子们在了解制作麻糍的过程中感到兴奋、新奇奇怪   ,表现得特别乐观,每一环节都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爱好。他们熟悉传统工具,在体验到劳动欢乐的同时也感受到取得成果的不易。吃着亲自制作的麻糍,节日的气氛已悄然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今年的冬至对孩子来说肯定意义非凡。

冬至幼儿园教案7

活动目标

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

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简洁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尝试动手制作汤圆。

活动预备

课件预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片;"汤圆'***片;"汤圆'手工成品***。

材料预备:超轻黏土、卡纸剪成的纸盘。

活动过程

播放童谣音频及***片《九九歌》,引出活动主题。

今日老师给小伴侣们带来一首很特殊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童谣中消失了哪些数字?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结:这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童谣,童谣中消失了一到九九个数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数九歌》。人们习惯从冬至这天开头"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数完九个九之后,冬天结束,春天就来到了。

组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你们知道冬至是个什么日子吗?

冬至是哪一天?

小结:冬至又叫"冬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

冬至这天,你家会吃些什么?

汤圆是什么外形的?(圆圆的)

汤圆有什么颜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

小结:冬至这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习惯。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惯。

出示手工成品***,播放童谣音频《九九歌》,发放材料"超轻黏土、纸盘',鼓舞幼儿动手制作汤圆。

(可依据风俗习惯将汤圆换成饺子)

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好吃的汤圆吧。

我们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超轻黏土制作汤圆,还可以把汤圆搓成你喜爱的外形。搓好的汤圆要放在纸盘子上哦。

温馨提示

童谣《九九歌》的内容不要求幼儿理解,老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不宜太深化或时间太久。

活动延长

区域活动

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超轻黏土',鼓舞幼儿动手制作饺子。

日常活动

将幼儿制作好的汤圆装饰在班级的美工区内,供幼儿观赏。

冬至幼儿园教案8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奇、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加同学互助合作的力量,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同学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宠爱传统节日,给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教学预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教学过程

一、沟通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美丽,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才智。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同学沟通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头"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预备的信息进行沟通,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育了同学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力量。)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每天变长,黑夜会渐渐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由于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教学形式:同学介绍,老师用课件的形式同步呈现相关信息。)

三、说冬至传奇、习俗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留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奇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奇说冬至。主要有:

传奇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

传奇二:冬至吃狗肉。(见补充材料)

传奇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

传奇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习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习俗三:葭灰土炭、***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习俗五:细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习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亦称"冬至丸'。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聚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奇怪的名字"头脑'。

四、庆冬至

1.沟通:引领同学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沟通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回忆: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要求同学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同学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五、畅冬至

1.畅想:下一个冬至,你准备怎么过?

2.结合时令要求同学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同学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或描绘出你最憧憬过的冬至的情景。

六、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加同学动手的力量。

2.叙述:给弟弟妹妹叙述有关冬至的传奇和习俗。

冬至幼儿园教案9

一、活动目的

1、熬炼小伴侣的动手力量,培育自力更生的意识;

2、感受集体劳动的欢乐;

3、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二、预备阶段

1、请家长预备:擀面杖、锅拍、围裙(班主任合理支配);

2、以校讯通、黑板报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预备的物品(提前三天通知家长);

3、幼儿园厨房预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在活动前预备好饺子馅、包饺子面,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4、班级预备:洗手、带好围裙。

三、包饺子阶段:(30分钟)

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头包饺子,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2、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会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3、班主任和配班老师: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指导家长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班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四、煮饺子阶段:(2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饺子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五、吃饺子阶段:(3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伴侣的餐盘中,请小伴侣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六、结束阶段

1、家长品尝完毕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挨次离开幼儿园;

2、班级整理、餐后漫步     、午休,活动结束。

冬至幼儿园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育同学的`合作精神,领会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同学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今日是什么节日吗?(冬至)

2、介绍"冬至'的字源

(1)会意字。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是"终'的本字。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或另加义符日,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当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以突出冬季。

冬,四时尽也。《说文》无冬无夏。《诗陈风》

(2)最终,最终。

(二)介绍冬至小学问

1、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

2、老师介绍冬至相关学问

(1)熟悉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祭祀活动;食的活动;礼的活动;娱的活动)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

(三)冬至留意事项:(1、留意防寒保暖。2、合理调整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进行适当的御寒熬炼)

(四)沟通: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加同学动手的力量。

2、叙述:给弟弟妹妹叙述有关冬至的传奇和习俗。

冬至幼儿园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能够进行简洁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沟通,学习把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给x吃。

2、通过活动,让孩子学会共享劳动成果,培育幼儿喜爱家人的感情。

二、活动重点

能够进行简洁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沟通,学习把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吃'。

三、活动难点

学习把握句型"我把饺子给x吃',并能进行句型仿编:我把x给x吃。

四、活动预备

1、学问阅历:幼儿在生活中吃过饺子,已经了解一些相关学问。

2、物质预备:儿歌《包饺子》、实物饺子、小伴侣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饺子、水果模型、小动物模型、家庭成员的手指偶。

五、活动过程

1、点名听到名字的小伴侣和老师击掌问好。

2、活动导入,播放儿歌《包饺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题。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饺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

中间突起(双手握拳)

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师:儿歌里,羊妈妈包什么?

幼:羊妈妈包饺子。

3、出示实物饺子,进行简洁的半开放式主题对话沟通。请幼儿观看、叙述饺子的形状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吃饺子的经受。

师:小伴侣们看一看,饺子长什么样子?

幼:饺子像小船,像元宝,还像橘子瓣儿

师:你们吃过饺子吗?什么时候吃的?

师:冬至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吃饺子,要不然,耳朵都冻掉了。

师:饺子好吃不好吃?饺子里面有什么?

幼:饺子很好吃。饺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有鸡蛋,有韭菜,有肉肉

师:你们喜爱吃饺子吗?你们会不会做饺子?

4、请小动物吃饺子,练习句型:我把饺子给x吃

师:"喵喵喵',小猫来了,它说它闻到小伴侣做的饺子真香!它也想吃饺子,谁想让小猫吃饺子?

师:小猫说:感谢你,你的饺子真好吃。小狗小狗,你怎么了?你也想吃饺子吗?那么谁想让小狗吃饺子?(引导幼儿练习表达:我把饺子给x吃)

5、学习仿编:"我把x给x吃'的句式,通过"我爱我家'嬉戏,学习仿编句式。幼儿通过老师引导学习仿编句子,我们也请爸爸妈妈吃水果吧?

如:我把苹果给爸爸吃。我把香蕉给妈妈吃

6、老师总结,活动结束。

六、活动延长

鼓舞幼儿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饺子,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欢乐。

冬至幼儿园教案12

活动目标

1、熬炼小伴侣的动手力量,培育自力更生的意识。

2、和父母一起包饺子增进父母亲情。

3、感受集体劳动的欢乐。

活动预备

1、请家长预备:擀面杖、锅拍、围裙(班主任合理支配),以校讯通、黑板报形式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家长需要预备的物品(提前两天通知家长)

2、幼儿园厨房预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12月22日上午9:40之前预备好饺子馅、包饺子面。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3、班级预备:洗手、带好围裙。

活动过程

一、包饺子阶段:约30分钟

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头包饺子。

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2、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会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3、班主任和配班老师: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指导家长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班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二、煮饺子阶段:约2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饺子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三、吃饺子阶段:约3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伴侣的餐盘中,请小伴侣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活动结束

1、家长品尝完毕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挨次离开幼儿园。

2、班级整理、餐后漫步     、午休-活动结束。

3、活动总结、找补不足。

冬至幼儿园教案13

活动目标:

1、对朗诵诗歌感爱好,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预备:

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过程:

1、老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观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

3、鼓舞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依据幼儿状况实施赐予鼓舞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长:

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冬至幼儿园教案14

冬至(天冷,这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头一每天变长,夜间开头一每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小伴侣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培育小伴侣集体生活的乐趣,我们特进行了本次集体活动。

一、目的:

1、熬炼小伴侣的动手力量,培育自力更生的意识。

2、感受集体劳动的欢乐。

二、时间:

冬至日,12月22日。上午:9:00-11:30。

三、过程:

1、预备阶段:(30分钟)

①、肉(已绞好的)、芹菜、葱姜、调味佐料、面团、刀、案板、小擀丈两个,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盛馅盆、淘菜盆、锅排等。

②、各班小伴侣在老师的指挥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伴侣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伴侣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头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③、生活老师把芹菜(每班一颗葱姜)安排给各班,小伴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摘去菜叶,老师把分摘后的芹菜整理后,在小伴侣的监督下淘洗洁净。(此过程老师应组织得好玩。如:有关芹菜颜色、生长、葱姜的气味、菜叶的收集和处理,小伴侣选出监督员监督干活的质量等。)

④生活老师把收集上来淘洗洁净的芹菜、葱姜(在活动室)进行切碎。班级老师请小伴侣逐个观看切菜的过程。

2、拌馅阶段:(10分钟)

生活老师把切碎的菜和肉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味精、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伴侣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加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加食欲)(地点:活动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