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虞美人》_第1页
高中语文《虞美人》_第2页
高中语文《虞美人》_第3页
高中语文《虞美人》_第4页
高中语文《虞美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虞美人》课件第1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虞美人李煜第2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课文导入:看到《虞美人》这三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第3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美人第4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人名——虞姬虞美人是后世对虞姬的称呼,秦末人,项羽的宠姬,姓虞。貌美,善剑舞。虞姬与项羽形影不离。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兵孤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在饮酒中,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闻歌而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第5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虞美人第6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植物名——虞美人别名:丽春花、小种罂粟花、苞米罂粟、蝴蝶满园春,花姿美好,色彩鲜艳,是比利时国花。全株可入药。全株亦有毒,内含有毒生物碱,种子尤甚。误食后会引起抑制中枢神经中毒,严重可致生命危险。【花语】白色虞美人:象征着安慰、慰问红色虞美人:代表着极大的奢侈、顺从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第7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8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词牌名——虞美人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第9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李煜相关档案

姓名:李煜

别名:重光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籍贯:徐州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信仰:佛教第10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李煜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第11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别为一格。又通晓音律,精别雅郑,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又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第12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一位失败的政治家一位绝代的才子第13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写作背景: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熟悉的一篇。相传后主于生日(七月七日)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虞美人》,可说是后主的绝命词了。第14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尼采说:“在所有文学作品中,我尤其喜欢那些用血写出来的文字。”

第15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第16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了结,终止第17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第18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愁“愁”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第19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愁抚今: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朱颜改追昔:往事多少故国月明雕栏玉砌一江春水(设问)(比喻、夸张)(对比)第20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第21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第22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

第23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4、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

设问、比喻。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第24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5、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

“东流”有可能是双关,水流向东或南唐故都金陵(南京)在东南方向。

点评:亡国之痛,作为帝王不能保住国家的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对自由尊严和安逸生活的留恋,前途无望的心灰意冷……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第25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6、列举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其它名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清玉案》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第26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第27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晏殊《蝶恋花》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第28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拓展阅读鉴赏: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