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_第1页
阿加莎克里斯蒂_第2页
阿加莎克里斯蒂_第3页
阿加莎克里斯蒂_第4页
阿加莎克里斯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女侦探小说家01人物经历创作特点人物评价主要作品人物影响世界纪录目录0305020406基本信息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Christie,1890年9月15日—1976年1月12日),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等。1890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尔奎,原名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AgathaMaryClarissaMiller)。阿加莎·克里斯蒂16岁时到巴黎学习声乐,但文学的爱好使她最终放弃了走歌唱家的道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参加了英国和红十字志愿队,从事救护工作。1920年发表《斯泰尔斯庄园奇案》,该书第一次出现了侦探波洛这个人物形象。1930年,阿加莎在《牧师家的谋杀案》中起用新的侦探形象,来自英国乡村的女侦探玛普尔小姐。1947年,应BBC之邀为玛丽王太后的八十寿辰创作了广播剧《三只瞎老鼠》。1956年,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和埃克塞特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71年,她又获得女爵士封号。她因创作侦探小说的成就,被吸收为英国皇家文学会的会员,后被英国女王授予”侦探女王”的桂冠。1973年,她写完了老年汤米和塔蓬丝的故事《命运之门》后便搁笔了。1975年,波洛系列最后一部小说《帷幕》出版。1976年1月12日,她在英国沃林福特去世,享年85岁。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翻译成超过103种语言,总销突破20亿本。人物经历人物经历童年启蒙童年时期的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年9月15日,阿加莎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原姓米勒,全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父亲是英籍美国人弗雷德里克·阿尔瓦·米勒,母亲是英国人克拉丽莎·克拉拉·伯契默·米勒。她是家中的第3个孩子,有1个姐姐玛格丽特·弗蕾莉·米勒和1个哥哥路易斯·蒙坦特·米勒。阿加莎·克里斯蒂获得的文化素养完全来源于母亲的教育。她的母亲是一位个性独特、思维活跃的女性。她把长女玛格丽特·弗蕾莉·米勒(昵称麦琪)和儿子路易斯·蒙坦特·米勒(昵称蒙蒂)分别送到了英国顶级的寄宿学校——劳伦斯女子学校(现为RoedeanSchool)和哈罗公学,然后又灵感突发地认为应该保护孩子的视力和大脑,把阿加莎·克里斯蒂留在了身边,不让她在8岁前接受教育。可阿加莎·克里斯蒂还是凭着自己的聪颖,以及文化不高的姆妈有限的帮助,在5岁学会了阅读。从此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始翻阅各种儿童读物,接受她的文学启蒙。由于父亲不善理财,家庭条件开始每况愈下。为了暂避英国的高额消费,父母决定租出宅院,举家到消费较低的国外度假。1896年,6岁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随家人在法国西部居住了半年。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学习法语和了解社交活......主要作品推理小说(共80部)1、以赫尔克里·波洛为主角共38部长篇33部小说集6部2.以简·马普尔小姐为主角14部长篇12部小说集2部注:另外1960年的《雪地上的女尸》收录了6个探案故事,其中有1篇是马普尔的,另外5篇是波洛的。3.以汤米和塔彭丝夫妇为主角5部主角简介:全名:托马斯·贝雷斯福德、普......创作特点布局特点语言特色心理描写创作特点布局特点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图册二)(15张)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在布局与情节上很有特点。作品一开卷就疑云密布,奇事迭出,让读者产生了迷惑与好奇心。读克里斯蒂的作品,高潮迭起,令读者欲罢不能,紧紧盯着她时,也猜不出克里斯蒂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当读者稍一疏忽,她就会让你大吃一惊。作者熟悉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在两次世界大战时她还在医院中工作过,对药剂(尤其是毒药)很有研究,这也为克里斯蒂设计凶手作案提供了条件。在有名侦探作为主角的作品当中,往往结局是由名侦探召集所有活着的人来揭示真相,这一模式被广为采用。但是作者众多的作品当中也有不少题材重复的,特别是谋求遗产这一杀人动机几乎在她所有的作品当中屡试不爽。心理描写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每部侦探小说都是心理学在文学上的巧妙运用。她笔下的波洛的头脑里有无数“灰色细胞”,“灰色细胞”就是这位矮个子侦探对每个人的心理到动作科学推理的因子。波洛擅长从对方的服饰、举止、爱好、经历和人生观诸方面作综合分析,然后进行逻辑推理。波洛几乎没有与任何凶犯搏斗过,他总是慢吞吞很悠闲,像一只经验丰富的老猫观察一群嘻闹的老鼠,从中找到作案是哪一只“老鼠”,把它绳之以法。克里斯蒂笔下另一位女侦探马普尔小姐,表面上是一位爱扯闹的老姑娘,外号叫“老猫”,其实,马普尔小姐利用闲扯来进行推理,她总是把无关紧要的闲话与有意的谋杀联系在一起,透过罪犯的某些细节与不寻常的举止来窥视其内心的秘密。她和波洛一样,都是心理学家。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波洛对12个旅客的心理活动作了推测,并了解了每个人历史,从中得出了杀死雷切特的正是12个人共同作的案,原来他们是要为无辜的孩子复仇。在《迷雾》一书,雪柏医生表演得极其出色,但波洛并没有被假象所迷惑,他精于推理,终于将雪柏医生绳之以法。在《偷宝石的猫》中,波洛对梅多班克学校作详细调查,运用严密的推理揭露了真凶安·沙普兰的真面目。马普尔小姐则在《牧师住宅凶杀案》和《书房的死尸》两案中,有惊人的表现,以她的智慧与心理学知识,让迷雾中的真凶从幕后走到了幕前。充分显示心理推理在侦探小说中的勉力。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尽管写了凶杀与男女之情,但她创作的态度是严肃的,没有渲染暴行,更没有色情描写,文笔相当洁净。语言特色阿加莎·克里斯蒂尽管没有进过正规的学校,但她的文字精巧优美,语言流畅自然,明显地受到狄更斯小说的影响。她的小说在结构上超过了柯南道尔。柯南道尔擅长写短篇,而克里斯蒂则驾驭众多人物与复杂情节,致力构思长篇侦探小说。她小说中的伏笔与线索也比柯南道尔的多。克里斯蒂擅长用多侧面的表现手法来反映社会现实,并在每一桩凶杀案的背后插入时代背景与风俗人情的描写。如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用优美的文笔描绘水上风情和名胜古迹;而在《偷宝石的猫》一书中,则对中东的地理环境与当地风俗描写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在描写凶杀案发生后,每个与案件有牵连的人的心理活动,可谓惟妙惟肖。克里斯蒂的语言风格也颇具现代主义意蕴。她的语言含义丰富,有着广阔的阐释空间。读者在达到结局之前,根本无法确定她语言符号的真正所指。这种描绘的模糊性正与侦探小说这一文体的叙事口标相一致,促使读者怀疑每个人物的动机,增强了悬念。人物影响人物影响法国总统戴高乐自称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迷”,英国皇太后玛丽也把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作为一种最好的享受。在玛丽王后80岁生日时,英国BBC电台为女王祝寿,玛丽女王指定要播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老年时期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被译成一百零三种文字。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1年的报告,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当时世界上作品最畅销的作家。她的著作在一百零二个国家出售。美国杂志《纽约人》指出,克里斯蒂的作品其销售量在书籍发行史上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圣经》。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等优秀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上映,颇受欢迎。她的由小说改编的《捕鼠器》一剧连续上演多年,经久不衰。克里斯蒂这个名字,在英美等国连续数年被列为畅销书作者榜首。1971年,因她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英国女皇授予她大英帝国阿加莎夫人的称号。她的作品有不少被译介到中国。阿加莎·克里斯蒂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欧美甚至日本很多侦探作品也是使用了这一模式。人物评价人物评价克里斯蒂的作品具有永久的价值。(侦探小说家程小青《论侦探小说》评)克里斯蒂在社会背景、人物描写和对话上表现出的敏锐观察力无人能及。(历史学家C·V·韦洽伍德评)克里斯蒂是将“杀人”这一情节游戏化的第一人,因为此前,柯南道尔以谋杀为主题的小说多充满了血腥和恐怖,而克里斯蒂的小说中杀人既不压抑也不血腥,真正做到游戏化和娱乐化。克里斯蒂的悬疑小说无人可比,事实上读克里斯蒂的作品,读者能找到一种和作家对弈的快感,可惜的是在每个回合里,读者都会落下风,最好的结果也是打个平手。(作家马原评)世界纪录世界纪录最畅销的小说家:世界最畅销小说家是已故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爵士,她的78部犯罪小说以44种语言出版,估计售出约20亿册。(吉尼斯世界纪录)参考资料1阿加莎·克里斯蒂.时光网[引用日期2018-10-19]2这部只有三集的悬疑剧,却胜过很多烧脑大片.光明网.2016-01/05[引用日期2016-11-07]3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中国网.2010-07/11[引用日期2012-08-06]4王晓英杨靖主编,她世界:西方女性文学百部名著赏析[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89-190页5AgathaChristie.goodreads[引用日期2016-10-02]6侦探小说女王逝世33周年.网易新闻.09/0112[引用日期2016-11-08]7《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光明网.2013-06/25[引用日期2016-11-09]8阿加莎·克里斯蒂长篇推理小说目录.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引用日期2014-06-24]9阿加莎·克里斯蒂长篇推理小说目录.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引用日期2014-06-24]10阿加莎·克里斯蒂长篇推理小说目录.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引用日期2014-06-24]11都文娟.克里斯蒂古典侦探小说的现代性特征[J].东岳论丛.2010年09期12阿嘉莎.克里斯蒂.世界名人网[引用日期2014-06-20]13阿加莎·克里斯蒂失踪之谜.杭州日报.2011-05/23[引用日期2016-11-10]14黄巍著,推理之外: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