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_第1页
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_第2页
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_第3页
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_第4页
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裕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藻类养殖的产业现状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海带海带(Laminariajaponica),是多年生大型食用藻类,属于褐藻。孢子体大型,褐色,扁平带状。分叶片、柄部和固着器,固着器呈假根状。叶片为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所组成,叶片下部有孢子囊。具有黏液腔,可分泌滑性物质。固着器树状分支,用以附着海底岩石,生长于水温较低的海中。海带成本低廉,营养丰富,是我国主要生产的藻类产品之一。海带生于海边低潮线下2m深度的岩石上,人工养殖生长在绳索或竹材上。(一)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1)海带养殖面积2018年,全国藻类养殖面积14万公顷,其中海带养殖面积达4.51万公顷,占比31.29%,主要分布于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5省。2008年~2018年,全国海带养殖面积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图1),2018年海带养殖面积相比于10年前增加了约34.63%,由此可见海带在藻类产品中的重要地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一)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2)海带养殖区域我国海带养殖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渤海湾地区。海带主产区分别是福建、山东和辽宁;2018年,养殖海带共计45100公顷,其中福建养殖面积达20397公顷,占比45.23%,是我国海带养殖面积最大的省份;山东养殖面积共计17156公顷,占比38.04%;辽宁省养殖面积共计6073公顷,占比13.4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一)海带养殖和捕捞情况(3)海带养殖产量2018年,我国藻类总产量为471万吨,其中海带152万吨,占藻类总产量的32.30%。我国海带的总产量逐年增长,虽然增速缓慢,基本保持每年增长2%;全国海带育苗量从1999-2018年总体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福建近5年的海带产量处于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6.4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1)经济效益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褐藻,富含多种矿物质,在工业和食品加工中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根据海带加工方式的不同,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海带初级加工主要以淡干和盐渍初级产品为主,约占海带制品的80%,而海带的精深加工主要是将海带加工成食品以及进行工业加工,少部分是作为农业和医疗行业的加工。福建、山东和辽宁是我国海带养殖大省,海带养殖面积占全国养殖面积90%以上,每年为我国创造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藻类养殖国家。海带养殖和加工带动了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渔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海带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伴随着海带加工行业的发展与完善,为沿海地区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海带加工产品不仅仅销往内地,海带精深加工产品,如将海带精加工提取的海带汁、海带鱼肉卷等软包装以及罐头系列产品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随着沿海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带动当地渔民增收,逐渐走向富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二)海带产业效益(2)社会效益海带养殖有助于结合产区的生产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海带养殖产业不断发展扩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海带育苗、养殖的成功实践推动着相关海带产业的发展,包括食品加工企业、化工企业等,带动当地就业,同时也将盐渍、熟干、海带豆腐等海带加工产品远销海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沿海相关海带产业的发展助力一方百姓脱贫致富,实现安居乐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动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报告(二)海带产业效益(3)生态效益海带养殖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无机氮、无机磷,转化水体中溶解的CO2,有助于和养殖生物协同作用净化水体,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研究表明,海带与养殖动物具有生态互补性,海带养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无机氮,降低水体中无机氮含量,同时吸收养殖动物释放到水体中的多余营养盐,转化为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产品,从而达到修复水体,促进水体氮磷循环的目的。海带对氮元素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理想状态下,每养殖1000吨海带,预计可以吸收水体中2130kg氮和300kg磷。海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生物过滤器,为缓解海水富营养带来希望。海带的年固碳能力为0.234kg/㎡,如果通过标准化转化,海带可以较好地固定水体中的碳,可以有效进行生态调控,有助于防止水体中过多CO2释放到空气中。因此,养殖海带还有助于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