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影像学表现_第1页
颅脑损伤影像学表现_第2页
颅脑损伤影像学表现_第3页
颅脑损伤影像学表现_第4页
颅脑损伤影像学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脑损伤影像学表现第一页,共52页。一、颅骨骨折

颅盖骨折颅底骨折线形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颅缝分离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第二页,共52页。影像学表现:X线:

1、颅骨上线状低密度影2、切线位骨折片凹陷3、碎裂成多块

第三页,共52页。骨折线第四页,共52页。影像学表现:CT:

1、骨质连续性中断、移位2、颅缝分离3、颅底骨折4、合并颅内脑挫裂伤、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第五页,共52页。额骨多发骨折并额窦积血第六页,共52页。中颅窝底及右颞骨骨折右侧颅骨多发骨折第七页,共52页。左顶骨凹陷性骨折右冠状缝分离病右顶骨骨折第八页,共52页。二、脑挫裂伤

脑挫伤(contusionofbrain)是脑外伤所致的皮层和深层的散发小出血、脑水肿和脑肿胀。

脑裂伤(lacerationofbrain)是外伤所致的脑与软脑膜的血管断裂。由于两者多同时发生,且影像学上不易区别,故统称为脑挫裂伤。

第九页,共52页。临床与病理:

临床: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病理:早期出血(小)、脑水肿、坏死,中晚期坏死液化、胶质增生

可分早、中、晚三期

第十页,共52页。影像学表现:CT:

1、损伤区低密度2、损伤区散在点片状出血3、蛛网膜下腔出血4、占位及萎缩表现5、合并其它征象第十一页,共52页。右额叶、颞叶脑挫裂伤第十二页,共52页。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右额叶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十三页,共52页。左侧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血肿、额骨左侧粉碎性骨折第十四页,共52页。MRI:早期:以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改变,有占位征象

后期:长T1、长T2信号,脑萎缩,胶质增生急性期首选CT,亚急性期以后以MRI为优第十五页,共52页。双侧额叶、右侧颞叶脑挫裂伤CT和MRI对比第十六页,共52页。右侧额叶、颞叶脑挫裂伤(早期)第十七页,共52页。右侧额叶脑挫裂伤(中期)第十八页,共52页。三、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

旋转力作用所致的脑白质、灰白质交界处和中线结构等部位的神经轴突弥漫性断裂(轴突剪切伤)。临床:常有持续性昏迷,存活者常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第十九页,共52页。影像学表现:CT:

弥漫性脑水肿:①密度减低,小于20HU②脑沟、池及脑室变窄、消失

弥漫性白质损伤(DAI):除上述外,于脑白质和/或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等处见散在小出血性病灶第二十页,共52页。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Normal第二十一页,共52页。车祸伤后昏迷2小时诊断: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第二十二页,共52页。MRI:

弥漫性脑水肿:长T1、长T2信号

弥漫性白质损伤:灶状长T1、长T2信号,可无出血灶对无出血的弥漫性脑损伤MRI优于CT,尤其是DWI更敏感

第二十三页,共52页。车祸伤后昏迷8小时;胼胝体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第二十四页,共52页。男性,2岁。高处坠落伤后持续性昏迷36小时。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诊断:非出血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第二十五页,共52页。四、颅内血肿

外伤所致血液在颅腔内积聚(幕上≥20ml,幕下≥10ml)

第二十六页,共52页。(一)硬膜外血肿(epiduralhematoma)临床与病理:

发生于直接损伤处,动脉出血多见,多合并骨折,由于硬膜与颅骨粘连紧密,故血肿范围较局限,多呈梭形。原发昏迷时间短,再度昏迷前可有中间清醒期。

第二十七页,共52页。影像学表现CT:1、内板下局限梭形均匀密度影,一般不超过颅缝;2、占位征象;3、骨折及其它

MRI:形态同CT,信号复杂,与期龄和场强有关。

第二十八页,共52页。右侧颞部硬膜外血肿第二十九页,共52页。右侧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右顶骨骨折第三十页,共52页。合并积气右侧额部硬膜外血肿左侧枕部硬膜外血肿第三十一页,共52页。伤后40天硬膜外血肿吸收期(硬脑膜与血肿间形成薄层肉芽组织,偶可见钙化)第三十二页,共52页。若伤及骨缝处,由于硬脑膜在该处连接紧密,此时可在骨缝两侧同时出现硬膜外血肿影第三十三页,共52页。MRI显示亚急性期硬膜外血肿第三十四页,共52页。MRI显示颅顶硬膜外血肿优于CTCTMRI第三十五页,共52页。(二)硬膜下血肿(subduralhematoma)出血位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最常见第三十六页,共52页。临床与病理:多无骨折,出血多为静脉,特别是桥静脉;由于蛛网膜无张力,故血肿范围广,多呈新月形或半月形,常合并脑挫裂伤临床上多持续性昏迷,很少有中间清醒期,慢性或亚急性期症状出现较晚,部分老年人由于可无明确外伤史而易误诊、漏诊。

第三十七页,共52页。影像学表现:CT平扫:

急性期:均匀高密度影,新月形影,占位征象。

亚急性、慢性期:等低或混杂密度影,占位征象。CT增强:一般不用,但等密度双侧病变可用,可见血肿包膜强化。第三十八页,共52页。急性硬膜下血肿

第三十九页,共52页。急性硬膜下血肿

第四十页,共52页。小脑天幕及纵裂硬膜下血肿第四十一页,共52页。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第四十二页,共52页。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第四十三页,共52页。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第四十四页,共52页。大脑镰旁慢性硬膜下血肿第四十五页,共52页。MRI:

形态同CT,信号改变类似硬膜外血肿,血肿信号随期龄而异常对于等密度,特别是双侧性,无明确外伤者,MRI为首选。第四十六页,共52页。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第四十七页,共52页。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