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_第1页
国家税收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_第2页
国家税收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_第3页
国家税收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_第4页
国家税收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个人所得税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第一页,共四十八页。最早创立个人所得税是在1789年,英、法战争期间,战后即废止。英国于1842年对所得税进行了立法,到1909年开征了超额税,成为现代个人所得税制的开端。美国现行所得税制源于1913年10月颁布的所得税法。我国1980年9月10日颁布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现行个人所得税法。

㈠个人所得税的建立与发展第二页,共四十八页。所得源泉说。认为征税所得的来源应具有规则性、反复性、周期性,应以工资、薪金、利息、利润等具有反复出现的特点的所得项目为征税对象。净资产增加说。应税所得是某人的经济力量在两个时点之间的净增大的货币价值。净值加消费说(“S-H-S”所得概念)。所得是个人财富的增大总量,凡能增加一个人享受满足的东西都应列入征税范围,包括经常收入和临时收入、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已实现的和未实现的收入。

㈡所得税立法思想第三页,共四十八页。源泉所得概念便于征收,但对其他收入不征税不符合公平原则,且税基狭窄。净资产增加说把所有收益均视为所得,但应税所的随消费增加而减少不合理,执行也困难。S-H-S定义的应税所得包括一切来源的收入,且与消费无关,符合公平原则和中性原则,也比较容易执行。

㈡所得税立法思想第四页,共四十八页。(三)应税所得的特殊内容

-非法所得:各国规定不同-实物所得:如资产分红、附加福利、花边利益等-推算所得:是纳税人本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并由本人消费这些产品或服务而隐含的收入,通常无法征税-资本利得:未实现的资本利得通常不征税,已实现的资本利得需征税,征税轻重取决于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第五页,共四十八页。目前世界上个人所得税的模式有三种:分类所得税是对同一纳税人不同类别的所得,按不同的税率分别征税综合所得税是将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各种所得综合起来,减去各项法定减免和扣除项目的数额,就其余额按累进税率征收混合所得税是先对纳税人各项所得分类,从来源征税,然后再综合纳税人全年各种所得额,如达到一定标准,再按累进税率计税。

(四)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第六页,共四十八页。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优点:1、按不同性质所得采用不同税率,有利于实现政策目标;

2、便于源泉课征,减少汇算清缴过程,减少征收费用。缺点:1、可能导致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少纳税;2、差别税率可能导致等额应税所得的税负不同;3、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同是勤劳所得,税率不同不符合国际惯例。4、一次性所得按比例扣除,而工资、经营所得固定扣除额,收入越大,税负相差就越大;

5、无法从制度上顾及纳税人家庭负担情况制定扣除项目。第七页,共四十八页。(五)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制度-个人制:以个人为纳税申报单位。优点:1、对结婚保持中性;2、计算简单缺点:1、易出现家庭成员间通过分割所得逃避税收;2、未考虑赡养人口,不公平;3、从家庭角度看,可能出现高收入家庭缴纳税收低于低收入家庭的不合理现象-家庭制:夫妻联合申报或户主申报。优点:充分考虑家庭成员的收入状况,比较公平合理并可防止上述避税;缺点:1、对婚姻产生干扰;2、影响妇女工作意愿;3、破坏夫妻间的收入隐私权。但这些弊端在边际税率较低、累进级次较少时会有所缓解。第八页,共四十八页。(六)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申报法:-课源法:-测定法:根据纳税人所表现的外部标志(财产净值、消费支出、银行帐户),推定其所得,再按率征收,是对上述征收方法的补充。第九页,共四十八页。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要素

㈠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按照国际惯例,我国在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界定上采用了住所和居留时间两个标准,将纳税人区分为:1.居民纳税人2.非居民纳税人第十页,共四十八页。居民纳税人: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就是我国居民纳税人。有住所,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无住所,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天,临时离境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不扣减日数。居民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纳税。

㈠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居民纳税人第十一页,共四十八页。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只要在我国境内取得了所得,就是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只须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㈠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2.非居民纳税人第十二页,共四十八页。关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特别规定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㈠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第十三页,共四十八页。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计税依据并不直接是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而是个人的应税所得额,即纳税人的收入总额扣除各项费用或成本之后的净所得。我国个人所得税列举的应税所得有11项,因为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计税依据要分类计算。

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第十四页,共四十八页。

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税所得额。第十五页,共四十八页。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关于计税依据的其他注意事项:对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其应税所得项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若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其捐赠中未超过所申报的应税所得额30%的部分允许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第十六页,共四十八页。

(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应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所得-800元对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人员及在境外任职的中国公民:应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所得-4000元对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征收个人所得税时,比照外籍人员执行。此项所得按月计税。第十七页,共四十八页。适用税率:5%到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含税税率表与不含税税率表)(1)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全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雇主为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如果雇主为雇员负担全部税款,雇员取得所得为税后所得,则第十八页,共四十八页。a.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此处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收入额减去费用扣除标准后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b.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全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此处的税率按含税税率表确定。第十九页,共四十八页。如果雇主为雇员负担部分税款,则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如果雇主为雇员定率负担部分税款,则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第二十页,共四十八页。例1:某公司2000年10月支付给陈某不含税工资4500元人民币,计算该公司应为陈某代付的个人所得税。解:应纳税所得额=(4500-800-125)÷(1-15%)=4205.88(元)公司应代付个人所得税=4205.88×15%-125=505.88(元)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八页。例2:某外商投资企业一雇员月工资收入12000元,雇主负担其工资所得30%部分的税款,计算该纳税人当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解:应纳税所得额=(12000-4000-375×30%)÷(1-20%×30%)=8390.96(元)应纳个人所得税=8390.96×20%-375=1303.19(元)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八页。(3)个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年终加薪或劳动分红(包括双薪),应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再从中减除费用并作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税率计算纳税。但如果纳税人当月的工资、薪金不足800元的,可补减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4)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分付工资、薪金的,又支付者一方减除费用,即雇佣单位减除费用,派遣单位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全额计算扣税。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八页。(5)境内、境外分别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如果能够提供其在境内和境外同时任职或受雇及其工薪标准的有效证明,可判定其所得是分别来自境内和境外的,应分别减除费用后计税;如纳税人不能提供上述文件,则认定为来源于一国所得合并纳税。(6)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实行按年计税、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八页。(7)不满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在我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凡在我国境内不满一个月并仅就不满一个月期间的工薪所得申报纳税的,均按全月工薪所得为依据计算实际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月工薪应纳税所得税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实际在中国境内的天数÷当月天数如果属于上述情况的个人取得的是日工资,应以日工薪乘以当月天数换成月工薪后计算。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八页。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的所得,包括:个人从事生产经营,以及有偿服务的所得;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所得。应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成本、费用,是指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项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各项相关的营业外支出。此项所得按年计税。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八页。列支项目规定(区别于企业所得税):(1)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工艺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纳税人直接给受益人的捐赠不得扣除。(2)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与家庭生活混用的费用,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分摊比例,属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准予扣除。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不可列支。(3)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支出不可列支。(4)固定资产的判别标准为: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5)存货计价原则上采用加权平均法。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八页。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到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方法。本月(季)应预缴税额=本月(季)累计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上月(季)累计已预缴税额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八页。3.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应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800元×12其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另外领取的工资、薪金所得的总和。此项所得按年计税。㈡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八页。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到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在一个年度内分次取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在每次取得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后预缴税款,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如果纳税人的承包、承租期,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足12个月的,应以其实际承包、承租经营的期限为一个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应纳税所得额=该年度承包、承租经营收入额-(800×该年度实际承包、承租经营月份数)第三十页,共四十八页。4.劳务报酬所得(支付给中介人和相关人员的报酬,除另有规定外,一律不得扣除;对中介人和相关人员的报酬,还应分别计征个人所得税),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该项所得按次计税。对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并以县(含县级市、区)为一地,其管辖内的一个月内同一项目的劳动服务为一次,当月跨县地域的,应分别计算。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八页。劳务报酬适用20%的税率,并有加成规定;各劳务报酬等价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八页。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对从事技术转让中所支付的中介费,若能提供有效合法凭证,允许从中扣除),7.财产租赁所得(还可扣除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以800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继续扣除,直至扣完)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这几项所得按次计税。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八页。“每次收入”是指:对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为一次;(见课本)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一项特许权的一次许可使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对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这几项应税所得一律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是:对稿酬所得,按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征30%的税款,实际执行税率为14%。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八页。8.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应税所得=转让财产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财产转让过程中缴纳的各种税费及手续费属于合理费用。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此项所得按次计税。适用税率20%。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八页。9.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10.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这几项所得按次计税。属于间接性投资所得或消极所得,直接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税所得额,而不扣除任何费用。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八页。不同项所得,应分项计算;同一人异地同项所得,应合并计算。二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应对每人分别计算应纳税额。所得为外国货币的,应按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对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未超过所申报的应税所得30%的部分允许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㈢应纳税额计算的补充规定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八页。例1:某著名歌星一次应邀到外地演出,获得演出收入10万元,试计算她应纳税款多少。解:应税所得额=100000×(1-20%)=80000(元)应纳税额=80000×20%+(50000-20000)×20%×50%+(80000-50000)×20%=25000(元)利用简化累进税算法,也可计算如下:

应纳税额=80000×40%-7000=25000(元)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八页。例2:某著名歌星一次应邀到外地演出,获得演出收入8万元,将其中3万元通过当地教育机构捐赠给某希望小学,试计算她应纳税款多少。解:未扣除捐赠的应纳税所得额=80000×(1-20%)=64000(元)捐赠的扣除标准=64000×30%=19200(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64000-19200)×30%-2000=11440(元)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八页。

例3:张教授是A大学的教师,同时也是B公司的高级职员,在两处获取工资。某月,张教授在A大学获得工资3000元,在B公司获得工资2800元;为某企业进行机械设计获报酬8000元;从事技术咨询获得10000元。试计算他当月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解:张教授的两处工资收入属于同项所得,应合并计税。而两项劳务报酬则应当分别减除费用,分别计税。工资额合计=3000+2800=5800(元)工资所得应纳税额=(5800-800)×15%-125=625(元)设计报酬应纳税额=8000×(1-20%)×20%=1280(元)咨询收入应纳税额=10000×(1-20%)×20%=1600元当月应纳所得税额=(625+1280+1600)元=3505元第四十页,共四十八页。

例4:设甲、乙、丙三人合作完成了一个设计项目,共获得设计费50000元,根据各人在项目中的贡献,甲分得40000元,乙分得7000元,丙分得3000元,试计算这三人各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解:甲、乙、丙三人的收入为共同取得的劳务报酬,应该分别按各自取得的收入计税。甲应纳税额=40000×(1-20%)×30%-2000=7600(元)乙应纳税额=7000×(1-20%)×20%=1120(元)丙应纳税额=(3000-800)×20%=440(元)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八页。居民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应单独计算税,并准予抵免已在境外缴纳的税额,抵免限额应分国分项计算:抵免限额=加和{来自某国或地区的某一应税项目的所得-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可抵免数额为抵免限额与实际已在境外缴纳的税额中的较小数。当国外税负较重,境外已纳税额大于抵免限额时,超过部分当年不得抵免,但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相同国家或地区的抵免限额的余额内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四)避免国际双重征税的措施第四十二页,共四十八页。例:设我国某公司聘用一外籍工程师,月薪为20000元,已在该公司工作一年以上。他将原居住国的住所出租,月租金折合人民币15000元,在该国要交纳个人所得税2000元,试计算他在我国每月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解:境内所得应纳税额=(20000-4000)×20%-375=2825(元)抵免限额=15000×(1-20%)×20%=2400(元)境外所得应纳税额=2400-2000=400(元)每月应纳所得税额=2825+400=3225(元)

第四十三页,共四十八页。(一)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规定(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1、纳税期限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库。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税款,按年计算,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所得的,应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三、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与征收第四十四页,共四十八页。2、纳税方法(1)源泉扣缴扣缴义务人:税法规定,如果所得税以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为纳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