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_第1页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_第2页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_第3页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_第4页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页

主要内容第一个别变态心理学关于变态心理学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第二个别健康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关于健康心理学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压力与健康第三个别常见异常心理症状第四个别常见精神障碍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页

第一个别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页

第一节关于变态心理学

(abnormalpsychology)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页社会人群中,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形成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群体。精神障碍占13.47%。精神障碍,不完全异常。人格缺点伴思维障碍,感知觉正常。经治疗心理异常改进或完全矫正。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相互转化永远并存。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5页心理学一个分支学科,无确切定义

不研究正常和异常心理差距,把异常心理当疾病研究病理心理学。一些用“疾病”恰当,另一些不恰当。相当多心理异常,没器质性损害证据,称脑功效性障碍。“abnormalpsychology”命名,称变态心理学或异常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6页第一单元变态心理学研究对象以心理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类形式变态心理心理学分支。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表现形式.痛苦.认知功效和社会功效破坏程度。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侧重基础性质与特点,个体心理差异.生存环境对异常心剪发生.发展影响。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分支,侧重诊疗.治疗.转归和预后及精神病预防与康复。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7页第二单元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早期关注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底提出了体液学说。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体液性质亲密相关。“疯狂”是有害体液流入大脑造成。推论包含“心理是脑功效”雏形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8页“体液学说”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组成,百分比不一样,不一样气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粘液质性情跪弱、动作迟纯抑郁质不平衡造成病。外因影响结果。医生注意与健康疾病亲密关系自然环境。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9页公元5到17世纪,欧洲中世纪期间宗教黑暗统治残忍扼杀古代自然哲学天才思想,希波克里底心理异常看法彻底被镇压极端神秘主义占据绝对优势心理异常完全被看作魔鬼俯身鞭打火烧禁闭、捆绑作为驱鬼伎俩加在患者身上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0页文艺复兴时期随自然科学发展,再次心理异常和大脑功效联络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学发展,对神经系统及功效-新认识。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发觉大脑额下回萎缩,语言运动功效完全丧失帕斯得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医学科学进步,更倾向用唯物思想对待心理异常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1页心理咨询起源,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加紧,需各专业技术劳动者。心理学家帕森斯公民服务部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1908年成立波士顿就业指导局。1913年成立国家就业指导协会。这项开创性工作被认为是心理咨询开端。心理咨询不是发端“职业指导”而源于韦特默1896年《临床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内智力测验研究,兴起心理测查运动,促进个体差异研究,对人能力和兴趣提供客观评定依据。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2页美国比尔斯依据自己经历写了《一颗找回自我心》发起心理卫生运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和精神病学家迈耶对书高度评价,认为包括心理卫生问题。引发社会各界普遍重视,都愿意帮比尔斯推广心理卫生运动。促使大家关注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1908年成立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洲心理卫生协会。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3页“咨询”

罗杰斯首先提出。1942年,出版《咨询与心理治疗》,第一次把咨询和心理治疗结合一起。在心理咨询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

4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经济改变促进咨询工作发展。二战后,大量复员、退伍、残废军人入学、就业和社会适应问题都需要心理服务。l949年管理部门和许多大学合作,成立了小区和学院咨询中心。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4页

50年代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咨询内容和目标有了新发展。较多强调发展人潜力。70年代后尽管指导、帮助与教育内容仍存在,但已越来越重视发挥人潜力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把心理咨询看成是心理卫生工作一个别,就是当代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5页二、对心理异常现象当代说明三个里程碑: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6页(一)精神分析学派幼年情绪发展遭受挫折,形成情结是一生各个发展阶段出现心理障碍根本原因“潜意识”和“意识”或“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在“自我”中表现,或在自我中被体验到就是心理障碍症状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7页1.精神分析理论从两个基础命题出发:

(1)第一个: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意识仅是整个心灵分离个别。心灵包含情感、思想、欲望,而思想和欲望都可是潜意识。

(2)第二个:性冲动,广义和狭义,都是“神经症”和精神病主要起因。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8页2.依据命题,推演以下判断:

(1)人类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动力,冠名“力比多”(Libido)

(2)幼儿性欲学说

“力比多”在幼年期驱感人性心剪发展,出生起到发展结束,五个发展阶段: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生殖器欲阶段、潜伏阶段和生殖阶段。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19页口唇阶段:第一年性欲区是口腔。早期(0到8个月)快感来自嘴唇与舌吸吮吞咽活动。固结成人大量口唇活动,沉溺吃、喝、抽烟与接吻。晚期(8月-1岁)部位牙齿、牙床和腭部。快感来自咬和吞嚼活动。固结会咬指甲,贪吃。象征着与咬行为相同活动,讽刺、讽刺与荒谬。称口欲施虐狂型性格。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0页肛门阶段1-2岁,肛门区域。必须接收入厕大小便训练。早期:快感来自粪便排出。固结造成生理障碍,丧失控制括约肌功效或遗尿。象征性意义慷慨大方,把拥有一切赠他人。称肛门排出型性格。晚期:快感来自对粪便抑制。固结有便秘现象或象征性表现为吝啬、小气、整齐及至善主义倾向。称肛门滞留型性格。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1页生殖器崇敬阶段:

3-5岁,性欲区在生殖器。男性是俄狄浦斯冲突与女性是厄勒克特拉冲突发生阶段。男性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憎父。惧怕权威敌手父亲割去其生殖器-阉割焦虑。焦虑造成对母亲性欲压抑。便以父亲自居,取得对母亲性冲动替换性满足。某种意义男孩成了父亲,而分享了母亲。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2页女性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索福克勒斯《厄勒克特拉》指使弟兄杀死了曾杀害他父亲母亲。女孩最初对母有强烈情感。当发觉没有男性生殖器时,误认母亲剥夺他阴茎。对母排斥和对父依恋同时出现,父亲有他希望分享主要器官。对父亲必定情感中掺杂羡慕,有他所没有东西-阴茎羡慕。希望生男孩,最终得到阴茎,象征性满足。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3页正常自居作用颠倒:产生同性恋现象;男孩以母亲自居或女孩以父亲自居。男性倒退到生殖器阶段:表现父亲特征,鲁莽、过分男性品质和男子气概。女性倒退-阴茎羡妒:寻求分享阴茎男女乱交、勾引男性,象征性阉割男性活动使男性苦恼、坑骗和伤害男性。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4页(3)人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组成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5页意识前意识无意识能够意识到仅仅被遗忘被压抑,没表现出来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6页(4)精神结构学说:本我、自我和超我超我——司法部门——道德标准自我——行政部门——现实标准本我——动力部门——高兴标准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7页本我遵照高兴标准,不受自我、超我限制。不现实、追求高兴、不合逻辑,缺乏道德观。原始,混沌,无意识,不可变,不辨是非,没组织,从本能接收能量,为满足高兴标准释放能量。盲目追求高兴标准满足,存在只依赖次级过程发展才能与外部世界联络。是经过自我起作用。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8页自我与外部世界交往。遵照现实标准。人格决议和执行部门。在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做抉择。兼顾本我和超我和外部世界要求。协调三者冲突,发挥功效。当被敌对三种力量包围--焦虑。动用防御机制摆脱。婴儿期产生,当婴儿学习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时,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自我不停成长和发展。本我要满足不现实、无情高兴时,自我必须是现实;本我提供能量时,自我必须加以控制。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29页超我遵照道德标准和理想标准。是从自我发展出来没有能量,不能与外部世界接触。两个系统:良知不妥行为受处罚形成,告诉不该做什么。自我理想表现良好受奖励形成,告诉该做什么。超我命令自我压抑控制性冲动和攻击冲动。严密监视判断自我行动和意图。当自我违反道德标准行动时-内疚感-良知产物。如达不到完善标准-自卑感-自我理想产物。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0页(5)为预防冲突引发焦虑-“防御机制”

焦虑:出生从母体分离是人类所体验最大焦虑。是以后出现焦虑情感基础。功效发出警告,会碰到危险。前生殖阶段固结,在整个成人生活阶段表现。现实性焦虑,是环境中真实、客观危险起源产生,是最轻易降低,只要必要行动就从客观上处理焦虑,如离开一幢着火建筑物。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1页神经症性焦虑担心本我冲动会战胜自我,引发做一些会遭受处罚事情恐惧。道德性焦虑害怕做违反超我事,体验到内疚。如,知道成功是好事,失败就产生道德焦虑。焦虑经过促使防止环境中使人感到威胁经验,抑制本我冲动,依据内化了价值观行动这三种方式来控制咱们行为。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2页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3页(二)行为主义解释变态心理学史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异常心理现象经过“试验神经症”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神经机制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早期记载。经过试验结果和类比喻法解释异常心理现象。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4页机能性神经障碍两个条件。一是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冲突;一是强有力、异乎寻常刺激。组成神经症和精神病原因。举例生活事件使极兴奋同时努力抑制大脑两半球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产生冲突,一旦持久不消除并打破神经过程平衡,神经功效便会紊乱产生神经症或精神病。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5页巴甫洛夫认为一样刺激“对神经系统强人,不引发疾病后果”。不一样神经机制神经衰弱是兴奋过程优势和抑制过程微弱癔病是抑制过程优势和兴奋过程微弱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6页经过动物试验,演绎和推论人心理,以人试验研究,与动物结果相比较,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普通技术路线。探索人类心理现象第一人不是巴甫洛夫是桑代克。桑代克认为主要准确了解人外部行为而不是猜测人内心状态。巴甫洛夫不一样。不论方法和环境,一切都不越出神经生理学事实、概念和术语范围。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7页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8页试验程序(A)学习之前食物(UCS)→分泌唾液(UCR)铃声(中性S)→无反应(B)学习过程(继续展现铃声与食物五六次)铃声(CS)→食物(UCS)→分泌唾液(UCR)(C)学习后铃声(CS)→分泌唾液(UCR)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39页华生、琼斯斯金纳班杜拉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0页(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解释首先提出“潜能”概念人不论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含有趋向完善性质和特点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因为“潜能”趋于完善特征受到了妨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结果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1页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基础表现“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冲突。个体“存在”自由、独立性,有选择生存方式与道路自由。“群体”有义务维护赖以生存群体--人类社会,选择负责。“责任”总与“自由选择”同在。对立伴随一生,对立造成焦虑,叫“存在焦虑”或“基础焦虑”。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2页人类本身发展,目标是获两类解放。一是认识自然界及其内在规律,在掌握和利用规律前提下,使本身从自然界必定王国向自由王国跨越。二是认识人类本身及赖以生存社会,掌握发展规律并利用其规律,使人类本身完成由社会必定王国向自由王国跨越。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3页从社会立场,社会本身发展需要;但从个体角度,个体本能必定表示,就是与生俱来“依附本能”。促使个体在以后发展中,不停扩充结群范围,按照社会规范去建立种种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化内在依据和初始动力。“个体社会化动力”不是单一“依附本能”,是“依附本能”和所依附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4页天生本能是天然合理,是本能表示,必须在详细环境中实现,违反特定环境规范就不能被表示,这种矛盾足以使人产生焦虑,而这种焦虑在适度情况下,正是一个个人成长动力,成长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社会化到达成熟水平人。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5页把握了人类社会性合理内核,即个体与群体矛盾对立统一问题。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6页

第二节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7页第一单元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念概念内涵正常心理活动三大功效异常心理活动——正常心理活动功效缺如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8页第一单元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区分正常心理概念心理正面,即正常心理活动,含有三大功效保障人生物体,顺利适应环境,健康生存发展保障人社会实体,正常地人际交往使人类赖以生存社会组织正常运行保障人正常、正确反应、认识客观世界本质及规律性,创造性改造世界,创造更适合人类生存环境条件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49页异常心理概念心理反面,即异常心理,丧失正常功效心理活动丧失正常心理活动三大功效无法确保人正常生活异常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身心健康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50页第二单元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区分一、常识性区分——四方法二、非标准化区分—五角度三、标准化区分——四标准四、心理学区分——三标准(病与非病三标准)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51页一、常识性区分四方法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归纳为四点★离奇怪异言谈、思想和行为★过分情绪体验和表现★本身社会功效不完整★影响他人正常生活。

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52页二、非标准化区分五角度★统计学角度★文化人类学角度★社会学角度★精神医学角度★认知心理学角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53页非标准化区分-五角度第一个统计学角度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第二种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某一文化习俗偏离不一样文化背景-行为标准不一样某一文化是异常行为另一文化却属正常行为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54页第三种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准则破坏任何对社会带来威胁破坏性行为,有明确犯罪动机,那就是犯罪没有任何理由和犯罪动机,就是行为异常第四种精神医学角度古怪无效观念或行为幻觉性欲倒错古怪行为,妄想无效观念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55页第五种认知心理学角度个体主观上不适体验语言信息-诉说为情绪低落非语言信息-面部表情、形体表现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56页三、标准化区分四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师第57页标准化区分四标准第一、医学标准看成躯体疾病对待有病了解剖病理生理改变和病理过程依据或在未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