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电子商务案例》_第1页
《淘宝电子商务案例》_第2页
《淘宝电子商务案例》_第3页
《淘宝电子商务案例》_第4页
《淘宝电子商务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报告——淘宝网三、淘宝网的技术解决方案四、淘宝网的成功与创新五、淘宝网面临的挑战引言一、淘宝网的发展现状二、淘宝网的业务模式及营销策略总结

目录精选课件引言

淘宝网(Taobao,口号:淘!我喜欢。)是亚太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网络零售商圈。

淘宝网现在业务跨越C2C(个人对个人)、B2C(商家对个人)两大部分。

淘宝网的C2C(客户对客户)个人网上交易平台,主要用于商品网上零售,也是国内最大的拍卖网站,由阿里巴巴公司投资创办。它创造了网络最大销售量的奇迹。精选课件一.淘宝网的发展现状

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05月10日,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

它结合社区、江湖、帮派来增加网购人群的粘性,并且采用最新团网购模式,与零售模式让网购人群乐而不返。

截止2008年12月31日,淘宝网注册会员超9800万人,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网购人群;2008年交易额为999.6亿元,占中国网购市场80%的份额。2007年,淘宝的交易额实现了433亿元,比2006年增长156%。2008年上半年,淘宝成交额就已达到413亿元。与此同时,淘宝网重点推出的B2C商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在整个中国经济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截至2009年底,淘宝拥有注册会员1.7亿;2009年全年交易额达到2083亿人民币,是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国内著名互联网分析机构艾瑞咨询调查显示,淘宝网占据国内电子商务80%以上的市场份额。精选课件二.淘宝网的业务模式及营销策略1、C2C模式交易平台是用户对用户的交易模式,其特点类似于现实商务世界中的跳骚市场。淘宝网所提供的交易平台,即类似于现实中的跳骚市场场地提供者和管理者。在这个C2C模式中,淘宝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淘宝网还担负着对交易过程和买卖双方信用的监督和管理职能,最大限度的防止网络欺骗的产生。

再次,淘宝网为买卖双方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持。C2C模式才能够短时间内迅速为广大普通用户所接受。淘宝网的开发、维护和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淘宝网的生存和发展,依靠广告的利润,为其会员提供更加完善和个性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会员的忠诚度,并不断发展新的会员。

淘宝网的盈利模式的规划:聚集了一定人气基础,选一个适当的时机,向交易中的买卖双方实现其存在与发展的资金补充,在最后产生利润。

精选课件二.淘宝网的业务模式及营销策略2、B2C型淘宝商城多年来,淘宝网一直在专心地耕耘C2C,为网上购物聚拢起浓厚的人气。但C2C却很难满足增强型消费者的需求,因为淘宝本身对商品并没有筛选。因此,淘宝需要C2C这样的集市,也需要淘宝商城这样的百货公司。淘宝品牌商城应运而生。商城成立至今品牌数已超过1万个,企业商家数已愈万家,现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B2C交易平台之一。3、网站初期的营销在建设初期,淘宝网并没有国内C2C市场的领先优势,只是一个市场跟随者,但能够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超过eBay易趣,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信任度,这与淘宝网实施的推广策略紧密相关。(1)“农村包围城市”。(2)淘宝网与MSN等门户网站联盟。

(3)利用传媒做市场宣传。4.出类拔萃的网站质量淘宝网的网站质量在同类网站中是出类拔萃的,这对用户快速熟悉淘宝具有极大的帮助。(1)网站界面设计。网站的画面更加简洁,主页面右上角的导航系统简单明晰,网站上的每一项功能都有丰富而完备的辅助知识和提示,网站的布局和颜色搭配合理,给人舒适、轻松的感觉。(2)客服中心。淘宝网的“客服中心”是其加强与用户互动的有力举措。(3)虚拟社区。淘宝的虚拟社区建立的成功,促进了消费者的信任。精选课件二.淘宝网的业务模式及营销策略5、“杀手锏”——免费免费是短时间聚集人气的关键。特别是中国国内有易趣在前,淘宝网要想迎头赶上,别无他法。其次,网上开店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创业模式,用免费的方式可以让更多网民乐于尝试。淘宝网从2003年7月成功推出之时,就以3年“免费”牌迅速打开中国C2C市场,并在短短3年时间内,打下半壁江山,替代eBay易趣登上中国C2C老大的交椅。2005年10月19日,阿里巴巴宣布“淘宝网将再继续免费3年”,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淘宝网龙头老大的地位而实行的战略。2008年10月8日,淘宝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继续免费。6、信用体系的建立

(1)淘宝网的实名认证。登陆淘宝网,在我的淘宝点击“实名认证”,进入认证申请页面,会出现选择框“免费个人认证”和“免费商家认证”。(2)利用网络信息共享优势,建立公开透明的信用评价系统。淘宝网的信用评价系统的基本原则是:成功交易一笔买卖,双方对对方做一次信用评价。评价分为“好评”、“中评”、“差评”三类,“好评”加一分,“中评”不加分,“差评”扣一分。淘宝的声誉系统还分别统计了用户作为买家和卖家的好评率,使消费者一目了然,并将用户的信用度形象划分了15个等级,从最低级的1颗红心到最高级的5颗皇冠。精选课件三.淘宝网的技术解决方案1、“支付宝”交易平台

为了解决C2C网站支付的难题,淘宝打造了“支付宝服务”技术平台。它是由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安部门联合推出的一项身份识别服务。支付宝的推出,解决了买家对于先付钱而得不到所购买的产品或得到的是与卖家在网上的声明不一致的劣质产品的担忧;同时也解决了卖家对于先发货而得不到钱的担忧。支付宝运作的实质是以支付宝为信用中介,在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前,由支付宝替买卖双方暂时保管货款的一种增值服务。2009年7月6日,支付宝宣布注册会员数量突破了2亿,覆盖了中国绝大部分网购人群。可以说,支付宝的诞生不仅仅是淘宝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电子商务的里程碑。目前,淘宝网的支付宝已经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等联手,并且和VISA战略结盟,将这种安全支付手段推向全球。2、“旺旺”交流工具eBay易趣为了控制收费,要求买方必须在拍下商品之后才能与卖方联系,并且不支持私下沟通,这点并不符合中国人做买卖的习惯。而淘宝网却别出心裁的开通了一个类似QQ的在线聊天工具———阿里旺旺。通过它,交易的双方可以及时、准确地传达各自的想法,大大促进了双方交流的效率,为达成交易提供了有利的支撑,而且它的应用非常简单,因此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精选课件四.淘宝网的成功与创新

导购网站早在2004年就已经出现,但09年出现爆发性的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阿里巴巴的人肉营销模式导致。2009年--淘宝网新商机的开始。

2007年,整个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全年销售额为594亿人民币,第一次冲破零售业的“500亿天花板”。让人期待的是,中国网购依然在以每年100%的高速增长。

网络零售业已经向传统零售业发起了挑战。2.1亿网民中有5500万网络购物人群,每人平均消费超过1000元,占200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还多,标志网购正式成为社会主流消费方式;淘宝2007年完成的433亿成交额,是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华销售额的近3倍,增长率远远超过家乐福、国美等任何传统零售巨头的增长。数据显示,网络零售正以7倍以上的速度追赶和超越传统零售。精选课件五.淘宝网面临的挑战1、淘宝的盈利之路仍不明朗。淘宝曾经做过两次的盈利模式搜索:一个是竞价排名服务“招财进宝”,一个就是品牌商城——淘宝商城。而竞价排名的失败及品牌商城的初步成功使得淘宝最终决定大力发展B2C业务,在当前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B2C实现盈利要比C2C更具可行性。对于淘宝的盈利之路,需要关注的问题并不是淘宝如何盈利,而是淘宝如何在不影响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盈利。2、淘宝网的物流保障仍需加强无论是B2B、B2C、C2C电子商务模式,都包含信息流、商流和物流。而电子商务的最终成功要依赖物流。淘宝网的市场定位是C2C中文电子商务交易网站和第三方平台运营商,并不是直接参与提供物流配送。建设健全的物流配送系统是C2C电子商务模式,乃至整个电子商务领域发展的最主要瓶颈问题之一。3、支付问题仍是瓶颈互联网的跨越性、虚拟性决定了C2C的交易风险更加难以控制。同时,支付宝仍旧有明显的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在其安全性之外,也存在些效率问题。4、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一拍网也曾一度亮相于中国的C2C电子商务市场。来自腾讯拍拍网、当当网的挑战,甚至百度网也推出了“百度有啊”。由此可见,淘宝网处于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有来自国外的强敌的竞争,还有也来自国内新手的竞争。这种白热化的竞争状态,促使淘宝网不断推陈出新,尽全力完善其品牌运营。精选课件结束语准确的市场定位,与众不同的市场推广,高端的科学技术,优质的客户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