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19张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19张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19张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19张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19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明清时期的经济明清时期的思想明清时期的文艺明清时期的科技明清时期的经济分类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新农作物输入中国(玉米、甘薯)江南多种经营兴盛,经济作物繁多(农产品商品化),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开设工场

自由雇佣劳动

大规模生产白银货币化,长途运输和大额贸易商帮形成(徽商、晋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教材88--89页内容,根据表格归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材料:

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人口和经济却是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这却导致在16世纪中叶前后,出现了……的银荒。但也恰在此时,世界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美洲银矿的意外发掘解决了当时中国的货币饥渴问题。——汤金旭、张光:《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明清两朝出现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中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纸币的崩溃;美洲银矿的发掘等,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一条鞭法)问题探究---白银货币化

(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惟有不法之徒,不工作,为主家所弃,怀嫉妒之心,倡为帮行名色,挟众叫歇,勒加银,使机户停织,机匠废业。致机户何君衡等请勒石永禁。……(长洲县官府决定)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机户人等,及时禀地方审明。——《永禁机匠叫歇碑》明代苏州纺织业)群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雍正12年《苏州风俗考》“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匠有常主”自由劳动力“计日受值”“计工受值”工资(劳动力价格)阅读材料,说明明清手工业中出现哪些新情况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探究--资本主义萌芽材料: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和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和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材料: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即广州十三行,以进行垄断。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与外商进行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乾隆24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制订《防范夷商规条》,使闭关政策形成制度。嘉庆14年,清政府又颁布《民夷交易章程》,道光11年先后制定《防范夷人章程》和《八条章程》,这些章程,除重申“防夷五事”的规定外,又规定外国军船只许外洋停泊,禁外国商人携带妇人以及在省城乘坐肩舆,等等。3.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市场因素: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及自然经济的封闭性。(2)资本因素: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观念因素:传统的观念和习俗。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相互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明清时期的思想农业商品化手工业新式化商业群体化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壮大世俗化倾向发展(3)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强化(4)思想:思想控制强化;西学东渐思想文化的变化时间思想家主张明朝王阳明李

贽明末清初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结合教材90页内容,根据表格归纳明清时期思想家主张提出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探究3:相较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新”在何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世界本原

不同点认识理

实现理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理在心外格物致知(向外求理)内心反省

(向内求理)理在心中理是世界的本原宋明理学包含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明清时期的文艺材料

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007年,第44页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91页内容,归纳明清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1)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形成了要求表现自己思想和生活的广大读者群。(2)传统的宋元话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学的发展。(3)社会识字率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4)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时间代表内容小说元末明初明中期清中期戏曲作家剧种结合教材91页内容,根据表格归纳明清时期小说戏曲发展情况明清时期的科技代表内容古代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弘祖西学东渐利玛窦结合教材91--92页内容,根据表格归纳明清时期科技成就1.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棉、麻、桑等作物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经营规模进一步变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这一现象导致A.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B.农业发展停滞C.农业难以实现转型 D.人地矛盾突出5.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直至明初仍是一个村落,居民仅五六十家”,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逐渐发展成“以绫绸为业”的大镇,农家都已经把绫绸作为主业,丝织业产品价格的高低,成为决定当地农民“有岁无岁”的主要依据,农民甚至会任由土地荒芜。这种现象说明当地A.封建自然经济瓦解 B.农业经济的商品化C.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D.重农抑商政策废止8.清朝中期,市场中出现了一些帮派性质的劳动力群体,如典当司柜(保管当品)大多是徽州人,镊工多为句容人,绍兴人大多是银匠或师爷(官府幕僚),江西人多是漆匠,后高人善于养蚕,南浔人则更加擅长缫丝。这一现象的出现A.表明手工业生产区域分工显著 B.限制了市场的竞争理念的发展C.有利于区域间技术的交流融合 D.促进了地域性商帮的迅速崛起10.黄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