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中国的成立(政协第一次会议)新中国的巩固新中国的发展《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开国大典土地改革稳定物价抗美援朝思想改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外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确立三大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华夏文明的复兴和发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政协会议与《共同纲领》会议名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间和地点1949年9月21日
北平主要任务筹建新中国纲领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开国大典的举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号,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历史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②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背景①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威胁②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③为了恢复国民经济④应对美国侵朝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人民政权的巩固的措施:(1)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即变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措施:(3)抗美援朝(1950-1953)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影响:①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②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朝鲜战争形势图(2022辽宁新高考10).1950年9月,中共中央将《关于东北工厂迁移问题的意见》下发到东北局,10月初,东北南部地区以重工业为主兼有部分轻工业的23家工厂正式向北迁移,一个月之内相关设备和人员全部到位。这一举措是为了()A.平衡地区差异 B.调整工业结构 C.应对朝鲜战争 D.恢复国民经济措施:(4)思想改造1951年9月29日(农历1951年8月29日),中央决定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委员们在讨论思想改造的学习计划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五十年代初期的外交(1)背景①国际:两大阵营的对立②国内:新中国的成立③新中国开始国民经济的恢复④新中国提出“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三、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1.五十年代初期的外交(2)表现:①同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建交;
②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③抗美援朝(3)意义:①结束了中国的屈辱外交
②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奠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三、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2.五十年代中期的外交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②、提出和平共和五项原则(1953提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③、万隆会议(1955年4月,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第二次建交高潮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一五计划(1)背景:①新中国政权的巩固②国民经济的恢复③抗美援朝的结束2.一五计划(2)特点①借鉴苏联经验,建立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重点发展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④国家统一计划,全面铺开⑤同时有步骤地进行三大改造14
(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鞍山钢铁长春一汽、沈阳一机武汉长江大桥康藏、新藏和青藏公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2.三大改造行业改造方式共同特点农业从私有变成公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影响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图2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 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A.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B.国家政体的变化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关系的变革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3.政协制度的建立(1)发展过程①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标志着政协制度的正式确立②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进一步确立多党合作基本格局③1982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进一步完善(1)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2)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历史背景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②、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③、苏联的影响④、新中国的成立
⑤、各民族错居杂处、相依共存的状况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建立和完善的过程①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②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1952年8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纲要》④1954年宪法明确民族区域自治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⑤民族区域自治区的建立1984年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⑥2005年发布《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特点(1)服务于中国梦伟大目标的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娱乐产业艺人劳动合同及商业活动管理协议
- 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培训与物业管理规范执行协议
- 离婚协议书模板:包含养老金分割与社保权益处理
- 《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后房产买卖及分割》
- 离婚补充协议:孩子抚养费及生活费用调整方案合同
- 离婚涉及上市公司股权处置及收益分配协议书
- 特种作战战例课件
- 化妆培训学校课程
- 农林技术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 初中信息技术vb试题及答案
- 投资合作合同协议书
- 施工交通安全教育
- 幼儿园家访培训课件
- 离职与人事交接
- Unit 2 What's interesting about families(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2030年中国环氧丙烷行业发展趋势展望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上海市第一至十八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护理查房
- 【MOOC】《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章节期末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国际跳棋教学》课件
- 办公楼安防系统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