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基础理论_第1页
中药学基础理论_第2页
中药学基础理论_第3页
中药学基础理论_第4页
中药学基础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基础理论第一页,共38页。什么是中药?第二页,共38页。1.产自中国的药?乳香没药第三页,共38页。紫杉喜树第四页,共38页。2.天然药?铅丹轻粉第五页,共38页。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使的药物称中药。第六页,共38页。四气中药毒性归经升降浮沉五味中药药性理论第一节中药性能四气是最重要的中药性能第七页,共38页。(一)四气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第八页,共38页。《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应用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的用药原则。具体来说,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平和的药物谓之平性药。返回第九页,共38页。(二)五味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对药物性能的高度概括。第十页,共38页。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4.苦“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第十一页,共38页。

此外还有淡味药,即无明显味道。“淡”则“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大多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返回第十二页,共38页。(三)升降浮沉

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返回第十三页,共38页。返回第十四页,共38页。(四)归经

药物对某经或某几经作用明显,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引经药--一些不但能自入某经,而且还能引导它药进入某经的药物,称引经药。返回第十五页,共38页。(四)归经徐灵胎云:“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返回第十六页,共38页。(四)归经返回肺经病变—――喘、咳等证肝经病变—――胁痛、抽搐心经病变—――神昏、心悸把药物的疗效与病机、脏腑、经络密切结合,可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医疗用。第十七页,共38页。(返回临床观察紫菀、款冬花蜈蚣、全蝎朱砂、合欢皮润肺化痰止咳息风止痉攻毒散结安神归肺经归肝经归心经第十八页,共38页。“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张景岳:解释了毒药的广义含意,阐明了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纠偏也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五)中药毒性第十九页,共38页。(五)中药毒性

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现代则认为药物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第二十页,共38页。(五)中药毒性

“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张子和第二十一页,共38页。1.毒性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中药中毒后所表现的不同程度,将其分为大毒、有毒、小毒三类。2.中毒原因

剂量过大服用太久炮制不当配伍失误制剂不妥外用失控误食误用。第二十二页,共38页。毒性药则必须严格控制在安全剂量限度内。3.预防措施(1)应掌握有毒中药的品种及其使用的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2)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病情,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服药时间。(3)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毒副反应,早诊断、早处理。第二十三页,共38页。第二节影响中药作用的主要因素一、影响中药内在质量的因素(一)品种品种不同,对代谢反应和代谢物的积累产生较大影响。(二)产地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中药的质量存在显著差异。

第二十四页,共38页。(三)采集中药的采收时节与方法对保证药物质量关系密切。一般在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集。(四)炮制

目的:增效、减毒、纠性、矫臭味、净药材、改性状。

方法:修治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制法、制霜、发酵、发芽、药拌等。

第二十五页,共38页。(五)贮存

药物的贮藏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通常采用的贮存方法有:干燥、低温、避光、密闭保存及化学药物薰杀等。第二十六页,共38页。二、中药使用方式对临床效应的影响(一)配伍

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中药七情:

(1)单行(2)相须(3)相使(4)相畏

(5)相杀(6)相恶(7)相反第二十七页,共38页。1.配伍七情(1)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2)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叫相须。(3)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第二十八页,共38页。(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5)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杀。(6)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7)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反。第二十九页,共38页。2.七情配伍关系(1)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药效;(2)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3)相恶是一种药物抵消或削弱了另一种药物的功效;(4)相反是药物配伍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常用的配伍方法,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禁忌。第三十页,共38页。(二)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2.妊娠禁忌

3.证候禁忌

4.饮食禁忌(三)中药用量(四)中药煎服法第三十一页,共38页。确定中药的剂量,应根据以下几方面因素来考虑。1.药物性质:毒性大、作用峻烈者用量宜小。2.药物配伍:复方中,君药比辅药重;单方剂量比复方重。第三十二页,共38页。

3.年龄、病情、体质: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者用量宜小。

4.季节与地域:解表药夏季用量宜小,冬季用量宜大;在严寒冬天的北方用量重;南方用量宜轻。第三十三页,共38页。(四)中药煎服法1.煎药法(1)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最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2)煎药用水:自来水、井水均可。(3)煎煮火候:补益药宜用文火慢煎;解表药宜用武火急煎。(4)煎煮方法:先加水浸泡30~60分钟,每剂煎煮2~3次,分2~3次服。第三十四页,共38页。2.特殊要求:(1)先煎: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半小时以上。(2)后下:一些气味芳香,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的药物。(3)包煎:主要指粘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4)另煎:主要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的煎出有效成分。(5)熔化:指某些胶类药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第三十五页,共38页。3.服药法(1)服药时间1)汤剂一般每日一剂,分2~3次服。2)急性病可不拘时间,慢性病应定时服。3)胸膈以上病宜饭后服,胸膈以下病宜饭前服。4)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5)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6)泻下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