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仓库种子管理_第1页
常温仓库种子管理_第2页
常温仓库种子管理_第3页
常温仓库种子管理_第4页
常温仓库种子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常温仓库种子管理王金玲2020.2

一、种子贮藏期间温度和水分的变化

“三温三湿”:是指大气温度湿度、仓内温度湿度、种堆温度湿度。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1.温度变化种温日变化

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变化范围幅度气温凌晨4h12~14h仓温5~6h13~15h种温6~7h17~18h种子堆表层15~30cm左右,沿壁四周1°左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种温年变化气温上升季节,种温也随着上升,但种温低于仓温和气温;气温下降季节,种温也随着下降,但种温高于仓温和气温。种温升降的速度一般比气温慢半个月至一个月。表现在当气温开始回升,而种温却还在继续下降;当气温开始下降,而种温却还在继续上升。

温度上升温度下降气温

3~8月9~次年2月种温

最高种温在9月之后最低种温在3月

之后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种温的年变化在种子堆各层次之间差异也较明显,各层变化幅度受种子堆大小,堆放方式(包装与散装),仓房结构严密程度,作物种类等影响。小型种子堆,包装堆放,大粒种子,仓房密闭性能差,种温随气温变化较快,各层次间的温差幅度也较小,基本上随气温在同一幅度内升降。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大型散装堆放种子:其最高、最低种温出现时间比仓温变化延迟一个月左右。各层种温差变幅较为明显。1-3月下层种温最高,中层次之,上层最低;6-10月上层最高,中层次之下层最低。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2.水分变化种子水分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种子堆表层和接触地面层易受大气湿度影响,如果种子管理不当,水分增多时会发生结露,甚至发芽、发热、霉烂等现象。种子结露多发生在每年4月、11月份前后,必须高度重视。

日变化年变化最低水分

14~18h夏、秋节最高水分凌晨2~4h低温、梅雨季节影响深度种堆表面15~20cm表层30cm左右近地面15cm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种堆内冷热空气对流

秋冬季节,种堆内冷热空气对流,会造成种子水分分层。表层种子水分大于内层种子水分。出现“结顶”现象。经常翻动种堆的表面层,使种堆内部水分向外散发,降低种子水分,防止结露、结顶。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种堆内的水分热扩散

种堆内的水分的湿热扩散。由于种堆内存在温差,种堆水分按照热传递的方向移动,总是从温暖部位向冷凉部位移动,易发生“结露”。常在阴凉的墙边,柱石周围,墙角,种堆的底部。温差越大,时间越长,越易发生。

小麦水分9.8%,20℃温差下经过2周,种子易发芽生霉。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种堆水分的再分配

种子水分能通过水汽的解吸和吸附作用而转移,高水分种子解吸水汽,低水分种子吸附水汽,发生“种子水分再分配”。易发生“干燥种子受潮”现象。种子入库和堆放时,必须把不同水分的种子分开堆放,以防干燥的种子受潮,影响种子的安全贮藏。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二、、种子结露及预防1.种子结露原因结露:热空气遇到冷的物体,便在冷物体的表面凝结成小水珠的现象。露点:开始出现结露的温度,即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时(相对

湿度100%)所对应的温度。原因:(1)空气与种子之间存在温差

(2)并达到露点。空气湿度越大,越容易引起结露;种子水分越高,结露温差变小,种子越易结露。种子水分%101112131415161718结露温差12-1410-128-107-86-74-53-421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2.种子结露的部位

种子堆表面结露:表层3cm左右,在开春后,外界气温上升,空气比

较潮湿,湿热空气进入仓内接触种子堆表面引起表层结露。种子堆上层结露

:距表面20~30cm,

秋、冬季转换季节,上层种温

下降,中下层种温较高,热空气上升,遇到上层冷种子,

形成温差引起上层结露。地坪结露(下层结露):距地坪2-4cm的种子堆。经曝晒的种子未经

冷却,直接堆放在地坪上造成地坪湿度增大。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垂直结露:圆筒仓南面靠近内墙壁,日照强,墙壁传热快,种子传热慢引起结露;房式仓的西北面的种子,呈垂直分布。种子堆内结露:不同温度的种子堆放在一起,同一批经曝晒的种子入库时间不同,造成二者温差引起的种子堆内夹层结露。冷藏种子结露:夏季高温,从低温库出来的种子,遇到外界热空气会发生结露。覆盖薄膜结露: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贮藏有隔湿作用,存在温差时,在薄膜温度高的一面凝结水珠,发生结露。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3.种子结露的预测应用种子堆露点近似值检查表

4.种子结露的预防保持种子干燥:增大结露温差,抑制种子生理活动及虫霉为害。密闭门窗保温:季节转换时期保证仓库密闭,减少种子出入仓,

隔绝外界湿热空气进入仓内。表面覆盖移湿:春季种子堆表面覆盖1-2层麻袋片,天晴移至仓外

晒干冷却再使用。(防种子表面结露)翻动表层散热:秋末冬初,翻动种子层20~30cm,散热降温。

(防上层结露)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种子冷却入库:曝晒,烘干种子冷却后入库。防地坪结露围包柱子:用1层麻袋包扎、或报纸4-5层包扎柱子。防柱子周围

种子结露。通风降温排湿:防上层结露仓内空间增温:10月下旬至次年2月,门窗密封,仓内点灯照明,

减少温差,防上层结露。冷藏种子增温:冷藏种子高温季节出库,进行逐步增温或通过过

渡间,增温不超过5℃,减少种子与外界气温差。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5.种子结露的处理

降低种子水分:

倒仓曝晒、烘干、机械通风排湿,就仓吸湿(生石灰的麻袋平埋在结露部位,让其吸湿降水,4-5天取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三、种子发热与预防1.种子发热:种温不符合变化规律,发生异常高温。2.种子发热的原因种子呼吸放热:新收获种子、受潮种子微生物的迅速生长和繁殖:微生物释放热量远远多于种子仓虫活动:害虫100~200头/kg可使种温上升至38.5℃,古蠹100~170头/kg种温升至40℃。种子堆放不合理:种堆各层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温差较大,造

成水分转移、结露,进而引起发热;仓库条件差管理不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3.种子发热的判断

种温与记录比较各检查点比较:同一批种子各检查点温度应一致。种温与仓温比较:春季种温不正常上升,超过日平均仓温3~5℃,秋季种温长期不降而上升。检查的温度数据与前几年比较种子的色、味、水分、虫霉发生情况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4.种子发热的种类

上层发热初春或秋季,一般发生在近表层15~30cm厚的种子层。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下层发热晒热的种子未经冷却就入库,发生在接近地面的一层种子。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垂直发热:在靠近仓壁、撑柱等部位,当冷种子遇到仓壁或热

种子接触到冷仓壁或撑柱形成结露,并发生发热现象。局部发热:发热的部位不固定,多半是由于分批入库的种子品

质不一致,或某些仓虫大量聚集繁殖引起的。整仓发热:无论哪种发热现象发生后,如不迅速处理或及时制

止,都有可能导致整仓发热。尤其是下层发热不易观察

发现,一旦疏忽最容易发展为整仓发热。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5.种子发热预防

严格掌握种子入库质量:种子清选、干燥和分级,不达标准绝

不入库,种子必须经过冷却(热进仓处理的除外)。清仓消毒,改善仓储条件:通风、密闭、隔湿、放热,使种子

长期处于干燥、低温、密闭。

加强管理,勤于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问题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四、合理通风密闭

1.通风目的:

降低温度、水分,使种子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干燥和低温。抑制种子生理活动和害虫,霉菌的危害,维持种子堆内温度的均衡性,不至于因有温差而发生水分转移;可促使种子堆内的气体对流;排除种子本身代谢作用产生的有害物质和药剂熏蒸后的有毒气体;有发热症状或经过机械烘干的种子,则更需要通风散热。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2.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打开门窗使空气对流,用时长。机械通风:用通风机械对种堆通风,高速但耗电。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3.通风的原则遇雨天、台风、浓雾等天气不宜通风。外界温湿度低于仓内,但要注意寒流的侵袭,防止种子堆内温差过大引起表层种子结露。仓内外温度相同,仓外湿度低于仓内,以散湿为主。仓内外湿度基本相同,仓外温度低于仓内,以降温为主。仓外温度高于仓内而相对湿度低于仓内,仓外温度低于仓内而相对湿度高于仓内,要看当时的绝对湿度,如果绝对湿度高于仓内则不能通风。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4.密闭的目的是通过封密仓库设施(如门窗、通气孔等)或使用器材(如塑料帐蓬等),使种堆与外界完全隔绝,避免外界湿、温的影响,防止害虫的感染,抑制或消灭虫霉危害的一项管理措施。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5.密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