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_第1页
债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_第2页
债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_第3页
债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_第4页
债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债发生的因素:(一)协议(二)无因管理1、概念民通93“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的,为了避免别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规定受益人偿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2、要件:(1)管理人须有管理别人事务的行为(2)管理人须有为别人管理的意思(3)管理人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管理义务3、类型、效力1)适法的无因管理:阻却管理事务的违法性。被管理人偿还管理过程中实际支出的合理费用,代为清偿管理人因管理而承担的债务,补偿管理人在活动中所受损失。2)不适法的无因管理:管理人要对其导致的损失对被管理人负侵权责任。适法与不适法的标准:被管理人意思、客观行为的妥当性(三)不妥得利1、概念民通92“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妥利益,导致别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妥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民通意见131“返还的不妥利益应当涉及原物和原物所产生的孳息,利益不妥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2、要件(1)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2)一方受损(3)两方有因果关系(4)受益人获取利益无法律上的因素3、类型、效力(1)给付不妥得利与非给付不妥得利(2)善意的受益人与恶意的受益人标的返还与利益返还(四)侵权行为二、债权的相对性及其各种例外情形三、债的分类及意义(一)种类之债和特定之债意义:发生给付不能时:种类物不存在给付不能的情况,特定之债存在给付不能标的物灭失后的风险承担:(二)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意义:不可分之债不允许部分履行;可分之债可以分割履行(三)连带之债和按份之债意义:产生因素和对外效力不同。(四)主债与从债意义:主债与从债具有从属性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四、债权人的代位权成立要件、行使要件、效力代位权与代理的区别:名义不同、权限不同、结果不同(一)成立要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及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须合法或不属于自然债权2、须债务人怠于形式其到期债权3、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不一定规定债权人债务到期)4、债权有不可实现之危险5、严禁条件:人格与身份关系的债权;专属的债权不能代位(二)行使要件1、行使的权利:协议法将其限制于金钱给付内容的债权2、范围:保全债权为限度3、方法:自己名义、诉讼(三)效力1)次债务人:次债务人得对抗债务人的一切抗辩都可用于债权人;当债权人得到清偿时,债务人与次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消失。2)债权人:直接接受次债务人的履行3)当债权人得到清偿时,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消失。五、债权人的撤消权成立要件、行使、效力(一)成立要件1、债务人无偿处分债权1)、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和无偿转让财产2)、债务人的行为对债权导致损害。债务人无资力须客观存在且与债务人行为有相称因果关系3)、债务人损害的债权的无偿行为应在债权发生后有效成立且继续存在。2、债务人有偿处分债权客观要件:同上主观要件:债务人的恶意为撤消权成立的要件;受益人的恶意为撤消权行使之要件。(二)行使要件1、主体2、客体:债务人有害债权的行为(财产行为)3、自己名义、诉讼4、“撤消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消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撤消权的,该撤消权消灭。”(三)效力1)对债务人:债务人的行为自始无效2)对受益人:受益人应原物返还,不能返还折价补偿3)对债权人:将所收取的收益加入债务人的一般财产中作为所有债权人的共同担保,无优先受偿权六、债权的担保(一)保证类型和效力1、一般保证: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时,保证人并不立即履行保证协议中约定的保证债务,而是债权人先诉请法院强制履行债务人债权无果时,保证人才履行。连带保证:在债务到期且未能履行时,债权人既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履行。2、单独保证:一个保证人为同一债务人做保证的方式。共同保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保证人为同一债务人的同一债务做保证的方式1)按份共同保证:共同保证人履行了保证的债务后,在履行的范围内向主债务人追偿,但不得向其他保证人主张权利2)连带共同保证:承担了所有债务的保证人有双重追偿权:一主债务人;二其他连带保证人。3、单个形式保证:保证人仅为债务人和债权人一次交易所产生的债务或者单个主协议产生的债务分别提供保证。最高额形式保证:债权人和保证人可以协议就一定期间连续发生的借款协议或者某项商品交易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订立一个保证协议。(二)保证期间1、意义:保证人可以允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间。2、分为:约定和法定(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3、性质:非诉讼时效期间非除斥期间(三)定金的合用原则假如给付定金的一份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无权规定返还定金;假如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缴付的数额不超过主债务的百分之20七、债权的让与和债务的承担(一)债权让与的成立条件1、有效债权存在(自然债权,又可撤消因素的债权在撤消前……可以转让)2、让与人与受让人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3、债权让与协议转移债权属于让与人4、债权具有可让与性不可转让:1)协议性质不得转让:人身性质、从债权2)约定不可转让3)法律规定不可转让:农村土地经营权5、债权让与告知债务人协议法80条“未经告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二)债权让与协议和债权让与债权让与发生因素有:法律行为(遗嘱、协议)、法律规定(买卖不破租赁)、判决或仲裁(三)效力注意专属于债权人的从权利不发生转移(四)债务承担类型:并存的债务承担:承担人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通常合用连带之债免责的债务承担:承担人取代原债务人的位置而承受其债务。——原债务人脱离债务八、债的消灭(一)清偿:1、代物清偿(代物清偿与债的更改的差别)2、清偿地3、清偿期4、清偿费用(二)抵消要件:1、互负债权债务2、债务之标的、种类应当相同3、到期债务4、依法律规定和债的性质合用于抵消不能抵消:1)具有人身性质的债务2)侵权行为承担的债务3)严禁强制执行的债务效力:当事人主张抵销,应当告知对方告知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附期限法定抵销权是形成权(三)提存要件:1、须有提存因素(债权人无合法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未拟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未拟定监护人;法律规定其他情形2、须有具有提存资格的人为提存3、须在清偿所在地提存机构为之4、提存物须为债务人依债务规定应当交付却交付不能的标的物,并以物的交付为限5、提存人应以法律规定方式提存效力:债务人与债权人:1、债务消灭2、提存的风险收益转移给债权人3、债务人有权告知债权人或其继承人、监护人提存人与提存机构:合用保管协议提存机构和债权人:1、债的标的提存后,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同时承担提存机构保管、变卖或出卖提存的费用2、风险由债权人承担,除非提存机构有过错。3、自提存之日5年被债权人不行使领取权,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1)性质不同。要约邀请是行为人为唤起别人对其发出要约的意思表达,没有要约的法律效力;要约是订约行为,对要约人有拘束力。(2)表意的对象不同。要约邀请一般向不特定人发出,多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实现;而要约一般是向特定人发出的,多采用对话或信函的方式为之。(3)内容规定不同。要约邀请的内容不具有成立协议的所有必要条款,如普通的商业广告;要约的内容具体拟定,具有成立协议的所有必要条款,并具有要约人乐意接受要约拘束的意思。双务协议中的抗辩权意义:双务协议履行中的抗辩权,是双务协议的当事人一方享有的对抗对方的给付请求权,暂时得不履行其债务的权利。(一)同时履行抗辩权1.意义: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约定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协议中,当事人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期,得拒绝对方履行请求的权利。(《协议法》第66条)2.构成要件。(1)须当事人间为双务协议。(2)须协议中未约定先后履行顺序。未约定履行的先后顺序,当事人即应同时履行,一方当事人规定对方履行而自己不履行的,才干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3)须对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此为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抗辩事由。一方不按照约定履行反规定对方履行,即给对方构成风险甚至损害,为防止对方因此受到损害,法律准许其得行抗辩,暂时不履行其债务。(4)对方的义务也许履行。该抗辩权的目的是使当事人同时履行义务。因此,假如对方的债务不能履行,不发生该抗辩权,当事人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请求救济。例如卖方将标的物毁损,就应按违约责任对待,不发生该抗辩权。3.效力。抗辩权人得暂时不履行债务,待对方按约定同时履行或者补正其先前不符合约定的履行时,应当同时履行。从救济方面讲,对方在履行期届满不履行的,构成违约责任。(二)先履行抗辩权1.意义: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约定了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协议中,后履行一方享有的在应先履行一方未为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期,得拒绝其履行请求的权利。又称顺序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2.构成要件。(1)须当事人因同一协议互负债务。当事人间有数协议的,一协议的不履行不是他协议的抗辩事由。(2)须协议中约定了履行的先后顺序。无此约定的,应属同时履行,不发生先履行抗辩权。(3)应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合约定。(4)应先履行的债务有履行的也许。3.效力:行使先履行抗辩权而迟延给付的,不承担迟延履行的责任。(三)不安抗辩权1.意义:不安抗辩权,是指在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协议中,应先履行者可以证明应后履行者难以履行时所享有的、得于应后履行者未提供担保之前拒绝先履行的权利。2.构成要件。(1)协议定有先后履行顺序。无此约定的,可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不构成不安抗辩权。(2)须应后履行方有难以履行的情形。诸如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或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也许丧失偿债能力的其他情形等。(3)须应后履行方的债务未届履行期。若该方在履行期届至而难以履行的,发生违约责任,已经没有不安抗辩的必要。(4)应后履行方未提供担保。该方有难以履行之情形,又不提供担保的,应先履行方之“不安”加剧,即得中止履行。相反,若应后履行方虽有难以履行之情形,但提供了适当担保,应先履行方的“不安”不存在,自应履行其债务。3.效力。(1)应后履行方有难以履行的情形时,应先履行方得请求其提供担保。(2)在后履行方提供适当担保前,先履行方有权中止履行,但应及时告知对方。(3)应后履行方提供了适当担保的,先履行方应恢复履行。(4)应先履行方中止履行后,对方在一定期限内仍没有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方得解除协议。(四)违约责任承担的形式1.继续履行。(1)意义:继续履行是指违约方在有履行条件、债权人规定的条件下,继续履行原定的协议义务。(2)构成要件:除须具有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外,尚须债权人请求且债务人可以继续履行、事实上和法律上无继续履行的限制等个别要件。(3)效力:按原约定的义务履行。任一方都不得改变原定义务。2.采用补救措施。(1)意义:补救措施是指由违约方对可用更换、修理、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方式的瑕疵给付,实行相应补正措施,消除或减轻债权人损害的责任形式。(2)特点。①债务人履行不合约定但在事实上尚有补救的条件。②当事人双方均得主张采用相应的责任。(3)效力:债务人采用补救措施的,不改变其违约的性质,债权人仍得就补救措施未能填补的损失部分,主张补偿请求权。3.补偿损失。(1)意义:即以违约方的财产补偿对方因违约所受损失。补偿损失通常采用金钱补偿,在当事人有约定或者债务人的确无金钱可补偿的情形,不排除以实物折价补偿。(2)合用条件。除须具有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外,还须完全具有下列条件:①债权人有财产损失;②债务人的违约行为与债权人的财产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3)合用补偿损失责任的规则。《协议法》第107、113、119、120条等,从四个方面形成补偿损失责任的规则:①完全补偿的规则。完全补偿,是指债务人对债权人所受损失,负所有补偿责任(,涉及协议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②合理预见规则。即补偿不应超过订立协议时,按照一般人的标准判断,债务人预见到的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协议也许导致的损失③减损规则。即债务人违约导致损失时,债权人应采合理措施防止损失扩大。该规则也叫“防止损失扩大规则”。债权人不遵守该规则使损失扩大的,对扩大部分无补偿请求权。④双方违约的,分担责任的规则。当事人双方违约导致损失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4.支付违约金。(1)意义。违约金是协议约定的违约方应当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2)特点。①以金钱为形态。②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的不能请求支付违约金,得请求其他违约补偿责任。③功能是填补违约给对方导致的损失。违约金的功能有二:一是明确违约补偿的范围和界线,避免违约发生时对补偿范围和数额的争议;二是拟定违约的代价,督促债务人不要违约。④发生违约时,约定的违约金不适当的,当事人得请求予以变更。(3)合用条件。①须具有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②须有违约金约定。即使具有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但是当事人之间无违约金约定的,不能合用之。5.违约金与其他违约责任的关系。(1)违约金与补偿金。一方面,依据不同。违约金以约定为依据,补偿金以违约导致损失为依据,无须约定。另一方面,合用规则不同。补偿金的数额以违约所导致的损失为限,所有补偿;违约金的数额以约定为准,只是在低于或者过度高于损失时,得依法定程序予以增减。(2)违约金和定金。交付定金的一方违约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取定金的一方违约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自身就展示了违约责任的性质和功能。协议关系中,存在兼有定金和违约金约定的情形,《协议法》第116条对此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合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债权人自然得选择利益最大的一种责任方式。(3)违约金和继续履行。当事人无相反约定的,债权人规定继续履行而违约方有继续履行条件的,支付违约金不能排除继续履行。(4)违约金和其他补救措施。当事人没有相反约定的,两者得予并用。债不履行的形态及效力一、给付不能给付不能是指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1、类型:自始不能与嗣后不能;客观不能与主观不能;永久不能与一时不能;所有不能与部分不能等2、效力:(1)因不可归责于债务人事由的给付不能(2)因可归责于债务人事由的给付不能二、给付迟延亦称债务人迟延,是指对履行期已满而能给付的债务,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未为给付所发生的迟延。给付迟延使债权不能及时满足,导致对债权的悲观侵害三、给付拒绝亦称拒绝履行,是债务人在债成立后履行期届满之前,能为给付而明示地表达不为给付的意思表达。四、瑕疵履行又称积极侵害债权、不完全给付等。指债务人虽然履行,但其履行有瑕疵或者给债权人导致其他损害(涉及人身和财产损害)的情形。债务人因履行导致的其他损害还涉及对与债权人有特定关系的第三人导致的人身或财产损害。类型:(1)瑕疵给付。债务人所为的给付有瑕疵。或为数量、品质、方法、履行的地点、时间等不符(2)加害给付。指因债务人的履行行为有瑕疵,使债权人的其他利益受到损害。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重要表现在:第一,对责任主体的行为能力规定不同。(侵权行为人不需要相对行为能力)第二,对责任主体的过失规定不同。(违约是推定过失,侵权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第三,导致责任出现的义务性质不同。(侵权违反法定义务,违约违反意定义务)第四,引发责任产生的受损权益性质不同。(违约:性对权;侵权:绝对权)第五,责任承担的补偿范围不同。(违约以约定为限)第六,规范合用的范围不同。(侵权合用所有法律规定,违约合用协议法及约定)过错责任原则一、概念: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要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在民法上,过错责任原则也称为过失责任原则。二、过错责任的推定过错推定原则就是依法律规定从损害事实自身推定行为人存在过错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除非行为人可以举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法律准则。我国的《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2款就规定了过错推定原则,该条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采纳过错推定原则,无疑使受害人处在更加有利的诉讼地位。三、过错推定原则的合用1、幼儿园、学校和其它教育机构的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9条、第40条)2、特定情形下医疗过错的认定(《侵权责任法》第58条)3、高度危险物所有人、管理人的责任(《侵权责任法》第75条、第76条)4、动物园的管理责任(《侵权责任法》第81条)5、物件损害责任(《侵权责任法》第85条、第88条、第90条)无过错责任原则一、概念: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加害行为人无论是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只要存在损害事实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准则。《侵权责任法》第7条明确规定:“行为人损害别人民事权益,不管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二、特点:(1)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致人损害的,即使没有过错、法律也没有推定其有过错,但是明确规定其应当承担责任的,就应当承担责任。(2)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不问过错责任之所以也叫无过错责任、严格责任,就是由于行为人在致人损害时尽到其应有的注意义务也不能免去侵权责任,相对于过错责任来说,属于加重责任。加重责任是对被侵权人的利益倾斜,对侵权人而言则属于严格,因此不能任意合用这种归责原则。仅限于法律明确规定的特殊侵权行为。(3)无须被侵权人证明行为人的过错,但是,行为人可以证明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得减轻其责任。例如,本法第70条规定,民用核设施发生核事故导致别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可以证明损害是因战争等情形或者受害人故意导致的,不承担责任。(4)仅合用于特殊侵权。三、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合用1、雇佣关系中对于用人单位的无过错归责2、产品质量责任3、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的责任4、环境污染责任5、高度危险责任6、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共同侵权的责任(书571)共同危险侵权(一)意义:共同危险的侵权,是指数人共同实行侵害别人权益的危险行为,其中部分人的行为导致损害结果,但是不能拟定具体侵权人的共同侵权行为。(二)构成要件1.须有损害事实。2.须有数人实行的违法且每个行为都足可致人损害的危险行为。3.须无法拟定数行为人中何人的行为导致损害。假如可以拟定的,就不是共同危险行为,而是导致损害的人的侵权行为。4.须数人的危险行为在整体上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实质是推定因果关系。即虽然不能拟定具体侵害行为但是因数人的危险行为均可导致损害后果,且损害行为的确存在于数人的共同危险行为中,为救济受害人,推定所有危险行为人的危险行为构成一个整体,是损害结果的因素。5.须危险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因无法拟定具体侵权人,被侵权人客观上就无法证明危险行为的数人中何人有过错,为保护被侵权人,免去被侵权人的举证责任,推定危险行为人共同有过错。危险行为人可以证明自己无过错的,不承担侵权责任。(三)责任形式危险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抗辩事由合法理由合法理由,是指行为人的行为的确在客观上导致别人权益的损害,但其行为具有侵权责任法上的是合法性、合法性,或者虽然已经构成侵权责任,但属于法律明确规定可以免去或减轻责任的情形。重要有:依法执行公务、合法防卫、紧急避险、自助行为、自甘冒险与受害人批准。对于上述情形哪些可以作为被指控者据以提出抗辩的合法理由,以下逐个分析。一、依法执行公务依法执行公务行为致人损害重要涉及两种情形: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范围内,在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过程中导致别人权益的损害;非国家工作人员因执行法律授权可以实行的公务行为而导致别人权益的损害。二、合法防卫合法防卫,是指行为人为防止使社会公共利益、别人或本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不法侵害,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用的保护性措施。《侵权责任法》第30条规定:“因合法防卫导致损害的,不承担责任。合法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导致不应有的损害的,合法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三、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行为人为了使社会公共利益、别人或本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在两种合法利益无法同时得以保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用的牺牲其中较轻的利益,保全较重的利益的行为。《侵权责任法》第31条规定:“因紧急避险导致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责任。假如危险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用措施不妥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导致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构成:1.紧急避险必须是在有合法权益会受到损害的现实紧急危险情形下进行2.紧急避险人实在不得已的情形下采用避险措施3.紧急避险人通过实行避险行为所要达成的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公共利益、别人或本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保全较重的利益四、自助行为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在情形紧迫而不能取得公力救济的情况下,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对别人的人身或财产所采用的施加扣押、拘束或其它相应的必要措施。从法律性质上看,自助行为与合法防卫、紧急避险类似,属于私力救济的范畴。构成1.行为人实行自助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自助行为必须于情势紧急而无法求助公权救济时才干进行3.自助行为必须是针对债务人的财产或人身实行,不得对别人(如债务人的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实行自助行为。4.自助行为以足以保护合法权益为限五、受害人批准受害人批准,也称“受害人允诺”或“受害人承诺”。依批准的时间顺序,可以将受害人批准可分为受害之前的批准(即预先的批准)、侵害进行中的批准和受害后的批准。法律特性:1.受害人批准须预先作出2.受害人批准必须明确表达且真实、自愿3.受害人批准须针对别人特定的行为或某种特定的后果而作出由于受害人事先明确表达自愿承担某种损害的后果,故行为人可在受害人同样范围内以此作为拒绝承担补偿责任的事由进行抗辩。下列情形下加害人原则上不得以受害人批准作为抗辩事由:1.加害人对损害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2.批准对人身权的侵害3.受害人的批准违反公序良俗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外来因素外来因素,是指损害并不是由行为人的行为导致,而是由行为人行为之外的独立因素导致,如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受害人过错、第三人过错等。一、不可抗力构成不可抗力应同时符合具有客观性、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四个要件类型1.自然因素的不可抗力2.社会因素的不可抗力3.司法或者依法行政因素的不可抗力我国《海商法》第51条所列的“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行为、检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效力:《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因不可抗力导致别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二、意外事件意外事件,是指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当事人不能预见的偶尔突发事件。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都具有不可预见性,在实践中很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意外事件重要是针对特定的当事人主观上不可预见,但当事人只要给予充足的注意和谨慎,是可以避免其发生。从客观上看,意外事件可与个体的行为有关,也可以由其他偶尔因素导致,通常是一种与加害人的业务范围具有特殊内在联系的情况。三、受害人过错受害人过错,是指受害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或者扩大存在过错,即受害人违反了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注意义务,应当可以预见并采用措施避免损害的发生,却因疏忽大意等因素没有采用合理的注意或者可以获得的防止措施来保护其合法权益免受损害,将自己置于危险状态,以致发生损害。构成1.受害人主观上有过错2.受害人的行为3.受害人的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受害人主张损害补偿四、第三人过错第三人过错,是指第三人对受害人损害的发生或扩大具有过错,被指控者可以据此主张免去或减轻自己的责任。将第三人过错作为一种抗辩事由,是基于受害人的损害并非是侵权行为人的因素,而是基于第三人的因素,所以被指控者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也就不存在成立侵权责任的问题,所以第三人过错多作为抗辩事由。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殊侵权领域,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被指控者才干以“第三人过错”作为抗辩事由。监护人责任构成要件:1、有被监护人的违法的损害行为2、有致人损害的事实3、行为的违法与损害的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4、有监护关系的存在1、被监护人的侵权后果,由监护人承担。在承担责任时,假如被监护人自己有财产的,从他本人的财产中支付补偿费;局限性部分,监护人负补充责任,单位除外。2、父母离婚后,由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另一方负责。3、监护人假如把监护职责部分或所有委托给别人的,除了当事人有约定的以外,监护人仍须承担责任。被委托人确有过失的,负连带责任。4、假如无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行为是教唆人教唆的,由教唆人承担责任,监护人不承担责任。产品责任产品责任是指因产品缺陷导致别人财产、人身损害,产品制造者(生产者)、销售者等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特点1、无过失责任。2、负责人范围法定。3、处罚性补偿责任。承担责任的主体:产者、销售者、运送者、仓储者等。第四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导致别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四十二条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导致别人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四十三条因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补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补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导致的,销售者补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补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第四十四条因运送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