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汇总7篇-2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总7篇-2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总7篇-2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总7篇-2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汇总7篇-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教案汇总7篇【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汇总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稳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在探究的过程中稳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体会探究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第一关:奇妙的宝塔1、出示题目:1×1=11×11=111×111=1111×1111=2、观察与发现:让学生观察前三个算式的因数与他们的结果有什么特点。3、运用规律快速说出答案: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迅速说出第四个算式的答案。请学生自己出类似的算式并说出答案。二、第二关:奇怪的1428571、出示题目:142857分别乘1、2、3、4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4、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出乘5、6的得数。三、第三关:神奇的91、出示题目:99×99=999×999=的得数有什么特点。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4、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出9999×9999,99999×99999的得数。四、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1、出示题目:2、小组内计算,并找规律。3、全班交流所发现的规律4、运用发现的规律小学数学教案篇2第一学段已经教学了万以内的数,本单元继续教学更大的整数。全单元的内容随认数范围逐步扩大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亿以内数的认、读、写;第二部分是整亿的数以及把整亿、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第三部分是几个亿和几个万组成的数,求多位数的近似数。认、读、写数着重教学与十进制计数法有关的根底知识,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学习突出实际应用的需要。十进制计数法是本单元内容的核心,无论是认识较大的数还是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都离不开十进制计数原理。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的理解,是在认数与数的改写这些内容的教学中逐渐实现的,他们在学习万以内数时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在本单元的认数中会有更清楚的理解。1、认数教学以理解数的意义为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教材注意了以下三点:〔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认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鲜有接触大数的时机,因此,缺乏对大数的感性认识是他们学习大数往往感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弥补这点缺乏,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联络现实情境学习较大的数。首先是在现实情境中引出较大的数,引发学习这些数的内在动机。第86页例题以我国20xx年茶叶、甘蔗、甜菜三种农产品的总产量引出亿以内的数;第91页例题以我国20xx年水泥、原煤、布三种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引出整亿的数;第94页例题又以我国20xx年粮食和钢材的总产量引出几亿几千万的数。例题引出新的数以后,教材都引导学生质疑:这些数有多大?怎么写呢?正是这些疑问,引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其次是在现实的情境中一边进展读、写数的练习,一边体会大数的意义。想想做做里的一些读数和写数练习,都结合现实背景进展,如联络____广场的面积与颐和园的占地面积读整万数;联络南京长江二桥和上海轻轨线的长度读非整万数;联络地球的年龄读整亿数。又如结合恐龙灭绝时间和昆虫的种数写整万数;结合江苏省20xx年大、中、小学学生人数写非整万的数;结合人的脑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长度写整亿数在现实情境中进展读、写数的练习,既增加了数学学科外的知识,更能让学生体会较大的数在描绘、表达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消费开展、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随着数概念的形成和实际应用数的经历的积累,数感逐渐得到开展。〔2〕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是整数的计数方法,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对理解整数的意义有重要的作用。十进制计数法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二是计数法的位值原那么哪一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单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教材通过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数,逐步建立新的计数单位。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时候,已经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即10个单位就是一个相邻的较大单位。本单元教材第86页例题继续让学生照这样去数,一边数一边承受10个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从而引出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第91页例题仍然让学生一千万一千万、一亿一亿、十亿十亿地数,教学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数的活动中,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10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感受了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第二,及时整理数位顺序表。在教学万以内数的时候,初步出现了数位顺序表。本单元分两次扩展数位顺序表。第86页例题先把十万、百万、千万这三个计数单位引上计数器,理解个、十、百千万在计数时的排列顺序。然后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里填写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通过填写知道从个位到千万位的数位顺序,初步把这些数位分成个级和万级。第91页例题再次扩展数位顺序表,表里的内容也丰富了,有数级、数位、计数单位。教材把亿级及相关的数位、计数单位都留给学生填写,让他们知道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间的对应联络。在整理了数位顺序表后,教材还通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概括地讲述了十进制计数法。第三,让学生体会计数法的位值原那么。第95页想想做做第4题里有四个多位数,每个数里都有一个9,通过用线连一连,使学生感受9在不同数位上有不同的含义。同样,第90页第5题中千万位、万位和千位上的2,意义是不同的。体会位值原那么,有助于学生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并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3〕把读数与写数的教学同理解数的意义严密结合起来。读数与写数不是单纯的方法与技能的教学,而是继续理解数的意义的教学。读、写多位数历来是教学难点,特别是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更为突出,本单元教材改变了多位数读法与写法的教学。首先是作了合理的安排,先读、写整万的数,再教学假设干个万与假设干个一组成的数;先读、写整亿的数,再教学几个亿与几个万合成的数。先教学的内容是后续教学的根底,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安排,既利于教,也便于学。其次是突出分级读写,逐级读写的方法。教材设计了一些比一比、读一读,比一比、写一写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各个数级上的数的读写方法。如第87页想想做做第3题里有六组数,通过同组的两个数的读法比拟,学生能体会到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它们的读法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从而在能读万以内数的根底上学会读整万数。又如第92页第2题,分别写出五十、五十万和五十亿,学生能体会到这三个数的单位不同,50在数里的位置就不同,从而在会写万以内数的根底上学会写整万、整亿的数。读、写较复杂的多位数的教学,选用了适宜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第88页例题中要读三个多位数,其中第一个数在对照着计数器上的珠写出52395239后,教材告诉学生这个数是5239个万和5239个一合起来的数,并示范了读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学生感受多位数的读法。例题里的另两个多位数都留给学生自己读,教材只在数的组成上给予一些点拨。由于突出了先分级再从高往低逐级读的方法,数中间0的难点也被化解了。第89页想想做做第2题把写多位数留给学生自己学习,教材为他们提供一张简易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先分级、后写数,从高往低逐级写。教材没有用文字形式总结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这并不是不重视读数与写数的根本方法,而是为教学留出空间,由老师组织学生体验方法、交流方法。学生总结的方法是自己真实的体会和经历,是主动获得知识的表现。2、教学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便于在生活中应用多位数。在认、读、写多位数之后,教材中还有把整万数、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求多位数的近似数这两个内容。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能更方便地在生活中应用多位数。〔1〕在数的改写活动中体会简便写法。第92页例题要求学生写出九百六十万和十三亿这两个数,前一个是整万数,后一个是整亿数。有些学生会分别写出9600000和1300000000,也有些学生会写作960万和13亿。教材里出现的两个等式都含有三层意思,一是9600000和960万都是九百六十万,1300000000和13亿都是十三亿,是同一个数的两种写法。二是比拟各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写成960万和13亿明显简便得多。三是示范了把整万数、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书写格式。教材让学生在交流和比拟中理解新学的知识。〔2〕结合实际应用体会近似数。第96页例题教学求多位数的近似数,教材分三步安排。第一步是在比拟中体会近似数,通过对我国公共图书馆2709个和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这两个数的体会,弄清楚前一个数准确地讲了公共图书馆的个数,后一个数是图书馆藏书的大约数。又通过自然保护区1999个和面积14398万公顷这两个数,继续体会什么是准确数,什么不是准确数。在这些感性材料的根底上,教材告诉学生与准确数比拟接近的数是近似数。学生从中初步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为什么使用近似数。第二步教学求多位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经历,从484204比拟接近48万和____685比拟接近49万引导学生考虑,还示范了求近似数的书写格式。教材设计的这种教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感,防止了机械承受的教学方式。教材还突出这两个数的千位上分别是4和6,隐含了四舍五入的方法。然后在第96页底注中讲述了四舍五入法,学生凭借在例题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结合阅读底注的这段话,就理解了四舍五入法。第三步是第97页的试一试,在求多位数的近似数时,假如结合应用万或亿为单位的知识,能更方便。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求多位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想想做做里设计了相应的练习。第2题省略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这些数都是万以内的数。设计这道题有两个意图,一是让学生知道较小的数也有近似数,也可以求近似数。二是认识尾数以及按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进展四舍五入,为接着练习第3、4题打好根底。第5题是开放性的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数的方法。另外,本单元中还有两道推算题。第90页第6题从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推算一百万张纸大约厚多少米。第93页第5题从100万枚1元硬币大约重6吨推算1亿枚1元硬币大约重多少吨。这两题运用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以及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就乘10这两个知识,让学生从较小的数量推算较大的'数量,既开展推理才能,又开展数感。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P24—25页〕教材分析^p教材首先创设了“青蛙吃害虫”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然后,用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加减的直观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这使学生经历了从“详细情境——形成表象——抽象出算式”的过程,有助于对加减法的理解。设计理念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关注内容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3、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4、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才能。5、运用鼓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学情分析^p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才能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一样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才能的同时,更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3、对学生浸透环保和保护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经历探究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前准备〔1〕填一填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50里面有〔〕个十,30里面有〔〕个十,合起来是〔〕个十【复习数的组成,为学生铺垫了一样数位相加的算理】〔2〕小竞赛32+570-6078-639-426+388-530+2083+62、猜谜语,提醒课题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打一动物青蛙〕青蛙如今在什么地方?它们在田里做什么呢?〔吃害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青蛙吃害虫”〔出示课题〕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农民就不用把农药喷撒在庄稼上,这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净化的作用,我们就能吃上绿色食品。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不能捉它,要保护它〕【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参加小孩子喜欢的元素,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老师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生活经历根底上对学生浸透环保和保护动物的教育。】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过度:有一只小青蛙知道同学保护它们的决心后,给我们班发来了一封邀请信,邀请我们去参加青蛙王国举行的捉虫比赛。你们去不去呀?【邀请信的形式,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和动物小青蛙之间的友好关系,并把学生带进一个轻松的童话世界,有效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展课堂教学。】比赛的现场可真热闹呀!看,有两只青蛙正抢着吃害虫呢!它们都说什么话呢?生1: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生2: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害虫”。2、青蛙很细心,随时搜集身边的数学信息,我们能不能根据它们搜集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呢?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9-20页。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理解到二年级下册的书又进展了改版,我很自然地将新旧版教学内容进展了比照,发现尤其在练习部分把原来的通过数轴比拟数的大小以和目测估计的练习改换掉,而更重视培养同学的数感以和应用。如书中出现“少很多、差不多、慢得多、快一些”这些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非常口语化的词汇,真正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络。同时对同学估计意识的培养并未无视。真是一题多练。由于经历的缺乏,我试图到网站上找一些公开课教案等资料,但由于是新版,而所有相关的资料都与旧版教材配套,因此我只能半参考半自我解读教材,写下如下公开课教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复习引入1、两位数与两位数的比拟师:〔手拿思品书与习字本〕同学们,你能猜一猜思品书大概有多少页吗?〔58〕[同学各自猜测一个数,请几个人说一说,注意表述的准确性,最好用“可能、大概”这样的字眼。由于有的同学过于重视或是坚信自身的判断,经常用语过于绝对,用“肯定、一定”等词表述自身猜测的结果。此时师有必要进展纠正。师板书准确的页数。]师:让同学观察两本书的厚度,引出习字本的页数与思品书的页数“差不多”,你能猜一猜习字本的页数吗?〔请同学说一说〕假设给你三个选择15、60、150,你选择哪个数呢?为什么?组织比拟,师:58○60,你是怎么比拟的?2、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比拟师:观察数学书与习字本的厚度,引出数学书的页数比习字本的页数“多很多”,你能猜一猜数学书的页数吗?师先让同学估计,再选择50、104、500,说一说为什么?组织比拟60○104,你是怎么比拟的?[这两个活动是根据课后习题3、4改编而来,一是便于同学练习时可以运用知识的迁移掌握新知。而是他重视培养同学的合理估算才能,师通过让同学观察书的厚度,抓住“差不多、多很多”等字眼进展估算,也是提示同学估算要合理。数字也是同学们学过的两位数与两位数,而后引到两位数与三位数比拟,估算的同时复习了一年级学过的两位数大小的比拟。并通过提问“你是怎么比拟的?”适当总结了初步的数的比拟的方法。]3、抢答复习旧知师:你能用已学过的知识比拟以下数的大小吗?出示小黑板,6○20、66○62、100○89、75○57边答复边说说比拟的方法[再通过这些典型的比拟习题,试图让同学逐渐回忆起原来所学过的比拟数的大小的方法,以便在旧知的根底上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新知。在教学过程中,就感觉同学是可以判断出谁大谁小的,但是不太能用完好,明晰的语言表述比拟的方法,因此我觉得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同学的语言表达才能还有待进一步的锻炼和进步。要常给予同学交流、研讨、和表达的时机。]4、引入新课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继续用比拟数的大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建议:在进展总复习时,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忆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收获。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内容的学习最困难等。老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而不要进展机械枯燥的训练。在复习中,老师要辞别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展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开展。总复习中题目的难度和范围表达了本册教科书的根本要求。教学时,老师要注意把握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学期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1、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拟大小。2、在详细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的含义,能正确、纯熟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完毕时,要求学生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左右,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3、会比拟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展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答复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目的:1、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拟大小。2、能正确纯熟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3、会比拟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展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答复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老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容,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二、练一练。1、第1题可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题意,再说一说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2、第2题,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说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规律,再填空。3、第3题是稳固数的组成。4、第4题目的是能正确纯熟地进展20以内加减法运算。5、第5题稳固认识钟表的四种情况。6、第6题是稳固比拟数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两个数字拿来比,而是要先运算再比拟大小。7、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再提出问题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8、第8、9、1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且列式计算。9、第12题,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的意思,再进展统计。10、第15题,先观察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地考虑,尝试解决问题,在此可组织交流与讨论。11、第18题,是一幅连环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编数学故事,然后说一说,算一算。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目的:●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灵敏运用试商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拟、灵敏运用知识的才能。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灵敏运用试商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1.让学生口算。145158164254245263156147156+15258-25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2561601591203.笔算下面各题。33〕28038〕180独立试做,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