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承载需求及方案探讨课件_第1页
G承载需求及方案探讨课件_第2页
G承载需求及方案探讨课件_第3页
G承载需求及方案探讨课件_第4页
G承载需求及方案探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G承载需求及承载方案探讨2014NRCPRI

7.0

25G到2020年,第五代移动通信(5G)启动商用服务,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我国成为5G标准和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之一……——《2017-2020年5G发展规划》(工信部、发改委)2•

《中国制造2025》指出应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推进5G发展,2020年启动5G商用。•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5G技术研发和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战略目标。•

863计划和重大专项三相继启动5G研发项目,积极支持技术创新。•

2016年1月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由IMT-2020(5G)推进组负责组织实施。•

启动5GPPP、METIS等重大项目,研发经费超过42亿欧元。•

2016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5G行动计划,将于2016年底确定5G首发频谱,2017年底规划全部5G频谱,2018年启动5G预商用试验,2020年底推动5G全面商用。•

率先明确10.85GHz的5G高频资源,成为全球首个正式规划5G频谱的国家。•

发布4亿美元“先进无线通信研究计划”,计划2017年启动5G试验,将建设四个城市级测试平台。•

发布5G国家战略,拟投入1.6万亿韩元(约合14.3亿美元)。•

计划2018年初平昌冬奥会期间由韩国电信(KT)开展5G预商用试验。3提升频谱效率,降低空口传输时延关注点:大规模天线、新型帧结构提升无线、核心网以及传输网的协同效率,满足网络发展和运维需求4G,5G和WLAN融合组网关注点:独立和非独立组网提升新业务的运营和部署效率关注点:网络切片4DU/CU合一,集中部署•5G

RAN网络将从4G/LTE

的BBU、RRU两级结构,演进到CU、DU和

AAU三级结构•根据业务需求和部署条件的不同5G

RAN三级架构实际部署形态多样化,存在多种场景5•核心网将形成两层云互联网络:(1)NewCore云互联;(2)及NewCore与MEC间云互联;(3)•固移融合,包括5G移动宽带、固定宽带在内的所有业务将在云上逐渐融合,业务融合驱动网络融合和云网协同。6①

大带宽:前传eCPRI25G,单基站(低频3Cell)业务带宽3~5G,中回传带宽超100G②

超低时延:eMBB业务4ms;uRLLC业务0.5ms;uRLLC业务前传时延要求20-30us③

高可靠:部分uRLLC业务要求99.999%可用性⑦

智能协同:RAN、核心网、承载网智能协同,满足高效运维和业务快④

高精度同步:协同7前传带宽5G低频基站:Sub6G/100MHz3cells、64T64R5G高频基站:Above6G/800MHz3cells、2T2RSE峰值25bit/hz,均值4bit/hzl均值取值Cell数量*单Cell均值;•对比4GLTE基站:峰值900Mbps,均值150Mbps83GPPTR38.9133GPPTR38.9133GPPTR22.891综合,URLLC可能更低•VR/AR:网络RTT时延<7ms,防眩晕门限20ms-传感器反应时间1ms-屏幕响应时间2ms-120fps刷新时间8ms-业务处理时间2ms•自动驾驶

:网络RTT时延5ms,分配到UE-CU为1ms,单向500us;1ms对应120km时速汽车移动3.33cm•智能制造:网络单向时延1ms(核心网到UE),端到端20ms–传感器处理时间5ms–机械手处理时间5ms–网络及业务处理时间8ms=2ms,上下行各1ms9Ø接入基站带宽:峰值5Gbps/均值3GbpsØ汇聚环配置:1个汇聚环带6个汇聚设备

;一对汇聚设备接6个接入环,带宽收敛比为6:1Ø核心设备配置:假设四台核心设备,共有12000个基站,折合42个汇聚环Ø假设业务全部进核心网Ø汇聚环上行带宽:Ø核心出口总带宽:6*6*26Gbps/6=156Gbps汇聚设备要求:Ø(12000/8)*26Gbps/6=6.5TbpsØ核心设备要求:Ø上行:2个50GE接口,能扩展到100GEØ下行:多个10GE接入下行接口:6*50GE或6*100GE上行接口:2*200GE/400GEØ下行端口:

42*200GE/400GEØ上行端口:9*400GE10时间同步要求(tbd)≤±1.5us•5G同步业务需求包括5GTDD基本业务同步需求和协同业务同步需求两部分:l5GTDD基本业务同步需求预计与4GTDD基本业务相当:1.5us(低频),500ns(高频)l同步精度主要取决于协同业务需求,5G的空口帧长度1ms比4G空口帧10ms小10倍,预计同步精度指标也会缩小,具体指标待研究•5G承载须支持时钟随业务一跳直达,减少中间节点处理,单节点时钟满足ns级精度(IEEE1588v2.1)11•

5G网络,基站数量增加、CU与DU分离部署、云化部署、eX2等,需要灵活、可扩展路由转发功能。•

5G网络,南北向流量为主,东西向流量有限;网络中无需类似普通IP网络,建立全mesh连接。•

5G网络,带宽、时延是核心竞争力,光层提升核心性能,增强路由转发功能满足灵活性需求。①

基本路由转发与动态路由协议:5G网络基站数量增加,IP地址数量随之增加,路由转发是解决大量设备跨地域互联最常用和成熟的方案。因此5G承载网络应当支2MEC/MCEMEC/MCEMEC/MCE持基本IP路由转发能力,具备常用路由协议OSPF/ISIS。②

动态路由与路由信息交换:CU/核心网云化,涉及动态迁移、动态扩容,eX2涉及东西向流量,承载网需要支持动态路由和路由信息交换协议BGP。③

保护与运维:基本保护协议FRR、基本运维功能PING/IPFPM等。DU12波长、ODUflex硬切片•三大类不同业务的切片•不同租户网络的切片硬切片或者L2/L3软切片13DUCU+DU综合业务接入点(CO)DU前传(AAU-DU)回传(CU-MEC/New

Core)Ø光纤直驱为主:CPRI、eCPRIØ有源/无源WDM承载:eCPRIØDWDM/OTN:环网为主ØDWDM/OTN/ROADM:环网、MeshØ光层波长直达(ROADM调度)Ø城区:光层波长直达(ROADM调度)Ø郊区:中间节点转发,带宽收敛(分组处理)ØCU所在承载设备须支持路由转发功能Ø超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IEEE1588V2.1ØCWDM:点到点,25GNRZ/50GPAM4ØDWDM:点到点或环网,光层波长直达Ø超低时延OTN技术:单节点1us量级Ø支持路由转发功能:转发、动态路由、VPNØ未来回传网络与城域DCI网络逐渐融合Ø新型转发及控制技术:SR、EVPN14光交箱2BBU

PTN•5G初期(低频组网):l单个基站:3个Cell,6根光纤(单纤单向)/3根光纤(但纤双向)l3G/4G/5G共站:所需光纤资源累加•5G成熟期(高频组网或低频增点):增加更多的光纤资源15AAUAAU有源WDM/OTN方案的优势:Ø组网灵活:星型、链型、环型组网。Ø节约光纤:单纤双向或双纤双向,40波/80波。Ø节约成本:减少光模块数量。Ø大带宽传送:单通道10G/25G/50G/100G/200G。Ø多制式前传:同时支持CPRI、eCPRI,兼容4G和5G。Ø完善的OAM:LOS/LOF/BDI/BEI/AIS/FEC/PT/TTI/DM…Ø高精度同步:ns级别同步精度。Ø维护简单:无源OAD免维护。Ø彩光模块:封装和功耗做到白光模块水平。Ø设备管理:无线设备管理彩光模块。Ø多业务统一承载:移动宽带、固网宽带、高价值专线等。Ø无损传输:业务透传,硬管道隔离。Ø建议:采用时延优化的OTN封装,继承OTN维护手段。Ø安全可靠:光层保护或电层保护。共同的挑战:降低时延!16DMT:DiscreteMulti-TonePAM4:4-levelPulseAmplitudeModulationCFP/CFP2-DCO光模块17•

OTN将是5G前传承载的主流技术方案,满足URLLC业务需要对OTN设备时延性能进行•

OTN时延优化措施包括:•

针对5G前传场景,旁路芯片内不必要的功能模块和FIFO缓存,并对FIFO缓存的深度和资源调度进行了优化目标:单节点时延1us量级•

优化OTN成帧结构和映射封装方式(OTNlite)•

采用更大的支路时隙(TS),如5Gbit/s、25Gbit/s等18超低时延样机

25GE

平均时延

4.7us现网设备

10GE

平均时延约29usCPRI7

平均时延

6.5us中国电信-Microsemi超低时延OTN联合创新19l

5G的意义不仅仅是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而是信息通信领域的一场革命l

5G承载网是5G网络和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l

大带宽:OTN/WDM提供最低成本、最高的传输带宽l

高精度同步:OTN天然支持时钟同步;时间同步支持IEEE1588协议及其演进,单向双向传输消除时延差l

灵活性:ROADM光层调度、ODUflex灵活切片、FlexO灵活接口、增强分组和路由转发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