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08 蓝色多瑙河_第1页
《中国民歌》08 蓝色多瑙河_第2页
《中国民歌》08 蓝色多瑙河_第3页
《中国民歌》08 蓝色多瑙河_第4页
《中国民歌》08 蓝色多瑙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品赏析《蓝色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182—1899)奥地利作曲家,是斯特劳斯家族里前后五位圆舞曲作曲家中的佼佼者。其父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而他小约翰·施特劳斯,自幼酷爱音乐,虽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在母亲帮助下偷学小提琴、钢琴和作曲。十九岁时,组织了自己的一个管弦乐队,赴波兰、德国各大城市举行圆舞曲演奏会,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遂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共创作了168首圆舞曲,其中最受世人喜爱的就是这首被誉为维也纳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

学习导语

圆舞曲即华尔兹。是一种自娱舞蹈形式。华尔兹圆舞曲是一种音乐体裁,英文是Waltz,所以有时也音译为“华尔兹”。圆舞曲的体裁特征,更鲜明地体现在它的伴奏音型中。典型的圆舞曲伴奏音型是强弱分明的三个均匀的四分音符(在3/8拍则是八分音符),每小节一个和弦,第一拍是强拍,奏和弦的低音。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较高音区奏其它和弦音。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全名《在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畔》,作于1867年。乐曲按照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由较长的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和简短的尾声组成,饱含着维也纳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乐曲的序奏一开始,圆号象一道霞光,在小提琴弦乐轻轻奏出震音的衬托下,吹奏出音乐的主题。

好象静静的多瑙河水轻轻地辞去点点晨星,在第一缕晨光中,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舞动,又好似一个可爱的天使轻轻地降临人间,点醒了深睡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在晨光的亲吻下,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扬起欢乐的浪花,多情地拥抱着爱她的人们,世间万物也和这多瑙河水一样永不停息。接着,木管乐器与小提琴相呼应,速度转快,配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的律动,情绪活跃起来,如河水击岸,生机勃勃,使人精神振奋。紧接着小提琴与双簧管以妩媚的音调加以跳动、轻柔的音型对答起来,为第一圆舞曲的出现做好准备。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第1小圆舞曲是整个圆舞曲的主要主题。主题A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响应的顿音,犹如春之神张开了幻想的翅膀,在蓝色多瑙河的上空翩翩而至。美妙的旋律,就象娓娓动听的语调,生动地表现了“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的欢乐情景,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多瑙河;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主题B轻松、明快,充满生气,仿佛是对春天的多瑙河的赞美。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第2小圆舞曲第1部分的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情绪爽朗、活泼,轻盈的曲调象春姑娘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向多瑙河招手,给人以朝气蓬勃的感觉。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第2部分突然变得婉转而柔情,好象南阿尔卑斯山麓的青年们在热烈、欢快的舞蹈间隙,呢喃低语,互诉衷肠,与第1部分形成对比。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第3小圆舞曲的主题A饶有新意的曲调,显得典雅、高贵,富于奥地利乡村舞曲特点,人们在轻盈的节奏中,仿佛看到多瑙河畔农村姑娘和小伙子在欢乐地舞蹈;

主题B铿锵有力、节奏中强劲的重音,象是他们轻轻点蹋的舞点。刻画出生活在这条蓝色河畔的人民幸福田园生活的狂欢场面。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第4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节奏拉宽,富于歌唱性,渲染了乐观向上的氛围;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主题B欢快的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

喧闹热烈,与主题A形成了对比。流畅的旋律勾画出弯弯曲曲的蓝色航道,在这有生命的线条中,流淌着奥地利人民的沸腾的热血,急切而奔放,细腻又粗犷,河水叮叮咚咚,仿佛向人们讲述了英雄民族在多瑙河边繁衍生息的古老历史。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第5小圆舞曲的主题是第一首圆舞曲的旋律的扩充与发展。虽然在音调上它们相去殊远,但在气质上却同是一曲欢呼春到多瑙河的热情赞歌。一个短小的引子之后,A段由木管与小提琴轻轻地奏出婉转多姿、优美动人、舒展柔情的旋律,由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多瑙河上无忧无虑轻轻泛舟时的情景,接着在渐次的暗涨的力度中,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B段在热闹的打击乐伴奏下,出现热情、欢乐的对比乐段,从而达到全曲高潮。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乐曲的尾声,结构庞大,音响丰富,几乎包容了乐曲中的所有的圆舞曲的主题。但是,在演奏的次序,主题的选择以及使用的乐器上,仍有多彩的变化。尾声中现了第三、第四和第一首圆舞曲,然后,响起序奏中多瑙河水波荡漾的美妙回声。在清澄的色彩中,长笛颤动仿佛跳跃的鸟语,让人们沉浸到田园诗境之中。忽然,一阵疾风骤雨般的音流汹涌而至。全曲在火热的狂欢高潮中结束。

五段旋律连接起来就好象河水有时平稳如镜,有时微波荡漾,有时汹涌咆哮……乐曲通过旋律对比,调性的转换,音色的变化,情绪的起伏,不断给人以欢快、活跃的感受。每一首圆舞曲,每一个音乐主题的变化都给人以明快的感觉,不仅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更表现了人们对多瑙河的喜爱之情。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这首《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久盛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与其父老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管弦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一道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演曲目。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圆舞曲和进行曲

圆舞曲即华尔兹(Waltz)

,又称圆舞,一种自娱舞蹈形

式。华尔兹是舞厅舞中最早的

、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

形式,亦称圆舞。“华尔兹”一

词最初来自古德文Walzer,意

思是“滚动”、“旋转”或“滑动”。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华尔兹用W表示。也称“慢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具有优美、柔和的特质,舞曲旋律优美抒情,节奏为3/4的中慢板,每分钟28到30小节左右。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每拍一步,第一拍为重拍,三步一起伏循环,但也有一小节跳两步或四步的特定舞步。通过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带动舞步移动,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进行曲(march)是一

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

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

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

争意志,激发战士的战斗

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

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

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

决心。雄劲刚健的旋律和

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

的基本特点。进行曲也是

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

乐乐曲或器乐乐曲。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它起源于16世纪西方的战乐;从17世纪起,由通常伴随队伍行进或用于世俗性的礼仪活动,逐渐进入音乐会演奏以及歌剧、舞剧音乐中,最终成为一种特定的音乐体裁。主要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一致的要求,以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常用2/4,4/4的拍子。

进行曲最初出现在古希腊的悲剧中。

进行曲原是舞曲的一种,多用于群众出场,退场的时候。十七世纪起,渐渐传入音乐艺术的领域。现代进行曲则指十七世纪以后,用铜管乐队吹奏的乐曲。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小狗圆舞曲》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钢琴诗人肖邦(F·F·Chopin1810─1849)也写过很多圆舞曲,但是肖邦的这些作品不适合用于舞蹈,因为它们大都节奏过快。肖邦的华尔兹是为沙龙谱写的,大都使用大调,因为大调比小调更加欢快,其中著名的有降D大调圆舞曲又名《一分钟圆舞曲》,是肖邦在世时最后发表的圆舞曲。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作品节奏极快,而且充满激情,其实它并非人们所经常听到的那样,不是为了让人尽量在一分钟内演奏完毕,肖邦本人或其它钢琴家是否能在一分钟内完成作品的演奏也不得而知,之所以取名为《一分钟圆舞曲》,就是要表达“把握瞬间”的意思。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这部作品的灵感源于一条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的小狗,传说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喂养着一条小狗,这条小狗有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的“兴趣”。

肖邦依照乔治•桑的要求,把“小狗打转”的情景表现在音乐上,作成了这首乐曲,所以这部圆舞曲也被称为《小狗圆舞曲》。乐曲以快速度进行,在很短的瞬间终了,因此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全曲为简单的三段体。在四小节序奏后,主旋律以反复回转的形态出现,其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中段则是甜美而徐缓的旋律,与第一段的急促形成鲜明的对立;第三段为第一段之反复。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

作曲。

这首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构成,其结构属于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式。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很长的序奏。两支圆号的旋律描绘了优美动人的风景,双簧管和单簧管吹出抒情流畅的曲调,象是牧人的牧歌和角笛。钟声的响起,使音乐增加了很多光彩。然后,大提琴缓缓奏出第一圆舞曲的主题动机,作为全曲的引子。大提琴浑厚的音调、圆号美丽的牧歌和长笛玲珑的装饰音节,构成了一幅极美妙的且色彩斑斓的音画,十分优雅动人。齐特尔琴的加入更增添了浓厚的奥地利民族色彩,这种特色型乐器拨奏出这首圆舞曲中最主要的一段旋律,轻柔而华美,仿佛晨曦透过浓雾照进维也纳森林,还伴随着鸟儿们婉转的鸣叫。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

第一圆舞曲为F大调,描绘出了森林清晨的美景,及人们轻歌曼舞的场面。

第二圆舞曲为降B大调,由大提琴呈示出来。这段主旋律与前面序奏中基塔琴所演奏的主题几乎完全相同,但节奏要快得多,舞蹈性极强。

第三圆舞曲为降E大调,三部曲式。描绘的仍然是森林美景。

第四圆舞曲在降B大调上,二部曲式。前半部分轻快、流畅,旋律充满跳跃性;后半部分活泼、优雅,伴奏部分引人入胜。

第五圆舞曲为降E大调,这一部分不仅活泼,而且节奏性非常强,使得整个乐曲达了最高潮。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配套多媒体助教光盘

乐曲的结尾部分很长,在这里依次出现了第四圆舞曲、第一圆舞曲和第二圆舞曲的主题;之后,序奏时的“齐特尔琴”动人的旋律重新出现;终止部分采用了乐队的合奏。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