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说帐篷之狗尾续貂_第1页
点说帐篷之狗尾续貂_第2页
点说帐篷之狗尾续貂_第3页
点说帐篷之狗尾续貂_第4页
点说帐篷之狗尾续貂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帐篷面料.今天的帐篷广告一般都会详尽标出外帐、帐底甚至内帐的材料,你能看到190T、210D、牛津布、PE底、PU等等各种让你不知所以的材料,而在几十年前尼龙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帐篷材料都是经过防水处理的帆布或橡胶雨布,尽管能满足防风雨的要求,也足够结实,但是它们非常非常可观的重量使得那个年代徒步的驴的肩膀吃了不少苦头,当时的习惯做法是每人背一块帐篷布或方块雨披,搭建时再拼合在一起,以相对减轻重量。那么在轻且坚固的尼龙材料广泛应用的今天,让我们看看什么样的尼龙才最适合你的帐篷。首先解释两个专有名词,D和T。D、旦尼尔=g/L*9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实际上你并不需要记住什么公式,它实际上是表达了单位长度内丝线的重量,比如说很多背包底部面料用的是杜邦的1000D尼龙,它的密度非常大耐磨很好,那么,在背包的其他不太容易磨损的部位,材料就可以是600D或420D尼龙,它们的相对密度就要小一些,D前的数字越大,表示其同样面积的布料就更重一些。通常的帐篷选用150D或70D的尼龙,兼顾成本/重量/耐磨性,但在一些高档的superlight级帐篷上,例如MHW的Annapurna,使用30D、40D的面料以最大程度减轻重量,代价是成本的大幅上升和相对耐磨性的降低。帐篷面料中的T,一般指涤塔夫(polyestertaffeta),是种尼龙,仿丝绸面料,一般用做帐篷的外帐和内帐,轻且坚固,例如190T,前面的数字则表示1英寸(2。545CM)内经纬纱根数(密度)的和,实际上是个密度单位,你同样可以简单的认为,T前的数字越大,那么相同面积的布料就越重。对外帐来说,考虑到其恶劣环境中的易破损性,应注意其是否采用防刮(ripstop)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成小方格型编织,即使破损一个点,不会在强风中越扯越大。牛津布(oxford)是一种仿棉织物,质地柔软光滑且耐磨,通常用作帐底,所以通常帐底标示为XXXDnylonoxford。PE指聚乙烯或乙纶,成本较低,防水,无需压胶,所以被很多低价帐篷用做帐底,外观类似小方格的麻袋布,缺点是频繁折叠后容易开缝导致渗水,不是很耐用。PU指聚氨基甲酸酯(聚氨酯)或氨纶,通常用做防水压胶的表示,无论是涤塔夫还是牛津布本身都不具备防水性,必须经过压胶处理,数字表示耐水压的数值。例如PU2000mm,表示可以低于2000mm的水压下不会发生渗漏,厂家在测试时将帐篷布夹在一个圆形套件上,然后用电动方法对水加压,当第三滴水渗出帐篷时,这时的水压值就是防水值。那么2000mm水压是什么概念呢?通常雨伞的防水能力是PU1000mm,如果帐篷外帐压胶水平低于这个数值,基本可以认为在大雨下是一定会发生渗漏的。如果要保证帐篷防风雨的可靠性,考虑到压胶的磨损性,外帐压胶是不能低于1200mm的,而帐底由于要承受人卧上去的重量,因此压胶要求更高,通常至少应该在2000mm以上。另外新出厂的帐篷外帐通常会要做防泼水处理,而其防水的能力会随着防泼水剂的磨损而逐渐消失,有些厂家会借此为降低成本而降低PU值,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帐篷买来时防雨良好,用过几次以后便失去防雨性的原因。关于内帐,它通常有两个作用,保温透湿和防蚊虫,出于前面的考虑,它通常也会采用涤塔夫,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且有一定的保温能力,而如果只需要防蚊虫,那么纱网(mesh)就足够对付。如果是四季帐或是高山帐,那么毫无疑问全部内帐都由涤塔夫组成以保暖,如果是夏季用帐篷或单人帐,出于散热透气考虑,几乎全是纱网,对于通常的三季帐来说,纱网和涤塔夫各占一部分是个折中务实的选择,某些帐篷可以通过拉练自行调节涤塔夫的面积,那么它就是通用的3-4季帐。所以,只需要看到内帐,你就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帐篷的类型和用途。为什么不用GORE-TEX或类似的防水透气材料做帐篷?相信这是很多人会问的问题,GORE-TEX的防水能力达到20000mm,且具备透气性,可以因此省略内帐,减轻帐篷重量,岂不是很好吗?但是GORE-TEX材料的帐篷至今只有寥寥几款,有人认为是出于防火的考虑,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帐篷尼龙都是极易燃烧的。是出于成本吗?对于花费动辄数十万美圆计的专业登山队来说,一顶几千美圆的帐篷也不算太贵。某户外品牌的创始人告诉过我他的亲身经历一一当他带着自己设计制作的GORE-TEX帐篷在克什米尔地区旅行时,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几乎睡在冰窟里,结霜过于严重,GORE-TEX材料的确可以有效排出人身体排出的湿气,但不要忘了,通过嘴巴和鼻子排出的湿气要远远超过身体所排出的,GORE-TEX的透气速率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这正是只有GORE-TEX服装而没有GORE-TEX帐篷的根本原因。当然出于极端的考虑,一些高山单层帐采用了防水透气的Epic、CONDUIT、ToddTex等材料,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二、帐篷结构与选择.简单的来说,万变不离其宗,帐篷变来变去总是那几个基本框架结构,从外型来看,可以分成圆顶式(DOME)、隧道式(TUNNEL)、和屋脊式(HIP)。从搭建方式来分,可变为自立式(freestanding)和非自立式(nonfreestanding).圆顶式也就是一般称的蒙古包式,算是目前普及率最高的结构,它们可以提供良好的防风性和较大的空间,不易积雪,搭建方便快速,从最简单流行的两杆十字交叉到三杆的青蛙帐再到复杂的4杆甚至以上的帐篷,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杆与杆之间的交错受力自然完成空间支撑,当外力如风作用于1点或者多点时,将其应力自然分散,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风性,大多高山帐都是这类设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圆顶式也不失为四季通用的好选择,对于现代的设计来说,其着重点是如何在防风性/重量/空间三者间达到最好的平衡。隧道式,隧道式的外观如同它的名字,其设计着重点是通过在两端的支撑和拉力,构建一个拱顶型的空间,它的好处在于可以尽可能的减轻面料和帐杆的重量,同时具有还不错的防风型,但是空间相对狭小和容易被积雪压跨是它的天生弊端,因此很多帐篷采取了圆顶和隧道式相结合的办法来尽可能扬长避短,另外,对于单纯隧道式帐来说,它很难具备freestanding的条件,在某些环境下的搭建会带来不便。现代的隧道帐设计由于帐杆的可塑性,已不再是单一的园拱外型,可以是箱型、单杆中部支撑、双杆两端高低支撑等等,但总之它必须在两端借助外力加以紧绷。由于它在重量上的先天优势,很多superlight级别的帐篷采用了这种设计。屋脊式,也就是尖顶式,早期的徒步或登山帐篷由于杆材的限制,几乎全是这种结构。其特点为用一个或两个直支撑点配合外力将帐布拉开,它的重量可以做到最轻,构造也极其简单,两件方块雨布就可变成一个屋脊式帐篷。但同时在空间和防风性上的牺牲也是最多,甚至狭小的难以坐起穿衣服,对于使用者的搭建技巧也是不小的考验。现代的屋脊式帐篷几乎走向两个极端,一类是强调轻便机动的单人帐或应急的Shelters,另一类就是适合群体用的大型帐篷。关于freestanding,也就是自立帐,意指无需通过拉绳、地钉或其他外力支持便可搭建成功的这类帐篷,好处无用多说,只要是个平地就能搞定,不用操心是在草地、沙地、硬地、甚至花岗岩上。自然它是休闲帐篷的首选,但是,通常自立帐都是圆顶式,如果你打算为你的长途穿越减轻负重而选择隧道帐或屋脊帐,那么,锻炼一下动手能力,培养在任何环境通过各种方式搭建和加固帐篷的野外技能,不仅是必需的,也是非常有乐趣的。说白了,装备的问题并不只是简单的钱的问题,从一个人装备的选择很容易看出他的户外经验、素质和风格。罗嗦了这么多关于帐篷结构的分类,并不是希望每个人就此被概念搞的晕头转向或是成为装备狂,实际上,了解帐篷的构造特点,是为了在眼花缭乱的市场上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是被广告牵着鼻子走。根据自己本身的需要,针对产品的特点,你会找出最关注的性能点,然后次之,采用优选法,最终才有满意的结果。举例来说,我把帐篷的主要性能简单分成重量、空间、防风雨性这三个点,它们之间起相互矛盾和制约的关系。如果是三口之家的自驾野营,那么无须在重量上做出妥协,选择空间足够大,防风雨性足够好的freestanding的圆顶帐篷即可。如果是高山使用,那么我会按照防风雨性、重量、空间来排序,选择圆顶或隧道混合帐。对于长时间的中低海拔徒步穿越来说,重量就不能不放在第一位,隧道帐或屋脊帐就是好选择。另外,帐篷的一些设计细节也可以帮助你做出选择,比如通风性的良好、门厅有否或空间大小、门的设置方式、甚至颜色和外观等等,可以根据实际个人习惯和爱好来加以判断。如果你对户外运动有持续的高烧和一定的经济能力,无疑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储备不同的帐篷是最好的办法,但在目前国内的户外环境下,绝大多数的户外爱好者都只拥有一个帐篷,找到自己的最主要需要点,相信不难做出选择,只是需要记住,一分钱一分货.三、细节也很重要.帐篷设计中的大大小小细节直接影响到你使用帐篷的感受,一顶细节出色的帐篷一定是好帐篷,反之亦然,这里补充一些dreamerz同学没有提到的设计细节。尺寸:到底多大尺寸的帐篷才够用,或者舒适。根据国家标准GB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数据,18-60岁间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7.8CM,女性为157CM,男性肩宽为43.1CM,女性为39.7CM,坐高男性为90.8CM,女性为85.5CM。通常休息时,2.5倍肩宽的宽度可以保证躺卧时的舒适性,但是,对于徒步帐篷来说,睡的如此奢侈而不考虑帐篷的重量是不可能的,那么,要保证在睡袋中能顺利的翻身,宽度60CM几乎是一个极限数值。对于绝大多数的帐篷来说,其侧壁是倾斜而非垂直的,如果使身体不至于紧贴侧壁,宽度就要达至80CM。因此,可以说,一顶还算舒适的单人帐底边的宽度在80-90CM间为宜,对于双人帐来说,由于可以有公用的空间,宽度在120-140CM间为宜。长度的考虑不只是身高的考虑,你必须计算入倾斜的底边所浪费的头尾尺寸,另外,如果要在帐内堆放背包或装备,你必须拥有额外的长度才够用。这样看来,200-220CM是比较合理的数值。我们可以看到有些非常聪明的帐篷设计,将底边与地面拉成垂直,就是为了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高度是个需要仔细斟酌的数据。通常来说,更高的内帐意味着更大的活动空间也同时意味着防风性的削弱和重量的全面上升,但如果一顶帐篷连坐起穿衣的空间都无法保证,那实在是令人难以舒适。同时,由于结构的区别,圆顶式帐篷内100CM的高度可以让人心情舒畅,而在隧道帐或屋脊帐中,这个高度可能仍然令你非常压抑,坐起后感觉脑袋处在内帐的包裹中。聪明的帐篷实际常会在坐起的脑袋处架上一根多用的支梁,就是为了使你坐起后有充分的头部活动空间。门厅:对于刚接触户外的一些朋友来说,门厅的设计似乎纯属多余,它增加了重量也不是很方便设置。但拥有门厅第一是方便堆放和取用背包和装备、鞋,第二适合在恶劣天气中做应急厨房使用,第三,在雨雪中进出帐篷有一个合适的缓冲地带不会弄湿内帐,第四、通过巧妙的设置,门厅可以起调节空气流通的阀门作用。第五、多用途的门厅设计可以改变进出方式或做遮阳蓬使用,总之,越是复杂恶劣的环境,门厅所发挥的作用越大。门厅的设计通常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加辅助帐杆单独延伸出空间,这样的好处是得到大而实用的空间,但重量会增加很多,通常适用在没有门厅不可的高山帐上。另一类是利用帐篷原框架的自然延伸,通过地丁或拉绳斜向构造出空间,但这个空间的大小有很多限制,拉的过小,由于倾角的关系,几乎没有实用价值,而拉的过开有可能影响防风性,增加过多的重量,另外考虑到需要一手在帐篷内支持,另一手拉开门拉练,因此延伸的最远距离不宜超过60CM。窗:在帐篷上设置气窗主要是帐内空气循环考虑,窗的位置和设置方式对透气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常会采用支开小雨帽的方式,简单易操作,或者采用辅助杆形成屋檐式结构,透气面积更大更易调节。对称式的窗口更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当冷空气从帐底透过外帐缝隙钻进帐篷后,推动暖空气向上,因此,气窗的位置越高,其通风效果越好。有些帐篷会设置透明PVC材料制作的观察窗,但在寒冷的天气,由于内外温差的关系,起雾或结霜会使其几乎失去作用。内部:在内帐的侧壁上甚至顶上设置众多的口袋和网兜,无疑会给你身边各种繁杂的小物件带来方便。在顶上设置挂点,还方便使用吊锅或挂上头灯。但值得注意的是,挂点和网兜的设置也并非可以随意设置,在杆的交错受力关节处设置,放进适当重量的杂物,会促使杆间受力更均匀,帐篷重心更低,更稳固和防风性更好。帐杆的悬挂:帐杆的悬挂固定可以有两种方式,通过设置搭扣来快速固定,它简单方便,一个人也不难操作,或者将帐杆从预设的穿插孔穿过,形成自然的拱梁,它可以使帐杆固定更稳固,受力更均匀,但操作不是很方便。因此前者多用于普通的三季帐篷,对防风性要求不高,后者多用于四季帐或高山帐,要求更稳定。但也有例外,有些帐篷,例如MHW的高山帐,几乎清一色大量使用快扣固定以保证极端环境下戴着手套操作的灵活快速,而LUXE系列的帐篷,很多采用了双悬挂以做到最大可能的季节通用性。拉练:如果想快速方便操作,尤其是戴手套的情况下,那么大号的双头拉练是必需的,当然最好是YKK的。营脚:对于外帐的支撑点,它应该是可通过三道粱调节长度以适应外帐的绷紧度,可以在恶劣天气尽可能的拉低外帐,或是在好天气留大空隙,并通过快扣或挂钩和同样可调的内帐帐脚结合。不过对于普通三季帐来说,由于环境变化的相对单一,不可调的营脚也基本够用。四、搭建帐篷的学问.今天的科技如此发达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有理由忽视自己的动手和思考能力,尽管搭建一个蒙古包式双杆帐对一个小学生来说都已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如何选择最安全的地方把你的帐篷搭建的最稳固,是一项基本功。不要在有可能涨水的河边、可能落石的崖下、可能发生泥石流的的山坡下扎营相信是很多驴都具备的常识。但对于野外来说找到一片理想的宿营地并非容易的事,充分利用一切自然地物,可以将帐篷性能发挥出最大威力。早期我用的单杆帐篷很是简陋,甚至连拉防风绳的挂点都没有,为了避免被大风吹跑,只好抱来大石头沿外帐压上一圈,当然这会牺牲一定的透气性。有次我倒霉透顶的困在两个大瀑布之间的Y型口上,连续的大雨使我用的单层帐发生渗水,于是在帐篷周围的树上拉了一圈绳子并交错构成网状,并盖上箭竹,便成了简陋的茅蓬,使我后来的两天不是非常难熬。还有一个晚上由于错误的判断被迫在倾斜的山坡上扎营,结果专门用树枝捆绑固定制做了个简易平台,勉强支持出了搭建的空间。至于一个秋天碰巧在凹凸不平的石海宿营,硬是收集了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