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浙江省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描述阶段指的是(D)A.19世纪60年代~20世纪20年代B.18世纪50年代~20世纪初C.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D.19世纪50到60年代~20世纪20年代社会心理学史一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社会心理学在哲学和普通心理学中积累的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园19世纪中叶);2、社会心理学的描述阶段(19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20年代)。多数研究人员把经验描述的社会心理学的诞生直接定在1859年,因为这一年,斯坦达尔和拉扎鲁斯开始合作发行一份德文杂志《人种心理学和语言学》;3、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20世纪20年代-)12-152.标准化的态度量表用得最广的是(C)A.瑟斯顿量表B.卡特尔量表C.利盖特量表D.MMPI量表标准化的态度量表用得最广的是利盖特式量表。673.个体欲了解自己的态度、情绪和其他内在状态,部分是通过对观察和进行推论而得来的。(B)A.他人外显的行为,行为发生的环境B.自己外显的行为,行为发生的环境C.自己内在的状态,行为发生的环境D.他人内在的状态,行为发生的环境4.对利他行为的情绪对立过程是由____________提出来的。(A)A.皮利文B.索洛蒙C.威尔逊D.拉什顿情绪对立过程理论指出,当一种情绪反应开始时,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动了一个相对立的情绪反应,这种对立的情绪反应最终使个体返回到中性的和稳定的状态。该理论是由皮利文提出。首先体验到的愉快的情绪状态,会跟随者一个短暂的、轻微的不愉快反应,反之亦然。在对一种情绪有了许多体验后,当这种情绪慢慢变弱和变得短暂了时,跟随的相对立的情绪反应就变得较长久和较强烈。 对利他行为的情绪对立过程理论是由皮利文提出来的。745.遵从的理论最早是由 ____________研究的。( A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谢里夫
B.凯利C.克拉奇菲尔德
D.阿希用以研究遵从有几种主要的方法,其中最早是谢利夫的研究。 2136.社会交换理论是由
____________等人提出来的。(
B )A.谢里夫
B.霍曼斯C.希金斯
D.西鲍行为主义和学习理论的主要表现: 1、模仿;2、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扩展了“刺激——反应”模式的应用,创立了社会学习理论;3、社会交换理论。由霍曼斯创立,这个理论强调了交换,但它同样依赖于强化原则。社会行为是相互的,在人际互相作用中的每一个成员彼此都要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对一个成员来说,如果奖励比代价大,互相作用就会继续下去;如果代价大于奖励,互相作用就会中止。 347.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群体 ?( D )A.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的观众 B.围观车祸的人群C.几个一起乘电梯的人 D.干坏事的犯罪团伙群体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目标的个体所组成,彼此互相有着接触和交往,有稳定的联系和某种程度的互相依赖性,在心理上意识到对方,认为他们是属于同一群体的人群。2538.群体内聚力是指( D )群体完成任务能力的效率B.群体成员所作的贡献的总和C.群体对个体的吸引程度和个体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D.群体成员认为群体对他们具有的吸引力的程度和愿意留在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2609.早期社会助长的最初研究是由____________于1897年做的。(A)A.特里普利特B.勒温C.奥尔波特D.扎琼克探索他人在场对个体或群体工作效率的影响的最初研究是由特里普利特于1897年做的。27910.____________等人比较了社会剥夺和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B)A.沙赫特B.朱克曼C.奥尔特曼D.霍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述理论中哪些属于认知理论的?( ADE )A.交际行动论 B.角色认同C.联想 D.遵从理论E.平衡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理论最重要的发展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归因理论; 2、认知相符理论。认知相符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使自己认知结构相符合、相平衡的需要是个人行为的主要动机因素。与这个理论有关的是,海德的平衡理论,纽科姆的交际行动论,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论,阿希的遵从理论。其他有关认知理论的还有关于偏见、吸引、印象形成方面的论述。352.经过社会化形成态度中有哪几个重要机制?( AE )A.内化 B.认识C.社会实践 D.同步E.同化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机制: 1、内化。我们把这些成文的或不成文的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凭借这些规则来行动的过程就叫内化。简单地说,内化就是接受外界加于的规则而作为内在标准,用这些标准指导我们的行动; 2、认同。我们把认同定义为个体由于欣赏某人或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态度从而采纳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的一个过程。 573.用纸笔法来测量态度,要注意的指标是( AD )A.态度的方向 B.态度的具体性C.制定态度量表 D.态度的强度E.态度的功能测量态度的方法/态度的测量方法:1、纸笔法。纸笔法也叫量表法。测量态度需要两个指标,一个是态度的方向,也就是评价的方向,是喜还是恶,是肯定还是否定。另一个指标是态度强度,或称深度,即好或恶、肯定或否定的程度;2、假路线技术;3、生理记录;4、行为观察。664.对侵犯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有( ADE )侵犯是一种行为B.侵犯与意向无关C.在侵犯行为发生时一定有需要精品文档精品文档D.侵犯行为涉及到具有避免动机的受害者E.侵犯行为一定是直接指向有生命个体的行为侵犯行为是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首先,侵犯是一种行为;其次,我们关于侵犯行为的定义只限于这样一些行为,即侵犯者有意伤害受害者的行为;最后,侵犯行为涉及具有避免动机的受害者。 191-1925.人际距离分为( ABCD )A.亲昵距离
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E.群体距离霍尔认为人们有四种互相作用的距离,每一种距离又有远、近距离之分。
1、亲昵距离;
2、个人距离;
3、社会距离;
4、公众距离。
309三、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1.认知相符理论:认知相符理论的基本原理是, 使自己认知结构相符合、 相平衡的需要是个人行为的主要动机因素。 352.喜欢的“得失现象”: 我们最喜欢的人是表示对我们的喜欢程度在增加的人;我们最不喜欢的人是表示对我们的喜欢程度在减少的人。 1693.去个体化:认为在某些情景中, 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的自我认同所取代, 个体越来越难以意识到自己价值与行为,而是集中注意力于团体情景之上。(网)我们把去个体化定义为,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以个体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2284.群体的规范:群体的规范指,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标准。2685.群体极化现象:向极端转移的现象, 又称为群体极化现象, 指的是,作为群体讨论的结果,群体成员具有朝更为极端的观点转移的倾向。 29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6分,共30分)1.人们是怎样纠正决策后失调的 ?认知失调以及有关的过程提供了对“承诺升级”现象的解释。但是,对决策后失调的“承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诺升级”的现象,也有可以预防的办法。例如,让管理人员把开发一个项目或设计一个项目交给一个小组,而把执行这个项目交给另一个小组。那么,执行这个项目小组不会因开头的错误而受到减轻失调的压力,有助于推翻看来行不通的最初决策。也可以在组织中建立强调灵活性的规范,或通过表扬和其他奖励的形式,鼓励纠正不恰当的、拙劣的决策。1062.3.说说自我实现预言对人际关系中的作用。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的期望来行动。人们形成的对其他人的印象,对于其他人如何行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1254.自我归因过程得以进行的几个限定条件,并解释原因。贝姆对自我归因过程作了好几个限定。首先是自由选择。贝姆认为,我们观察我们的行为,看它是在外在控制下发生的(外在诱导下发生的),还是自动地(自己选择决定的)发生的。并且,只有在后者条件下,我们才根据自己的行为推论态度;其次,当内在线索是模糊,或者是微弱的时候,我们才利用外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最后,当缺乏有关个人态度的外在反馈源的时候,我们才利用外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 1365.6.影响利他行为的求助者的特点有哪些 ?求助者的一些特点会影响利他行为。这些特点主要有依赖性、亲密关系、吸引力、类似性和责任:1、依赖性。接受帮助的人的依赖性会影响利他行为发生的频率; 2、亲密关系和吸引力。像朋友、亲戚等亲密关系意味着互相依赖性和帮助的义务。一般而言,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同样,求助者的吸引力也会增加获得帮助的概率; 3、类似性。类似性会导致吸引。因此,吸引力和帮助的关系合乎逻辑地引出类似性与帮助的关系。人们往往会帮助那些与自己相类似的人; 4、责任。当人们认为求助者由于不负责任或由于漫不经心而引起了问题和麻烦,往往会期望他自己解决它。 1847.8.哪些因素影响了群体对目标持续的追求 ?有多种因素会影响群体对目标持续不断的追求。其中一个较明显的因素就是目标本身的价值和重要性;第二个因素是追求目标的通路是否清楚与明确;信息反馈对于群体的目标达成也有着重要影响。目标的信息反馈指,有关群体在向目标前进过程中对接近目标的令人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满意的程度的信息反馈。 267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 10分,共30分)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 外在奖励过多和惩罚过分的消极意义, 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之。对于奖励不足,成员往往变得不满和愤怒。奖励不足越厉害,不满的程度便越厉害,越迫切要求恢复公平。奖励过分时,成员会采取下述方式里恢复公平:减少自己的产出;增加自己的投入;增加他人的产出;减少他人的投入。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景下,奖励过分的成员会牺牲某些奖励来增加他人的奖励。而在另一些场合下,奖励过分的成员喜欢通过增加他人的投入来恢复公平。2902.什么是遵从,处在群体中的人们为什么会遵从,了解遵从对我们搞好工作有何帮助 ?我们把遵从定义为,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209人们为什么会遵从: 1、个性理论。人们具有一些预先决定他们会遵从的个性特征; 2、群体中心理论。一般说来,群体对个体施予压力使其遵从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来自于群体的信息性压力;一种来自于群体规范性社会压力。 2133.说说有关拥挤的几种理论解释。拥挤是一个主观的额心理状态,它的定义是“一种通过空间的、社会的、个人因素的互相作用而激起的动机状态”,所以拥挤是心理紧张性的。解释拥挤的一些理论:1、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版企业员工培训与职业素养提升合同
- 2025短视频项目跨境合作与全球推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社保补偿协议范本编写指南及案例分析
- 2025版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春光里人才公寓租赁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出国物流行业劳务用工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大型会展中心电脑维护与现场展示系统服务合同
- 2025版进口葡萄酒国际贸易代理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版片石环保建材采购合同协议
- 2025年度国际邮轮包船货物运输合同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教案
- 国际投资学(investment)讲义课件
- 施工机具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 齿轨卡轨车课件
- 中国监察制度史
- 供水公司主要安全风险公告栏(总)
- 【课件】音响的感知课件-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音乐鉴赏
- 屠宰加工企业组织机构职能分配表正式版
- 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课堂PPT)
- 果胶行业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