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样提高数学成绩_第1页
孩子怎样提高数学成绩_第2页
孩子怎样提高数学成绩_第3页
孩子怎样提高数学成绩_第4页
孩子怎样提高数学成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孩子怎样进步数学成绩

孩子怎样进步数学成绩?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才能的重要学科,应引起初中学生的广泛重视。可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上不去,我认为主要原因无外乎根底不好和学习不得法。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孩子怎样进步数学成绩,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孩子怎样进步数学成绩

前后联络,纵横贯穿。

在做题中要注重发现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络,绝不能“傻做〞。在做一道与以前相似的题目时,要会通过比较,发现规律,穿透本质,以到达“触类旁通〞的效果。特别是几何题中的辅助线添法很有规律性,在做题中要特别记牢。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指出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不平衡的逐渐变化过程,因此克制遗忘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复习,较好的典型习题最好能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它记下来,以后如碰到类似的题目就把它放在一起,同时也复习一下以前的习题,这样,就不会忘记,又能增加知识。

记清概念,夯实根底。

数学不等于做题,千万不要无视最根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别是“不定项选择题〞就要靠明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假如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已经学过的概念整理出来,通过读一读、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别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有些同学能看懂书中的内容,并不一定能深入地理解它,初次看懂书中的内容,往往还只停留在外表,既使真正懂了,也不等于你已经记住了它,假如已记住了它,也不等于你会运用它。因此,有些题目不会做是可以理解的。一般来说,学习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识记理解运用,理解是关键,只有理解才能很好地记住它,只有理解才有可能灵敏地运用它,而运用离不开记忆,更需要理解、训练,做作业就是运用的过程,假如连记忆关、理解关都未能攻破,自然过不了运用关,更何况运用是一般原理到详细实例的运用,其中也有一些技巧,只有在不断训练中进步的自己解题才能,从而到达掌握知识的目的。

记录错题,防止再犯。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是同学们常会一次又一次地掉入相似甚至一样的“陷阱〞里。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做题中就要及时记录错题,还要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以后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这样就能防止不必要的失分。毕竟,高考当中是“分分必争〞,一分也失不得。做错题目是难免的,有错就改才能进步,因此必须做好订正工作,把错题聚集起来,是个好方法,但不要把它当成任务,把错题重做一遍,是订正的过程。另外,错题集的另一好处是对今后复习提供了重要内容,可以节省时间,希望你养成做错题的好习惯。

2数学兴趣教学

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是学消费生学习兴趣前提

数学课本来就枯燥乏味,假如老师再利用呆板的语言平淡无味地讲课,必定会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迷迷糊糊,学不到应学的知识,甚至会对老师产生厌烦之感,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于是,我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都适时穿插点幽默,给紧张的教学注入活力和活力,促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当学生低头沉思、不敢答复以下问题时,我说:“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学生笑了,气氛活泼了;当他们答复不完好面红耳赤时,我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意便成功〞。学生忧虑消失了,信心增强了;当他们解答错误时,我说:“失败是成功之妈,加油吧!〞这些话语,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思维得到了提升,课堂气氛也活泼起来。

再如:我在讲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时,脱口而出:“古诗有云两只黄鹂鸣翠柳,"把两只黄鹂看成两点,那么一行白鹭上青天",当然是确定一条直线了。〞学生哄堂大笑,而获得的效果不只是学生的哄堂大笑,更重要的是学生精神的放松和对知识根深蒂固的记忆。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断定方法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辅助线的理解和认识,我说:“本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一条辅助线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这种幽默幽默的语言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绿了学生心灵的春天;像一丝甘甜的雨露,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听了这种语言,学生不仅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而且无形中就会对你所讲的内容产生兴趣,平时不爱听讲的学生也会被这种气氛所带动,融入到学习中来。在活泼的课堂气氛感染下,学生便能进入最正确的学习状态。可见,老师的语言是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

灵敏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学消费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中心关键环节,适当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无形中学到知识,轻松掌握知识。并使掌握的知识根深蒂固不易忘记。在教七年级“列方程解行程问题〞时,我组织学生进展了有趣的表演:让两名学生站在教室前后两块黑板前相对而行,当两名学生撞在一起时喊“停!〞我立即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相遇问题的等量关系:“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两地的路程〞;

再让两名学生从同一地点、一先一后向同一方向前进,直到快的把慢的追上;再让这两名学生从不同地点、同一时间向同一方向前进,直到快的把慢的追上,老师在黑板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追及问题的等量关系:同地不同时:“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同时不同地:“快的走的路程慢的走的路程=两地之间的路程〞。教室里一片欢笑,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等量关系,兴趣盎然,记忆深入,并且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可见灵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到知识,近而产生学习兴趣。

3数学思维训练

1、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进步学生解题才能。如:某一卖鱼者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照这样卖法,4人买了后,筐中鱼尽,问筐中原有鱼多少条?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即使根底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复杂的方程。

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买鱼人转换成1人,显然鱼1条;然后转换成2人,那么鱼有3条;再3人,那么7条;再4人,那么15条。

2、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才能。如:123456789在不改变顺序前提下(即可以将几个相邻的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但不可以颠倒),在它们之间划加减号,使运算结果等于100。象这道题就牵涉到系统思维的训练。老师可引导学生把10个数看成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去考虑、第一层次:找100的最接近数,即89比100仅少11。第二个层次:找11的最接近数,很明显是前面的12。第三个层次:解决多l的问题。整个程序如下:12+3+4+5-6-7+89=100

3、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老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如问:3个5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或5x3=15。老师又问:3个5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x5x5=125。紧接着问:3与5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x5=15,或5x3=15。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泼,越来越灵敏,越来越准确。

4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

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记并练习。

这种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依赖习惯,内心中始终有一种认识,即反正老师要讲,只要好好听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上根本是依葫芦画瓢,缺乏知识应用的创新,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开展的压抑。所以老师有必要对学生进展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才能。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展学习。

新教材在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这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意识的重要素材。老师应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考虑、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课堂后段用适量的时间进展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才能、学习才能,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和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把数学放在生活中,而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一样充实着生活的舞台。假如老师把握好生活中的数学抽象化,让抽象的数学知识详细化、生活化,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纯熟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步学生的创新才能,数学老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