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除夕的古诗_第1页
描写除夕的古诗_第2页
描写除夕的古诗_第3页
描写除夕的古诗_第4页
描写除夕的古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描写除夕的古诗

《共内人夜坐守岁》

[南梁]徐君倩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账,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岁尽应令诗》

[南梁]庚肩吾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

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金薄图神燕,朱泥却鬼丸。

梅花应可折,倩为雪中看。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除夜》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科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三年除夜》

[唐]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家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守岁》

[宋]苏轼

俗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

修麟半以没,去意谁能遮?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日,少年犹可夸。

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

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愿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

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督促也叫人惧怕。

长期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明年莫非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努力疼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说明

⑴垂尽:快要结束。

⑵壑〔hè〕:山谷。

⑶修鳞:指长蛇的身躯。

⑷强〔qiǎng〕:牵强。

⑸哗:一作“喧”。

⑹挝〔zhuā〕: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

⑺灯烬〔jìn〕:灯花。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⑻北斗斜:谓时已夜半。

⑼蹉跎〔cuōtuó〕:时间白白过去,光阴虚度。

赏析

《守岁》,十六句,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六句:“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这里用生动的比方说明守岁无益,从反面人题,跟前两首有所不同。这个比方不但形象生动,而见辰龙巳蛇,以蛇比岁,不是泛泛设喻。这六句的前四句写岁已将近,后二句写虽欲尽力挽回,然而徒劳无益。“系其尾”字面虽然用《晋书·贾后传》“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的话,然而在行文中完全以“赴壑蛇”为喻:到了除夕,已经是末梢了,倒拔蛇已不大可能,何况只抓蛇尾巴梢,哪里能系得住呢?以这样六句开头,似乎说这个风俗无道理。要写守岁,先写守不住,不必守,这是欲擒故纵,使文字多波澜的手法。

中间六句是第二个层次:“儿童强不睡,相守夜谌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这个层次写守岁的情景。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明明想打磕睡,却还要牵强欢闹。这两句仍旧是苏轼诗人回味家乡的.风俗,而不是他在凤翔时的情景。这一年苏轼才二十六岁〔虚龄二十七岁〕,膝下只有一子苏迈,虚龄五岁,不可能有这两句所写的场景。“晨鸡”二句将守岁时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腻入微,“坐久”两句将守岁时的情景写得很逼真。这两句主要是针对大人守岁所说的。纪昀很观赏这十个字,说是“真景”。事实上这是人人守岁都有过的感受,他能够不费劲地写出来,增加不少亲切感。

最末的四句是第三个层次:“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个层次与开头第一个层次的欲擒故纵相对比,说明守岁有理,应当疼惜将逝的时间。正面交代应当守岁到除夕终点。结尾两句化用白居易“犹有夸张少年处”,意在勉励苏辙。苏辙在京师侍奉父亲,苏轼盼望两地守岁,共惜年华。这个结句含有积极发奋的意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