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赠从弟(其二)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原文再现】【文题解读】赠,送。从弟,堂弟。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3.重点字词芜湖(wú)击溃(kuì)督战(dū)绥靖(suí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年级语⽂上册知识点总结【作家作品】刘桢(?—217),字公干,东汉末诗人,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北)人。“建安七子”之一。后人将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明人辑有《刘公干集》。【背景信息】诗人希望堂弟能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同时也自况自勉,于是写下了诗作《赠从弟》。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多么猛烈啊,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那冰霜严酷,松树的腰杆终年直立。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诗歌大意】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3.重点字词颁发(bān)仲裁(zhòngcái)遗嘱(zhǔ)巨额(é)⼋年级语⽂上册知识点总结【结构图解】坚忍不拔顽强不屈高风亮节托物言志赠从弟(其二)【主旨点睛】诗人通过对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同时希望堂弟能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写作特色】该诗运用了对比、反衬及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质脱俗。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采用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反响,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动作的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感。3.重点字词凌空(líng)翘首(qiáo)轻盈(yíng)由衷(zhōng)悄然(qiǎo)屏息敛声(bǐng)眼花缭乱(liáo)震耳欲聋(zhèn)⼋年级语⽂上册知识点总结考点一:文学常识【考点梳理】《赠从弟(其二)》的作者_______,字公干,_____(朝代)诗人,东平宁阳人。“_________”之一。后人将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明人辑有《刘公干集》。刘桢东汉末建安七子(1)《赠从弟(其二)》中赞颂松柏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中依然挺立不倒的诗句是: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2)《赠从弟(其二)》中作者借物喻人,表现劝勉之意的中心句是:岂不凝寒?松柏有本性。(3)《赠从弟(其二)》中以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坚强、挺拔的诗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考点二:名句积累(4)《赠从弟(其二)》中描写松树高大傲岸的形象的诗句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5)《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岂不凝寒?松柏有本性。考点二:名句积累第4课《一着惊海天》1.文学常识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自豪之感。3.重点字词着陆(zhuó))凛冽(lǐnliè)默契(qì)殚(dān))精竭(jié)虑镌刻(juān)桅杆(wéi)娴熟(xián)⼋年级语⽂上册知识点总结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1)赠从弟()(2)亭亭山上松()(3)瑟瑟谷中风()(4)风声一何盛()(5)风声一何盛()(6)松枝一何劲()(7)冰霜正惨悽()(8)岂不罹凝寒()大,凶猛挺拔的样子形容风声多么堂弟考点三:重要词语刚劲凛冽,严酷遭受严寒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所展现的画面。示例:那亭亭耸立在高山上的青松,在瑟瑟凄凉的谷风中显得那样刚劲和顽强。考点四:文本品析2.第一句诗中的“亭亭”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亭亭”是“挺拔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3.第三、四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一何”突出山谷中风的迅疾凶猛(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两个“一何”合起来赞美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4.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所展现的画面。严冬季节,那凛冽的风霜冰雪一齐向青松袭来,青松巍然挺立,毫不动摇。5.赏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质,以此勉励他的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此处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直接描写了松柏的品格,点明了作品的主题。
6.说说你对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的理解。只要有坚贞的信念,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改变节操。7.诗中的松柏有什么特点?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8.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示例一: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示例二:诗人赞美了松柏的凛然正气,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并勉励堂弟要有松柏一样的坚贞品格。9.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喻指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10.除象征手法外,全诗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示例一: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瑟瑟风声和严酷的冰霜来衬托松树的端正挺拔之姿,突出松树坚贞的品格(或:以寒风的凛冽反衬出青松的坚韧不拔)。示例二:运用了对比手法。把青松与寒风放在一起对比,突出了松柏坚贞的品格。1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诗人的用意何在。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诗人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或: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有。诗人希望堂弟能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寒风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12.标题“赠从弟”与诗的内容“松”是否有联系?本诗对“松”的刻画有何特点?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13.本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诗人采用衬托手法,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霜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傲雪凌霜的品质。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模拟演练】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C【解析】映衬(正衬)的手法是本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而不是“反衬”。全诗以“谷中风”的迅疾来映衬“山上松”的坚韧。2.第三、四两句诗“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3.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此勉励从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2.就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的表现手法写一段鉴赏文字。示例:画线句运用了设问手法。这样写,一方面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另一方面,强调突出了本诗的表意重点,即:这不是松树不曾遭受严寒,而是它本性坚贞刚劲。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同时也有自况自勉之意。第5课《藤野先生》1.文学常识《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体:回忆性散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仲钼酸铵制备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Unit7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2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商业活动策划执行协议书文件样式规范
- 企业合同审核与管理标准化流程
- 汽车销售合同签订注意事项与案例分析
- 塑料厂混料机转速控制规章
- 印刷厂设备维修成本细则
- 机械厂垃圾分类执行规章
- 2025-2030物业管理人才培训市场分析及智慧社区建设需求报告
- Welcome+unit +and+Expressions+单词讲解课件 【知识精讲精研】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GB/T 43950-2024工业浓盐水回用技术导则
- 2024年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模拟题】
- “1+X”幼儿照护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试题库(多选、判断题)
- T-CUWA 20059-2022 城镇供水管网模型构建与应用技术规程
- 火电厂检修培训课件
- 核医学医学影像医技科室质量评估细则
- 观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观后感600字三篇
- YY/T 0698.5-202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 小学生班干部竞选PPT模板
- 大学生创新创业(微课版 第3版)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