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及解析_第1页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及解析_第2页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及解析_第3页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及解析_第4页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及分析(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及分析(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及分析(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及分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以下列图,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的质量B.物体运动的行程C.用电器的电功率D.物体所受的压强【答案】D【分析】【解答】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依照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的质量,A不吻合题意;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依照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行程,B不吻合题意;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依照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用电器的电功率,C不吻合题意;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压力与面积的乘积,即FS,而物体所受的压强,因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能够表示物体所受的压强,D吻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第一理解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横纵坐标的乘积,再依照相关的物理量的计算分析.2.2015年8月,来自挪威的艾斯朋和比约恩两人,在张家界天门山成功挑战“翼装飞毯”高空极限运动.艾斯朋身穿翼形装在天门山空中翱翔(如图甲),比约恩从3000米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图乙),最后降落在艾斯朋的背上后,两人共同急速向前翱翔(图丙),完成了世界第一例空中合体的壮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艾斯朋能够在空中滑行,是由于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人调整到速度同样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两人共同翱翔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是静止的【答案】C【分析】【解答】解:A、基于蝙蝠翱翔滑翔原理研发出来的翼装翱翔服,采用韧性和张力极强的尼龙织物编制而成,特别是在运动服双腿、双臂和躯干间缝制大片结实的、缩短自如的、近似蝙蝠飞翼的翅膀.当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将双臂、双腿间的飞翼张开,形成一个气流受力面,将翱翔运动员的这对“翅膀”托起,运动员能够经过双臂和双腿的调整,控制身体在空中缓慢滑翔,同时能调整航向.不是由于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故A错误;B、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受力不平衡,故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两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应该调整到速度同样时,故C正确;D、两人共同翱翔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与天门山之间的地址不停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D错误.应选C.【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依照翼装翱翔的原理分析解答;(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处于非平衡状态;(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地址相关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3.某兴趣小组在研究“物体下落速度与横截面的关系”时,取三个质量同样,半径分别为3r、2r和r的小球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样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地区时,用照相机经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表示图.在图示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三个小球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三个球碰到的空气阻力相等C.三个小球下落的速度之比是1:2:3D.在阻力同样时,小球的下落速度与半径成反比【答案】

C【分析】【解答】解:A、由照相机的照片可知:在同样的间隔时间内,甲球运动的距离是不变的,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说明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道理,乙、丙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故A正确;B、依照三个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等于阻力,质量相等,故重力、阻力相等,故B正确;C、照相机等时间内曝光一次,而甲曝光了9次,乙曝光了6次,丙曝光了3次,因此时间之比为9:6:3,三球在同样行程中,所用时间之比为9:6:3,故速度之比为2:3:6;,故丙的速度为乙的2倍,为甲的3倍;故C错误;D、甲、乙、丙三个小球的半径分别为3r、2r和r,在阻力同样时,速度之比为2:3:6,由此可知,在阻力同样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D正确;应选C.【分析】(1)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获取一个像,由图可知,球甲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一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两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三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2)依照甲、乙、丙三个小球在同样的曝光时间内运动距离的关系,得出小球的速度之比;(3)由于三个小球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碰到的空气阻力和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空气阻力之比等于重力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分析空气阻力之比和小球速度之比的关系,得出结论.4.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状况,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驾驶员感觉路边的树木向退后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汽车所碰到的牵引力汽车急刹车时不能够马上停下是由于碰到惯性作用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机械能【答案】B【分析】【解答】解:A、行驶中,乘客感觉到路边树木向退后,是由于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故A错误;B、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水平向上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等于牵引力,故B正确;C、汽车急刹车不能够马上停下来是由于汽车有惯性,但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够描述为汽车碰到惯性,故C错误;D、太阳能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再转变为机械能,故D错误.应选B.【分析】(1)依照参照物,惯性,力的相互性,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量的转变等知识,结合实质状况进行判断;(2)对汽车受力分析可知汽车水平方向上碰到牵引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求得摩擦力的大小;(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没关,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4)太阳能汽车行驶时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再换化为机械能.5.以下列图,一小钢球从圆滑固定斜面的A

点静止释放,接踵经过

B、C

两点,且AB=BC,则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拥有的机械能最大D.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答案】D【分析】【解答】解:AB、小钢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增大,故A、B选项错误;C、斜面圆滑,整个过程能量守恒,小钢球拥有的机械能不变,故C选项错误;D、AB、BC两段的高度相等,因此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故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故D选项正确.应选D.【分析】质量一准时,速度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在理想状况下(没有摩擦),小球的能量是守恒的;依照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低,分析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状况,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对各选项进行分析.6.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的优异习惯,物理老师提议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有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估测数据中吻合实质的是()A.25寸彩电的功率约25WB.正常人的步行速度约4km/hC.洗浴水的温度约60℃D.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凸透镜的焦距约50cm【答案】B【分析】【解答】解:A、25寸彩电的功率在100W左右,故A不吻合实质;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m/s~1.3m/s,4km/h=4

×

m/s≈1.1m/s,故

B吻合实质;C、洗浴水的温度稍高于人的正常体温

37℃,而

60℃水的温度太高了,故

C不吻合实质;D、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采用的是薄透镜,焦距为

5cm或

10cm,故

D不吻合实质.应选B.【分析】依照生活经验及对生活知识的认识,逐一分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7.以下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B.用玻璃做晶体的消融实验C.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A【分析】【解答】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能够将漆包线围绕在铅笔上,用累积法测量直径,A吻合题意;B.用玻璃是非晶体,故不能够做晶体的消融实验,B不吻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响会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不能够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不吻合题意;木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了新的气体,因此不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能够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尔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异:晶体都有必然的消融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测定氧气含量,不能够有新的气体生成.

.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段歌词包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竹排

B青.山

C地.面

D河.岸【答案】A【分析】【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平时不能够以被研究的物体自己作为参照物,歌词

“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因此应选与有地址变化的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

A正确.应选A.【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可否有地址变化.若地址有变化,则物体相关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地址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关于参照物是静止的.9.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加油机和战斗机的动能都不变C.加油机和战斗机的重力势能都不变D.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答案】D【分析】【解答】解:A、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没有发生地址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因此A错误;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停变化因此动能改变,速度不变,因此B错误;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停变化,高度不变,因此重力势能改变,因此C错误;D、加油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不变,加油机的质量减小,战斗机的质量增加,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因此因此应选D.

D正确.【分析】解答此题的要点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地址可否发生了改变,若是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若是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动能大小的影响要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要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10.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经过的行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列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答案】

C【分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行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示行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行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示行程和时间不能正比,因此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AB

错误;

C、由图象可知,在前

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因此小华跑得较快,故

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两人的平均速度同样,故D错误.应选C.【分析】(1)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行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用同样时间比较行程,谁在同样时间内运动的行程长,谁就跑得快;(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所有行程除以所有的总时间.11.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睁开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朗诵活动.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B.“遥知不是雪,为有清香来”﹣﹣﹣﹣﹣清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依照声音的音调来鉴其余D.“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

A【分析】【解答】解:

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

A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清香来

”﹣清香说明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

B错误;C、客船上的人能鉴识出传来的是

“钟声”,是依照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

C错误;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

D错误.应选A.【分析】(1)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关于参照物可否有地址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同样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依照音色能够判断不同样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12.以下列图,物体A的长度为()A.38cm

B.3.80cm

C.3.8mm

D.3.8dm【答案】

B【分析】【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

1cm之间有10个小格,因此一个小格代表的长1mm;3.8cm对齐,估读为3.80cm,因此物体的长度为L=3.80cm.应选B.【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初步端从0开始,读出尾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初步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尾端刻度值,减去初步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3.大千世界,千姿百态。

2015

年3月

1日下午,英国的业余摄影师

Le-May

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翱翔的场景,如图。这张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被不停的

PS。关于图片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翱翔过程中,黄鼠狼相关于啄木鸟是静止的翱翔过程中,黄鼠狼给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给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啄木鸟驮着黄鼠狼上下翱翔过程中,啄木鸟客服自己重力做了功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俯冲时,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答案】B【分析】【解答】翱翔过程中,黄鼠狼与啄木鸟的相对地址不变化,故黄鼠狼相关于啄木鸟是静止的,A不吻合题意;翱翔过程中,黄鼠狼给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给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吻合题意;啄木鸟驮着黄鼠狼上下翱翔过程中,啄木鸟在自己重力的方向上经过了一段距离,故啄木鸟战胜自己重力做了功,C不吻合题意;物体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被举得高度相关,质量不变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相关,在质量不变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故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俯冲时,高度减小,故其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D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相关于参照物没有地址变化就是静止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作用的力,做功的条件是物体受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搬动距离,重力势能和高度相关,动能和物体运动速度相关.14.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兴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关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关闭电机,平衡车仍连续前进是由于其拥有惯性【答案】B【分析】【解答】解: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人的地址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车相关于人是静止的,故A正确:B、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吻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错误;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C正确;D、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连续前进,故D正确.应选B.【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第一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地址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素来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能:(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任何物体都有惯性.15.汽车以

4m/s

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

60m

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

6m/s

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8m/s

B.5m/s

C.4.25m/s

D.2.75m/s【答案】A【分析】【解答】解:汽车上下坡经过的总行程:

s=2×60m=120m;由v=得,上坡时所用的时间:t1===15s;下坡所用的时间:t2===10s;全程所用的总时间:t总=t1+t2=15s+10s=25s;则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4.8m/s。故答案为:A【分析】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即可,注意行程、时间的对应.1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电视广播和搬动通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传达信息碰到有人触电时,先直接将人拉开进行抢救,后切断电源尘埃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若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答案】D【分析】【解答】解:A、手机、电视及无线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达信息的,不是利用超声波传达信息,故错误;B、人是导体,若分子是很小的,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的不是分子人直接接触触电的人也会发生触电,故错误;C、分子是很小的,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的不是分子,故飞扬的尘埃不是分子,故错误;D、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故同样质量的水和其余物质对照较,在吸取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故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若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故正确.应选D.【分析】(1)手机、电视及无线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达信息的;(2)人是导体,若人直接接触触电的人也会发生触电;(3)分子是很小的,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的不是分子;(4)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故同样质量的水和其余物质对照较,在吸取或放出同样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17.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图甲所示,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图乙所示,加油机相对歼击机是静止的,相对地面是运动的图丙所示,我们吃饭使用的筷子是省力杠杆图丁所示,用抽气机将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出时,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答案】B【分析】【解答】A、小孔成像是光沿由于直线流传形成的现象,A不吻合题意;B、加油机和地面之间发生了地址的改变,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相对歼击机地址的没改变,加油机相对歼击机是静止的,B吻合题意;C、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是费力杠杆,C不吻合题意;D、随着玻璃钟罩内空气的逐渐抽出,能够听到手机的声音越来越小,即响度逐渐变小,D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光在同种、平均、透明介质中沿直线流传,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也许说被假设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关于所选的参照物地址可否发生改变即可.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垂钓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乐音的三个特点: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相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相关系.(3)不同样物体声有别,音色不同样来鉴识.发声体的资料和结构不同样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样.18.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甲乙两队进行拔河竞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收效与力的作用点相关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但房屋总处于静止状态【答案】C【分析】【解答】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相关,与速度大小没关,因此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不能够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A不吻合题意;B、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是相互作用力,故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甲方胜了乙方,是由于甲碰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的最大静摩擦力,B不吻合题意;C、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收效与力的作用点相关,C吻合题意;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地址相关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因此汽车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房屋同样这样。D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其余物体施力时,也同时碰到后者对它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收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

.

.19.向前直线行驶的车内,小明给小芳连拍两张照片以下列图。摄影过程中车可能()A.向西加速B.向东加速C.向西减速D.向东减速【答案】C【分析】【解答】由甲、乙两图中广州塔的地址判断车是向西运动的,由乙图中杯中的水判断车向西减速运动。故答案为:C。【分析】先依照车相关于广州塔的地址判断车的运动方向,再依照杯中的水(水拥有惯性,即水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判断车的运动状态。20.2018年5月德州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航模竞赛成功举办。如图是参赛选手竞赛时的情景。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加速上升的飞机模型,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飞机模型在空中翱翔时,若它所受的力所有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加速上升的飞机模型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当飞机模型在地面上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飞机模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分析】【解答】A.加速上升的飞机模型,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A不吻合题意。B.飞机模型在空中翱翔时,若它所受的力所有消失,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不吻合题意。C.以加速上升的飞机模型为参照物,人的地址是变化的,因此人是运动的,C不吻合题意。D.当飞机模型在地面上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飞机模型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素来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D吻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当物体静止在水平川面上时,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

.21.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秦骑行的速度最高能够达到50m/s小秦骑车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小秦下坡时不蹬车,单车越来越快是由于惯性增大在骑行过程中,相关于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的【答案】D【分析】【解答】A.小秦骑行的速度最高能够达到5m/s,A不吻合题意;B.小秦骑车转弯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不吻合题意;小秦下坡时不蹬车,单车越来越快是由于重力势能不停转变为动能,惯性大小只与质量相关,C不吻合题意;D.在骑行过程中,相关于路旁的建筑物地址不停变化,是运动的,

D吻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力的作用收效: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能够够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也许说被假设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关于所选的参照物地址可否发生改变即可.22.小滨同学喜欢物理,平时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收集的以下估计值中最凑近实质的是()A.人体的体积约为0.05m3B成.年人的体重约为50N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人.体感觉最酣畅的温度约为37℃【答案】A【分析】【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33左右,体积大体为V=左右,密度在1.0×10kg/m=0.05m3.此选项吻合实质;B、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碰到的重力大体为G=mg=70kg×10N/kg=700N左右.此选项不吻合实质;C、人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此选项不吻合实质;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酣畅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吻合实质.应选A.【分析】不同样物理量的估计,有的需要依赖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吻合实质的是哪一个.23.以下相关力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碰到的力也就越大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不做功踢出去的足球,能连续向前转动,是由于足球碰到了惯性的作用【答案】A【分析】【解答】解:A、用桨向后划船,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于是船就会向前运动,故A正确;B、由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就是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速度为必然值,与所碰到的力没关,故B错误;C、电梯对人有向上的力,并且向上搬动了距离,故C错误;D、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而不是碰到惯性,故D错误.应选:A.【分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所碰到的力没关;C、功包含两个必要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经过的距离;D、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24.以下数据最凑近实质的是(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C.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

B飞.机正常翱翔的速度约为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

60km/h1N【答案】

D【分析】【解答】解:

A、头发丝的直径在

75μm左右,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75μm=0.075mm左右.此选项不吻合实质;B、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行驶速度能够达到120km/h,飞机的翱翔速度比小汽车快得多,不可能是60km/h.此选项不吻合实质;C、一块橡皮的质量在6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质;D、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在

100g左右,两个鸡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

100g=0.1kg

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左右.此选项吻合实质.应选D.【分析】不同样物理量的估计,有的需要依赖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吻合实质的是哪一个.25.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为了方便市民,我县在县城不同样地址成立了自行车停取处.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车上学,以下列图.行家驶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公路两旁的房屋B.他骑的自行车C.公路两旁的树木D.对面驶来的车【答案】B【分析】【解答】解:A、小明相关于公路两旁的房屋,地址不停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吻合题意;B、小明相关于自己所骑的自行车,地址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吻合题意;C、小明相关于公路两旁的树木,地址不停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吻合题意;D、小明相关于对面驶来的汽车,地址不停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吻合题意.应选B.【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它相关于参照物的地址可否变化.26.从以下列图表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C.该表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D.

该图表示同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没关【答案】

B【分析】【解答】解:A.图甲是正比函数图象,反响了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故

A正确,不吻合题意;B.图乙表示物体距离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表示物体静止,故

B不正确,吻合题意;C.铝块的质量和体积是一个定值,表示同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D.同种物质密度必然,不会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

D正确,不吻合题意.应选B.【分析】(1)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2)若是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是个常数,行程和时间是成正比的,图象应该是一条直线;(3)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的必然的,不同样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样;(4)密度是物质自己的一种特点,同种物质密度必然,与质量、体积没关.27.我区中考体育成绩都计入总成绩,积极科学的去锻炼,明确各个项目相关物理知识,有利于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立定跳远中能量转变过程是动能转变为重力势能,再转变为动能B.1分钟跳绳时,人的质量是

m,平均起跳高度是

h,跳起的总次数为

n,则该同学

1分钟内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

mgh除以

30s立定跳远时人能向前运动是由于碰到惯性的作用某同学100米短跑的平均速度就是每一时辰的速度【答案】A【分析】【解答】解:A、运动员起跳升空的过程中,速度减小,高度增大,动能转变为重力势能;落地的过程中高度变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故A正确;B、跳起一次做功W=G?h=mgh,由于1min跳绳的次数为n,因此

W总=nW=nmgh,则该同学1分钟内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故B错误;C、立定跳远时,人走开地面后,还能够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人拥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不能够说碰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D、某同学100米短跑的平均速度就是100m与跑完100m所用总时间的比值,不是每一时刻的速度.故D错误.应选A.【分析】(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相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就越大;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相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2)利用G=mg求出体重,已知体重和跳一次的高度,依照公式W=Gh可求跳一次做功.先计算1min跳绳所做的总功,再依照公式P=求他在这1min的跳绳中的功率.(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有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时间的比值是物体的平均速度.

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4)物体的行程与所用28.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从物理学角度讲解以下诗句,其中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看山恰似走来迎”说明以人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B.“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相关C.“船到江心抛锚迟”说明物体的惯性大小与运动状态相关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磁场,磁体拥有指向性【答案】C【分析】【解答】解:A、“看山恰似走来迎”,被研究的物体是山在运动,山与人、船的位置不停发生变化,以人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故A正确.B、温度较高,花香分子运动速度较快,扩散较快,因此

“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相关;故

B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