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解析版)_第1页
2021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解析版)_第2页
2021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解析版)_第3页
2021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解析版)_第4页
2021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了鲁、宋、郑、许、曹诸国在葵丘会盟,订立盟约共五条,其中两条是:“敬老慈幼,无忘宾旅”,“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这表明A.这次会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发展商业是诸侯自保的主要手段C.商贸交流推动国家趋向统一 D.争霸战争促进商人政治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葵丘会盟中的盟约“敬老慈幼,无忘宾旅”,“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体现了齐桓公希望诸侯国之间能够和平共处,互通有无,不要人为设置贸易屏障,这有助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A正确;当时诸侯国的主要手段是发展农业,排除B;统一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争霸战争不利于商业发展,而且争霸战争容易导致诸侯国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2.下表为我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所能容纳的人口界限。推动这一界限得以不断突破的共同因素是春秋战国两汉时期盛唐时期两宋时期3000万人6000万人8000万人1亿A.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B.农业生产的发展C.人头税的逐步废除 D.安土重迁的意识【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从春秋到两宋时期人口不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封建农耕经济的发展,即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不是大一统,排除A;直到两宋时期,还没有废除人头税,排除C;D项与人口增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3.唐律规定“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唐前期的君主也多次强调“律令格式,为政之本”“其制敕不得攀引为例”,禁止“用例破敕及令式”。材料说明唐朝A.君主失去了立法专断权 B.正式确立了中华法系C.法典效力先于制敕权威 D.用例判案的做法废止【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判案要依据法律,而不是依据皇帝的“敕”,故反映出法典效力先于制敕权威,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废止”的说法错误,排除D。4.宋代改变了唐代谏官无举劾权的旧制,使台谏对上至宰执大臣下至一般臣僚都拥有弹劾纠察特权,出现了“宰相之尊反隶于台谏举劾之内”局面,起到“失在庙堂,救在台谏”的作用,“委事执政而台谏实参论议”成为世代相承的宋代家法。材料反映了A.谏官行政职权得到强化 B.谏官讽谏君主职能弱化C.台谏官员政治地位提高 D.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台谏官员对上至宰执大臣下至一般臣僚都拥有弹劾纠察特权,“委事执政而台谏实参论议”成为宋代的家法,意味着宋代的监察体系对官僚体系的监察效能更加突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监察制度是服务于皇权,宋代重视台谏官员的监察权力,意味着宋代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D正确;A是材料现象,排除;B与题无关,排除;台谏官员职能强化不等于政治地位提升,排除C。5.明朝户籍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前期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古代实行严格户籍制度的目的是A.加强基层管理 B.控制人口流动C.保证赋役征收 D.限制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小农是古代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古代实行严格户籍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赋役征收,C项正确;ABD项都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6.1863年7月,以英国宝顺、怡和,美国琼记、旗昌为首的27家外国洋行,联名请求江苏巡抚李鸿章准许其修建上海至苏州铁路。在其投资计划中,土地收买费超过1万英镑,把作为生丝收购地和联结内地市场的要地苏州与外国贸易直接连接起来。材料体现了A.洋务运动积极引进西方技术 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英美意图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西方国家在华修筑铁路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对华的贸易程度,本质是加强对华的资本输出,C正确;材料与洋务运动无关,A排除;BD属于原因,非本质目的,排除。故选C。7.19世纪70—80年代初,安徽池州煤矿、山东峄县煤矿和江苏徐州利国驿煤铁矿等企业,均由私人资本集股创办,但无一例外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这一做法A.摆脱了列强对中国煤炭业的控制 B.反映了商办企业发展处于不利地位C.有助于缓解民族工业的资金困难 D.得益于政府放宽了创办实业的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无一例外都拉上“官督商办”的关系”可以看出,当时商企业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反映了商办企业发展处于不利地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列强,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可以扩大资金来源,排除C;D项是甲午战后,排除D。8.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以汉族为中心的种族革命为口号,推进反清斗争,然而武昌起义以后,革命党人立即宣示“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一律平等”。这一变化A.标志着民族民主意识开始形成 B.有助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C.反映了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 D.是革命党与清政府妥协退让的结果【答案】B【解析】【详解】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以汉族为号召推进反清斗争,但是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宣扬五族共和,这种变化有助于促进国家民族认同,有助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B正确;A错在“开始”,排除;武昌起义前后,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未发生变化,排除C;D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9.1930年代,国民党认为五四运动是“本党数年来植于社会中革命思想所促成的救国救民的运动”,五四运动使多数青年“不求实学,徒事奔走示威”,要求学生“专心求学,努力教育建设”。国民党这一认识A.旨在探索新的救亡图存道路 B.表明反帝斗争和启蒙相互冲突C.反映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由阶级立场及其意识形态决定【答案】D【解析】【详解】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国民党日认为这一运动是国民党社会革命思想促成的,但是在1930年认为五四运动使得青年不求实学,徒事奔走示威,因此要求学生“专心求学,努力教育建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国民党已经建立了一党专政,因此不希望青年学生示威游行,这是由于国民党的阶级立场及其意识形态决定的,D正确;国民党已经确立了一党专政,其目的不在于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排除A;反帝斗争和启蒙并不冲突,排除B;1930年国内主要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排除C。10.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颁发布告,宣布在北京市内外国兵营的占地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一些与新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国家,继续在东交民巷建立使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新政权否定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C.国家外交开启了制度性转变 D.中国打破了列强对华的外交孤立【答案】B【解析】【详解】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北京市内外国兵营的占地,而一些与新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国家,继续在东交民巷建立使馆,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否定了列强的在华特权,意味着对原有不平等条约的否定,B正确;A与题无关,排除;制度性转变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中苏建交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列强对华的外交孤立,排除D。11.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的节日大量涌现,关于节日的规定、规范、风俗习惯和立法也逐渐增多,这些节日的总体特征就是要求城邦公民集体参加。由此可知,古希腊A.旨在培养公民的城邦意识 B.意在丰富古希腊文化生活C.重视对各种节日统一管理 D.文化繁荣催生了民主政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这些节日的总体特征就是要求城邦公民集体参加”可知,雅典城邦注重培养公民的城邦意识,让公民积极参与城邦事务,故A项正确;BCD项都不是其主要目的,可排除。12.16世纪末,荷兰制图学在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制图基础上快速发展,1600年,莱顿大学设立地图制作学,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后,要求商人在航海中绘制日志,1634年布勒家族出版了收录160幅世界地图的地图集并使用多种欧洲语言进行出版。据此可知A.地圆学说被欧洲广泛认可 B.殖民需要推动制图学不断进步C.地图学推动新航路的扩张 D.荷兰政府支持地图产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的欧洲,地图学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值西方国家,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正在进行殖民扩张时期,而殖民扩张推动了制图学的进步,B正确;A错在“广泛认可”,排除;新航路开辟后制图学得到发展,C排除;题干提到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而非荷兰政府,排除D。13.17世纪,印度棉织品的大量流入引发英国毛纺织业者不满,英国议会颁布多项禁止进口和使用印花棉布的法令,但无法阻止人们对棉织品的偏爱,兰开夏的技术工人首先仿造印度棉织品。1735年,议会将棉麻混合织物排除在禁令外,兰开夏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据此可知A.贸易保护利于技术进步 B.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繁荣C.市场需要推动产业发展 D.殖民扩张推动市场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英国议会颁布多项禁止进口和使用印花棉布的法令,但无法阻止人们对棉织品的偏爱,兰开夏的技术工人首先仿造印度棉织品”体现的是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要助推了英国相关产业的发展,C正确;贸易保护不利于社会的进步,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14.法国人孟克列钦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就是金银,而商品流通则是获得金银的最重要的方法,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增殖的源泉;英国人大卫·李嘉图认为自由贸易才能发展英国工业,从而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两位学者A.在经济上都认同自由放任主义 B.都深受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影响C.对获得财富渠道认识完全不同 D.对财富认识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财富就是货币,就是金银,而商品流通则是获得金银的最重要的方法,对外贸易是一国财富增殖的源泉”体现了重商主义特征,而大卫·李嘉图的主张属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导致两者对于财富的认识产生差异主要是因为孟克列钦所处的时代尚未发生工业革命,因此主张对外贸易是财富增殖的源泉,而大卫·李嘉图所处时代正值工业革命时期,因此其认为自由贸易能够推动工业发展,进而通过工业发展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D正确;孟克列钦的主张是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排除A;大卫·李嘉图的主张并未直接受到新航路开辟影响,排除B;两者都认为对外贸易能够获得财富,排除C。15.1956年,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发如表项《联合声明》。《声明》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提出“应该建立世界规模的集体安全”,“应该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的接触和意见交换”。该声明A.缓和了美苏争霸的局面 B.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最终实现C.推动了三个世界的形成 D.促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答案】B【解析】【详解】1956年印度、埃及以及南斯拉夫的声明实际上是在反对美苏争霸,主张集体安全,而“应该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的接触和意见交换”有助于新兴的独立民族国家走向联合,即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实现,B正确;《声明》并不能缓和美苏争霸的局面,排除A;三个世界的理论是毛泽东提出,提出时间是在1974年,排除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是在1953年,排除D。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诗词作者简介《满江红》“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1103~1142年),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书法家、抗金英雄。岳飞曾先后四次从军,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1140年,他挥师北伐,大败金军,逼近北宋故都开封,后被诬陷入狱。1142年,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1398~1457年)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刺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英宗复辟后以“谋逆罪”诬杀于谦。《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1785—1850年),1838年赴广东查禁鸦片,并督师数败英军。英商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后被道光帝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指出材料中的诗句反映的共同主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解读。(要求:明确主题,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主题:爱国的责任担当解读应包括以下两个角度:①结合时代背景,对三人的历史活动进行论述。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宋廷偏安。《满江红》表达了不虚度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的志愿。明朝中期,瓦剌入侵内地,英宗被俘,于谦力主抵抗,取得京师保卫战胜利。《石灰吟》以石灰自比,表达了不怕牺牲的意愿。清朝后期,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倾销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民族尊严,显示了反侵略的斗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表达了林则徐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品质。②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涉及的人物岳飞、于谦、林则徐以及三个历史人物对应的历史活动,如岳飞抗金、于谦抵御瓦剌、林则徐虎门销烟,都体现了爱国情感,因此可以提炼出材料主题:爱国的责任担当。解读:根据三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围绕爱国情感和个人担当展开解读,具体而言,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宋廷偏安。《满江红》表达了不虚度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的志愿。明朝中期,瓦剌入侵内地,英宗被俘,于谦力主抵抗,取得京师保卫战胜利。《石灰吟》以石灰自比,表达了不怕牺牲的意愿。清朝后期,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倾销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民族尊严,显示了反侵略的斗争。《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表达了林则徐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品质。最后联系现实,围绕责任担当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完成解读。17.如图分别是清朝末年、新中国建国以来铁路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分析这两个时期铁路发展特点,并对此进行解释。【答案】示例:晚清铁路以列强修筑铁路为主;铁路总里程短;是列强在各自势力范围内资本输出的重要手段;集中在重要政治城市、交通要道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方便列强攫取在华利益。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列强在华争夺路矿利权,加重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各省积极发展铁路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铁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国初期,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以国家计划形式推进铁路建设,推动了国家工业体系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建设迎来更加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方便了人民的生产生活。【解析】【详解】特点:根据第一幅图示可以看出,从铁路修建的主题来看,晚清铁路以列强修筑铁路为主;从铁路里程来看,清朝末年,铁路总里程短;从晚清铁路修建的范围来看,是列强在各自势力范围内资本输出的重要手段;从晚清铁路涉及的区域看,集中在重要政治城市、交通要道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从铁路修建的影响看,晚清铁路修建方便列强攫取在华利益。解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列强在华争夺路矿利权,加重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阻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修建示意图看,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各省积极发展铁路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解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国初期,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以国家计划形式推进铁路建设,推动了国家工业体系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建设迎来更加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方便了人民的生产生活。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9年9月30日浮雕题材选择上确定了8个题材: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和“支援前线”、“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两个装饰性浮雕。浮雕人物形象选择上,最初设计的画稿是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如“虎门销烟”一度将林则徐放在显要地位。最后讨论决定以群体性的英雄形象来表现人民战争的伟大功绩,如“南昌起义”,党代表冲锋在前振臂一呼,战士蜂拥而上,高举起义的红色信号灯奋勇向前。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方案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浮雕的题材体现整个中国近现代革命史:这一设计反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抵御列强侵略、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顽强斗争。人物形象选择上选择群体性的英雄形象:这一设计更加凸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总之,纪念碑浮雕展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卓绝斗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人民英雄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和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解析】【详解】根据浮雕上八个题材涉及的主题以及“浮雕的题材要包括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