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快阁》课件26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登快阁》课件26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登快阁》课件26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登快阁》课件26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登快阁》课件26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快阁黄庭坚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宋史.黄庭坚传》

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初,游潜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清一统治·吉安府》)的快阁览胜。此时作者三十八岁,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个年头。

《登快阁》①登,即点明诗人登临望远。②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解题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品读诗歌艺术手法初读课文。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思考1】黄庭坚登快阁的直接原因和直接目的是什么?明确全诗的第一联“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就交代了黄庭坚登快阁的小背景:我这个痴儿完成了一天的公事,现在登上这快阁来,东靠靠西望望,倚在栏杆上欣赏傍晚雨后初晴的明净之景。首联: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手法:叙事抒情【思考2】请分析首联中“了却”和“倚”两个词的内涵。明确“了却”写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轻快心情,含蓄表达诗人了对官场的厌烦。“倚”指斜靠栏杆远眺晚晴余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手法:炼字答题思路:字含义+手法+效果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思考3】颔联使用了哪些意象?意境上有何特点?明确①重叠的千山,无边的落木,高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清明的夜(秋)月;②高远壮阔(空明阔大)。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手法:意象意境答题思路:翻译+特征+情感【思考4】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确颈联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典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感叹自已心怀志事,世无知音,所以如伯牙之绝琴,不再弹奏,聊且借金樽美酒遣怀自娱。写出了诗人因世无知己、怀才不遇而借酒解愁的苦闷和感慨。颈联:手法:用典故答题思路:点明典故+手法+效果(思想情感)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本诗歌多处用典故:首联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颈联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思考5】尾联写“归船”“白鸥”流露出诗人的什么愿望?明确想弃官归隐、回归自然的愿望。尾联: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手法:意象答题思路:点明意象+手法+效果(思想情感)1.炼字:字含义+手法+效果2.手法:手法+分析+效果3.意境:翻译+特征+情感4.形象:特征+分析+情感品,与诗人同行(艺术手法总结)挖掘诗歌主旨【思考6】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明确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回家归隐的迫切);投身自然的喜悦心情;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无奈、孤独)此诗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诗人官场工作为民尽力服务和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并不矛盾的观点;然后,渐入佳境,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并举;五、六句诗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自己知己和自由的可贵、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这一结尾,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意味隽永,想象无穷。悟,与诗人同感一.大隐说:1.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2.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苏辙二.名利说:三.济世说: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2.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李白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