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WX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_第1页
医学专题-WX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_第2页
医学专题-WX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_第3页
医学专题-WX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_第4页
医学专题-WX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症病人的营养(yíngyǎng)支持第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营养(yíngyǎng)支持的重要性

营养(yíngyǎng)支持、机械通气和持续性血液净化(CBP)已成为现代医学救治危重症的三大法宝,在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营养支持的理论和实践都日趋完善,已被称为21世纪医学最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临床(línchuánɡ)营养支持的作用减少并发症保护脏器功能修复创伤组织控制感染促进(cùjìn)机体康复第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第一节概述一、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内分泌改变与糖代谢紊乱(wěnluàn)能量代谢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脂肪代谢紊乱维生素代谢的改变胃肠道功能改变第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创伤(chuāngshāng)/感染内分泌改变(gǎibiàn)与糖代谢紊乱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胰高糖素↑能量代谢增高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脂肪(zhīfáng)代谢紊乱维生素代谢改变胃肠道功能改变胰岛素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儿茶酚胺↑胰岛素抵抗第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第一节概述二、营养状态(zhuàngtài)的评定营养评定–通过人体组成测定、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及多项综合营养评定方法等手段,判定人体营养状况,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及程度,评估营养不良所致后果的危险性,并监测营养支持疗效的方法。第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1.人体测量:包括身高(shēnɡāo)、体重、体重指数、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腰围、臀围等

体重(tǐzhòng)(kg)

=×100%

体重(tǐzhòng)

实测体重

标准或平时体重

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状况%标准值营养状况>90无营养不良80~90轻度营养不良60~80中度营养不良<60重度营养不良二、营养状态的评定第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1.人体(réntǐ)测量:体重(tǐzhòng)改变(%)

=×100%

体重(tǐzhòng)改变

通常体重-实测体重

通常体重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近3周体重减轻≥5%基础体重/近3个月体重减轻≥10%基础体重;提示负氮平衡第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

1.人体测量:

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shēnɡāo)(㎡)18-25:正常>30:肥胖<18:营养不良二、营养状态(zhuàngtài)的评定第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三头肌皮皱厚度(TSF:mm)

上臂肌围(AMC:cm)

代表(dàibiǎo)全身肌肉的状况。

AMC(cm)=上臂围(cm)-0.314×TSF第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2.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蛋白质测定

①白蛋白(ALB):半衰期长,约为20天。

②转铁蛋白(TRF):肝脏合成(héchéng)的β球蛋白,具有运输铁的作用,半衰期8天。

③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TR):半衰期短,约1-3天。二、营养状况的评定(píngdìng)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2.生化(shēnɡhuà)及实验室检查

二、营养状况的评定(píngdìng)肌酐/身高指数(CHI)

从肾脏(shènzàng)排泄的肌酐量和体内肌肉量直接相关。

肌酐身高指数(%)=

24小时实际排泄肌酐量(mmol)×100%标准24小时尿肌酐排泄量(mmol)(由标准量表查得)第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2.生化(shēnɡhuà)及实验室检查

二、营养状况的评定(píngdìng)

动态评定--氮平衡测定

氮平衡=24小时摄入氮量–24小时总氮丧失量

24小时总氮丧失量=24小时尿内尿素氮+3g非尿素氮氨基酸谱各种(ɡèzhǒnɡ)必需氨基酸(EAA)及非必需氨基酸(NEAA)。NEAA/EAA>3,考虑为蛋白质营养不良。第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2.生化(shēnɡhuà)及实验室检查

二、营养状况的评定(píngdìng)

免疫功能评定

营养不良能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将不同抗原于前臂屈侧表面(biǎomiàn)不同部位注射0.1ml,48小时后测量接种处硬结直径,>5mm为正常。第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3.临床(línchuánɡ)检查

二、营养状况的评定(píngdìng)

营养素缺乏体征恶病质、肌肉萎缩、毛发脱落、肝肿大、水肿或腹水、皮肤(pífū)改变、维生素缺乏体征、必需氨基酸缺乏体征、微量元素缺乏症第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4.综合营养(yíngyǎng)评定

二、营养状况的评定(píngdìng)常用(chánɡyònɡ)方法:PNI、NAI、SGA、MNA

第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一).确定应激程度

(二).计算能量(néngliàng)需要量

能量需要量:25-35kcal/kg·d

Harris-Benedict预计公式:

三、营养(yíngyǎng)支持的原则

第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二).计算能量需要量

实际能量消耗

AEE=BEE×AF×IF×TF

体表面积(miànjī)能量计算公式

能量需要=850×BSA

血液流变学能量计算公式

能量需要=心输出量×血红蛋白×(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饱和度)×95.2三、营养(yíngyǎng)支持的原则

第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三).确定各种(ɡèzhǒnɡ)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非蛋白供能物质的供给量糖与脂肪热量比为1:1~3:1

蛋白质供给量1g氮需6.25g蛋白质

常量和微量营养素的供给量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必需微量元素和其他无机盐

三、营养支持(zhīchí)的原则

第十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四).确定(quèdìng)营养支持方法

肠外营养PN

肠内营养EN

PN、EN两种途径共用

三、营养支持(zhīchí)的原则

第二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凡存在营养不良、创伤或重度感染等,7天内无法正常进食者

1.重度的系统性炎症反应

2.胃肠道功能障碍

3.肿瘤病人化疗或放疗有严重消化道反应无法进食或进食不良者

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5.中、重度营养不良病人需接受影响消化道功能的治疗和手术的围手术期应用(yìngyòng)

6.轻度肝、肾功能衰竭者

四、营养(yíngyǎng)支持的适应证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

第二节营养支持(zhīchí)方式

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nutrition,PN,

通过(tōngguò)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

肠内营养营养支持:enteralnutrition,EN,

通过(tōngguò)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一、肠外营养定义:肠外营养是指营养要素由胃肠道以外途径供给机体,人在不进食状况下仍然可以(kěyǐ)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加体重,愈合创伤,幼儿也可以(kěyǐ)生长发育,称胃肠外营养。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肠外营养液的配制1.洁净环境(huánjìng)2.严格无菌操作将脂肪乳、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各种(ɡèzhǒnɡ)营养液混合于密封的无菌3L输液袋中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肠外营养液的成分(chéngfèn)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zhīfáng)、氨基酸。微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TNA配制(pèizhì)的步骤为:1备好药液、检查3L袋2将电解质、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胰岛素等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中。2将磷酸盐溶液加入另一瓶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3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4用3L袋把加入添加剂的液体按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的顺序进行混合。5最后轻晃混匀。危重病人营养液的配制(pèizhì)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TNA配制的注意事项:1现配现用2钙剂和磷酸盐分别加入不同溶液内稀释3加入3L袋的溶液应超过1.5L,葡萄糖的浓度应≤23%,阳离子<150mmol/L4注明床号、姓名及配制时间5注意(zhùyì)配伍禁忌危重病人营养液的配制(pèizhì)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肠外营养输入(shūrù)径路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营养CPN是全部营养要素通过(tōngguò)中心静脉补充的营养支持方法,ICU病人多选择经中心静脉途径。外周静脉置管:外周静脉营养PPN通过外周静脉导管全面输送蛋白质和热量的方法。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一、肠内营养定义:肠内营养是指采用口服或管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xūyào)的能量及营养基质的营养治疗方式。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种类:要素饮食、匀浆膳、混合奶、组件型肠内营养(yíngyǎng)制剂特殊应用型肠内营养制剂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肠内营养制剂(zhìjì)的制备要素制剂的配制匀浆膳的配制每日配制1天的用量,在0~4℃冰箱中冷藏,24小时后废弃。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肠内营养制剂的评价和选择评价的主要参数:主要评定肠内营养制剂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评价的次要参数:对胃肠道或代谢(dàixiè)上有特殊问题的病人,需要考虑次要参数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标准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经鼻胃管途径(tújìng)经鼻空肠(kōngcháng)置管经胃/空肠(kōngcháng)造口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肠内营养的途径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肠内营养(yíngyǎng)的输注方式一次性投给

每次200ml左右(zuǒyòu),一日6~8次间隙性重力滴注

每次250~500ml,一日4~6次,速度20-30ml/min,每次30-60min连续经泵输注(推荐方法)

连续滴注可持续16~24小时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第三节营养支持(zhīchí)的监护一、营养(yíngyǎng)支持效果的监护肠外营养支持的监护1.常规监护:体重、体温、输入速度、营养评价、环境监护2.特殊监护:中心静脉插管后监护、实验室监护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第三节营养支持(zhīchí)的监护一、营养支持效果的监护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护1、喂养(wèiyǎng)管置管的监护2、胃肠道状况的监护3、代谢方面的监护4、营养方面的监护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第三节营养(yíngyǎng)支持的监护二、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肠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1、穿刺(chuāncì)插管引起的并发症2、感染并发症3、代谢并发症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编辑课件第三节营养(yíngyǎng)支持的监护二、营养支持(zhīchí)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1、机械性并发症2、胃肠道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