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菁选_第1页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菁选_第2页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菁选_第3页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菁选_第4页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菁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计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归纳能力。3.在学习小数意义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具准备:米尺、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读一读信息(课件出示)想一想,这样写符合实际吗?(1)老师的体重是565千克。(2)小明的身高是145米。(3)笑笑的数学测验成绩是935分。2.这些数据都少了“一点”,那你知道小数由几部分组成吗?比如这里,51.5这个小数,里面的51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这个5就是小数部分。那这两个5所在的数位一样吗?表示的意义一样吗?3.那这小数部分的5所在的数位是什么呢?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又是多少?学了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你就能找到答案。二、探索新知识1.过去,我们学习长度单位时,都测量过自己的课桌高度,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讲桌的高度是多少吗?指名测量,其他同学观看。2.汇报测量结果。3.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小数。那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4.出示米尺图。上图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写成分数是多少??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6.出示米尺。指着板书: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它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让学生说出两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并请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数表示出。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再次**:从这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汇报。8.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你都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后汇报。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进一步**:在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归纳整理。三、巩固练习第一层练习:分数小数互化。第二层练习。1.填空(1)0.8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1里面有()个0.1和()个0.01。(3)0.52是由()个0.1和()个0.01组成的。2.判断:)第三层练习:猜数游戏。小明和小红的数各是多少?四、总结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反思:“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来的?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本节课,教者力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在小数意义的教学中,教材中利用米与分米、厘米、毫米的改写,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设计了“把一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份是多少米呢?能分别用分数、小数表示吗?教者在教学中直接从米尺入手,从*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入手,让学生在改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中来理解分数的意义。从而避免了教材中由于增加了米后意思上表达的不够清楚。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一位小数的意义时,当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书:0.1=0.4=.7=后,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学生轻易地完成了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抽象过程。然后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学习过程后,先猜测,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再应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真正使学生卷入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最后,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将小数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通过对整数计数单位的复习进行引申。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反思这节课,也有一些地方预设的不够充分:1.在本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小数的意义,尽量做到在三年级教学内容之上进行提升。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错误较多,所以我花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思考过程,导致时间上较紧迫。2.练习量较大,没有考虑学生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关注点是什么?”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定能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带来课堂上难以预约的精彩!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53~54方程的意义二,教材分析方程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了四年的算术知识,及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是渗透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式的'一个突破口,是今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块奠基石.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及生活经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增强符号感.3,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教学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五,教学设想概念教学本来就比较抽象,而且方程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又有别于学生一贯的算术思路,因此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感知方程的意义,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尽量直观化,生活化,发挥具体实例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同时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过程.经历从具体-----抽象------应用的认知过程.六,教学准备:课件,天*,实物若干等七,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利用学具(简易天*)感受天**衡的原理.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建立表象1.认识天*.2.同学们通过课前的实际操作你发现要使天**衡的条件是什么(天*两边所放物体质量相等)3.用式子表示所观察到的情景:情景一:导入等式菠萝300+150=450放一盒1000克的牛奶250+250+250+250=100050×4=1000情景二:从不*衡到*衡引出不等式与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特别是理解单位“1”、分子、分母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2、培养学生动手操能力和概括能力。3、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主动参与,在操作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识单位“1”。教学难点:单位“1”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图片,电子白板。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学、带着问题学,培养良好的学**惯。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导入*:(1)把2个苹果*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2)把1个苹果*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活动二:1、关于分数,你知道了分数哪些知识?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能说出几个简单的分数吗?2、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为建立单位“1”打下基础。活动三:探究单位“1”是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分数初步得出: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活动四:探究单位“1”是许多物体的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现在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练习:举例,然后说出各个例子中的单位“1”。设计意图:把单位“1”从一个物体过渡到一个整体,初步建立单位“1”概念。小结:单位“1”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指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能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单位“1”,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为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基础。练习活动五:归纳分数的意义⑴我们学到这里大家能说说什么叫做分数?(同学试着说说)⑵读读书上是怎么说的?⑶课件出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再读一遍。⒎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同桌同学说分数,说名称。活动六:巩固应用??拓展练习??思考题?课件出示(五)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分数的产生?生活的需要分数的意义1/4?3/4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第八册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相对应的课程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探索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2、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流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学理念:1、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活动前提,营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用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表达对小数的理解。2、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果,建立*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教材及学情分析: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小数的意义”是通过实际操作,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要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把一个正方形看作“1”,把“1”*均分成分之一,就是0.1;把“1”*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它的一百分之一,也就是0.01。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分母是10、100、1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在练习中通过在直线图上表示十进分数和小数的问题,进一步沟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让学生拥有好的学习方法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学习。这也是学生一直迫切需要掌握的'。那么这节课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具准备:课件一、导入。在我们以前的学习当中,重点研究了整数。但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进行测量、计算等活动的时候往往经常得不到整数的结果,所以我们又进一步学习了分数。其实在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用小数表示。这个学期我们将重点学习小数。二、介绍方法:怎样学好小数呢?要想学好它,就要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制定一个计划,按一定的步骤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今天老师就向大家介绍一种学习方法。(出示学习步骤)学习步骤:关于小数:1、我已经知道了什么?2、我还想知道什么?3、通过学习我又知道了什么?4、动动手,检测一下。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步骤开展学习。三、思考、讨论:1、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小数点、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师:看来大家对小数的了解很有限,那么更有必要认真的学习小数了。2、还想知道什么?小数的起源、发展、计算、数位顺序、读写法、意义……师:要想了解小数的这些知识,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小数的意义。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小数的意义吧。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数的意义。(1)出示课件,把这个正方形*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取其中3份就是十分之三,用小数表示是0.3。把这个正方形*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2)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把这条线段*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用数学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怎样的。4、师:像0.1、0.5、0.7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像0.01、0.19、0.08这样的小数是二位小数。5、想一想:1/1000、1/10000用小数怎样表示?23/1000、127/1000呢?它们分别是几位小数?观察黑板上的数据,想一想: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呢?6、看书P3,找一找你认为最重要的那句话,读一读。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7、看学习步骤3:通过学习我又知道了什么?集体交流8、质疑(学生**)五、学习步骤4:检测。1、在直线上标出相应的小数、分数。见P5、12、分数小数的转化P52、33、同伴相互出题。教学反思:这节课既是一节数学知识学习课,同时又是一节学习方法的指导课。通过对教学的设计,教学,对学生的检测,我有以**会:1、教师要善于倾听。学习活动要以学生为本,在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中,经常会有精彩的见解,教师要善于捕捉。尤其是当学生有独特的见解出现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反应,以此保护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当然这需要教师在*时的教学实践中注意有意识地积累。2、注重方法指导。本节课的特色和重点之一即学习方法的指导。但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该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方法指导的时候要让学生清楚本节课介绍的方法还适合那些内容的学习,其他的学习内容应该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更好。3、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本节课既让学生学习了好的学习方法,又让学生扎实地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关注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数学课程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本课与生活的联系不够,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的把握不及时。另外,要注重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的整合,学习方式还可以更丰富一些,如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方法可以有变化,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案例点评:《小数的意义》这一节课整体框架好,是一节学习方法指导课。本节课能够很好地确定研究的课题、目标,即学习方法的指导,有研究的方向。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学习过程中能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氛围好。生:因为我们刚刚在黑板上标记了进率是100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学生根据小数的计数单位自己理解这句话,并且填空,说明理由。)写出合适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的收获生:我知道了“小数的意义”生:我知道了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生:我知道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的,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的收获,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或者学习中能够好好的运用这些知识。你们将会发现,原来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基于这一理念,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一、运用多种**,提高教学实效本节课中将现代化教学**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从引入课题、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大部分内容均制成多**课件,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思维,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授新一位小数的意义时,扎扎实实的抓住了重难点,两位小数的意义学习时,让学生借助实物(软尺)进行操作:找小数,写小数,说小数的意义,从而加深了实际与理论的联系,强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三位小数的引入更是在已有的软尺基础上,复习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能够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本节课又注重了常规教学**的运用,课题、一位、二位、三位小数的几个关系式等,均由老师板书。提纲挈领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2、情景导入,回到最初借助教参中的情景导入,但是在设计时抛开了已有的尺子测量,让学生只根据已有的1米进行思考。也就是在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要想其他的办法进行解决(如:想出一个新的名数单位,比如分米、厘米、毫米来解决问题;或者想到用分数表示,借助分数从而过度到小数),让学生明白知识不是原本就是这样的。是因为我们在实际的问题当中不能解决,必须借助新的知识来解决,就此重新回顾了小数的产生与发展。3、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活动前提,营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学习环境。许多教师认为,小数的意义这一内容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比较恰当,因为小数的意义是约定术成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只能是一种课堂的装饰。这种思想,是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得最多,也是我最难突破的瓶颈。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我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六、案例研讨《小数的意义》这一课。为我们诠释了如何让学生在基础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触及数学本质的深处,更深切的感受数学的精神、思维和方法的魅力。同时,本节课的教学不落俗套,特别是在教学设计上为我们展示了独有的环环相1、回归本质,回到最初在第一个环节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设计中,教师提出:“在没有测量工具的前提下,你能想办法知道课桌的.长度吗”这个问题,学生想到了最为原始的办法:用非整数表示或者产生一个比米更小的名数来表示。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触及数学本质。2、数与型结合,便于学生理解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中,更是将实物——1米的软尺搬进课堂,让学生去观察、寻找“以米为单位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的地方,从而让学生感受知识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有凭有据的,让学生理会到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脱离实物过渡到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感知,在感知后依据课件抽象、概括,在思维碰撞中提高认识的学习过程。3、概念性的教学是否可以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既然是教学,肯定会有不完美的地方,概念性质的教学多数都是教师满堂灌的形式。在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情况下,能否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找凭找据、去总结、去运用呢?附:评课老师简介何琴,小学高级教师,校级骨干教师。20xx年担任教育部“国培计划 (20xx)”——中西部地区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导师,20xx年被聘为“第二批校级骨干教师”多篇教学论文获国家二等、省级二等、市级一等奖,多篇论文在《湖南教育》杂志上发表。曾**长沙高新区参加“长沙市名优教师‘志愿支教、送教下乡’活动”,参加全国中小学“本色教育”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在教育部“国培计划(20xx)——中西部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示范课,曾经参加“长沙高新区小学数学教师素养比赛”荣获特等奖,参加“长沙市小学数学教师素养比赛”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工作理念: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期待,多一点*等,多一点沟通。教育理念:勤于好学才能乐于施教。教学目标:一、学生通过文本研习,进一步了解科学,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二、能**阅读,认真思考、收集、分析、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三、进一步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说明文的一些新的特点。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略见教参)二、文体介绍本文是一篇学术报告,语言通俗易懂。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也是为了适应学术演讲的需要而安排的,条分缕析,眉目清晰,纲举目张。三、学生自读课文,抓住文章结构的总体框架,用提纲或图表的方法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取筛选出来。(结合文本研习3)一、(1-2)交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及其宗旨与目标。二、(3-10)这一计划的意义(六个方面)三、(11-18)谈这一计划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总分结构,条理清楚,一目了然,特别是对学科以外的读者来说,这样的归纳总结,分纲列目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四、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这些方法的使用都使得说明更清楚、通俗。五、体会本文语言通俗的特点。**:本文语言通俗性表现在哪里?明:除了绕不过去的.专业术语外,尽量用大众化、通俗形象的语言,收到很好的科普效果。七、布置作业:1、完成《评估》上的作业;2、思考“积累与运用”第3题;3、预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本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32页。1、教材分析教学主要内容: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教材编写特点:简化了小数意义的叙述重视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加强了小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注重给学生创设自主研究的空间。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关键: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基本活动经验:在老师引导下,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合理安排引导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二、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教学时,学生必须依托分数和整数的相关知识,借助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借助整数掌握小数的结构特征。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时,必须联系生活中的货币、长度或者重量等理解小数之间的关系。学习方式:充分的运用演示、操作、观察等直观的**,把基本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普遍意义形象地展示出来,是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这些内容的丰富表象,再**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加深这些知识概念的感性认识;最后对表象进一步加工,形成概念,从而实现对概念的深刻理解。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借助熟悉的十进制关系的显示原型多角度的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计数单位0.1、0.01、0.001。2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过程与方法充分的运用演示、操作、观察等直观的**,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概括的心理活动过程,实现“动作表征”、“直观表征”、“符号表征”的循序渐进发展,进而培养学生发现和构建知识的能力、迁移和类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4、教学过程1、已知导入、情境感知师:(出示教室场景图)同学们看,这个地方熟悉吗?生:熟悉师:是哪?生:我们的教室师:我们的教室,这是黑板的高度,讲台的长度,课桌的长度(课件出))师:我们已经知道黑板的高度是1米(课件出示黑板的高度是1米),你有办法知道课桌和讲台的长度吗?生:我知道了,讲台的长度、课桌的长度有1米多。生:我知道讲台的长度跟1米差不多。生:可以用重叠法生:可以把黑板的高度那里,对直画一根虚线下来,再看师:课桌的长度是1米多,具体多多少呢?你有办法吗?2、展开,认识一位小数的意义生:先测量出1米,多余的部分截取下来,再接着去测量。师:谁还来说说......生:先测量出1米,多余的部分截取下来,再拿多余部分去跟1米比较(边说边用手比划)。师:你们看看,是这样的吗?(课件演示,将多余的部分截取下来,放在生:是的。师:接下来,谁有办法?生:用多余部分去比,看看1米里面有几个那么长。师:比不出来啊,谁有办法?师:是这样的吗?(课件演示)生:是的师:我们一起来数数(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可以把已经知道的1米的刻度标记出来,再继续测量,先用多余部分去比较,发现正好10个那么长就是1份,它的长度正好是多余部分,所以多余部分可以用十分之一米表示;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在测量或者计算时,我们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可以用分数或者小数表示。师:那现在知道怎么具体表示了吗?说说我们刚才的思路。生:因为老师在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10个多余部分的长度正好是1米,也就是说每个多余部分的长度是1米的1/10,也就是1/10米。写成小数是10份中的示。10份中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师:那你们知道小数0.1的意义了吗?生:0.1表示的是十分之一。师:你还能在1米(用手比划)中找到其他的小数吗?并说说它的意义。生:0.3米(学生说,老师点课件,并根据课件演示,学生说意义)师:还找到了其他的小数吗?仔细观察这些小数和分数(用手比划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数),你发现了什生:这些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生:这些分数的分母都是10,小数都是一位小数生: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起小数师:说得非常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10个0.1就是1。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小声齐读: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师:我们在这个1米中找到了很多的小数,是不是只能在这里找到小数(出示数轴图)你能在这里找到小数吗?生:能(学生**寻找并说明理由。)师:为什么是这里呢?1,表示十分之一。生:0.1还可以表示刻度。也就是说:这里的每个刻度依次是0.1、0.2、0.3......师:我们在学习数轴的时候知道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的,所生:某一个点,某一个范围(指出0.8的具**置)师:那数轴上还有其他的.小数吗?生:有,学生说小数师:如果将数轴无限的延长,这样的小数说得完吗?生:说不完。师:回归到米尺中,理清我们刚刚的思路:我们知道多余的这个部分—可以用分数十分之一米表示,用小数0.1米表示。所以课桌的长度是1.1米。3、推进,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师:课桌的长度已经具体的表示出来了,黑板的高度呢?生:还是拿红色部分进行重叠,多余的部分截取下来。继续用红色部分测量(课件演示)。师:遇到了什么问题?生:测量时,多余的部分不够1米,生:那就用蓝色部分比较。(学生边说,课件演示)也不够1分米。师:那怎么办?生:用刚刚的方法去比,看多少个紫色部分有是一个蓝色部分。用分米的下一个单位厘米表示。师:(课件演示)我们发现......生:我们发现10个紫色部分的长度就是蓝色部分把蓝色部分*均分成10份,紫色部分是其中的1份师:把蓝色部分*均分成了10份,那1米里面会有多少个这样的紫色部分生:有100个这样的紫色部分。度就是紫色部分,可以用分数1/100米表示米表示。小数是0.01米。师:那红色部分有多少个0.01米蓝色部分呢?师:那这样的4份呢?可以怎么表示?师:请同学们拿出抽屉中的软尺。师:这根软尺长度是多少?师:看来长度单位的换算学的很好哦。操作:拿出软尺,在软尺上找到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以米为单位,找出一个可以用小数表示的地方,跟同桌说一说,并将它写在练习纸上)。学生汇报生:老师对于生2找的还有表示方法,我可以用分数2/10米,用小数表示式,谁来说说他们的意义?米米。生:它们表示的长度是一样的,但是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师:仔细观察这些小数,你又有什么发现呢?生:这些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小数都是两位小数生: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师:说得非常好。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课件出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黑板高度中1米之外多余的这个部分—1厘米,可以用分数百分之一米表示,用小数0.01米表示。所以讲台的长4、拓展,认识三位小数、四位小数的意义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出示课件么表示?米。呢?,用小生:1厘米也可以用分数百分之一米表示,用小数0.01表示。师:观察这些小数,你发现了什么生:还可以知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五、总结及应用(观察板书可以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0.1、0.01、0.00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二)过程与方法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三、教学准备米尺、彩带、磁条。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学生汇报预设:面的长度是120厘米。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1.认识一位小数。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想法。教师总结: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学生**完成,教师巡视。交流分享学生的思考过程。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每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这样的小数,就称为一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练习:用小数怎么表示?呢?0.5怎样用分数表示?参***:0.9,0.6,。2.认识两位小数。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1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小数呢?4厘米呢?8厘米呢?学生先**完成,再合作交流。教师:观察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分数的分母都是100。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正确。类似刚刚学习的一位小数,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2个数字的小数就称为两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小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3.小数的意义。教师:结合我们刚才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自选两位以上的小数进行研究,完成表格。学生先**研究,再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教师:通过你的研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比如:把1米*均是0.001米。学生2: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教师:其他同学还有谁也研究了三位小数的意义?谁愿意也来说一说?学生预设:我选择的小数是0.023,也是一个三位小数,可用分数表示为千分之***。教师:说得非常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那么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学生: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结合板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探讨过程,和同伴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学生1: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10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学生2:我知道了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学生3:也就是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结: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4.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师:大家都知道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整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对“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直观认识,**探究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五位小数……表示的意义,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也渗透了小数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3.填空: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学生先**完成,教师再让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评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在对比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根据小数意义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2.介绍对小数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两位数学家。【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最后通过课外延伸向学生介绍与小数发展相关的数学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与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教学难点: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单位。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2)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常用的分数;(3)学生活动材料。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苹果等各种实物模型若干个,星星图,尺子,彩笔等。教学过程:1、回忆旧知(课件出示1/4)2、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3、利用桌上的材料表示1/4。[让学生自选素材表示分数,有利于激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使学生感受到被*均分的对象是广泛的,从而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积累丰富的感知。]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3、展示汇报小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这里把“自然数1”作为建立出单位“1”的台阶,一方面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只有以自然数1为标准,分数的大小比较、四则运算才能实施;另一方面,这样做也是由数概念扩展的规则所决定的,使学生充分感受分数的产生是整数发展的必然结果。](二)理解2/3操作体会2/3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解决。要求每两人一组,选择桌上的材料表示2/3,然后组内交流。2、学生**组合,利用桌上的材料操作交流,教师巡视。3、集体反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说说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由此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三)深化1/□1、**学生利用星星图探究它的1/□师:你们还想研究别的`分数吗?(课件出示1/□)这个分数好特别!特别在哪儿?(分母没有数)它读作什么?每个小组都有一些这样的图(课件演示12颗星星),请你们涂上颜色来表示这些的几分之一。大家先思考,再小组分工合作,看看可以有多少中不同的方法来表示。2、学生分小组思考、操作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3、反馈(学生一边展示,一边叙述是怎样表示几分之一的)教师把学生汇报的情况汇总在一起。(课件演示)观察这组图形和分数,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都是把12颗星星*均分成几份;生2:我发现了分子都是“1”,也就是都只取其中的一份;生3:我发现了分母越大,每份的星星数量就越少;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知识!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分数单位。[课件演示多种方式给星星图涂色,知道*均分的份数不同,就得到不同的分数单位。了解分数单位实际上是单位“1”的若干分之一。](四)理解□/□1、**学生探讨□/□的意义师:(课件出示□/□)学生默读操作要求。2、学生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展示。4、学生讨论、概括分数的意义师: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5、联系生活举例(五)小结与质疑1、师;(课件演示,图略)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2、师: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一、成语引入:(3)归纳1、回顾分数,了解学生的起点。师: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吃的?猜猜看,是什么?哦,请看电视,是(蛋糕)师:你能用一个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吗?(生答师板书)师:关于这个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生1:我知道“4”是分母,“1”是分子,1和4中间那条线叫做分数线。二、展开——分数意义的研究1、研究,理解单位1。(1)探究,用多种材料表示出。师:刚才同学们说,可以表示把一个蛋糕*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还可以表示什么?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几种材料,你们能动手分一分,并且用来表示吗?我们准备的材料有哪些呢?课件边展示老师边说:奥,是一张长方形的纸,一米长的绳子一条,画有四个熊猫的图片一张,小圆片12个。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材料表示出,然后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表示的。师:同学们,你们听清要求了吗?那我们赶紧行动吧!小组活动。(2)反馈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来表示的?生1:我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展开后把其中的一份涂成了红色,就是这个长方形的。生2:我把一条绳子两次对折,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条绳子的。生3:我把4只熊猫*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1只)就是这些熊猫个圆片)就是这些小圆片的。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用了这么多的方式表示出了,我们一起来看电视,回顾一下:在表示的过程中,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我们都是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的。师:是的,我们都是把这些物体*均分成4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板师:刚才在表示有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地方吗?小组的同学可以商量一小组商量。师:谁来说一说?生说:有的是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比如长方形的纸,1米长的绳子,圆片。师:是不是这样?师:有的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4份,那么一个长方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一(板书:一个物体)刚才我们把这根绳子*均烦人昵称4份,这根绳子的长度是多少?(生:1米)像这样1米长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一个计量单位。(板书:一个计量单位)像4个熊猫、12个小圆片,它们都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师:大家看,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有什么字?(生师:“1”是吧,我们就把它通常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及大括号)师:单位“1”有哪些呢?生: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师:那么一个物体出了可以是一张长方形的纸外,还可以是什么?(生师:那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什么呢?师:那一个整体还可以是什么呢?师: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叫做单位“1”,那刚才同学们在表示的时候,实际上是把谁*均分成4份?大家一起说。(单位“1”)(4)研究几分之几把)那剩下的部分,如果用分数表示,应该是多少?()师:表示什么?师:老师如果把单位“1”*均分成12份,表示这样7份的数,应该是多少(找生:)师:像这样的分数,你能说一个吗?表示什么?师:那像这样的分数能写多少个?师:这么多的分数,你能根大家说说什么叫分数吗?(生说师补充板书:若干份、几)再找生说,并板课题:分数。反问:什么叫分数?再找几个学生回答。师:这就是分数的意义。(补充课题)师:关于分数的意义,你清楚了吗?下面老师请你在演草纸上写一个分数,并和你的小组同学说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生写交流)师:谁愿意把你写的分数说一说?(找生说)2。理解分数单位师:(指黑板上的分数)同学们,你们看,这里这么多的分数,它们的分母有的`是4、6、12,那分母都表示什么?(生:把单位“1”*均分的份数)师:你们再看看这些分子?又表示什么呢?(生:取这样的几份)师:如果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就叫做分数反问:什么叫做分数单位?(生说)师:(指黑板任意一个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有几个…?师:看看,刚才你写的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和你的同位说一说?。(三)练习师:看来大家对今天知识掌握的不错,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分。分师:会吗?(找生口答,并问为什么?说到第四幅图时有2种答案。可以问,还有补充吗?)师:刚才这些图大家会用分数表示,接下来这些物体你能用分数表示吗?课件出示(喊声在黑板上做,并请这个学生订正,同学们把答案写在演草本上。)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你们看看它们又表示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头部的高度约占身高的(图)长江干流约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图)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师: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请你说一说。生1:如果把人的身高看作单位1,*均分成8份,一个人头部高度就是这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生3:这里的表示把死海表层海水看作单位1,*均分成10份,盐就有这样4。请你任选一个分数,并在图上用涂色表示出来。(苹果图)师:接下来,老师请每个同学都动手,(课件出示)请你任选一个分数,并在图上用涂色表示出来。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练习卡,开始做。师:为什么都是十二个苹果,分得的每一份的数量却不一样呢?生说师结:刚才我们都把12个苹果*均分,分的份数不同,每一份的数量也不同。(五)拓展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表现的非常不错,这节课有多少同学发言?***,。你能说说发言的同学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吗?现在发言的人占全班的几分之?,师:看来分数就在我们身边,你能联系实际举一个有关分数的例子吗?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生说:分数的意义),那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课前我让同学们**了分数的产生及历史,谁愿意上来为大家介绍。师:谢有学同学还做成了幻灯片呢!真用心,我们一起看看!师: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分数单位把单位“1"一个计量*均分成若干份,表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一个整体《分数的意义》教学案例这篇文章共7996字。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以及解简易方程,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打下了基础,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对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教材内容包括: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的应用.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了分数加,减,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使学生学分用分数除法来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单元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的计算;2、分数除法问题的解答;3、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单元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算理;2、比的应用.1、分数除法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指导并初步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以整数。2、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4、掌握分数除法的**法则。教学难点1、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2、引导学生推导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3、对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理解。第一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掌握了它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用它解决了相应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逐步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还要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先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二、新知探究:(一)分数除法的意义1、出示例1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观察图意,指名口答图意和应该怎样列式.式2、你能把上面的问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思考,口答问题和列式)3、100g=1/10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5、练习:课本28页做一做.学生**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二)分数除以整数1、小组学习活动:方形纸的几分之几?方形纸的几分之几?[活动要求]①先**动手操作,再在组内交流,②讨论: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现了几种折纸方式,每种方式应怎样列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汇报学习结果:3、学生**阅读教材4、归纳总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指导学生归纳出: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三、巩固与提高?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四、课后作业五、板书设计: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例1.100×3=300(ɡ)1/10×3=3/10(㎏)300÷3=100(ɡ)3/10÷3=1/10(㎏)300÷100=3(盒)3/10÷1/10=3(盒)例2.4/5÷2=4÷2/5=2/54/5÷2=4/5×1/2=2/54/5÷3=4/5×1/3=4/15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练习十六第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能根据要求正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3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难点:根据要求正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的规律是什么?学生**看懂表格,注意找准整数的小数点位置,并指名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方法。二、指导练习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第9题请同学们先汇报收集的资料,再算一算。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宽边相接,按长边计算;二是长边相接,按宽边计三、**练习1练习十六第4,5题教师强调:写得数时注意位数不够用"0"补足。四、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因数同时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由此引起的积的变化。五、小结哪些同学愿意谈谈今天的收获?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前项和后项,会正确地读、写两个数的比,会求比值。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比电脑出示三幅长方形的画(标出每一幅的长和宽)。谈话:这里有三幅不同形状的画,你们觉得哪幅画的形状看起来最舒服、最美观?(学生都认为第二幅比较美观)三幅画画的都是美丽的海滨,为什么同学们都认为第二幅比较美观呢?(第一幅和第三幅画要么太长,要么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这三幅画长和宽的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你知道可以怎样来表示每幅画长和宽的关系吗?(第一幅画长是宽的2倍,宽是长的1/2……)**:还可以怎样表示它们的关系?过渡:是的,我们还可以用比来表示每一幅画长和宽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1、用比表示两个同类量的相除关系。(1)讲解:像第一幅画长是宽的2倍,也可以表示为:长和宽的比是2比1∶2。你能说一说怎样用比表示第二幅画、第三幅画长和宽的关系吗?学生分别用比表示另外两幅画的长和宽的关系。(2)出示一瓶××牌洗洁液,用实物投影放大洗洁液的使用说明。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如:这瓶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指说明中1∶4的图,**:这里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4份水的`意思,洗洁液的体积是水的1/4)再问:那么水和洗洁液的比是几比几?表示什么意思?2、用比表示两个不同类量的相除关系。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比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看一幅,下面标有3千**:根据图中的信息,你知道梨的单价是多少元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单价=总价÷数量。讲解:像这样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梨的总价和数量**:你能用比来表示苹果的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吗?3、理解比的意义。谈话:根据上面的例子,你能说一说什么叫两个数的比吗?小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关于比,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第53页,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反馈:通过自学,你又了解了哪些知识?师生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1)比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叫什么?比的后项能为0吗?为什么?(2)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的比值?(3)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4)比还可以写成怎样的形式?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2题。学生完成填空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比所表示的意思。题。学生改写后,再读一读,并分别指出每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3、小强和爸爸身高的比。出示:小强的身高是1米,他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写出小强和他爸爸身高的比。学生练习后,**交流,并说一说为什么小强和他爸爸身高的比不能写成4、糖水的甜度。出示:两杯糖水,并标出糖和水质量的比,第一杯是1∶20,第二杯是**:你知道哪杯水甜吗?为什么?谈话:这杯糖水和刚才的哪一杯一样甜?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根据第一杯糖和水质量的比是1∶20,你能说出第一杯中糖和糖水质量的比吗?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五、课外延伸出示课始的三幅画,谈话:还记得我们一开始出示的三幅画吗?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比较美观呢?你能算出这幅画长和宽的比值吗?(学生算出长和宽的比值大约是0、618)其实呀,这里面还藏着许多奥秘呢,同学们想了解?课件播放短片,介绍黄金比。谈话: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的黄金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长方形纸的长和宽的比,等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课后再去研究。536+a=600直观认识天*回忆课前操作实况理解*衡原理观察情景图,先用语言描述天*所处的状态,再用式子表示先观察天*从不*衡到*衡这一组动态的操作,再用语言进行描述进而用数学符号进行概括从中感悟不等式与等式的区别,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等式的理解观察课件显示的情景图,小组合作交流用等式表示所看到的天*所处的状态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课前"玩学具"已建立天**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的印象,通过天*的*衡原理引入等式是为下一步认识方程作好必要的铺垫,同时通过天*的直观性又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通过学生的观察以及对情景的描述并用等式表示,直观具体,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符号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的数量关系).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2、在操作、观察、思考、辨析等活动中,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3、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教学难点:在比较辨析中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数1、你们都学过哪些数?(整数、小数、分数)把你知道的分数知识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好吗?预设:(1)分数有分母、分子、分数线(2)把一个苹果*均分成两份,取一份就是1/2(3)分数的比较大小2、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呢?(2)约分、通分看来大家的求知欲很强,今天咱们就继续研究分数二、实践操作,研究新知(一)认识单位1出示:1/41、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把它画下来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先完成的同学再举举其他的例子3、汇报交流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预设:(1)我把一块蛋糕*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块蛋糕的1/4板书:*均分强调:是谁的1/4(2)我把一个长方形*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4(3)我把一米*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一米的1/4(4)我把四根小棒*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四根小棒的)1/4也就是说把这四根小棒看成了一个整体*均分成四份,这一份就是这个整体你们知道这个整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1)的1/4上面这些图中,把谁看做单位1?分别说一说4、你还能把多少图形*均分,也能用1/4表示其中的一份?(5)我把八根小棒*均分成了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八根小棒的1/4这是把谁看成一个整体?(八根小棒),那么八根小棒就是(单位1)这样的一份就是(单位1)的1/4(6)我把12根小棒看做单位1,*均分成四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单位1的5、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操作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都是*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意义相同不同:单位1不同,有的是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有的是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6、通过观察你现在认为1/4与它们所分的物体的(个数)无关,也就是与 (单位1无关)。无论物体的个数是多少,1/4的分母4,始终表示把它们*均分成四份,分子1始终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把单位1*均分成四份,其中的7、每一份出现数量不同是因为(单位1不同)8、如果把他们*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两份呢?(2/4)你能说说它表示的含义吗?三份呢?四份呢?1、刚刚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用不同数量的物体找到了1/4,下面以小组合作的方式(1)、把12个图形*均分一分,你可以得到哪些分数?(2)、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操作,思考有几种分法。根据操作过程填写记录单。说清每个分数的含义。把()看做单位1,*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是()的(),是()个图形。记录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画图表示用分数表示()()()()与分数对应的个数2、小组汇报,根据汇报情况,学生质疑、解答。结合表格或图说一说,每个分数中,分母表示的是什么?分子表示什么?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含义?是几个图形那也就说既可以*均分成若干份,又可以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3、归纳概念:刚才大家开动脑筋,得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能结合刚才的学习活动,结合表格试着总结出什么叫分数吗?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小结: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它的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探究的内容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三、简单应用,生活中解释意义1、分数不仅在我们的课堂中,而且还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100,我国人均占有水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市的人均占有水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学生自主阅读,结合具体情境说说每个分数的意义。谈谈你读后有什么感受。(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节约用水的意2、用分数表示下面个图中的涂色部分。3、判断并说明理由。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哪些收获?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P60—6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意义,并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4.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并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教学准备:多**课件、练习纸、一支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果*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2.师:你们认识它吗?请大声地读出它?(二分之一)它是什么数?3.师: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分子,分母,分数线)二、探究新知(一)了解分数的产生1.师:对于分数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么来的吗?2.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几幅图,大家看(课件出示60页主题图1)。3.师:古人把绳子按相同的长度打上结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两个结中间的一段就表示长度的一个计量单位,(指着图)如图上这样的一段就用1表(3)表示,剩下的不足一段,还能用1表示吗? (不能)4.师:(课件出示60页主题图2)再来看,把桌上的.东西*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的东西还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5.师: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6.师:你知道第一个发明分数的人,他是怎么写这个分数的吗?7.师:(课件出示62页主题图)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分数记号,人们借助椭圆表示分子为1的分数;20xx多年前,我们**用算筹表示分数,像这样上面摆3根,下面摆5根,就表示3/5;后来,印度用***数字表示分数,这种方法和我国的类似,只是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分数线,直至公元12世纪,也就是大约800年前,***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8.师:那分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接下去我们就重点研究分数的意义。(板书:和意义)(二)探索研究,理解分数的意义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强调一定要*均分)(板书:*均分)3.动手操作,创作分数。(1)操作。师:现在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2)交流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4.认识单位“1”。师:利用手中的学具,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均分的?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均分把4根香蕉、8块面包*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均分。师小结:不管是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条线段、、4根香蕉、8个面包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回答:单位“1”,老师板书),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单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师:你能举例说说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5.概括分数的意义师:通过刚才的举例和学习,谁可以更准确地说说怎样才用分数表示呢? (两个学生讲后老师小结)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老师板书)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三)认识分数单位分数也有自己的单位,什么是分数单位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2页。3.找生汇报: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是分数的意义。而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如2/3的分数3、练习: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出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课件)三、巩固新知1.完成课本练习十一部分练习。2.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结合课件演示)师:现在有2支粉笔,也是全部粉笔的1/5,你还能猜出一共有几支粉笔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现在有3支粉笔,还是全部粉笔的1/5,你还能猜出一共有几支粉笔吗?怎么那么快就猜出来了?师小结:虽然都是把全部的粉笔*均分成了5份,但是因为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每一份的数量也就不同。因此说一个分数时,一定要强调是哪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即:说清楚是“谁的”几分之几。四、全课总结师:谁能说一说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板书设计:分数的产生和意义一个物体一个整体单位“1”一些物体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效果预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介绍。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39正比例的意义。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正比例的教学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基础。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重点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难点是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关键是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4、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新课标有关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关系,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过程与方法: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