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青少年的心理发展_第1页
发展心理学青少年的心理发展_第2页
发展心理学青少年的心理发展_第3页
发展心理学青少年的心理发展_第4页
发展心理学青少年的心理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心理学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第一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本章主要内容青少年身心的发展青少年思维的发展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2023/5/262第二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青少年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掌握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般模式和特点。2.了解、掌握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了解当前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危机及主要心理社会问题。2023/5/263第三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本章重难点

1.重点: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危机;青少年生理发展及其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认知及个性、社会性发展的规律2.难点:青少年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规律2023/5/264第四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青春是天边的虹,转瞬即逝,却又柔美异常;青春是清晨的雾,朦胧含蓄,却又适合徜徉;青春是山涧的溪,清丽柔和,却又时常飘荡。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2023/5/265第五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回顾:

发展的年龄特征2023/5/266第六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环境的改变,也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成熟期前倾”就典型地反映了由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青少年生理发育的普遍提前,与此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也提早出现。2023/5/267第七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一反抗期

年龄:2-4岁

特点:随着动作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活动空间得以拓展,导致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增强,对于大人的要求与命令,“我不要”、“偏不”成了常用语。2023/5/268第八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展的年龄特征自我中心主义

年龄:6岁以前 儿童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尚不能变换角度或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视角,因而认识或思维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此外,由于儿童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和物理的现象,思维还具有“泛灵论”的特点—即倾向于将活动着的任何物体都视为有生命的。2023/5/269第九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期的多动行为 年龄:6-10岁 特点: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 原因: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发展不平衡;环境(节奏、玩具)2023/5/2610第十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展的年龄特征青少年的“心理断乳”年龄:10-18岁,成熟期前倾特点: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附而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自主。

2023/5/2611第十一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节青少年身心发展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一)身高

身高迅速增加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生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在人的一生中,有两次快速增长期:出生后的第一年和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阶段。2023/5/2612第十二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身高的增长速度小学生的身高,每年平均增长4.74厘米初中生的身高,每年平均增长达6.35厘米高中生的身高增长逐渐减缓。2023/5/2613第十三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身高增长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发育一般早于男生,女生9岁时已进入了身高的快速增长期,12岁时达到最高峰,16岁左右身高增长几乎停止男生则在13岁时身高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14岁时达到最高峰,18岁左右几乎身高停止增长2023/5/2614第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身高增长的性别差异2023/5/2615第十五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身高发展的个别差异

早熟型:比一般人提前l、2年晚熟型:比一般人推后1、2年均衡型:2023/5/2616第十六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4.身体各部位比例的不均衡性

(三长现象)2023/5/2617第十七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体重1.初中生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肌肉和脂肪的迅速增加。2.体重增长的速度:小学生的体重每年平均增长2.38公斤;初中生的体重每年平均增长4.62公斤。3.体重增长的性别差异:女生体重从11岁开始超过男生,一直持续到13岁;男生体重从14岁起超过女生,到15岁时男女生体重的差异明显增大。2023/5/2618第十八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身体形态1.男生喉头突起、音调变低、上唇出现胡须等2.女生音调变尖,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变大,皮下脂肪增多。(张春兴的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性生理成熟提前了)2023/5/2619第十九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身体机能1.心脏功能的发展从形态上看,心脏的大小迅速增长:12岁时接近成人的水平从机能上看,主要表现为心率、脉搏开始减慢2023/5/2620第二十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肺的发育

初中阶段,肺的发育明显加速。12岁左右,肺重量为出生时的10倍,肺小叶结构逐渐完善,肺泡容量增大。与呼吸有关的某些肌肉发育加速,使呼吸功能进一步加强。2023/5/2621第二十一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肌肉力量的发展随着初中生体重的增加,肌肉力量明显增强。到14岁后,男生的握力明显比女生大,且二者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肌肉力量的增长,使初中生体验到自已有力量,这可以加速他们成人感的形成与发展。2023/5/2622第二十二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五)神经系统的发展脑的重量从初中开始已接近成人的水平(1400克),脑的机能处于第二个显著加速期(13-14岁)。2023/5/2623第二十三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青少年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青少年的生理变化对心理产生影响的“三步曲”:第一步曲是生理因素本身,它是影响因素,也是变化因素;第二步曲是中介因素,如青少年的主观评价及社会解释等对心理产生的特殊作用;第三步曲是心理受影响后而发生的真实变化。2023/5/2624第二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直接影响:青少年身体发展越来越与成人相同,促使其产生了大量类似成人的新需要,激起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脑的功能的完善,促使其创新抽象思维大发展,心理及行为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一)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2023/5/2625第二十五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间接影响主要通过个人、社会对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度发生作用。这种评价与态度能起到中介的调节作用,换言之,青春期身体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并不在于变化本身,而在于青少年对这些变化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解释,在于青少年对他人反应的理解,以及对这些变化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模式的认识。2023/5/2626第二十六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早熟与晚熟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一般地,早熟的个体往往受到尊敬,有威望,有地位,在学校中更容易为教师所信任;晚熟的个体常被看作是小孩子,在学校中更多的时候受照顾的对象,使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限制,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但早熟和晚熟对不同性别的个体的影响不同。2023/5/2627第二十七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特定生理事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分别是男女青少年所必须经历的重要生理事件。他们对这样的特定的生理事件的态度和反应必然会影响他们心理发展。2023/5/2628第二十八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发性意识是关于性的心理因素的总称,具体包括:个体对自己和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即对两性生殖器官在发育过程中所产生各种变化的认识、对男女之间关系的认识;对自己向往和爱慕异性那种比较特殊的感受或体验的领会和理解。性意识的萌发与觉醒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2023/5/2629第二十九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青少年心理的基本特点(一)过渡性1.独立性(反抗性)与依赖性2.闭锁性与开放性3.勇敢与怯懦4.高傲与自卑5.否定童年又眷念童年2023/5/2630第三十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社会性指青少年的心理与小学生相比,表现出更大的社会性。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更多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2023/5/2631第三十一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动荡性1.思想动荡:思想比较敏感,对现实不满,有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2.自我评价高低起伏:时而自负,时而自卑3.情绪动荡:时而情绪高涨,时而情绪低落2023/5/2632第三十二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节青少年认知的发展一、青少年注意力的发展(一)注意的目的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二)注意的稳定性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三)注意的转移能力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四)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步发展,但未达到成熟水平2023/5/2633第三十三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青少年记忆力的发展(一)记忆力增强(二)以理解记忆为主(三)抽象记忆占优势(四)短时记忆稳定(五)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的发展2023/5/2634第三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基本模式: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主要特点是思维逐步符号化。发展了抽象的、科学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增强;能使用假设检验和更加一般的逻辑规则进行思考;思维活动中的自我意识成分增多,思维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明显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创造性也迅速发展。2023/5/2635第三十五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征

1.少年期:形象思维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初二年级开始,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2.青年早期:形象思维完全发展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进入了成熟期(高二年级时转化初步完成);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则比较迅速。2023/5/2636第三十六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1.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假设的、预计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

2023/5/2637第三十七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运用假设:埃尔金德(Elkind,1970)的关于个体形成概念的实验,充分揭示了小学儿童与初中生在建立和检验假设过程的思维差异。2023/5/2638第三十八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熟各种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达到了理论型抽象思维水平思维发展的可塑性变小个体思维水平和类型的差异稳定了2023/5/2639第三十九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1)概念的发展

中学生的概念逐步摆脱了零散性和片断性。到高中阶段时,已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2023/5/2640第四十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对概念进行认知操作

大部分初三学生可以运用恰当的言语符号,来描述某一几何概念的有关性质。对概念的分类能力:中学生不仅能够做到对概念进行正确分类,并且还能正确地说出分类的理由。2023/5/2641第四十一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推理的发展初一学生虽然已具备各种推理的能力,但只达到了初步水平。特别是假言、选言和复合、连锁等演绎推理和运用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比较差的。2023/5/2642第四十二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高中生的推理能力趋于成熟高中生归纳推理正确率接近80%;直言推理的正确率达81.5%,假言推理的正确率达61.5%,选言推理的正确率达62.5%。2023/5/2643第四十三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同步发展

两种推理能力都迅速发展,而且归纳推理成绩高的学生,其演绎推理成绩也高,二者的相关达0.56359。2023/5/2644第四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高中生各种推理能力发展存在不平衡归纳推理发展要好于演绎推理;在演绎推理中,直言推理发展最早,其次是假言和选言推理;在运用推理能力方面,排除干扰进行推理的成绩最好,其次是改正推理中的错误。2023/5/2645第四十五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逻辑法则运用能力的发展运用各类逻辑法则的能力到高中时已经基本成熟中学生运用不同逻辑法则的能力发展存在不平衡性2023/5/2646第四十六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4)思维发展的性别差异从小学到初一,性别差异逐渐明显初二以后,男女生思维发展各具特色事物比较能力,男生优于女生计算能力,女生优于男生图形分析能力,女生优于男生推理能力,男生优于女生运用逻辑法则的能力,女生优于男生2023/5/2647第四十七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辩证思维的发展初一学生已掌握了辩证思维各种逻辑形式,但水平很低初三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或重要的转折期高二学生辩证思维已经在思维中占优势2023/5/2648第四十八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将思维个体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定向、控制、调节的能力。思维监控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其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2023/5/2649第四十九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1.总趋势是随年龄增长,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高中阶段处于创造性思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2.创造性思维中现实性和目的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长3.创造性思维思维品质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存在着不平衡性(流畅性发展最快;变通性发展较慢;独创性发展最慢)2023/5/2650第五十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进入青春期后,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自我意识第二次飞跃。2023/5/2651第五十一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自我意识的发展萌芽:2.5岁左右、人称代词“我”客观化:小学儿童、指向外部世界、无忧无愁主观化:青少年、分化—矛盾—统一2023/5/2652第五十二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意识的分化:思想品格与性格方面的矛盾;学习成绩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3.自我形象受到了空前的关注4.自我评价逐渐成熟5.自尊心强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2023/5/2653第五十三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自我概念1.自我概念更加抽象2.自我概念更加具有整合性和组织性3.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生理、认识水平、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等影响)2023/5/2654第五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自我评价

1.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2.自我评价的途径多样化3.自我评价的结果更加全面、丰富4.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有所提高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强2023/5/2655第五十五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自我体验的发展1.出现成人感2.自尊感增强3.出现自卑感2023/5/2656第五十六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自我控制的发展1.果断性增强,但行动的盲目性较大2.行为和情绪的冲动性大3.自我调节的时间还有限2023/5/2657第五十七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自我同一性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为了获得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成为一致的自我感。2023/5/2658第五十八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模式詹姆斯•马克西的研究:同一性状态审查法义务探索状态否否同一性扩散否是同一性延缓是否同一性早闭是是同一性获得2023/5/2659第五十九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青少年同一性状态与发展的其他方面关联获得、延缓比扩散、早闭更有助于形成自我的积极品质扩散、早闭在青少年其他领域发展上也会遇到问题2.结论2023/5/2660第六十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二、情绪特点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随着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扩大,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了,但还远不如成人的情绪体验那么稳定,表现出明确的两面性。2023/5/2661第六十一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情绪表现的两极性1.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2023/5/2662第六十二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心境的变化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消极心境整合持续性环节统一性环节2023/5/2663第六十三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反抗心理1.第一反抗期与第二反抗期的区别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2023/5/2664第六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形成原因生理方面:身体加速成长,产生成人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心理方面: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独立意识社会因素方面:学校环境和教与学的新要求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2023/5/2665第六十五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主要表现形式反抗行为的出现独立意识受到阻碍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成人强迫青少年接受某种观点2023/5/2666第六十六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具体表现硬抵抗:态度强硬,举止粗暴软抵抗: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迁移: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2023/5/2667第六十七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道德发展

(一)前习俗思维向更为习俗化的推理水平转变(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二)青春期的道德判断: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主,即天真的利己主义和“好孩子”的定向(三)青年期:第四阶段2023/5/2668第六十八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人际交往(一)同伴关系1.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作用稳定感和归属感;健康的娱乐场所;获得社交经验;提高自己的宽容能力和理解能力;提供学习社会交往技术的机会;提供发展社会洞察力的机会;发展对集体的忠诚心;获得与异性相处的能力2023/5/2669第六十九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同伴关系的特点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原因:选择标准:共同、相似、相互理解等2023/5/2670第七十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日益重要感情的重心逐渐转向关系密切的朋友对交朋友的意义有了新认识观点和行动上的一致多层次、多类型2023/5/2671第七十一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最初阶段表面上他们并不相互接近,而是相互排斥逐渐地开始融洽相处,但一般都不公开正确引导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情2023/5/2672第七十二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与父母的关系1.情感上开始脱离父母2.行为的独立性增加3.思想观点上与父母产生分歧4.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2023/5/2673第七十三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类型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单向交往型双向交往型多重交往型2023/5/2674第七十四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课外的师生关系正式交往主要是指初中生在开展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时与教师的交往。这时教师主要扮演辅导者的角色非正式交往主要是指教师参与初中生各种节假日活动时的交往2023/5/2675第七十五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初中生对教师的态度初中生喜欢具有下列特征的教师①教学方法好;②知识广博、肯教人;③容易接近,耐心、温和;④严格要求,对同学事实求是;⑤对人对事公平合理;⑥热爱同学、尊重同学;⑦负责任,守信用;⑧说到做到;⑨文明守纪;⑩关心国家大事2023/5/2676第七十六页,共八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初中生不喜欢具有下列特征的教师①上课拖时,上完课就不理同学;②经常责骂同学,讨厌学生;③对学生没有同情心,不用发展的眼光看人;④讲课无条理,学生听不懂;⑤不和学生打成一片,⑥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枯燥无味,⑦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