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复苏下重视非银行业的周期性底部机会_第1页
弱复苏下重视非银行业的周期性底部机会_第2页
弱复苏下重视非银行业的周期性底部机会_第3页
弱复苏下重视非银行业的周期性底部机会_第4页
弱复苏下重视非银行业的周期性底部机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23Q1非银的矛盾性:高增长和低配置非银细分板块分析1历史上非银行情的规律性23未来半年内非银板块投资主线及标的4一、23Q1非银的矛盾性:高增长和低配置3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23Q1,非银金融盈利增速78%,仅次于社服,与计算机并列排在一级行业中的第2位;23Q1,非银金融在偏股型公募基金中仓位仅为0.91%,较22Q4反而下调了-0.39%;目录23Q1非银的矛盾性:高增长和低配置非银细分板块分析1历史上非银启动的五大条件23未来半年内非银板块投资主线及标的45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二、温故而知新:非银板块表现回顾在过去的20年间,非银板块共经历过8轮较大级别的行情,3次历史级行情:非银板块历史大行情及启动因素非银行情区间行情启动主因行情持续时间(月)2005.07

-2007.11股权分置改革

/人民币汇改

/

国九条

/

QFII落地

/

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与险资共同入市

/

宏观流动性宽松

/

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82008.11

-2009.08四万亿刺激计划

/宏观流动性宽松

/

社保基金加仓

/

基金创新政策发行

/板块估值处于低位102011.11

-2012.06监管条例放开

/

促进两融与资管业务发展

/

RQFII

试点放开82012.12

-2013.02创新

11

条出台

/创新发展浪潮开启

/

宏观流动性宽松

/公募基金业务范围扩增

/

外资入市条款放宽32014.06

-2015.05“一带一路”概念启航

/

基民数量与基金产品大增

/

两融业务监管放宽

/

场外配资门槛降低112015.09

-2015.11大幅超跌后的反抽行情32018.10

-2019.04首次开启定向降准

/

货币政策转向

/

新国九条

/增设科创板实行注册制

/

资本市场加速对外开放/A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体系

/

沪伦通开通

/QFII

政策继续松绑72020.04-

2020.7疫情逐步可控/宏观经济修复4二、今年会不会来?非银的历次大行情6连续利好政策的推出是非银大行情的重要驱动因素,例如:2005年至2007年的非银大行情是由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汇改等政策的落地而驱动的;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间的大行情由四万亿刺激计划驱动;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间的行情由科创版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而驱动的。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非银板块历史大行情及启动因素趋势图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汇改/国九条/QFII落地/险资入市四万亿刺激计划

监管条例放松/促进两融与资

管业务发展

创新

11

条出台/创新发

展浪潮开

“一带一路”概

念启航

/

基民数

量大增

/

两融业

务监管放宽

大幅超跌后的

反抽行情科创板实行注册制/A

股纳入富时指数体系/沪伦通开通

疫情逐步可控/宏观经济修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成立/全面注册制施行/货币政策宽松/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202320222022202220212021202120202020202020192019201920182018201820172017201720162016201620152015201520142014201420132013201320122012201220112011201120102010201020092009200920082008200820072007200720062006200620052005200520042004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41280.00年

年月

月二、历史上非银行情的规律性1:国内GDP大幅退坡通过观察近20年来历次非银金融行情,我们总结出了五点与非银板块行情启动关联性较高的四大要素:国内GDP大幅退坡后开始启动;外围市场处于加息尾声且通胀开始得到抑制;流动性宽松下的M1-M2剪刀差收敛;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密集出台,叠加稳增长与房价修复周期;非银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非银金融指数走势:7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二、历史上非银行情的规律性2:外围经济环境趋于稳定,加息尾声或降息开始阶段美联储于5月4日再度加息25bp至5.25%,完成500个BP的加息,联邦基准利率已达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16年来最高水平,叠加美国4月CPI同比上升4.9%,连续第10次下降,为2021年4月以来新低,预估为5.0%;美国4月核心CPI同比上升5.5%,预估为5.5%,通胀数据略放缓;加息周期可能告一段落。市场开始停止交易加息预期,转向交易衰退预期;而历史上多次非银板块大行情多启动于海外经济压力释放阶段,此时往往联邦利率处于加息后的平台期,CPI持续走低。非银金融指数与海外经济环境走势间的关系:8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二、历史上非银行情的规律性3:流动性宽松下的M1-M2剪刀差收敛货币政策方面:近年来央行持续降低金融机构准备金率。最近一次调降为3月27日,预计降低准备金率0.25pct,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同时关注M1与M2剪刀差。作为经济与市场的先行指标,M1代表了企业部门资金的灵活度,而M1与M2增速差反映了企业与个人部门的定期存款向活期存款的转化,即各部门的资金从定期账户上提取至支付账户上,消费或者投资即将增长。在历史上,多次非银行情启动于M1-M2剪刀差收敛期。M1、M2同比增速与券商指数走势:9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二、历史上非银行情的规律性4: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密集出台10今年以来,国家推出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包括成立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全面注册制施行等。而每一轮大级别的非银行情都伴随着国家高层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提升,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从证监会令的发布数量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共发布16条新令,远超历年同期。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历次非银大行情间政策统计:19163761062018161514121110886420201420152016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数据来源:证监会,太平洋研究院整理历年证监会令数量:券商行情日期政策2005.7-

2007.11国九条;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汇改;QFII落地;险资合规入市;公募ETF

LOF落地2008.11-

2009.8四万亿计划;基金创新鼓励措施落地;宏观流动性宽松刺激2011.11-

2012.6行业创新鼓励政策落地;RQFII试点开放;金融创新监管放开2012.12-

2013.2创新11条政策落地;多项“稳增长”政策出台;外资投资额扩容政策出台2014.6-

2015.5首次定向降准;央行降息;PSL

MLF工具出台;国务院发布“新九条”;“一带一路”加速开放外资进入;沪港通获批;两融条件逐步放宽2015.9-

2015.11持续不断的多项救市举措;杠杆牛超跌反弹2018.10-

2019.4科创板注册制改革试点;资本市场加速对外开放;QFII

政策放松;A

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体系;沪伦通开通;央行多次定向降准;纾困基金成立化解股票质押风险2020.4-

2020.7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再融资规则放宽;放宽外资入市限制;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逐渐修复二、历史上非银行情的规律性4:稳增长+流动性宽松+房价修复周期历次非银行情启动前,政策预期均偏向稳增长,伴随着地产、货币、财政等一系列宽松政策的出台,非银板块作为较直接的受益对象,此后均有着较好的表现。而在2022年以来,房企土地投资规模下降,但优质房企拿地份额仍保持高位,考虑到地产政策在今年以来稍有放宽,热门城市房价下跌趋势放缓,同时稳增长作为全年经济发展主旋律,房价有望在今年呈现收敛调整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次非银大行情启动前后,除2019年,房价都处于阶段性修复区间,并与非银行业指数产生一定共振。房价指数与券商指数走势: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11二、历史上非银行情的规律性5:历史级别的低估值目前非银金融板块整体PB为1.19x,处于近十年7.72%分位,整体处于较低位置。从历史估值来看,自2011年后,非银大型行情均启动于估值低位处。当前,非银板块估值继续下探空间有限,估值方面已满足历年的行情启动条件,即PB处于2X以下非银金融指数与板块市净率走势: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12二、历史上非银行情的规律性5:历史级别的低估值细分板块来看,目前证券、保险、多元金融市净率分别为1.22x、1.16x、1.12x,其中证券板块估值处于近十年8.46%分位、保险板块处于近十年11.03%分位、多元金融板块处于近十年15.07%分位。综合来看,虽然保险与多元金融板块估值略高于证券,但整体仍处于低估区间。1210864202008-12-222009-03-132009-06-012009-08-122009-11-022010-01-142010-04-062010-06-232010-09-032010-11-262011-02-162011-05-042011-07-182011-09-292011-12-192012-03-092012-05-292012-08-102012-10-302013-01-152013-04-082013-06-272013-09-092013-12-032014-02-212014-05-122014-07-242014-10-142014-12-262015-03-192015-06-032015-08-172015-11-062016-01-202016-04-112016-06-272016-09-072016-11-292017-02-172017-05-052017-07-202017-10-092017-12-202018-03-122018-05-292018-08-102018-10-312019-01-152019-04-042019-06-242019-09-042019-11-252020-02-142020-04-292020-07-172020-09-292020-12-182021-03-102021-05-272021-08-102021-11-012022-01-132022-04-062022-06-232022-09-052022-11-242023-02-142023-04-28非银金融三板块估值走势:市净率:证券 市净率:保险市净率:多元金融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13目录23Q1非银的矛盾性:高增长和低配置非银细分板块分析1历史上非银行情的规律性23未来半年内非银板块投资主线及标的4三、非银细分板块:证券今年一季度以来,证券公司业绩表现优异,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37.15%、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4.95%,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一季度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收入大幅反弹所致。考虑到2022年全年业绩基数较低,因此我们预计2023年证券行业整体业绩弹性较高。同时,放眼过去五年,券商营收整体向上的趋势不改。证券公司历年营收(亿元)58.048.038.028.018.08.0-2.0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广发证券东方财富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东方证券中泰证券光大证券兴业证券长江证券国金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天风证券国元证券财通证券浙商证券长城证券华西证券东北证券华安证券西部证券中银证券23Q1归母净利润22Q1归母净利润TOP30证券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亿元)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15行业集中度方面,2023年一季度CR5净利润总计165.69亿元,占全行业36.52%;2022年一季度行业CR5净利润总计137.94元,占全行业55.93%,市场集中度有分散化趋势,且头部券商的利润弹性主要来自于投资业务,这也是头部券商和中小券商业务差距较大的一点;在ROE水平方面,市值前10的券商和后10的券商差距正逐年拉大,且在市场承压的年份更为明显,说明头部券商ROE的稳定性要明显优于尾部券商,小券商的业绩受市场表现因素影响更大。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9868835145

5032

17184200150100500-50经纪 投行 资管 利息-35投资证券公司各业务线条收入CR5(亿元):2022Q1 2023Q1证券公司历年ROE对比(前5与后5):9.96415.13413.3129.036.7128.0910.6752.9663.8921.4585.2944.9321614121086420-220222020 2021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2019-0.8320182016 2017TOP5 BOT5三、非银细分板块:证券1617从22年报来看,CR20券商与中小券商营收构成方面,投行业务的差距是在扩大的;而经纪业务(财富管理)、资管业务的差距反而在收敛,与中小券商在选择在这2个业务上做特色差异有关系;而在信用业务、自营投资业务方向上,CR20券商与中小券商的差距没有显著变化。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三、非银细分板块:证券三、非银细分板块:证券18细分到具体业务上来看,受2022年权益市场波动影响,券商投资收益业绩贡献占比大幅减少;而在财富管理转型的大背景下,证券经纪业务的业绩贡献度大幅提升;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业务贡献度相对保持稳定。券商2021年各业务贡献占比:券商2022年各业务贡献占比: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14%21%16%49%

投资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经纪业务12%36%15%38%投资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经纪业务三、非银细分板块:保险19目前除了中国人寿之外,其他四家A股险企的估值仍然位于合理区间。其中,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中国人保略高于近三年历史估值中枢,而新华保险仍然处于历史估值中枢的下沿。营收方面,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为收入的前三甲,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实现了两位数的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方面,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增幅最大,中国平安的净利润规模则远高于其他四家险企。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A股险企2023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表现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中国平安2537.78亿30.80%383.52亿48.90%中国人寿3683.85亿7.20%178.85亿18.00%中国太保943.86亿19.40%116.26亿27.40%中国人保1377.69亿8.00%117.21亿230.00%新华保险290.05亿17.40%69.17亿114.80%三、非银细分板块:保险保险板块一季度各项数据亮眼,经过了困难重重的2022年,各家险企的代理人转型均已走上正轨,业绩开始体现。从行业整体营收上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总营收不及前三年水平,但归母净利润表现持续修复,主要归功于投资收益改善与代理人队伍的精简优化成果的初步显现。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 中国太保 中国人保 新华保险TOP5保险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亿元)23Q1归母净利润 22Q1归母净利润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020040060080010000400020006000800010000120002019Q1 2020Q1 2021Q1 2022Q1 2023Q1保险公司全行业历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亿元)总营收(亿元) 归母净利润(亿元)20三、非银细分板块:保险-人身险代理人队伍自2019年起持续清虚,目前规模已远低于2018年水平。近年来代理人规模的缩减与居民部门需求萎缩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了寿险NBV的表现。从趋势上来看,代理人队伍的精简优化幅度正在逐步底部企稳;一季度披露了NBV增速的三家公司中,中国太保为16.6%,中国平安为8.8%,中国人寿也由负转正达7.7%。近五年来,上市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监管整治行业乱象以及代理人清虚的深入,寿险代理人规模大幅萎缩导致新业务规模下滑,以及受疫情和普惠保险替代效应影响导致的重疾险等高价值产品销售持续低迷。部分险企寿险NBV表现(%):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01020304050602017-12-31

2018-12-31

2019-12-31

2020-12-31

2021-12-31

2022-12-31新业务价值率: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率:中国平安新业务价值率: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率:中国太保0501001502002021年 2022年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2020年2019年2018年部分险企代理人队伍规模情况(万人):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21三、非银细分板块:保险-财险在财险业务上,2022年是车险综合改革后的第二个完整年度,同样也是居民交通出行受限较为明显的一年,行业整体财险综合成本率与车险保费收入占比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目前车险产品已步入稳定期,先前的高增速在未来很难继续保持,但新能源车的覆盖率的大幅提升有望为车险业务线带来新的增长点,因此预计今年车险业务持续平稳,增速有所下滑。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9597991012017201820192020 20212022部分险企财险综合成本率(%):中国平安 中国人保中国太保76%77%75%70%65%64%61%59%24%23%25%30%35%36%39%41%100%80%60%40%20%0%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险企财险保费收入结构(%):车险占比 非车险占比22三、非银细分板块:保险与中特估23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1、五家险企的分红比例均在30%以上。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的分红比例稳中有升,中国太保和中国人保则扭转了此前的分红比例下滑。从派息金额来看,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截至2022年末期股息派发金额在100亿元人民币以上,分别为271.61亿元和138.50亿元,在A股中是绝对的优等生——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在逾5000家A股公司中,仅有27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合理估值、高分红叠加央国企的所有制性质,使得保险板块有望成为每轮中特估行情的参与者。2、险企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也往往会选择低估值、高股息的公司,因此其权益资产持仓中含有大量“中特估”标的,令其在资产端受益于“中特估”的价值挖掘。

今年“中特估”行情的持续以及央国企估值重构的过程,将使得险企在投资端受益。A股险企2023年一季度投资收益表现公司投资收益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中国平安68.23亿3.30%中国人寿529.32亿4.21%中国太保11.00亿1.4%(未年化考虑)中国人保80.73亿/新华保险-17.55亿5.20%A股险企近两年分红情况公司2022年分红2022年股息率2021年分红2021年股息率中国平安10派15元10派9.2元5.15%10派15元10派8.8元4.72%中国人寿10派4.9元1.32%10派6.5元2.16%中国太保10派10.2元4.16%10派10元3.69%中国人保10派1.66元3.18%10派1.47元10派0.17元3.49%新华保险10派10.8元3.59%10派14.4元3.70%三、非银细分板块:多元金融之租赁、AMC、期货多元金融板块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受经济复苏速度的影响,一季度营收并未大幅超过预期,但随着长端利率的不断下行,融资租赁行业资金成本降低,带动归母净利润重回增长曲线;受疫情影响,在过去三年中多数行业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而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将享受到供给端上升所带来的红利;随着期货公司新规征求意见稿推出,期货公司业务范围得以拓展,同时海外经济环境下行风险加大有望带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28.023.018.013.08.03.0(2.0)(7.0)中油资本五矿资本国投资本越秀资本江苏金租国网英大中粮资本陕国投A电投产融拉卡拉渤海租赁浙江东方爱建集团永安期货海德股份TOP15多元金融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23Q1归母净利润 22Q1归母净利润1008060402006406206005805605405205004804602020Q1 2021Q1 2022Q1 2023Q1多元金融公司全行业历年一季度业绩表现:总营收(亿元) 归母净利润(亿元)24三、非银细分板块:多元金融在与融资租赁行业息息相关的资金成本方面,一年期与五年期LPR、一年期MLF利率不断走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回暖,企业融资需求逐步增加,未来融资租赁行业息差有望得到进一步扩大。LPR利率走势: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5.104.904.704.504.304.103.903.703.502019年8月2019年10月2019年12月2020年2月2020年4月2020年6月2020年8月2020年10月2020年12月2021年2月2021年4月2021年6月2021年8月2021年10月2021年12月2022年2月2022年4月2022年6月2022年8月2022年10月2022年12月2023年2月2023年4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MLF利率走势: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3.403.303.203.103.002.902.802.702.60252016年1月2016年5月2016年9月2017年1月2017年5月2017年9月2018年1月2018年5月2018年9月2019年1月2019年5月2019年9月2020年1月2020年5月2020年9月2021年1月2021年5月2021年9月2022年1月2022年5月2022年9月2023年1月目录2023年一季度及2022年非银板块表现速览非银具体板块分析1历史上非银行情的规律性23未来半年内非银板块投资主线及标的4四、未来半年非银投资主线及标的:证券数字化272022年,中证协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券商未来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平均净利润的8%或平均营业收入的6%,实际运营中,不少头部券商远超6%,如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银河证券等。大部分券商投入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不乏华泰、中信等券商在信息技术上投入超过20亿/年。在行业整体业绩不佳的2022年,各大券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仍在逆势加大投入。图:券商21/22年信息技术投入四、未来半年非银投资主线及标的:证券数字化28券商数字化龙头投资线条:券商是人工智能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情景,龙头券商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对数字资源的运用也优于中小型券商。华泰证券:持续多年的行业领先的技术投入力度,深耕财富管理领域,构建了千人千面的财富管理平台;机构服务领域,拥有数字化研报平台“行知”;在深度数智平台化方向,拥有FICC大象交易平台、信用分析管理系统(CAMS

系统)、融券通4.0等平台的应用。中信证券:坐拥领先行业的以前沿的推荐系统框架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支撑大数据客户行为分析营销系统平台。海通证券:拥有“e海”系列智能APP矩阵,覆盖互联网金融、场外衍生品业务、智能交易、机构综合服务平台等。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券商2021年收入排名2013年收入排名收入

排名变化2021年信息技术投入排名券商2021年收入排名2013年收入排名收入

排名变化2021年信息技术投入排名中天证券8793695海通证券52-36招商证券4955广发证券74-38江海证券6469571国信证券96-311英大证券7580572中泰证券1612-413华泰证券3741国都证券6157-467长城证券2731430中山证券8479-568民生证券3135443宏信证券8681-592南京证券4650448银河证券115-69德邦证券7478445方正证券2014-619山西证券4851339东兴证券3022-827中信建投6827国海证券4032-833兴业证券1719216财达证券5143-863国泰君安2314北京高华7668-852安信证券1415114恒泰证券5041-934国元证券2526132新时代证券7061-981中银国际3536137大同证券9585-1094申万宏源1010015上海证券5544-1160中信证券1103银泰证券10291-1198华龙证券6060058瑞银证券7259-1353长江证券1817-120信达证券4228-1450东北证券2827-129金元证券8167-1470渤海证券3837-161大通证券8972-1790中原证券4140-162西南证券4325-1838湘财证券5655-144高盛高华8263-19105爱建证券9897-199国开证券6846-2277川财证券10099-197东海证券6938-3156光大证券1513-218华融证券8839-4959华西证券2624-240华林证券6664-224四、未来半年非银投资主线及标的:财富管理线29另外一些券商无论是头部还是中小券商,都在借助财富管理“东风”抓住适合自己的特色业务。例如:广发证券:公司分别持有广发基金与易方达基金股权,在公募基金行业竞争优势显著,在全面财富管理的趋势下,拥有完善财管业务布局的广发证券将直接受益。东方证券:东方证券“含基量”远远高于行业均值,其旗下拥有东证资管与汇添富基金,财富管理业务布局完善;其投顾业务也较为出色,采用互联网营销与知名“大V”(银行螺丝钉)合作展业,2022投顾签约规模已达到149亿元。在未来居民财富大搬家加速预期下,东方证券凭借财富管理业务完善的布局,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提升。国联证券:公司经纪业务与基金投顾业务均发挥股东和区域优势。2022年末基金投顾签约资产规模达68.80

亿元,位于行业第一梯队,随着今年的进一步整合,有望跨越式发展。四、未来半年非银投资主线及标的:保险30展望2023年,结合当前的估值来看,我们认为头部险企的配置价值凸显,推荐如下:中国平安:中国平安当前PB

1.1x,仍处于低估区间。其寿险业务持续推动“4渠道+3产品”改革,随着代理人队伍产能的回升,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贡献持续增长,寿险业务拐点将至。中国太保:

寿险“长航”转型一期已接近尾声,效果在一季度业绩中也已逐步显现,NBV实现领先行业的改善幅度。在内部高标准的管理水平下,二期“长航”改革也已在筹备当中。在车险方面,太保与新能源车企的合作也走在行业前列,未来随着新能源车的不断普及,车险业务将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人保:公司在财险市占率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业务COR在一季度也已实现同比改善。随着公司不断加强产品服务创新,优化风险减量服务,提质降本增效成果明显,年内预计财险业务将仍保持增长态势。四、未来半年非银投资主线及标的:多元金融31多元金融板块则因2022年宏观经济短期下行导致业绩普遍承压,其中融资租赁行业受影响较大,业绩增速放缓。关注较少的AMC行业尤其是个贷业务发展迅速。综合而言,后市我们建议关注:海德股份:AMC行业龙头企业,业务体系完善,包含ToB机构类困境资产处置、ToC个人信贷不良资产处置、储能新能源产业布局,其中重点是AI科技赋能个贷业务,通过自研的智能诉讼保全平台、智能外呼平台,大幅提高不良贷款回收率,公司目标在一年内达到1000亿元、未来三年内达到4000亿元。江苏金租:属于市场稀缺的金融租赁标的,公司在2022年宏观环境波动的情况下仍保持了10%以上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凸显了公司的业绩韧性。随着未来经济基本面转好的预期,叠加息差的扩大,公司业绩有望增速。盈利预测模型32盈利预测模型33四、未来半年非银投资主线及标的:非银转债34全面注册制下,随着*ST蓝盾收到终止上市实现告知书,可转债未来可能会出现信用违约风险,无法兑付。非银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较强,同时净资产规模增长稳定,因此正股、转债风险都较低,且拥有较高评级。在全面注册制实施的背景下,随着转债可选标的增多、垃圾债遭到淘汰,非银可转债有望受益于其较低的债券风险与股票风险,价值中枢提升。预计今年,大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