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职工职业生涯管理手册_第1页
外企职工职业生涯管理手册_第2页
外企职工职业生涯管理手册_第3页
外企职工职业生涯管理手册_第4页
外企职工职业生涯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5月29日外企职工职业生涯管理手册文档仅供参考职业生涯之外企与人手册(7-5)不可不防进外企要小心的九个琐碎细节苦练二十多年内功,你终于进入向往已久的外企,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一马平川。外企里有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实则是考验一个新员工品质的试金石,你不可不防。

1、信封:

很多外企在收到应聘简历时,都会把一些信封上印有原公司名字的简历第一轮就淘汰掉。原因很简单,将公司业务交往用的信函私自挪为己用,是一种对原单位的极不尊重,同时也是应聘者个人行为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我曾收到过这样一封简历,信封是她第一家工作单位的,信纸是第二家的,其漂亮的彩色打印效果很不错,只是在每页的右下角都打印有她所在第三家公司的标记。我十分惊佩此人居然能将跨度为四年的三家单位的历史浓缩在一封简历里,想必并非打算以此证明她的履历的真实性,而是习惯成自然的一种表现。此人一贯的工作方式以及个人素质都值得认真商榷。

2、电话:

在外企公司一般说来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安有电话,而且因为业务需要一般都开通了国内或国际长途。但仍有一些公司在走廊或休息区专门设置了供员工拨打私人电话的投币电话,目的是让大家明白,公司电话仅是用于公司业务用途,而不是能够随意聊天或处理私人事务。

3、手机:

前些年,在社会上还未普及的时候,很多销售人员因为业务需要由公司配备了手机,外人看来颇有为风光,可当电话是由朋友打来的时候,她们仍是会简而言之后迅速挂断了电话,因为她们心里明白,每月的电话使用清单上这部分私人电话是要计入自己账单的。

4、电脑:

很多外企公司不允许员工在公司电脑上打游戏,网上聊天自然也是被公司禁止的,但仍有人利用公司的内部网络”笑傲江湖”。一位员工经过互联网到一家国外的成人网站下载了许多图片,却不料这笔高额费用算到了公司的头上,清查之下这位员工很快失去了这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而且在个人形象方面也大为受损。

5、纸张:

很多公司对纸张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在打印机和复印机旁一般都设有三个盒子,一个是盛放新纸的,一个是盛放用过一面留待反面使用的,另一个才是盛放两面都用过能够处理掉的。如果用过一面的纸张不便于再用作打印或复印,能够简单装订起来作为草稿纸,或者用于财务报销时贴发票,总之一定能够另找到用途,而不可随意废弃。

6、水杯:

有的公司规定一次性纸杯只能供客人使用。在公司开会时,经常能够看到客人一侧是清一色的纸杯,而公司职员这一侧则是风格各异的瓷杯或玻璃杯,充分体现了主人的风格与爱好。

7、用电:

在中午的休息时间或办公区长时间无人时,须自觉关闭电灯及电脑显示器等。如果在中午时间你到了一家公司,发现里面灯光暗淡、电脑也似乎没有开机,不要担心,这一定是吃饭和午休时间,办公室的主人们可能正在公司的餐厅或楼下咖啡座里享受人生呢。

8、私人会谈:

对私人朋友来访很多公司都专门设有会谈室,一般说来不会允许客人进入到工作区。而且,在时间方面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一般只允许在休息时间接待这种来访,除非是急事,而且也要求尽可能的简短。很多人都觉得白领们大都喜欢下班后搞个聚餐或是找个酒吧、咖啡厅聊聊天,似乎特别在意搞些情调,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在工作时间根本没机会闲聊或是与朋友们交流感情,一个白领自嘲说:”工作中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零件,下班了也得像上足了弦的玩具兔子,从这个餐厅蹦到那个酒吧,而且不得不让自己不停地动起来,不然朋友们会以为她消失了。”

9、报销:

大部分外企在审核出租车票的报销时,都要求列出起止地点及时间明细等等细节,而且对因工作需要或加班后乘坐出租车也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白领们固然也不至于蒙受风吹雨打,但很多人也有着这样的痛苦经验:回到办公室后需要极其耐心地将几日来积攒下的出租车票分门别类地贴好,并注明相应的起止地点以及乘坐的原因,再按财务制度将它们整齐地装订成册送给上级领导审阅。如果其中有意或无意地混入些个人票据,那后果当然是不言自明的。求高职先向知名企业”问招”-3-2713:01:48

3月15日下午,在经理大厦13楼会议室里,来自深圳各大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会聚一堂,就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怎样理解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怎样留住高级人才、高级人才招聘会的意义与重要性、企业需要高级经理评价推荐中心提供哪方面的服务等议题,展开了一场富有创见的”知名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恳谈会”。

14:30,参加”二十万年薪大型人才招聘会”的部分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风尘仆仆地赶到会场。在深圳市高级经理评价推荐中心凌文副主任和<深圳商报>人力资源版的负责人介绍完此次恳谈会的议题之后,各个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就深圳当前高级人才供求状况进行交流。

”经理”概念亟待细分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李秉谦先生对这次招聘会感触颇深。作为一名民营企业的人力主管,她表示,当前深圳人才的确不少,专业技术型人才颇多,综合素质较高、具备专业管理型人才却不易招到。

她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前些年是”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向,企业选择高级人才的空间很大,而近来人才跨区域流动的特点表现明显;第二,在当前的高级人才市场中,对”经理”这个概念还需细分,大量的应聘者不太理解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经理所具体从事的工作,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她建议,一方面,深圳市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职业指导,完善人力资源测评,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保证企业与高级人才之间交流渠道的通畅。另一方面,在高级人才培育方面,各大高校要和企业”挂钩”,有针对性地培养一些有专业技术基础的经理型人才。

企业急需专家型管理人才

深圳市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负责人白萱文小姐说,从她当天与应聘者的接触情况看,前来求职的人群当中,技术研发层面的人才较多,而专家型的管理人才相对较少。她说,她所在的公司想招一位房地产经理,当天有一位应聘者前来询问。交谈之后,白小姐发现该应聘者未有过房地产的工作经验,对房地产业务也是知之甚少,但仍坚持要公司录用她。

白小姐说,像这样的应聘者,她们是很难考虑录用的。她认为,作为求职一方,必须对高级人才经理的硬件、软件等方面有明确的认知,力求自己向专家型的管理人才发展。

在专家型管理人才急需的同时,许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美资旭电(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廖光青女士说,在招聘高级经理人才时,许多应聘者专业知识扎实、相关行业的经验丰富,实属难得的人才。可是,由于该公司为从事IT行业的外资企业,在处理公司日常事务、经营拓展方面,不可避免地要和国外客户打交道,因此对外语的熟练程度有着更高的要求。

最后,深圳市高级经理评价推荐中心的凌副主任和本报人力资源版主编对各企业提出的恳切意见表示感谢,并表示愿意积极采纳各位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的建议。双方表示,将逐步把这种高级人才招聘会常规化、定期化,以满足企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其次,继续举办一些高级专业人才招聘会;第三,采取人力资源经理沙龙、联谊会等形式,搭建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信息交流的平台;第四,将进一步完善职业测评、全方位进行职业指导等服务项目”在玻璃天花板下”反思外企生涯-12-20看上去,她们是这样一群人:出入高档写字楼,出行坐飞机;衣装笔挺,说话中英文夹杂,高薪,享受假期;经常一群人聚在一起,频繁在各大公司跳槽。她们的”职业生活质量”要从薪酬水平、工作内容、工作氛围、个人发展、工作稳定系数等五个角度来衡量。

她们是中国对外开放与世界接轨以后诞生的一个新群体,一个体面的特殊阶层——跨国公司职员,她们有着不为外界所知的”江湖”;随着跨国公司进入数量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一群体的经历和命运,开始逐渐为外界所知。

可是,使外界对这个群体感兴趣的,远不是她们的体面与优裕,而是她们所效力的都是赫赫有名的跨国公司,是一个个经济王国甚至帝国。华人经理层掌管着这些经济帝国在中国的命运,而这些经济帝国又影响着这群华人经理的命运;这种互扼命运咽喉的博弈过程,对局外人而言,热闹与门道兼而有之。

然而,行走在跨国公司高速列车上,华人经理们在干什么、想什么?她们的处境怎么样?

远处有座粗线条的高山,那是大部分跨国公司的中国经理人的职场生存图:有的人站在山脚下,有的人到了半山腰,有的人已经接近于山峰。越往高处走,人越来越少,空气稀薄、空间逼仄、莫名的冲突。她们的表情也越看不清楚(有时她们注定了出局),内心更未为可知(有时不无民族情结);她们开始投身国企(真的多了起来),要不就干脆自己去创业(年岁却已不饶人)。

经济学上的”囚徒困境”,表现在跨国公司的中国经理人身上,就是”玻璃天花板现象”(glassceiling)。”玻璃天花板现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欧美大型公司中,外来移民特别亚洲人只能担任技术等低层职务,或者做到相对高位后很难再升,无法进入核心决策层这一现象。

李金水:反思外企生涯

李金水1976年进入IT行业,最初从事于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后在多家跨国电脑公司从事高级管理工作。

李金水在NCR工作13年中担任销售总监,特别是在中国及亚洲地区金融行业方面表现尤为出众。

在Tandem公司工作期间,李金水为Tandem成功打开了金卡工程,而且获得了75%的市场份额。在1997年康柏正式兼并天腾公司之前,李金水是天腾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1998年,Tandem公司与康柏合并后李金水在大中华区从事金融行业,而且组织建立了电子商务队伍。

1999年5月,李金水担任康柏中国区副总裁。

2001年1月李金水正式出任康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全面负责康柏电脑公司在中国的所有业务。2002年3月15日,正式辞去康柏(中国)总裁职务。

离开康柏以后的李金水,似乎比原来容易找到了。距离2002年3月15日正式辞去康柏中国总裁职务的日子已有相当时日,她终于愿意回答那个被追问了很多次、也由此改变了她的职业心态及状态的问题:”你是惠普和康柏合并在国内的一个政治牺牲品吗?”

”所有的合并,一定会有人开心有人伤心,可是我不觉得自己是牺牲品。今天看你是牺牲了,但明天再回头看,你可能得写封信去感谢美国做的一些决定。很多路不是你自己想走的,很多时候有一种无名的力量把你推进去。它把你推到死的尽头,还是把你推到天堂,这要看自己的命运,看自己以前的努力。很多事情我要说,命运,我同意命运。”

身份如今已经换成安雅咨询顾问公司总裁的李金水对自己的外企生涯做了反思,”我们只是一个工具,一个机器。这20多年回头一看,真的是很感叹,因此我为什么咬紧牙关不再想打工了。我现在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怎么把管理再想透一点,经过我以往的经验,去帮中国的企业。我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改变,无论是对是错,我不介意。”

转而创业,今年46岁的李金水如今有了更多的充电时间。采访当天,她刚从香港回来,”我在香港休息了一个礼拜,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充实的时间,加上油以后,将来我跑得会更快。”

大公司容易把人宠坏了,也把你弄得懒一点,收入高,你根本没有推动力。

在李金水身上,有两个奇特的地方:专业计算机出身却做了销售;看不起PC。

念大学时,李金水学的是计算机,毕业后做软件工程师,却嫌”编码太辛苦,做了一段时间挺闷的,收入也不好”,就转而做了销售;在全面负责康柏中国之前,李金水所在公司都是卖大型机的,”做惯了大型机,你瞧不起PC的。曾经微软请我做过市场经理,我反问道,微软是谁?”

”经历了26年,我看到了电脑业的整个改变。”李金水的第一个工作是从报纸上看到的,”后来的都是经过猎头。”在德国利多富(Nixdorf,后被西门子收购),李金水做建造行业、进出口公司客户,”我记得一年我卖7套系统,平均不到两个月就卖一套。”

那时候,一般的用户不知道什么叫电脑,而且电脑非常昂贵;当然利润也特别高,”我卖一套利多富,35万港元。那时在香港一套房子就要35万港元。”只有一个方法卖大型机——”整套方案”,销售人员熟知行业用户的需求,她们出来后大都在工厂、银行做了经理。原本李金水也有这样的机会。”可能原来我的野心不大,挺满足当前的现状。如果我能咬紧牙根,不一直在外企做,那我的成就不知道比现在大多少倍。”

李金水错失过几次”发大财”的机会。有位姓廖的朋友叫她一起去做电脑打字机,她不感兴趣。3年下来,中国第一批打字机,就是廖卖的。还有一个家具工厂的客户,请李金水当总经理,她依然不为所动。”后来这个工厂上市了。”

不过,李金水从来没有埋怨,”我一帮朋友卖多少PC到中国啊,AST、NEC、IBM,那真是百花齐放。只要我自己过得舒服开心就行了,你们在外面有成就,我在跨国企业有成就。”不过,回头想来,李金水也怀疑这种”开心”。”大公司有什么好与不好?大公司容易把人宠坏了,也把你弄得懒一点,收入高,你根本没有推动力。你看那么多英雄好汉,是她想做英雄吗?被逼上梁山!”

一般来说,被收购的下场都很简单。

每次讲起6年来”非常奇特的际遇”,李金水总是不胜感慨:”我第一次被收购的经验是1994年在美国NCR,在天腾(Tandem)做了两年,被康柏合并了。不到一年多康柏又把DEC收购了,内部架构重调整,也算另外一次收购。直到2001年9月5日,惠普宣布收购康柏。”

在穿上不断被收购的”红舞鞋”的过程中,李金水深切感受到每个跨国公司都注重结果。当然,”每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里,每次的经历都是不同的。但每一个工作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她之因此去英国ICL,是因为ICL在香港的中型企业客户很少,想扩展建造业、进出口公司业务。香港零售行业几乎只有ICL和DTS竞争,DTS很小,而在欧洲,很多零售商用的是ICL的系统。

于是,李金水跟ICL的老板建议:”你给我一个机会,成立一个新的零售业部门,我当经理。”老板接受了,李金水去英国培训,然后回到香港,不到半年就把第一套系统卖给了ICL最大的一个客户——华润集团。那时候,华润集团有个百货公司刚刚成立。”我们第一个就扎进了华润,把人家吓了一跳,ICL在香港从来没有,突然有个叫李金水的人做起来了!”

NCR马上派人经过猎头公司,找到李金水,”别把ICL养大,那太麻烦了。”NCR在香港的一个零售业总经理,半年内就要回欧洲,让李金水来接她的位子。后来,NCR把零售部、金融财务部、政府等合并为金融和非金融两个部门,由李金水负责后者。NCR给了李金水很多培训和机会,那时马来西亚做得不太好,就把她调过去做金融。1994年回到香港,李金水已是NCR太平洋区金融主管。一年后,AT&T收购了NCR,李金水在其间去了天腾,依然做金融、银行客户。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金水指着美国<商业周刊>上的惠普CEO卡丽的照片淡淡地说:”当时她被AT&T派过去看NCR内部的运作。”她没有谈及后来与卡丽打过哪些交道。最让李金水感到遗憾的是,”几乎每次都是自己的公司给人家收购,没有一种你收购人家的经验。一般来说,被收购的下场都很简单。”

没有可能一个人在6年内4次被收购,每一次收购都要重新洗牌。

去年听到惠普要收购康柏的消息时,李金水的第一反应是:”别这样搞了,我真的受不了了。”由于惠利特家族反对,直到2002年5月合并才出来结果。”如果不合并,我不会走,可是今年1月我看大势已去,因此根本没等公司公布就走了。”离开后,李金水在马来西亚休息了两周,”我不停地思考,最后同意说我退休了,我在跨国企业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

1997年康柏收购天腾,一路卖大型机的李金水”做了两年又给人家收购,心里很不舒服”。回忆当时的感受,李金水说,”我从中学读到大学,突然给一家小学收购了,那时候康柏是什么公司我还不知道,我只知道PC把我收购了。因此说我的第一印象是她们收购我干嘛?”

虽然李金水不再是大中国区总裁,只是康柏旗下的天腾产品部经理,但双方还独立运作,”对我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老板。到1998年DEC进来,那就乱套了。一家企业怎么受得了不停地改?”在IT历史上,大部分技术好的公司,都死在没有技术的公司手上。康柏收购DEC,对李金水打击很大,”我真的想离开。”那时候李金水被降了两级,所有高的职位都给了康柏和DEC,天腾的员工被视为低等民族。”在职业生涯中,我从来没有遇到这么伤心的一个日子。”

李金水很感激一个曾经做代理的朋友,她说:”这么多年,你离开NCR,去了天腾,DEC再合并你又离开,如果每次合并你都要做逃兵的话,你要逃多少次呢?如果真有本事,你还有机会上去。”于是,带着一种”负气心理”,李金水留下来,”重新部署,两年后(2001年1月)我重新又做到康柏中国总裁。”

李金水坦承,”我留在康柏,只是为了证明这一点。这次惠普收购康柏,我也能够留下来,再战,但我年纪不轻了。而且,我为什么要证明?”她连连摇头,”我的命运真苦,没有可能一个人在6年内4次(被收购),每一次收购都要重新洗牌。”不再在外企玩下去的李金水说,”我做了这个非常大的决定,无论是对是错,我不介意。宝洁人力资源BPO五亿美元包给IBM-9-411:35:02

中人网

美国东部时间9月1日(北京时间9月2日)消息,宝洁公司最终决定与IBM公司签订BPO(商业处理外包)合同。这项合同将向公司的雇员提供人力资源服务。IBM的发言人JamesSciales称,在过去的几周内,宝洁公司一直希望与IBM公司达成一项正式而长期的战略服务协议。作为合同的一部分,IBM将为宝洁公司提供赔偿金、薪水、员工工作重新分配和旅行的安排。JamesSciales不愿意向外界透露有关合同的期限和合同的总价值。宝洁公司的发言人DamonJones称,公司之因此将这些商业功能以低价外包给IBM,是因为,公司意图将精力集中在产品的配送与公司资源的重组。宝洁公司将有更充分的精力致力开发核心的业务。宝洁公司的发言人称,公司也和Accenturet和Convergys公司进行了谈判,可是,唯有IBM获得了宝洁公司的”绣球”。这主要是IBM的财政条款以及高效率的服务让宝洁公司感到心怡。IBM有足够的能力在业务上创新。宝洁公司认为公司早晚会在这一点上,沾IBM的许多光。有关这次合作的具体的细节,两家公司均是保密的态度。可是根据美联社的一个分析家估计,宝洁与IBM的合同期将长达5年到,总价值可能在5亿美元左右。Jones称,宝洁公司预测公司将有700名员工转向IBM。她同时希望IBM与宝洁的合同最好在几周之内正式签订下来,而不是几个月的时间内。今年4月份,宝洁公司曾经称,公司将把IT设施的管理全部外包给惠普公司。与惠普公司的合同期为,总价值为30亿美元。同时,发言人称,当时,宝洁公司与惠普还有三个其它长达12个月的外包合同。在典型的BPO外包合同中,许多的功能并不是以商务为重点,而是IT为重点的。这也就是宝洁公司将这些业务外包给IT公司的原因。根据Gartner公司的调查,人力资源是企业喜欢外包的一块商务领域。今年6月份,Gartner预测今年的人力资源BPO外包总价值,将高达460亿美元,比增长18%。Gartner公司预测,,人力资源BPO外包总价值,将达到510亿美元,增长势头十分强劲。不但仅是宝洁公司这样做,波音公司也和IBM签订的一个3年1.6亿美元的IT外包合同。IBM负责波音在全球范围内的语音通信网络。松下电器:改革,从工资开始-9-411:31:49

FESCO

陈艳敏

19,松下幸之助在日本大阪创办了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松下电器的前身),从开始生产灯泡插座,到当前成为世界著名的综合型跨国电子企业,松下走过了85年的风雨历程,其大大小小的企业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迄今为止,松下在中国已经成立了53家合资及独资企业。9月2日,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9周年社庆之际,我们采访了松下(中国)人事总务中心部长陈恺,让我们从人事的角度,领略一下松下80多年的文化底蕴以及松下(中国)不同寻常的变革之路。

打破年功序列,调整特称升格制

本网:松下出现的80多年来的首次全社亏损,迫使松下开始反思管理方面的问题,松下在人事政策方面作了哪些调整和改革?

陈恺:90年代松下的管理经验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当时的工资结构分为四块:年龄工资、岗位工资、能力贡献工资以及职务工资,这四块工资都是与职工不同阶段的需求相联系的,比如根据员工不同年龄段的生存要求,特别设立了年龄工资,以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这种思维方式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毕竟松下是日本企业里实行终身雇用制的代表之一。当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公司就为她设计了一个年龄工资曲线:二十来岁消费需求较少,工资福利上升缓慢;二十七八岁结婚生子,需求加大,薪资相应加大;三十多岁经验能力达到顶点,薪资也达到顶点;40以后又会逐渐下降。这就是松下多少年总结出来的年功序列薪资体系,它在松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稳定职工队伍的作用,也是松下能做到终身雇用制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职工的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年形成的年功序列工资体系下过高的人件费支出给松下造成沉重负担,当公司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松下在人事制度方面着手改革。欧美企业常常大批裁员,但松下并没有这么做。根据企业的情况,松下在日本本土实行提前退休制度,同时在中国推行了更为大胆的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具有80多年历史的年功序列工资体系,取消年龄工资和能力贡献工资,在保留岗位工资和职务工资的同时,加大奖励力度,转变工资支付观念,注重个人能力和贡献。

本网:现在的奖金是否还是跟过去的能力贡献工资一样?

陈恺:不一样。能力贡献工资是相对固定的,无论工作业绩好坏,最后根据职工个人的评价结果工资都会有所上升,只不过被评价为A的人多增加一点工资,被评价为C的人少增加一点。而现在就截然不同了:完成本职工作被评价为B的,工资不升不降;完成工作业绩优秀的,工资增长幅度加大;工作业绩差的,工资下降;评价低到一定程度,调整工作岗位或辞退。在松下以往的观念里,奖金是工资的滞后支付,经过改革,我们转变了对这种观念的认识。

本网:刚开始推行这项改革时是否曾引起较大反响?

陈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以业绩作为考核评价主要依据的做法已经开始在中国推行,因此,公司的中方职工是能够接受的。但由于松下多年来实行的是年功序列薪资体制,作为日方管理者,面对这么大的变化还是需要有一个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她们会问奖金怎么能够是零呢?这样会不会影响她们的生活?她们的生活水平是不是会下降呢?等等。在这项改革推出前人事部门曾做了半年的准备工作,在外部做了薪资水平调查,在内部针对不同层次的干部、职工做了多次说明工作,最后形成公司决议,实施了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

松下幸之助一贯主张对部下的培养是管理者的责任,部下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不足一方面是职工本人努力不够,另一方面是责任者的指导教育不够,这在公司的管理干部中已经形成一种理念。受这种理念的影响,她们对部下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不愿意完全归咎于职工本人,在评价部下或发放奖金时总是留有余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相对较小的差距。要想彻底打破传统观念,实现彻底的”成果主义”,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很多管理者毕竟在松下工作了几十年,要想让她从思想上一下改变固有的观念确实很难。而作为公司决策管理者,面正确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生死存亡的改革需要,因此她们很清楚必须要推动企业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本网:在松下的评价体系中,员工会被评为AA、A、B、C、D五个等级,评价标准是什么?

陈恺:作为一般员工,主要评价依据是其工作业绩完成情况;作为管理者,要对所管辖部门整体经营业绩负责,另外作为管理干部更重要的是要承担对部下培养的责任;达到一定级别的管理干部,不但要担负以上责任,还要与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联系。

本网:对部下的培养怎么去衡量?陈恺:松下从成立初期就以培养人才著称,”制造产品之前先制造人”是松下幸之助非常著名的论断。现在松下中国公司依然保持着相对多的日方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因为本地干部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同时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日方派遣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着松下电器中国与日本之间技术交流的任务。但任何一个跨国公司都面临着如何把中国人培养成合格干部的问题,让她们替代外方人员的岗位做经理、课长或责任者。作为部门负责人,有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去培养部下,我们把这种培养方式叫做”OJT”培训,实际上是经过在实际工作中的沟通、交流去去培养部下,开拓部下的思路,提高她的思维能力。如果只告诉她怎样去做每一件事,不经过自己的思维,她永远也无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干部。员工的成长和进步能够经过松下特有的干部体制——特称升格制体现出来。特称是对员工能力资格认定的一种制度。特称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主担、副参事、参事、副理事、理事等。特称资格直接与本人工资挂钩,理论上只有具备了一定特称的人员才有资格提升为管理干部。因此,作为企业职工更关心的是自己特称资格的提升。一定层次的特称资格代表着职工个人的能力。它既体现了职工的个人能力,也代表着职工在某一方面的经验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职工经过自己的努力只要达到了相应的能力水平,都有可能经过认定被授予特称资格。特称资格认定非常严格,首先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出很好的工作业绩,其次,必须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具备一定岗位级别,经部门领导推荐才可作为候选人参加选考。选考前要参加级别研修培训,培训前先做一个网上下载的作业,获得听课资格。培训经过后还要参加公司内部组织的闭卷笔试,内容包括社会大事、松下经营理念、年度经营方针以及公司内部的改革等等。上述各项准备工作经过后才有资格作为候选人参加升格研修。参加升格研修者需要根据自己承担的工作制定研修课题,经过半年以上的工作实践,最后发表自己的研修成果,完成答辩,经公司组成的评审小组认定,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就能够升格了。整个特称升格过程需要一年时间。本网:您怎么评价特称升格制度?陈恺:这跟松下多年整体的人事制度有关,在松下的发展过程中确实起到了稳定员工队伍的作用,举个例子,三个人一起进到公司,能力都很好,如果一个升为经理了,另两个很有可能就要跳槽,松下的特称制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另两个不能升为经理,她们能够升为主担,虽然没有职务,但得到的报酬是一样的,做到了同样能力水平享受同样劳动报酬。作为松下中国的改革措施之一,我们在保留特称的基础上,增加了职务工资,因为毕竟承担管理职务与不承担管理职务者在职责上是不同的。同时,为防止人敷于事,我们也将特称资格人数限定为一定的比例。松下电器的用人之道

本网:您在日本企业工作适应吗?

陈恺:这应该也有一个过程,我觉得这是对企业文化适应的问题。松下企业文化中独有的东西对于企业的发展应该说还是有好处的。我自己也走过了从新奇、学习到适应的过程。

本网:松下的企业文化可归纳为什么呢?

陈恺:你要让我用两句话归纳可能比较难,但我能够跟你谈几件能体现企业文化的做法。比如敞开式办公,除了副总理以上是单间办公室以外,其它人全都是敞开式办公。可能有人会说这是领导在监视部下,但实际上这正是松下OJT培养人才方式的体现。因为我们意识到行为的作用非常大,能起到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的作用。另外,我们实行每天早会制,有人说这是类似于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企业文化制度。早会要求全体职工都要参加,从搞卫生的阿姨到部门经理轮流主持早会,在大家面前自由发表三五分钟的演讲,这样的做法一是交流了信息,二是锻炼职工在大家面前讲话的能力。早会前员工要一起唱社歌——”开朗的胸怀,昂扬的志气,光荣的中国松下电器!光阴似水,永恒无尽,青春焕发自强不息,心中有爱与光芒,还有理想无际……”;办公室的广播里每天朗读松下电器的七精神——产业报国之精神;光明正大之精神;团结一致之精神;奋发向上之精神;礼貌谦让之精神;改革发展之精神;服务奉献之精神。所有的人都站着开早会,唱歌,朗诵七精神,旨在培养松下员工的自豪感,这也是松下多年形成的企业文化特点。本网:业界讨论最多的热点问题是什么?您对这些问题有何看法?松下的情况怎么样?

陈恺:一个是怎样留住人才,一个是白领压力。就中国当前的状况而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历史的延长,人员年龄在逐年增大,今后遇到的肯定是人才竞争和员工后顾之忧的问题,公司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了稳定骨干职工队伍,解决骨干职工及老职工的后顾之忧问题,公司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商业医疗保险制度。从保险金额上应该是对员工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根据测算,我们希望松下电器职工退休以后,她们的生活水平能够高于社会平均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退休金总收入达到在职期间的一定比例。白领压力问题,是当前社会上谈论很多的话题之一,我认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怎样缓解超负荷的压力。对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松下电器,如果没有压力,这个企业也就不存在了。松下中国成立将近,遇到这么多问题,肯定需要由公司全体员工共同来分担和解决,那么在强大的压力面前怎样缓解超负荷压力呢?在此我提些建议:首先是要学会自我调整,学会适当地发泄,比如找人诉说,使压力获得一个释放的通道,其次,作为工会组织需要经常开展集体活动,放松职工身心,减轻工作压力。本网:这种压力跟日本企业自身有关系吗?陈恺:有关。首先企业氛围非常严肃和紧张,在这个环境里,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你施加着影响。你能够看到,晚上下班,到点打铃了,大家都会为工作在自觉地加班,这种氛围会让你觉得即便下班了也不好意思独自离开。当然工作是无止境的,不能想象经过无休止的加班来完成全部工作,但作为我自己来说每天从出家门到进家门,在外面的时间不会少于12小时。这种习惯的养成已经使我融入了松下的企业文化之中。本网:那您说其它员工也会习惯吗?还是心里会有意见?陈恺:我觉得可能会有意见,可是日本公司的确有它很特殊的企业文化,要想在这个公司发展,就要使自己不断地去适应这种企业文化。在选择一个新职工时,除了要考核她的专业基础知识、人品,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她是否能够适合公司的企业文化。本网: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松下呢?踏实肯干的?服从的?陈恺:这得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我面试的时候常会问到血型,我不完全信这个,但我个人觉得有一定参考价值。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百万年薪的工作岗位适合B型和O型血的人,而远离A型血。A型血比较认真,适合做按照固定模式具体操作的工作;B型血思维活跃,富有开拓精神,而且有自己的很多想法,并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O型血外向,适合做营销或其它与人打交道的工作;AB型性格相对比较中性。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我们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体现她能力的一部分因素是经验的积累。我们不排除个人能力的差别,但一个人决不可能天生就具有丰富的经验。从这一点分析,我们并不欣赏工作1-2年就做到总经理的人。从考核一个人的角度,我们认为只具备专业知识和开拓精神是远远不够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其次我们不选择这些人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她们很难融入到松下的企业文化中来。

从”人事”到”人力资源”——绝非概念的转变本网:您有劳动经济专业背景,并有20多年的人事管理经验,在政府机关、国企、外企都做过,那么就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您觉得外企跟国企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同20年前相比,今天的人事管理发生了什么变化?陈恺:国内企业和政府机关称不上人力资源管理,叫劳资、人事管理可能更确切些,因为那种管理方式人为的东西太多,对人的能力的开发起不到多大作用。比如工资,我给你定多少就是多少,不去研究如何开发她的潜能,如何经过科学的制度和薪资福利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她的积极性,发挥她的最大能量。而这方面外企可能就比较注重。同20年前相比,人事管理从内容到观念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过去的专业知识已很难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往往是非常被动的。本网:做了这么多年人事,令您感到骄傲的是什么?您感觉比较棘手又是什么?陈恺:我觉得比较骄傲的是我自己对人的判断能力,对一个人的判断很多东西就是一种感觉,无法用文字表示出来。比如不断会有其它部门的人来找我协商,希望将人事部门的×××调到她那个部门去工作。我觉得这是让我感特别满足的一点,说明我在选人、用人方面是成功的。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协调中日双方管理人员在问题认识上的一致性。要想完全消除认识上的分歧,做到完全沟通,确实需要去做很多很多的工作。由于日方干部的轮换和更替,我们常常需要不断重复地去说明同一个问题。另外根据变化的环境不断创新,建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职工激励机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卓越理念锻造知名企业-7-89:33:47

中国企业报

张小锐

对于企业而言,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沉积,是竞争对手所无法复制的精髓,因此,成功的企业都具有鲜明的经营理念。下面这些知名跨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做法,无一不是她们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对于中国企业树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特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无启发。

西门子:自我革命

中小企业的杰出经营,使大型托拉斯公司大伤脑筋。大型企业设备更新缓慢、机构庞大,新形势迫使大企业寻找新对策,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改革充分说明了革新的必要性。

在国际市场上,西门子公司的电子器材设备雄踞鳌头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公司当前拥有36万名职工,代理商分布于120多个国家,资金储备额高达250多亿马克,可谓实力雄厚,所向无敌。可是她们却居安思危,公司最高领导层召开紧急会议,指出近5年来营业额增长缓慢,在世界上还能逞强的西门子商品只是医疗器械、电话电传设备等,如果再掉以轻心,其前途将极不乐观。

危机感油然而至。”西门子公司革自己的命了”,西门子至少做了三件事:第一,彻底改革:当前其董事会成员共31人,平均年龄60岁,而且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新的决定是,不再考虑她们的这些因素,请出董事会,起用有多年工作经验、有才华的年轻人。第二,减少层次:公司从总裁到基层原有7层上下级,许多重要问题因层层上报被耽误,现决定将层次减少到4级。第三,下放权力:把公司分散成许多有自主权的小公司、小企业单位,以利于与其它中小企业竞争。西门子公司的这番改革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但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前活力重生,开始调过头来,向挑战者们发起了反攻。西门子公司的改变是从组织上着手的,而企业组织系统的状况恰恰是决定其经营成败的关键。

IBM:”七C”管理模式

由奥尔森父子创办的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是世界上第一家研制电脑而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IBM的成功,不但在于创造了数以千亿计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在于奥尔森父子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企业经营管理新模式。

IBM经营理念简化为”七C”管理模式,”七C”就是企业管理的七大要素。第一,职责承担:企业职工必须忠于职守,个人利益服从于企业利益。第二,合作:表现在良好的人事关系与集体协作精神。第三,磋商: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不采用命令的形式而采用协商的形式。第四,竞争:有竞争才有创新,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一支实力雄厚、敢于竞争的队伍,才有机会在竞争中获胜。第五,交流:企业领导与职工双方经常互相交流情况,让职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做法,从而减少差错。第六,信心:信心十足地把工作搞好,提高效率。第七,团体精神:企业如同一个大家庭,每个职工都是其中的成员,大家同心协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获得长足发展。

日立:”和、诚、开拓”精神

世界名牌企业日立制作所的经营理念就是”和、诚、开拓”三位一体的日立精神。

所谓”和”,指在自由坦率讨论的基础上,全体员工朝着一个目标迈进。

日本一位记者曾风趣地说:”你想知道日立是怎么获得成功的吗?那么去看看她们的会议桌吧。”日立的会议桌确实深藏着奥秘——它是圆形的,这就使参加会议的人都感到平等,无论你坐在哪儿都不会感到低人一等。

日立”和之精神”还体现于非正式讨论在公司蔚然成风。据日本提建议活动协会一年中对全国464家企业的调查,职工对本企业提出的各种建议总计2353万项,其中提建议最多的日立共提出421万项,位居第一。这些建议无疑对日立的成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所谓”诚之精神”,是指向用户提供可靠性高的产品,实行保修,万一发生故障和问题,即刻竭诚帮助解决。从而使”日立产品故障少,坚固耐用”这种评价在用户中间扎根,日立的牌子越叫越响。

所谓”开拓精神”,就是勇于创新,争取更大成果的旺盛的企业家精神。日立有句口号:”向新领域挑战要百折不挠。”积极的努力即使失败了,也要打气鼓励,而不是追究责任。在这一口号的鼓舞下,日立员工敢于异想天开、拼死搏击,从而奠定了日立成为世界名牌的基础。

惠普:你就是公司

有人去美国惠普公司的一家工厂参观,见有位工人在车间作业时热得满头大汗,便问她:”为什么电风扇不朝人吹而朝着机器吹?”

这位工人回答说,机器要保持清洁,避免蒙上灰尘而弄环,因此要朝机器吹。一件小事情显示出这位员工已经与公司心心相印融为一体。

”你就是公司”,这能够说是惠普公司经营哲学最成功、最动人之处。

美国惠普公司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设计师正在设计的东西,无一例外全部摆在办公桌上,公司员工能够在任何时候随便走进办公室,对设计师的设计进行摆弄,甚至能够无所顾忌地对这些正在创造的东西”百般挑剔”。

”邻桌原则”也是惠普公司首先提出来的,它鼓励每个员工在自己工作的同时,看看邻桌的人正在干些什么,是不是遇到困难了,想想自己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能帮她们顺利解决难题。每个人都想突出自己,特别希望经过施展才华来突出自己。惠普公司正是把握住员工的这个心理,把每个人的能动作用都提到”你就是公司”这样一个最高境界,这样,它的员工都做出了超越其职责所要求的成功努力。

事实上,惠普公司的许多”拳头”产品也正是凝聚了每位员工的点滴汗水,才得以推入市场获得成功的。

丰田:毛巾干了还要挤

”毛巾干了还要挤”,这体现了日本丰田公司彻底的合理化精神。丰田素以”小气”而闻名,丰田企业内部使用的信封全部是旧信封,她们在用过的信封上贴一张白纸,在上面填写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就继续使用。丰田公司总务部秘书科的一个科员有一回对外寄信时发现,以往用作填写收件人地址的纸都是没有写过字的白纸,她想,公司各个部门每天都有大量的信函往来业务,用一张纸可能没什么,可是加起来一年就要用掉不少白纸了,能不能用别的纸代替呢?她注意到公司电子计算机室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用过的打字纸,这些打字纸裁成纸条,在纸的反面填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不是照样能够用吗?这个想法上报公司后,这位科员受到了嘉奖。她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后,一年就为丰田节约了大量资金。

东京电气:理想目标

日本东京电气公司独具慧眼、别出心裁,她们置当前的成本水平不顾而重新设定”理想成本”,即在工厂机器设备和员工配备完善的条件下,公司所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成本水平。该公司录相带工厂编制的作业管理表格有22种,每一栏目都详载着从”现状”到”理想目标”的各类业务流程,每个流程又都包括设备效率、运转率的提高和成本水平、人工消耗的降低4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具体落实到每个员工和每台机器。这种”理想目标”实施后,全厂上下都按前置的理想目标上岗,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生产潜能,从而实现了”理想管理”的优势。

英特尔:工作调换

为了让员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英特尔公司经常让员工调换工作。去年,在公司的6.7万名员工中,有20%曾在公司内部进行了工作调换,这个做法让公司的组织保持一种流动状态。因为公司一直在超速运行,它的产品开发周期为6个月。要求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如果做不到这点就无法在公司里生存。为了让新手更快地适应高速运转的工作环境,有一系列的程序帮助新人共同经过公司的日常运作,聚焦当今科技发展的方向。公司里还设有奖励先进个人与集体的专项奖金。富士通的管理变革:工作成果制-5-28从打破终身雇佣制开始,富士通一直致力于管理创新。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最近一项对日本2259家非金融产业上市公司的调查显示:当前,日本多数企业不再采用终身雇佣制,其中只有19.5%的公司表示仍将维持终身雇佣制,而53.9%的公司表示无法维持这种制度。

对于多年来一直秉持”雇佣终身制”的日本企业而言,虽然已经认识到变革的需要,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打破此项传统殊为不易。

但日本大企业中,也并不都是行动迟缓的巨人。位列<财富>杂志500强第88名、日本最大的IT与通信企业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近年来就大胆打破传统,力行管理变革。1993年,富士通开始推进在当时日本人看来几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终身制转向工作成果制”的组织变革。当时几乎所有的日本大企业都还在沿用贯彻多年的雇佣终身制,员工早已经习惯了将公司当作一个终身厮守相伴的大家庭。此项改革宣布后,马上在日本经济界引发震动,富士通面临的压力很大。

但变革始于正视事实。当时,全球IT产业中,日本企业面临来自更具创新性的美国企业咄咄逼人的竞争,提高公司创新能力是富士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传统的雇佣终身制已经难以适应IT产业的飞速变化。

于是,富士通于1993年开始逐步实行”成果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引进目标管理、设定评价制度与收入相联系。首先让员工自己制定工作目标,然后与自己的顶头上司商议目标是否合适,可升可降。工作目标制定后,此后一年中员工就要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工作。一年后,员工如果没有达到预计的工作目标就要降薪或被炒鱿鱼。此项制度实施近来,也有员工因没达到工作目标而遭受惩罚,可是大部分人在制定工作目标后都会努力工作,完成任务后获得加薪或升职。公司上下对”成果制”已经非常认可。

”工作成果制”引进成功之后,富士通从1999年起开始进一步倡导”能力主义”。公司高层主张废除企业内部白领阶层和蓝领阶层的区别,建立能够充分发挥每位员工能力和工作热情的体制。富士通将按资历划分等级的做法改为以职责判定等级的制度,不再以学历和年龄进行管理,主张取得显著成绩的人员应该晋升快,加强职责评价与报酬的联系。

据富士通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简友和的回忆:”富士通从起,就规定所有员工的评估必须根据成果,而不是从年资角度看问题。此项规定一宣布,马上成为日本各大报纸的头条。”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在颇为保守、求稳的日本企业界,推进变革所面临的压力实在不小。不过,富士通能够引领日本企业变革之风,与其自身强烈的危机感有关。富士通自成立之日起,便是一个充满危机感的企业。它没有一栋自己的大厦,东京总部所在地是租用的办公楼层。原因在于公司领导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才有不断求索发展的动力。

这些变革为富士通带来了活力,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到时,其营业收入已经从1993年的279亿美元增长到472亿美元。位列财富500强第45名,成为规模仅次于IBM和惠普的世界第三大IT公司。

由于人事组织制度很有活力,相比其它日本公司,富士通在企业本地化方面,也具备了一定优势。比如,富士通的人员本土化的策略就很成功,有很多高级职位是由中国员工担任的。富士通的中国员工只要表现出众,晋升速度非常快。如在销售公司,只要有业绩很快就会晋升到销售经理。有一名中国员工在短短的两年内就从普通员工晋升到了课长,这种情况在一般的日资企业还很少见。

之后,世界IT和通信产业陷入低谷。富士通的发展也面临困境,营业收入从的496亿美元下降到400亿美元,降幅达20%。富有变革精神的富士通在社长秋草直之的带领下,根据世界IT产业和通信产业融合的趋势,进一步提出了”网络世界创意无限(thepossibilitiesareinfinite)的口号,并基于此推行更为深入的组织改革。当前,富士通的通信本部和IT本部已经合并,以便更好地管理客户关系,这在日本企业界又迈出了领先的一步。秋草直之曾经抱怨说:”如今很难看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人创业时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了,优裕的日子磨去人们的上进心,这才是今天日本最大的顽疾。”而富士通多年来的变革,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种顽疾.在度评选的中国最佳雇主的提名名单中,协会的两家会员:微软公司和安捷伦公司分别获的第3和第9的提名。好消息!!!在度评选的中国最佳雇主的提名名单中,协会的两家会员:微软公司和安捷伦公司分别获的第3和第9的提名。在此,协会向荣获此题名的这两家公司表示衷心的祝贺。该评选活动是由哈佛商业评论以及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翰威特(Hewitt)联合举办,中国地区的68家公司,共18,714名员工参加了本次调查研究。此次参加评选的公司有27%是来自医药行业,所有参与本次评选的公司都是外资公司。其中有14家公司也参加过的亚洲最佳雇主调查。日企国际化战略在日华人专才受重用日本一些大企业出于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需要,从今年起在用人上发生重大的转变,一方面尽可能压缩雇用日本学生的名额,另一方面却尽可能加大雇用留学生的名额。中国留学生专业人才受到日本大企业青睐。

松下电器日前宣布,在2004年度录用大学生时,该社将直接雇用以中国人为主的外国留学生200名。在日本国内如此大规模地雇用外国人,松下电器开了先河。

松下电器的一位负责人称,企业要提高竞争力,不但仅在于制造工厂的国际化,本社的员工也要国际化。这名负责人称,松下电器产业在中国雇用的中国人,其能力都要超出事先所期待的。今后,松下还将建立海外岗位评级制度,由本社对在海外的外国人干部进行统一评价,推进经营和人事的国际化。

另据报道,除了松下电器产业之外,日本其它大企业如东芝等,也在最近几年重视雇用外国人技术者,特别是在IT方面,发挥她们那种日本人所没有的技术能力及思考问题的方法。

报道指出,近几年来,日本企业雇用从事技术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有关人士认为,中国留学生中的专业人材之因此不受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能够受到大企业的青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日本企业经营战略转换的影响,大多数大企业转向中国市场;二是根据欧美企业在中国成功经验,打进中国的外资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必须雇用既了解本国情况,又熟悉中国环境的中国留学生。IBM不歧视残疾人大学生蒋韡薇”我们会接收一些符合要求的残疾人大学生。”在中国,IBM不但每年招收大量应届毕业生,还会接收一些符合要求的残疾人学生。

”给所有的人平等的机会。”这是IBM的理念。在招聘时,IBM公司只会对候选人的技能和素质进行考核,至于候选人的种族、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是否有残疾)等不会成为候选人是否被聘用的考虑因素。IBM为执行这一政策制订了严格的制度和计划而且定期进行考核。

今年5月,当IBM公司人力资源部打电话到北京大学,表示接收残疾人大学生的意向时,学生处的老师非常感动。因为很少有用人单位愿意接收这样的学生,更何况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大企业。这位老师很快就把全校残疾人学生的情况统计上来。

IBM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给这些学生打了电话,帮助她们在IBM联系实习机会,并把这些材料放到IBM的人才库中,等她们即将毕业时,只要参加IBM的校园招聘并经过IBM的考试和面试,就能够被正式录取。

记者问,这些学生的考试和其它学生是否一样,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我们要给所有的人平等的机会,不歧视的第一条就是要有相同的标准。”

两年来,共有10多名残疾人进入IBM工作。她们都是经过与其它候选人的公平竞争脱颖而出的。她们大多是本科毕业,有研究生,也有个别是大专生。这些学生大多是学文科的,也有学经济的,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北京联大等学校。摘自<中国青年>平安保险”洋人才”战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最早在同行中引进海外高级管理与技术人才,组建了一支保险产品设计、投资理财管理及服务的高水准专业人才队伍。有了这支包括海外人才在内的丰富的人力资源作支撑,平安保险公司近几年在风险控制、投资管理、产品开发、业务拓展、服务体系等方面始终处于国内同业领先地位,而且发展后劲十分强劲。准确分析平安保险的”洋人才”战略,对于国内企业作好引进海外人才促进事业发展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实施”洋人才”战略的时代背景平安成立之初,就确立”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的宗旨。然而对于一家新成立的综合性、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该如何在市场上生存?如何提升在业界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而带动整个中国保险业层次的提升?当时惟一能够借鉴的只是PICC,可PICC是在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上建立起来的国有保险公司,这对平安来说,显然是难以满足创新的”胃口”的。平安保险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孙建一说,九十年代初期,公司为了找到突破口,就开始了频频向海外引进人才;前几年中国处于WTO谈判的漫长过程,公司高层人士敏锐地感到,中国保险市场开放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如果这个市场开放,原有的经营管理水平经不起和国外同业在市场上的抗衡,必须早做人才上的储备。于是平安开始了大规模的引进”洋人才”,希望凭着”洋人才”的加入,使平安既拥有国外公司的实战操作经验,又具有本土浓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点正是国外企业所缺乏的。平安对”洋人才”的准确定位当前在平安服务的”洋人才”已超过300人,其中担任中高层管理者近30人,覆盖了财务、精算、IT、培训、投资、营销等多个部门。这些”洋人才”最初的角色就是顾问,如某某部门、某某项目的顾问,不担任具体的实职;后来,公司感到,如果仅仅是花钱给”洋人才”以顾问的角色,对企业的提升显得力度不够——请来的人担当的角色毕竟只是一个顾问,她提出的问题,公司管理层可采纳,也可不采纳,特别是中国人都有一个习惯的做法,即以”中国国情”为由,很自然地否定”洋顾问”提出的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而引才的成本还会照样支付,这种引才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适用。后来平安转变了思路:将”洋人才”定位为不但是顾问,还是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具体负责人,甚至是决策人,这样,力度一下子就加大了。”洋人才”的理念,经过她的决策、意见,经过她的具体的实施,真正体现了出来,现在她们都在主要工作岗位上担任实职,有的担任执行官和负责人,”洋人才”的角色定位得以准确地完成,现在平安没有设置”洋顾问”。充分挖掘”洋人才”的核心优势”洋人才”到底在哪些方面较本土人才具有核心优势?她们的优势与平安的收益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呢?孙建一分析认为,如果要算具体的账,完全量化,较难操作,但平安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和挖掘”洋人才”的核心优势的:首先是理念。这是很关键的,往往一个经营理念,能够使一个企业兴旺,也能够使其衰落直至消亡。譬如,国内过去在保险方面经营的理念是”重收轻赔”,”你交保费,我展业”,业务员动员你投保时满腔热情,可一旦你出了事要求赔偿时,保险公司总是希望能够少赔一点,实际上,这种理念带来的最终结果是:客户的不满意和流失。而”洋人才”在这里的理念是”重赔轻收”:在”收”的时候,并不十分的热情;当你买保险时,公司要严格”核保”,她们更注重客户的质量。”重赔轻收”的结果是建立了忠诚度极高的优质客户群体,可见理念不同所产生的作用与结果的不同。其次,从管理的架构与管理的流程去看待和挖掘”洋人才”的优势。大多保险公司原来的管理架构不论怎么变,脱离不了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企业的那一套组织架构与管理流程,而平安经过引进”洋人才”,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把整个的架构、流程一环环地衔接起来,企业就像机器一样,按规律性的方式正常运转起来。毕竟国内保险公司与国外的同行差距超过上百年,不直接引才,不”借桥过河”,难以飞速赶上。再就是”洋人才”经过技术的优势,帮助平安提升诸如保险方面的核保、核赔、精算和新产品开发的技术,现在市场上很多的产品都是我们率先推出来的,这就是一个产品设计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经过以上三个方面,再来推算平安这些年来经营的业绩情况(见附表),能够看出平安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利润的增长是相当可观的。而这些增长是在公司大量聘请”洋人才”后取得的,况且市场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新的同业公司一年比一年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平安能达到这么好的业绩当属不易,当然,这里自然也有”洋人才”的一份功劳。对同业引才的几点启示平安的骄人业绩已经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实际上,很多国内保险公司已经在模仿她们了,像太平洋、华泰、泰康、新华等都在学,只是海外引才的数量没有平安的大,步子没有平安的快而已,平安的实践已经给同行业提供了有益启示:一是对外籍人才,你必须尊重她,尊重她的人格,尊重她的知识,不要试图去同化她,否则,她可能变得和普通人才一样并不特殊,她的作用、价值就打了折扣,记住:让她充分去发挥,去展示,而不要去同化她!因为你买的就是她的经验和技术,其它的不要去干涉。二是引进不能盲目,你缺什么,或在哪些方面有差别,就有的放矢去引进,而且对于人才的挑选,要看她的资历和业绩。这都是花了人民币的,一定要求物有所值;职业化、市场化了的”洋人才”来了,会经过她的经验与专业技术的发挥,对企业有所裨益的。三是在引进”洋人才”的同时,千万不要勿视了本土人才的培养,因为引才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达到对本土人才”理念与技术”的提升,一旦本土人才能够胜任了”洋人才”的工作,大可启用本土人才,毕竟引才的高薪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不利的,这些高薪也是大可拿给本土人才的。摘自<21世纪人才报>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裁员分析顾建兵真实的谎言

”人员的调整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启动了”,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欣在10月17号对记者证实了此前外界关于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以下简称ASB)要裁员的传言。

虽然此前外界不断流传有ASB要裁员的消息,可是在10月9号看到ASB总裁杨安卓的<致全体员工的信>时,ASB的很多员工还是被吓了一大跳,她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有从国庆长假的喜悦中回味过来。虽然ASB尽量让缩减成本为目标的裁员行为变得人性化一点,采用了劝说目标员工离职并给予补偿的方式,但这还是很难让人转过弯来。就在5月28日上海贝尔和阿尔卡特的合并仪式上,原上海贝尔董事长袁欣和阿尔卡特总裁谢瑞克代表中外双方承诺,ASB不会裁员。她们宣布的计划是,ASB在当时的5000名员工的基础上将在3年内扩张到6500人,新招募的员工将绝大多数是研发人员,现在的2100名研发人员将在3年后达到3500人。因为,谢瑞克承诺,在未来3年内阿尔卡特15%的研发费用将投放到ASB的全球研发中心。但这一切都过去了。谢瑞克在5月28日的开场白中说:”当欧美的电信市场繁荣时,我预见到,中国是下一个亮点。”但不到5个月,已经事实上被中国电信运营商大幅度减少资本开支拖得筋疲力尽的设备制造商,终于显出疲态。先是在亚太区光网络设备市场位居第一的华为裁员20%,现在是全球光网络设备位居第一的阿尔卡特在欧洲裁员之后,开始在有着最大增长空间的中国进行裁员。杨安卓致员工的信解释了公司的困境:”随着公司合并的成功,当前ASB已经在中国拥有完备的产品系列,公司也一直在不断的进步”,可是”世界电信市场的低迷仍在继续,销售额锐减,价格降低,很多电信巨头和跨国公司都在进行结构调整。中国市场也未能幸免。能够说,市场的萎缩超过了每个人的预计,因此ASB和其它电信设备制造商一样面临着挑战”。从准备情况来看,ASB显然也对”自愿离职计划”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她们成立了公司高层组成的16人领导小组、4人协调小组和6人工作小组执行这项计划。劝说员工离开公司的计划,名义上面向所有员工:”截止至10月25日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ASB在编劳动合同制正式员工都能够申请”,留给ASB员工选择的时间并不多,”申请时间是10月9日至19日中午12:00”。整个计划将在10月31日执行完毕。”我们会圈定一大块目标进去,根据这个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策略,我们要说服她们离开公司,”袁欣告诉记者,”对于被要求离开的人既保护了她的面子,又给了她很好的补偿,这比强制裁员要好得多。”而与此相呼应的是,ASB的母公司阿尔卡特在9月21号宣布由于销售额大幅度下滑,公司将在明年年底之前裁员两万人,在过去的五个季度里,阿尔卡特已经亏损了大约75亿欧元,而根据公司预计,今年又将是一个亏损年。ASB解释说:”阿尔卡特集团近期宣布的裁员计划是通信产业全球性的衰退造成的结果,ASB自愿离职计划是公司应对中国市场发展势头减缓所采取的一项措施。”行业衰退就像一场瘟疫

袁欣、杨安卓等公司高层没有预料到国内外的IT大环境会衰退到这个程度,”从初到现在,时间已经超过两年”,什么时候能够回调,现在谁也不知道。

据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提供的数字显示:今年1-8月份ASB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7%;而在它的传统强项程控交换机上,ASB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1-8月份共生产681万线,销售681万线,而仅仅是去年上半年,合并前的上海贝尔就实现了生产和销售874万线的程控交换机。而后起之秀的华为今年前8个月共生产程控交换机795万线,销售700万线,”以前的上海贝尔是信息产业部的背景,它要拿到订单比较容易,而被阿尔卡特并购以后,它变成了一个外资公司,信息产业部的支持力度不可能还有以前那么大”,申银万国一位分析师分析说。在袁欣看来,整个行业的大衰退就像一场瘟疫一样,首先是从美国的中小上市公司开始,然后蔓延到美国大的电信运营商,而总是慢半拍的欧洲电信运营商接着应声而倒,现在中招的是亚洲的电信运营商,中国市场在这一轮冲击波中也未能幸免于难,”毫无疑问,在这个产业中,我们正面正确困难比过去的二十年都更严峻”,杨安卓在<致全体员工的信>中说。信息产业部提供的数字也印证了中国通讯行业当前的困境,全年的行业投资总额预计将缩小四分之一。今年前7个月,电信行业共完成投资近800亿元,预计全年的投资额最多也就是1800亿元,而去年,整个电信行业完成的投资总额是2400亿元。而更让ASB苦恼的是,由于竞争太激烈,利润已经被压得很低,整个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小,因此很多公司只有靠打价格战来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一轮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已经是低价的恶性竞争。”袁欣断言说。在袁欣看来,一个公司如果面临这种大衰退,它只有三步棋能够走,第一是公司运作费用的下降;如果这个费用到了没有办法下降的程度,那就只有第二步——采取分流的措施,把它认为价值不高的部分资产抛出去;而第三步的应急方法只能是把它最好的那一部分资产卖出去,这样才能换取一点资金从而避免破产。在错误的时间进行了合并

ASB的”自愿离职计划”还只是处在开始的阶段。

与国内其它同样陷入衰退的公司不一样的是,ASB还面临着来自公司内部整合的压力,”如果大环境好的话,我们公司的重组至少面临的外部压力会小一点。”袁欣说。从正式宣布合并开始,ASB的整合已经进行了三个阶段:从合资双方签订备忘录到正式挂牌以前,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5月份双方进行了无数的谈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文本和公司章程,”这时候公司很不稳定”,而袁欣原来是希望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一个过程。整合的第二步是公司在5月28号正式挂牌成立后,经过近3个月的运作,按照新的管理架构对公司章程和流程的制定。现在的整合已经进行到了第三阶段:对现有流程、规章的国际化,管理团队的国际化。而按照国际上的统计,西方的大公司在兼并的整合过程中都会有这么一个过程,前6个月销售额下降,然后再慢慢地回升,袁欣解释说。与此次”自愿离职计划”相对应的是,ASB因应市场萎缩积极地进行战略调整。在合并当初,ASB的战略规划是建立在中国电信市场每年的增长幅度高达30%-40%的基础之上,而现在看来这种增长速度只能是明日黄花。从挂牌成立到现在,袁欣已经主持召开了四次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规划进行讨论,”关键是要找到我们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价值,我们就是要加强自己的本土化制造、研发和决策能力”,在经过四次讨论以后,公司董事会达成了共识——对公司的业务进行调整,然后根据业务的调整计划确定企业的规模和进行人员的调整。除了拳头产品程控交换机和骨干网设备以外,ASB凭借与电信运营商常年合作的资源寻找新的增长点。在9月份中国电信在全国力推ADSL宽带上网时,阿尔卡特已经是中国电信最大的ADSL设备提供商。在国内ADSL宽带接入市场,ASB实现了150%增长,”去年还只有40万线,而今年达到110万-150万是没有问题的”,袁欣说,阿尔卡特占据了国内ADSL设备市场总额的40%。和华为等电信设备制造商一样,到海外过冬是另一条路。ASB也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过去5年时间里,它实现了6亿多美元的出口,现在它的出口额每年保持在一亿多美元。与华为、中兴通讯等到GDP偏低的发展中国家觅食的其它国内企业不同的是,ASB有阿尔卡特这棵大树作为依靠。阿尔卡特在全球130个国家开设有自己的办事处,在78个国家有自己的生产基地,这是ASB全球化的一个很好的窗口,”我们能够利用阿尔卡特在全球各地的销售资源来推销我们的产品”,袁欣说。而在研发等方面,ASB在积极的实行本地化,一些在国内的研发产品已经进入到了阿尔卡特的全球研发体系。在财务制度方面,SBA却走了一条相反的路线———加速实现国际化,它严格控制了它的应收账款。就像两个人在丛林里面遇到老虎一样,跑得慢的人总会被老虎吃掉,袁欣断言,”谁调整得快,谁采取得措施及时,谁就可能率先走出困境”。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平安保险疯狂被挖人梯不垮调查

马明哲聚智:麦肯锡架构+惠悦薪酬+德业胜任法于保平孙莹”马明哲胆子很大!”当平安保险启用顾敏慎出任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的时候,时任保监会主席马永伟如是说。10月,汇丰参股平安再次吸引了众多目光,而即将浮出水面的集团公司挂牌、上市等等重要战略背后,是最能体现马明哲良苦用心的平安人力资源结构改造工作。去年从联合利华公司空降到平安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的顾敏慎,承担起为平安集团化运作和上市”储将练兵”的重任。麦肯锡整合制度

”做了一段时间业务之后,我们发现整个业务系统、流程、客户服务都是由‘人’来做的,不改进‘人’的话,产品再好,效果也不一定好。”顾解释说。

平安为了解决人力资源制度问题,尝试过很多办法,在考核方面试用了很多种管理方法,诸如360度考核方式、XY理论、情境管理等都尝试了,”但由于没有实际运作的经验,只抓到些皮毛。”人事制度成了平安心中的结。平安决定”求医问药”。1996年12月,以张子欣为代表的麦肯锡成员走进平安,改革平安的内部管理系统,包括组织架构、产品、服务质量。麦肯锡项目人员认为平安的制度整合有问题。”很多方法都很好,凑在一起就不是那么回事。”麦肯锡花了很长的时间为平安提出了一揽子的战略规划,设计人力资源整体架构,包括人员的聘用、升迁、考核的标准,激励以及管理发展培训。麦肯锡的改造方案包括三个主要思想:首先将人事管理转化为动态的、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并将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来使用和开发;其次强调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相统一,人力资源改革着重于激发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发挥潜能,同时公司也为优秀的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实现员工的生涯规划和公司远景相结合,让优秀的员工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发展作出贡献。再就是强调考核和活力,使每个人都有压力和动力。麦肯锡的方案为平安的人力资源结构改造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但麦肯锡的规划还是框架性的,”坦白讲,麦肯锡给我们做的人力资源规划很成功,但最后落实得不成功。”顾说麦肯锡提出了改革方案,辅导初步执行,接下来其实是靠公司本身推行。张子欣虽然后来由麦肯特加盟平安,但主攻电子商务。”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来的原因,”顾说她来这里主要是推动一连串的计划,落实改革方案。而平安大量高阶主管的离开,与平安的人力资源体系有很大的关系,顾敏慎也曾承认,”内部沟通不够确实是人才流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