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1月26日-2228)_第1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1月26日-2228)_第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1月26日-2228)_第3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1月26日-2228)_第4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1月26日-222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测试(2022年01月26日-2228)1:马斯洛认为,需要是由低到高依次消失的,只有当较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意之后,高一层的需要才会产生。()

推断题

2:态度的哪个成分是其核心成分()

单项选择题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3: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多项选择题

A、老师过于信任自己的主观推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B、老师对测验预备不够充分

C、测验太简洁,题量小

D、老师不关怀同学学问水平而使题过简单或过简洁

E、老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全都

4:依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仿照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5:迁移的关系转换理论强调()。

单项选择题

A、进展了的心理官能

B、学习材料的相像性

C、已有阅历的概括化

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6:主观题具有良好的结构,对同学的反应限制较多。()

推断题

7:提出闻名的“成熟论”的人是()

单项选择题

A、高尔顿

B、格塞尔

C、桑代克

D、霍尔

8:()即操自身以外的人和事赐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学问。

单项选择题

A、内部反馈

B、外部反馈

C、动觉反馈

D、过程反馈

9:下列哪些中同学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

单项选择题

A、过分依靠,

B、吸烟

C、受到批判,心里不兴奋

D、一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

10:()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单项选择题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规律思维

1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多项选择题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

E、管理过程

12: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单项选择题

A、态度全都

B、行动全都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13:依据世界保健机构对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智商在25~39之间的儿童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轻度智能不足儿童

B、中度智能不足儿童

C、重度智能不足儿童

D、深度智能不足儿童

14:在国外,20世纪60年月属于计算机帮助教学进展的()

单项选择题

A、讨论试验阶段

B、飞速进展阶段

C、普及应用阶段

D、综合进展阶段

15: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觉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推断题

16:依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

单项选择题

A、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和非正式评价

17:学校教育心理学讨论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情境中的()

单项选择题

A、学习

B、同学与老师

C、老师与教学

D、学与教

18:下列属于“笔”这一概念的内涵是()

单项选择题

A、钢笔

B、毛笔

C、书写工具

D、圆珠笔

19:依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单项选择题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20:实际教学与讨论发觉,同学解决抽象而不带详细情节的问题时比较简单,解决详细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

推断题

21:教育心理学讨论的内容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A、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

B、学习理论

C、学习的过程

D、教育政策和法规

22:课堂气氛也会使很多同学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同学间发生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连锁性感染

B、相互监督

C、相互关心

D、遵守纪律

23:()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单项选择题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4: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的评定是()

单项选择题

A、配置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总结性评定

D、论文式评定

25: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的让多种感言参加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26:下列概念属于单独概念的有()

多项选择题

A、鸟

B、花束

C、渤海

D、弗洛伊德

E、沈阳师范高校

27:依据国内外的讨论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哪三个等级?()

多项选择题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峻病态心理

E、精神病

28:顺应是儿童把新的刺激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的过程。()

推断题

29: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推断进展阶段的讨论中,听从与惩处定向阶段属于()。

单项选择题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30:阿特金森的讨论表明,力求胜利者倾向于选择特别简单或特别困难的任务。()

推断题

31:为了鼓舞同学努力学习和全面进展,学校对同学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状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果中赐予加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之为()

单项选择题

A、肯定评价

B、定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32:观察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单项选择题

A、强化

B、惩处

C、躲避条件作用

D、消退

33:问题解决的试误说的奠基人是()。

单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纽厄尔和西蒙

34:假如同学已经有了“哺乳动物”的概念,再来学习“鲸”这种动物,进行的是()。

单项选择题

A、上位学习

B、总括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5: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单项选择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小集团意义

C、依靠爱好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36:认知资源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谢夫林

B、布鲁德本特

C、特瑞斯曼

D、卡尼曼

37:()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力量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单项选择题

A、自我意识

B、自我熟悉

C、自我体验

D、自我监控

38: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进展阶段的肯定关系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和后习俗道德水平的年龄分别是()。

单项选择题

A、10岁以前、18岁以后

B、3岁以前、10岁以后

C、9岁以前、20岁以后

D、10岁以前、20岁以后

39:元认知学问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熟悉,它主要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熟悉

B、对任务的熟悉

C、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熟悉

D、对个人作为教育者的熟悉

40: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的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41:关于遗忘的解释有各种理论讨论,其中动机性遗忘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弗洛依德

C、艾宾浩斯

D、阿特金森

42: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为()

单项选择题

A、顿悟说

B、试误说

C、内话说

D、文化历史说

43:读文章标题,去猜想文中详细内容是属于()训练。

单项选择题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推想与假设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44:人们对心理学概念、数学公式、物理学定理的记忆等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运动记忆

B、形象记忆

C、心情记忆

D、规律记忆

45:根据皮亚杰的认知进展分期的理论,二至七岁的儿童处于()

单项选择题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4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单项选择题

A、1~2

B、5~120

C、60~70

D、70~80

47: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消失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担心,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

单项选择题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加

4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单项选择题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49:讨论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心理学

B、老师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学习心理学

50: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

单项选择题

A、抑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查看答案

1:答案正确

解析略。

2:答案B

解析

3: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老师自编测验优缺点的理解。

4:答案D

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阅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长久的变化。

5:答案D

解析关系转换理论强调迁移的产生,其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个体越能发觉并理解事物间的关系,迁移就越普遍。

6:答案错误

解析题干是客观题的特点。

7:答案B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A

解析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制造性的核心。

11:答案A,B,C

解析略。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C

解析智商25的是深度智能不足儿童,智商在25-39之间的是重度智能不足儿童,智商在40—54的是中度智能不足儿童,智商在55~69之间的是轻度智能不足儿童。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错误

解析系统暂无解析

16:答案D

解析依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17:答案D

解析

18:答案C

解析

19:答案D

解析食物为无条件刺激,诱发的唾液是无条件反应。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没有这些对刺激的下意识反应,人就无法生存。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渐渐形成的。其神经联系是临时的。巴甫洛夫用狗做试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假如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假如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消失铃声,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消失唾液分泌。铃声原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

20:答案正确

解析

21:答案D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详细讨论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绽开的。教育政策和法规与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无关,所以选D。(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B

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24:答案B

解析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

25:答案D

解析

26:答案C,D,E

解析

27:答案A,C,D

解析依据有关的讨论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和严峻病态心理。

28:答案错误

解析同化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图式的认知过程。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错误

解析避开失败者倾向于选择特别简单或特别困难的任务。

31:答案B

解析

32:答案C

解析躲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消失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躲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33:答案A

解析

34:答案C

解析下位学习是一种把新的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35:答案A

解析活动依旧具有个人的意义。

36:答案D

解析

37:答案B

解析题干为自我熟悉的概念,留意识记。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A,B,C

解析元认知学问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熟悉,它主要包括: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熟悉、对任务的熟悉和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熟悉。

40:答案A

解析认知结构、态度、年龄、智力属个人因素。

41:答案B

解析弗洛依德提出了动机遗忘理论。

42:答案B

解析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