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用等效翻译探徽_第1页
关于语用等效翻译探徽_第2页
关于语用等效翻译探徽_第3页
关于语用等效翻译探徽_第4页
关于语用等效翻译探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语用等效翻译探徽

论文摘要:语用等效翻译是一种要求较高的翻译。文章主要从语用学,语用对比理论和关联理论方面探讨等效翻译的问题。

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语码转换,翻译当然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完美效果。这里所说的“最大限度的完美效果”就是指“等效翻译”。传统的等效翻译侧重于谋求双语翻译在词汇、语法、静态语义等语言形式上的效果对等。而语用等效翻译则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效果,通过对源语和译语的语言对比,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翻译问题。本文主要从语用学、语用对比理论和关联理论方面探讨等效翻译的问题。

一、语用学理论对等效翻译的指导作用

既然这里探讨的是语用等效翻译,那自然要以语用学理论作为依据。语用学的基石与灵魂就是语境。语用等效翻译当然就有赖于语境理论了。此外,语用对比、关联论也是语用等效翻译的重要理论依据。语境的构成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但语境对话语意义的制约比较大是不容否定的,尤其表现在交际的地点、话语交际的上下文、交际场景、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交际主题等方面。要正确理解相关的话语,就要结合这些因素加以分析,找到等效的译文表达方式。我们来分析一句简单的话语:

Brandy,please.这句话出现在不同的地方、由不同身份的人说出,它的话语意义也会有差异。如果是发话人在酒吧或夜总会对侍者说的,那就应译成“请来一杯白兰地!”;如果是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时客人回答的一句话,而且双方的关系很亲近,不需要

利用语用对比理论探讨等效翻译不失为一个新视角。语用对比涉及源语与译语的表达方式差异和文化差异。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受其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这些方式与特点必定反映到语言中来,在语言中产生了不同的形象,赋予了一些表达方式特有的文化内涵。这些在习语中表现得比较突出。要实现这些因素的等效翻译,颇费周章,但并不是完全不可为。利用归化法和异化法,仍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等效。由于人类思维具有共性,在不同的语言里产生了近似的表达法,翻译时可以借用,这也属归化译法;不想借用,就采用异化法,可保留原文的风貌,丰富译语的表达法。原文中具有文化内涵的表达法由于在译文中找不到对应体,多采用归化法,以求传其意,只是其等效大打折扣了。这也是无奈之举。例如:在下面这句话Heisalwaystellingthedirectorhowtorunthebusiness.That‘sliketeachinghista‘andmothertosuckeggs中,划线部分就可以借用汉语的“班门弄斧”来表达。再如:这妯娌俩,可是针尖对麦芒了。这话可译作:Thesetwowomenarelikediamondcuttingdiamond.这些划线部分表达法虽然形象不同,但语用效果是很相近的。在特定的语境中,下面一些表达法同样可以互相借用:Likedrawslike——物以类聚,臭味相投;ToselltheCOWanddrinkthemilk——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Twodogsfightforabone,andathirdnlnsawaywithil:前车之覆,后车之鉴——Tomakeanother‘sshipwreckone‘sseamark.。如果不借用,而是通过异化翻译,无论是保留还是改变原文的语言形象,都可求得语用等效。异化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因为异化的译文可丰富译语的表达法,此种情况在汉译英中比较常见。如:我们没有将Tokilltowbirdswithonestone归化译为“一箭双雕”或“一举两得”,而是异化译为“一石二鸟”。又如,将“如坐针毡”直译为asifsittingonarugfull0fneedles,其译文与英语习语likeacatonhotbricks或tositonthoms的语用效果难分伯仲;而“大海捞针”的异化译文tofishfnraneedleintheocean的语用效果比现有的英语习语tolookforaneedleinahaystack的语用效果毫不逊色。

人们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历史事件、宗教信仰、对自然及社会的认识、价值取向、社会心态、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诸方面,都会反映到语言中来,从而形成文化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这些差异往往都是独特的,源语中的这些因素在译语中很可能找不到对等的表达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译;翻译时,只能加以归化变通,力求最大限度的语用等效。例如:

HeletthecatoutD厂thebagwhenhementionedthepartytoheritwassupposedt0beasurpri’se.

他说漏了嘴,告诉了她有一个聚会。他本打算给她一个惊喜的。

此例中的letthecatoutofthebag源出一个传说:从前有人将猫放在布袋内当猪崽出售,无经验的顾客上当受骗,但一些老练的人当场揭开布袋验证,结果猫窜了出来,骗术被揭穿。后用此习语指泄露秘密,露马脚。若直译,读者会迷惑不解,只宜意译。

又例如:

Everycloudhasasilverlining.

乌云朵朵衬白底,黑夜漫漫有尽头。

说的是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尽管困难重重,但还是有希望的。直译可能让读者不知所云。

再看下例:

而且芬花龌龊丑陋,朱重也看不上眼。因此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Besides.sheWassuchanuglyslutthatheWasnotinterest—ed.SoOneWaswillingbuttheotherwasnot.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是一个有浓厚汉族文化色彩的成语,是人们从自然现象中得到的启发。直译过去,英语读者不一定能产生同样的联想。除了本例的译文,还可简译为unrequitedlove(一厢情愿,单相思,暗恋)。

又例如:

我早就辞过职了,吴老板还没有答应,我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I‘vealreadysentinmyresignationonce.butMr.Wuhasn‘tagreedt0letmegoyet,soforthetimebeingI‘mdoingjuste—noaghtogetby.

例中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一个与宗教有关的成语,意为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做事,不宜直译。类似的还有,aspoorasachurchmouse宜译成“一贫如洗”,若直译为“象教堂老鼠那样穷”,读者不知穷到了什么程度;keeptheballrolling——使谈话或其他活动持续下去;天下乌鸦一般黑——Evilpeoplealebadallovertheworld;宰相肚里能撑船——Agreatpersonisbroad—minded;借花献佛——tooffersomebodyfavorsatthecost0fanother。

三、关联论对等效翻译的指导作用及其局限性

关联论对翻译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提出关联论的D·Sperber和D·Wilson认为,要正确地理解话语,就要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在关联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而寻找最佳关联就离不开对语境的分析,译者须具备一些常识、背景知识和对原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只有对原文提供的各种信息做正确的综合处理,才能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从而吃透原文,再找出译语中最佳的等效表达法。处理那些带喻义的话语(如习语)时,更是如此。运用关联论指导翻译,其方法一般以归化翻译为主。这样做是为了让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在译文中难以找到话语关联的译文读者明白话语意思,减轻他们的解读负担。译文虽然损害了原文的语用效果,但最大限度地译出了原文的意思。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例如:ExportingpinetoScandinaviaseemsabitlikecarryingcoalstoNewcastle.

向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出口松木似乎是多此一举。

要理解上例,就需要译者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New-castle是英国的一个产煤区,煤炭供大于求。有了这个背景知识,我们就可以获得语境效果,找到话语的关联,并根据此做出推理:运煤去纽卡斯尔纯属多余之举。根据此关联,我们还可以推断出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林业资源可能就像纽卡斯尔的煤炭资源一样丰富。因此,向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出口松木同样毫无意义。

蜻蜓掠过水面时是一带而过,人们由此联想到某些人做事不深入的情形。例如:

做调查工作不能蜻蜓点水,要深入浅出。

Tomakeaninvestigation,asshouldgointomattersdeeply,notjustscratchthesurface.

要理解上例,我们除了要激活常识外,还可以利用后半句“要深入实际”作为语境的一部分,从而找到话语的关联,所以,对“蜻蜓点水”宜采用归化处理。我们同样可以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利用当地资源”之间,和“雷声大,雨点小”与“说话很有气势或计划订得很大而实际行动很少”之间找到关联,所以它们往往被译成tomakeuseoflocalre-sources和muchtalk,littleaction.

关联论对翻译无疑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局限性。有时候,交际者缺少相关的背景知识,如果话语缺乏必要的明示性,听话者就可能找不到话语的关联,推理就可能失去方向性。从这一点来看,关联论欲助译文等效似乎力不从心。译文读者如果缺乏必要的语境知识,面对直译的译文,要推断话语的语用含义,则颇费寻思,甚至是不可能的。如下两例:

例1:A:Doyoulikemgby:

B:IamaNewZealander.

例2:A:Isthereanyshoppingt0do?

B:We‘llbeawayformostoftheweekend.

就例l而言,如果读者不了解新西兰人酷爱橄榄球这背景,仅凭直译的“我是新西兰人”,就不易明白B这样回答真实意图,译者甚至还可能做出截然相反的推断:B不喜欢橄榄球。要理解例2中B的语用含义,关键是要知道B是习惯于周末采购下周所需食品还B认为A指的是周末所要消费的食品。如果是前一种情况,B的意图是要购买,若是后一种情况,则B不想去采购了。但这个意图从译文中反映不出来。不难看出,这两个例子的语境隐蔽性在依次增加,但其关联度却在相应地下降。若要减轻读者的解读负担,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译者去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在译文中加上注解性话语,以传达发话人的语用含义。因此可将例1B补译为:我是一个(酷爱橄榄球的)新西兰人;将例2B补译为:我们周末大部分时间在外(当然要买/不用买了)。但严格来说,括号里的补译已或多或少属解释性的话语了。

四、结束语

等效翻译需要语境、语用对比、关联论等语用理论的支持,尤其是语境理论。要实现等效翻译,语境是灵魂,是关键,是基石,这样说一点都不过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语境。换言之,语境是译者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和得体表达原文语用含义、实现语用等效翻译的重要依据。所以,语境对翻译有着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