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碳中和专题报告从供需两端看建筑业的价值重估_第1页
建筑行业碳中和专题报告从供需两端看建筑业的价值重估_第2页
建筑行业碳中和专题报告从供需两端看建筑业的价值重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行业碳中和专题报告-从供需两端看建筑业的价值重估1

“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迎来转型升级新机遇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未来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碳排放导致的气候问题日益严峻,中国作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减碳压力巨大。202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99亿吨,连续第4年保持增长,是全球少数几个增加的地区之一,2020年中国碳排放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的占比已达31%。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低碳发展关系国家能源安全问题。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储量匮乏,对外依存度高,并呈现逐年抬升的趋势。2021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2.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43.2%。在进口来源方面,油气进口对东欧、中东地区的高政治风险国家依赖程度高。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中国从阿拉伯地区进口原油2.55亿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47.05%,从俄罗斯进口原油0.84亿吨,占进口总量的15.41%。在进口通道方面,中国80%的石油进口都依赖于途径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通道,美国凭借在“第一岛链”上布置的军事基地可对马六甲海峡施加重要军事影响,一旦中美冲突升级,中国海上能源通道便面临阻断风险。因此,需要开发光伏、风电为核心的新能源生产体系,以提升国内能源生产能力,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低碳发展创造新的竞争赛道,塑造全球新竞争格局。新的能源结构需要开发出与之相匹配的产业技术,由此产生全球范围内新的竞争赛道,为新兴经济体带来突破旧经济格局,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机遇,例如在全球光伏组件和动力电池Top10企业榜单中,中国企业均已占据7席。实现“双碳”目标在能源角度下的两条逻辑主线在“双碳”目标要求下,电力作为效率高、品质好的终端能源品种将发挥核心作用。这意味着能源碳排放问题需要重点从电力供应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两个角度解决。电力供应清洁化,集中体现在能源生产端,加快推动非化石能源发电深度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扭转煤电为主的能源供给结构,如限制增加煤电产能,建设更多的风力电站、光伏电站。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将在2035年左右实现达峰,峰值约61亿吨标准煤,在结构上,可再生能源占比在2030年达到29%左右,在2060年达到90%左右。能源消费电气化,集中体现在能源消费端,用电力消费替代其他化石能源消费,减少终端碳排放,把能源消费集中在一次能源生产环节,在能源消费前端集中解决碳排放问题,如用电动汽车代替燃油车,用电磁炉代替燃气灶。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2025年、2035年、2050年全国用电量将从2018年的6.9万亿千瓦时,分别增长至约9.4万亿-9.8万亿、11.5万亿-12.5万亿、12.4万亿。建筑行业围绕“低碳”转型升级成为发力重点在建筑业需求端,新能源设施建设带来发展新机遇。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同时再次强调要坚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基于2008年以来历次稳增长政策的分析,在经济下行时期,基建投资往往作为重要的稳增长手段。同时,在“房住不炒”政策长期持续化,大规模传统基建需求不再的背景下,电力及其他能源领域的投资成为未来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板块,将作为拉动建筑行业增长的重要动能。在建筑业供给端,低碳发展成为建筑业供给结构升级的关键抓手。长期以来建筑行业增长模式高度依赖投资拉动,自身缺乏创新性,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供需错位局面开始显现,一方面低端低效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品质供给严重不足。建筑业工程结算收入在20年间增长了22倍,而工程结算利润率从2000年的8.6%大幅减少到2020年的3.4%。站在当前的时点上,仅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建筑业增长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要把眼光投入到供给端,着力优化建筑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质量,通过重塑品牌价值提升报价,进而提高行业利润率与进入门槛。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发展成为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抓手。建筑全过程碳排放量巨大,需要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建筑产品绿色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