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题_第1页
初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题_第2页
初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题_第3页
初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题_第4页
初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题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50分)

1.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五年为单位编制发展国民经济计划,始于()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

2.以下表格反应了建国早期经济现实状况,对此了解不恰当是()

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即使超出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依然微弱

C.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背景,“大跃进”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D.这是我国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之一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域建设,以下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

A.西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

A.华北地域B.西北地域C.东北地域D.华南地域

5.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因为这一年()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6.有人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些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它表现了人民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确保8.建国早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原因是()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个体经济极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

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主要方式是()

A.没收资本家财产B.开展合作化运动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施公私合营

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1.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这是因为,1956年()

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前进

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12.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标志是()

A.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B.中共“八大”召开

C.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三大改造

13.中共“八大”为我国全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议基础是()

A.对国内主要矛盾分析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订14.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告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

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

15.以下各项中凭主观愿望,不能实事求是是()

A.“大跃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

C.“一五”计划制订与施实D.中共“八大”制订党和人民任务

16.以下史实违反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1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口号中,我们能够获取历史信息有()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共产”风盛行③全国陷入动荡

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愿望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18.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左”错误,其主要标志是()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打倒一切,全方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共产”风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

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

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进步产物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方式

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一次严重失误D.三大改造继续

20.党和国家一向重视农民、农业、农村发展。在建国早期就数次推进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开展大跃进运动

21.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许多毛泽东主席像章,其中一枚像章背后刻着数字表明是“1969年6月”制作。由此能够断定该像章是()

A.建国早期B.抗美援朝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22.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表述正确是()

A.中国当初生产力水平低下B.中国人口越来越多

C.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恶果D.新中国政权当初面临着被颠覆危险

23.“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应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情况,以下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表现()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24.“文革”中最大一起冤案是()

A.老干部批评“文革”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

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迫害而死

D.“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25.以下示意图哪一趋势最足以显示“文革”期间工业总产值改变()

注:图中x代表年代,y代表工业生产总值二、非选择题(50分)

2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么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支柱。你们这么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

──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说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订?

(2)材料二中“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二反应历史行为与材料一内容要求是否相符?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

27.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当代化初步基础;对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对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请回答:(12分)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订党和人民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社会主义总路线?你怎样评价这个总路线?28.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工农业总产值改变情况,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表格一:

时段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加

1953~1957年14.6%

1958~1962年0.6%

1963~1965年15.7%

1966~1976年7.1%

表格二:

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

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9.6-4.29.211.9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当代史资料选辑》

(1)表格一中数字改变反应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是什么原因造成?

(2)表格二所表示,为何1973、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增加?

(3)这25年来经济建设现有结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收哪些教训?

29.适逢中共“十七大”召开,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结果为主题图片展,请你参加,依照以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14分)

(1)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英雄标兵,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简评(注:每个人物简评字数不得超出50字)。

图一图二图三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目标。为此,党在不一样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结果。请你为以下列图片注上时期。

图四鞍山大型轧钢厂图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图六大庆油田油井试喷成功

(3)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CBCDDBCDBABA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BACCCCACCBC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2)林彪、江青一伙人。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打击老干部,篡夺从中央到地方部分权力,阴谋颠覆无产阶级政权。(3)不相符,破坏了人民民主权力,造成国家混乱。学习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坚持真理勇气。

27.(1)一五计划时期。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企业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边疆联络,也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答出以上任何三项内容即可得分。(2)1956年中共“八大”。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了一个好头。(3)1958年。它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愿望,但对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缺乏经验,无视客观经济规律。

28.(1)经历了“增加──下降──增加──下降”波折过程。不正常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加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加率低。(2)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